1、 1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复习资料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 15 题,总分 15 分) 1、自 18 世纪中叶瓦特发明蒸汽机而引发工业革命以来,自动化技术就伴随着机械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大约经历了 C 发展阶段。 A 二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2、 B 是零件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机械制造厂实现零件加工自动化的基础。 A 物流 供输的自动化 B 加工设备的自动化 C 刀具的自动化 D 检测过程的自动化 3、组合机床自动线是针对 D 零件的全部加工和加工工序,专门设计制成的由若干台组合机床组成的自动生产线。 A 一组 B 多组 C 多个 D 一个 4、柔
2、性自动线是按照 A 加工对象确定工艺过程,选择适宜的数控加工设备和物料储运系统而 组成的。 A 成组 B 成套 C 成型 D 成双 5、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传递及转换装置的作用是将指令控制装置所发出的指令信息传送到 B 。 A 指令存储装置 B 执行机构 C 数控装置 D 计算机 6、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处于等待和传输状态的时间占 A 。 A 95% B 50% C 5% D 25% 7、小型旋转体零件(如圆柱滚子)在自动线上的输送方式常采用 D 。 A 搬运机械手输送 B 有轨导向小车输送 2 C 无轨导向小车输送 D 料槽自重输送 8、实现产品装配自动化的首要任务是 A 。 A 研究自动装
3、配的结构工艺性 B 研究自动装配的工艺过程 C 设计自动装配设备 D 制造自动装配设备 9、当执行制造过程的 C 均由机械(机器)来完成,则可以认为这个制造过程是“自动化”了。 A 基本动作 B 控制动作 C 基本动作及其控制机构的动作 D 辅助动作 10、不属于物料储运过程自动化技术范畴的技术是 C 。 A 工件储运自动化技术 B 刀具储运自动化 技术 C 零部件供应自动化技术 D 夹具储运自动化技术 11、加工中心是指具有 C 的数控加工设备。 A 刀具库 B 刀具自动交换机构 C 刀具库及刀具自动交换机构 D 托盘交换器 12、对于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检测,目前生产中并非广泛使用的方法 A
4、。 A 气动量仪直接测量法 B 电容法 C 激光反射法 D 光纤法 13、自动化仓库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不具备 B 的功能。 A 信息的输入及预处理 B 托盘交换器控制 C 物料的自动存取 D 仓库的自动化管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机械制造系统的生产效率和柔性是相互制约和矛盾的 B 自动化设备在柔性制造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C 系统工作时间越短, FMS 的柔性越好 D 一个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越强,其优势越大 15、由自动车床组成的自动生产线可用于加工 C、 D 工件。 A 环类 B 板类 C 轴类 D 盘类 16、托盘交换式 FMC 适合加工的零件类型有 C、 D 。 3 A 小件类
5、 B 回转体类 C 非回转体类 D 箱体大件类 17、加工中心按主轴在加工时的空间位置可分为 A、 B、 C、 D 几种类型。 A 卧式加工中心 B 立式加工中心 C 立卧两用加工中心 D 五面加工中心 18、为 FMS 服务的物流输送系统一般可以采用 A、 B、 C、 D 等基本回路来组成。 A 直线型输送形式 B 环型输送形式 C 网络型输送形式 D 机器人为中心的输送形式 19、刚性半自动化单机是一种除上下料外可以自动地完成 B 过程加工循环的机床。 A 单个工序 B 单个工艺 C 多个工序 D 多个工艺 20、刚性综合自动化系统常用于 B 的零部件的自动化制造。 A. 产品比较单一但工
6、序内容多 B. 产品比较单一但工序内容多、加工批量特别大 C. 产品比较单一、加工批量特别大 D. 工序内容多、加工批量特别大 21、由于具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加工中心就可以在一台机床上完成 A 的加工。 A 多个工序 B 多个工艺 C 一个工序 D 一个工艺 22、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一个特点是控制元件同时又是 D 。 A 执行元件 B 存储元件 C 转换元件 D 驱动元件 23、液压控制具有功率重量比 A 、响应速度 等优点。 A 大、快 B 小、快 C 小、慢 D 大、慢 24、电气控制一般具有 D 等操作方式。 4 A 自动、半自动、开工和收工循环 B 自动、开工、收工循环和调整 C
7、半自动、开工、收工循环和调整 D 自动、半自动、开工和收工循环及调整 25、生产设备在运行中,各动力部件的动作有着严格的相互关系,这主要是通过电气控制系统的 A 功能来加以保证的。 A 联锁 B 互锁 C 自锁 D 监控 26、计算机数控( CNC)与 普通数控的区别,是在数控装置部分引入了一台 D 。 A PLC B 单片机 C 微处理器 D 小型通用计算机 27、在 A 压力机上使用自动冲模是实现冲压自动化的方式之一。 A 通用 B 专用 C 通用自动 D 专用自动 28、对于冲压加工操作来说,送料是危害人身安全的最大隐患,因此, C 是冲压加工自动化的最基本方式。 A 自动供料 B 自动
8、出料 C 自动送料 D 废料处理 29、机械加工自动线的加工对象通常是固定不变的,或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因此只适用于 D 的生产场合。 A 小批量 B 中批量 C 单件 D 大批量 30、料仓式储料器需 A 将工件按一定方向摆放在仓内,料斗式储料器只需将工件倒入料斗内 完成定向。 A 人工、自动 B 人工、人工 C 自动、自动 D 自动、 人工 31、板料的自动供料装置的作用是把板料输送到加工设备的 B 上。 A 加工位置 B 送料装置 C 释料装置 D 出料装置 5 32、输送链条与传动链条相比链条较长,重量大,因此一般将输送链的节距设计成普通传动链的 D 以上。 A 0.5 倍 B 1 倍
9、 C 1.5 倍 D 2 倍 33、步伐式传送带有棘爪式、摆杆式等多种形式,可以实现工件的 A 输送。 A 单向连续 B 单向间歇 C 双向连续 D 双向间歇 34、随行夹具返回装置分为 D 返回等几种方式。 A 上方、下方 B 下方、水平 C 上方、水平 D 上方、下方和水平 35、自动线的集中排屑装置一般 设置在机床底座下的 B 中。 A 底板 B 地沟 C 机身 D 夹具 36、刀具的自动识别主要是在加工过程中能在线识别出 B 。 A 刀具类型 B 切削状态 C 刀具磨损 D 切削振动 37、加工设备的故障诊断就是对加工设备的 A 做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决策措施。 A 运行状态 B 运
10、动状态 C 加 工状态 D 切削状态 38、在自动装配系统中,通过 B 机构来保证基础件、配合件和联接件等停止在精确的位置,才能顺利地完成装配工作。 A 送料 B 定位 C 调整 D 辅助 39、工业机器人的驱动系统,常用的有 C 等几种驱动方式。 A 电气、液压和气动 B 液压、气动和机械 C 电气、液压、气动和机械 D 电气、气动和机械 40、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是指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过程中 ,6 对其 D 的控制。 A 位置、速度 B 力、位置 C 速度、加速度 D 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41、强调集成过程中 A 的地位和作用是实现集成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之一。 A 人 B 计算
11、机 C 软件 D 产品 42、机械传动控制系统中,程序指令的存储和控制均利用 D 元件来实现。 A 电子式 B 电器式 C 液压式 D 机械式 43、柔性制造系统内部一般包括两类不同性质的运动,即 A 。 A 一类是系统的信息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 B 一类是系统的信息流,另一类是系统的能量流 C 一类是系统的能量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 D 一类是系统的工具流,另一类是系统的物料流 44、由自动车床组成的自动生产线可用于加工 A 工件。 A 轴类和盘类 B 轴类和环类 C 轴 类和板类 D. 轴类和筒类 45、自动化单机的控制方式主要有 D 。 A 凸轮式和非凸轮式 B 非凸轮式和数字控制
12、式 C 数字控制式和凸轮式 D 凸轮式、非凸轮式和数字控制式 46、计算机群控系统是由一台计算机和 B 数控机床组成,以满足各台机床共享数据的需要。 A 一台 B 一组 C 二台 D 二组 47、设计和制造专用自动化机床的前提条件必须是被加工的产品 D 。 A 结构稳定,能充分发挥机床效率 7 B 生产批量大,结构稳定 C 能充分发挥机床效率,生产批量大 D 结构稳定,生产批量大且能充分发挥机床效率 48、工件的自动识别是指快速地获取加工时的工件 C ,便于计算机检测工件,及时了解加工过程中工件的状态,以保证产品加工质量。 A 形状 B 状 态 C 形状和状态 D 数量 49、 D 是实现装配
13、自动化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A 生产纲领稳定、经济上合理 B 产品具有较好的自动装配工艺性 C 经济上合理、生产成本降低 D 生产纲领稳定、具有较好的自动装配工艺性、经济上合理与成本降低 50、自动装配工艺过程还应包括 A 工序,它一方面保证装配质量,另一方面在装配过程中对各种故障进行处理。 A 检测 B 装配 C 调整 D 辅助 51、自动装配系统包括 D 等自动化子系统。 A 装配过程的物流、装配作业 B 装配过程的物流、信息流 C 装配过程的装配作业、信息流 D 装配过程的物流、装配作业和信息流 52、整个柔性自动线系统的 A 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柔性自动线的效率。 A 控制 B 调整
14、 C 维修 D 保护 53、实现冲压自动化可以根据 D 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A 产品结构、生产条件 8 B 生产条件、加工方式 C 产品结构、加工方式 D 产品结构、生产条件、加工方式 54、工业机器人按坐标形式可分为 C 等机器人类型。 A 直角坐标、圆柱坐标和极坐标 B 圆柱坐标、极坐标和关节坐标 C 直角坐标、圆柱坐标、极坐标和关节坐标 D 关节坐标、直角坐标和圆柱坐标 55、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有 B 等自动化技术。 A 机械加工与物料储运过程 B 机械加工、物料储运过程、装配和质量控制 C 机械加工与装配 D 机械加工与质量控制 56、用自动化技术的主要效益在于可以有效
15、缩短零件 A 的无效时间,从而有效缩短生产周期。 A 98.5% B 50% C 15% D 1.5% 57、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一般地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主要有 D 等部分所构成。 A 加工系统、工件支撑系统和控制与管理系统 B 加工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工件支撑系统 C 工件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控制与管理系统 D 加工系统、工件支撑系统、刀具支撑系统和控制与管理系统 58、刚性自动化生产线是用工件输送系统将各种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和辅助设备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完成 A 零件加工的复杂大系统。 A 单个 B 多个 C 组合 D 二个 59、数控机床用来完成零件 C 的自动化循环加
16、工。 A 一个工艺 B 多个工艺 9 C 一个工序 D 多个工序 60、数控机床是用代码化的 D 来控制机床,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控制机床各部分的运动。 A 模拟量 B 标量 C 复合量 D 数字量 61、在分散控制系统中, D 装置按一定程序分散布置。 A 指令存储和转换 B 指令传递和转换 C 指令存储和执行机构 D 指令存储和控制 62、集中控制方式是具有一个中央指令存储和指令控制装置,并按 A 连续或间隔地发出各种控制指令的控制系统。 A 时间顺序 B 动作顺序 C 位置顺序 D 工作顺序 63、程序控制方式是按照 B 来控制各执行机构使之自动进行工作循环的系统。 A 指定的程序
17、B 预定的程序 C 给定的程序 D 固定的程序 64、机械传动控制方式属于 C 控制系统。 A 闭环时间 B 闭环行程 C 开环时间 D 开环行程 65、 C 工作环境适应性强,特别是在易燃、易爆、多尘埃、辐射、振动等恶劣的场合。 A 电气控制 B 液压控制 C 气动控制 D 电子控制 66、电气控制系统的任务就是按照生产设备的 A 要求安排工作循环程序,控制执行 元件,驱动各动力部件进行自动化加工。 A 生产工艺 B 生产工序 C 加工工艺 D 加工工序 67、采用数控装置以 B 数码形式编制加工程序,控制各工作部件的动作顺序、速度、位移量及各种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称为数字控制系统。 10 A
18、 十进制 B 二进制 C 八进制 D 十六进制 68、自动化加工设备一般都采用 D 对其整个 工作循环进行控制。 A 液压与气动 B 气动与电气 C 气与液压 D 液压、气动与电气 69、气动控制系统主要有气压发生装置、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以及附属元件等部分组成,但不同的气动系统其 C 基本上是相同的。 A 执行元件 B 控制元件 C 气源和调压部分 D 附属元件 70、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是由以 B 为核心,利用计算机技术组成的通用电气控制装置。 A 计算机 B 微处理器 C 继电器 D 接触器 71、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来 A 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能力称之为适应能力。 A 自动 B 人工 C 停止 D 放弃 72、只有实现了加工过程自动化,并且具有 D 能力的设备,才能称为自动化加工设备。 A 自动检测 B 自动装配 C 自动监控 D 自动装卸 73、加工设备自动化主要是指实现了 C 的加工 设备。 A 机床加工循环自动化 B 辅助工作自动化 C 机床加工循环及辅助动作自动化 D 机床加工过程自动化 74、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在 A 工艺基础上实现机床自动化。 A 先进的 B 相对落后的 C 落后的 D 固定的 75、切削加工自动化的根本目的是 D 。 A 提高零件切削的精度和效率 B 节材、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