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08209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范大学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华东师范大学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华东师范大学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华东师范大学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华东师范大学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汇总 2012 一、判断题 1.目前国际上所用的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英文缩写为 CCMD。 ( ) 2.放血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治疗方法,从古代一直沿用到中世纪,乃至近代;无论是生理疾患或精神障碍均可采用此法。 ( ) 3.心理障碍或精神疾患不需要做物理或生化检验。 ( ) 4.弗洛伊德放弃了自由联想使用催眠法治疗病人。 ( ) 5.父母有精神疾患,子女也同样会患精神疾病。 ( ) 6.某人因母亲过世沮丧悲观达 2 周以上时间,可判定其已患抑郁症。 ( ) 7.学习障碍儿童往往智力正常,但存在其他发育问题。 ( ) 8.90的重症厌食症患者是年轻女性。 ( ) 9.焦虑是一

2、种遗传特性,而恐惧则是从 环境中习得。 ( ) 10.患抑郁症的老人,有时其不说不动的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 ( ) 11.巫之锤( The Witches Hammer )是一本帮助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指南。() 12.个案研究是研究者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唯一途径。 ( ) 13.1796 年让内获得批准在巴黎解除了 49 个精神疾病患者的锁链。 ( ) 14.麦斯迈是第一个使用催眠,并取得疗效的人。 ( ) 15.在临床评估中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目的是发现和排除生理的器质性病变。 ( ) 16.强迫症的仪式行为主要用于减轻强迫思维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 ) 17.凡高所患是精神分裂症

3、。 ( ) 18.厌食和贪食症患者常常有严重的体像障碍。 ( ) 19.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年龄一般比阿尔 采末氏痴呆早,但症状更严重。 ( ) 20.如果进行心理治疗就不必做生理检查了。 ( ) 21.精神分裂症发病越早,预后越不良。 ( ) 22.移情概念来源于案例安娜 .O。 ( ) 23.即使是一般被认为是积极性的事件如晋升加薪也会引发应激。 ( ) 24.施虐与受虐行为可单独存在,也可并存于同一个体 ( ) 25.同性恋是性变态。 ( ) 26.抗精神病药物大多作用于神经递质,从而改变精神状态。 ( ) 27.越是经济不发达、社会越动乱的地区精神疾患的发病率越高。 ( ) 28.结婚生子

4、是喜事,不会引起应激反应。 ( ) 29.焦虑障碍中 GAD 的病程要达到 3 个月以上。 ( ) 30.儿童抑郁除情绪障碍外常呈现出行为障碍。 ( ) 31.人格障碍的发展在个体的少年时期或更早阶段即已出现 。 ( ) 32.相关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应变量有因果关系。 ( ) 33.发生应激事件就会导致疾病和心理障碍。 ( ) 34.孤独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特征是人际的接触交往障碍与言语障碍。 ( ) 37.孩子患有精神疾病是因为遗传自父母。 ( ) 二、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临床心理测试范畴的是( D )。 A智商测试, B人格测试, C情绪测试, D核磁共振 2. 对精神病人加以迫害的指南类丛书

5、是( C )。 A一颗失而复得的心 B. 离骚 C.巫之锤 D. Textbook of Psychiatry 3.以下哪种研究方法可以证明遗传的作用?( B ) A.流行病学调查 B.双生子研究 C.脑功能研究 D. 个案研究 4.( A )最早把“应激”一词从工程学引入生理心理学。 A. Hans Selye B. R.S. Lazarus C. Cannon D.S. Forkman 5. 当某人被强奸之后,( B)。 A有可能发展成抑郁症, B有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C有可能发展为逃避型人格障碍, D有可能发展为广泛性焦虑障碍 6. 儿童早期经验对其后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其中(

6、D)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A家庭经济状况, B父母职业, C地理环境, D家庭亲子关系 7. 变态心理研究中的被试具有( C )。 A保护自己不受生理心理伤害的权利, B保护自己隐私的权利, C前 AB 两项, D研究报告中与作者并列署名的权利 8. 惊恐发作的极度害怕及难受的生理症状可在( B)达到高潮。 A几分钟之内, B十分钟之内, C半小时之内, D一小时之内 9.最早将精神分裂症与躁狂抑郁症区分开来的精神病学家是( D ) A John Haslam B . Philippe Pinel C.Emeil Kraepelin D. Eugen Bleuler 10. 属于认知障碍的如阿

7、尔采末氏病或血管性痴呆等都具有( D )的损害。 A知觉, B思维, C记忆, D以上都包括 11.( B )是作用于个体的最直接的影响力。 A. 文化 B 人际关系 C. 习俗 D.舆论 12.关于临床会谈以下阐述错误的是( C ) A.临床会谈是最常见的临床手段 B.临床会谈用于收集患者的信息 C.临床会谈中治疗师讲述,患者(来访者)聆听 D. 临床会谈也可以是治疗本身 13. 有人在海啸中丧失亲人,之后他有可能发展为( D)。 A.抑郁症, B 广泛性焦虑障碍, C 逃避型人格障碍, D 创伤后应激障碍 14.癌症患者需要切除 3/4 的胃才能保全生命,这时患者产生的心理冲突属于 ( B

8、 )型心理冲突。 A. 接近 -接近 B回避 回避 C接近 回避 D双重接近 回避 15.以下不属于焦虑障碍的是( D ) A. GAD B.广场恐怖 C.强迫症 D.学习困难 16. 精 神 发 育 迟 滞 的 发 生 率 : 一 般 人 群 中 13% , 其 中 ( D )为轻度。 A.40 B.60% C.78 D.90 17. 依据 CCMD-3,下列不属于学习障碍的是( B )。 A阅读障碍, B学业成绩不良, C数学障 碍, D书面表达障碍 18. 梦魇发生率最高的人群是( A ) A. 儿童 B 妇女 C 成人 D 老人 19 欺骗、不负责任、攻击以及缺乏悔恨之心是( A )的

9、典型特征。 A反社会人格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边缘型人格障碍 D双相障碍 20. 界定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两个重要标准是( B)。 A复发、戒断反应; B耐药性、戒断反应; C复发、耐药性; D复发、戒断反应、耐药性 22. 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 B )。 A彼此重合,前者包括了后者的所有特征, B彼此区别很大,后者并不具备前者的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 C毫无相关, D二者完全等同 23( B) DSM- 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目录中删除,我国于 2001 年采取了同样的删除。 A.1960年代末 B.1970 年代末 C.1980 年代初 D.1990 年代 24. 贪食症与厌食症患者的共同

10、点是( A ) . A.体像障碍 B. 月经不调 C. 偏食 D.超 重 25. 下列哪一项不会出现在躁狂发作中?( D) A自大自负 B思维奔逸 C傲慢自负 D寡言少语 26. 当人们遭遇了丧亲打击之后,( B )。 A有可能发展成抑郁症, B有可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C有可能发展为逃避型人格障碍, D有可能发展为广泛性焦虑障碍 27关于孤独症的典型表现特征包括( A )。 明显的人际交流损害, 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 严重局限的兴趣或活动, 激惹冲动, 缄默不语 A B. C. D. 28.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界定是指( B )。 A每天饮用三杯白酒或四瓶啤酒, B因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而

11、破坏了自己的学业、职业及人际关系, C每天摄入某种精神活性物质, D每周大量摄入某种精神活性物质 29. 最早使用行为技术使小艾伯特发展出了对小白鼠的恐惧的人是( D ) A巴甫洛夫 B约瑟夫沃尔普 C斯金纳 D华生 30.心理治疗中最常见的临床手段是( B )。 A.药物使用 B.临床会谈 C.心理测验 D.身体检查 31. 双相心境障碍是指( C )。 A循环心境障碍 B重度抑郁, C发作时从抑郁到躁狂两极症状都会出现 D轻躁狂 33所有的心理障碍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D )。 A抑郁症, B精神分裂症, C惊恐障碍, D进食障碍 34.( A )是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惊恐障碍。 A. 社交

12、恐怖 B.晕血 C.幽闭恐怖 D 恐高症 35精神分裂症在研究的早 期曾被称为( C ) A. 忧郁症 B.早发性痴呆 C. 附体 D.人格障碍 A自闭症最终发展成精神发育迟滞; B精神发育迟滞的程度越严重,夭折的风险越大; C唐氏综合症也被称为脆性 X 染色体综合症, D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生出唐氏综合症子女的风险增大; E唐氏综合症有发展为阿尔采末氏痴呆的风险 19. 窥阴癖者的特征可能包括( ACDE ) A. 羞怯 B.暴力倾向 C. 社会退缩 D. 可伴有精神障碍 E.窥阴行为 冲动性 20. 社区中最少主动求诊、但最需要提供心理援助与心理健康服务的人群是( BC )。 A职业妇女,

13、 B社会弱势群体, C社会边缘群体, D婴幼儿, E高社会经济地位阶层 21. ( BCDE )是躁狂发作的症状表现。 A自我否定、自卑自责, B联想迅速、意念飘忽, C轻浮轻佻、惹事生非, D好大喜功、夸夸其谈, E情绪高涨、干劲十足 22. 强迫症的强迫思维是如此令人不堪承受,为减轻痛苦或预防这种痛苦继而发展出( ABC)。 A毫无意义的仪式化行为, B刻板动作, C刻板的精神活动, D失眠, E强迫人格障碍 23. 以下属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 ABCDE ) A.思维联想障碍 B.幻觉 C. 情感淡漠或倒错 D. 社会退缩 E.紧张综合症 24. 睡眠惊恐( BD ) A又称梦魇 B.

14、 发生在 NREM 时期 C. 发生在 REM 时期 D. 多发生于儿童 E. 没有关于成人的报告 25下列( ACDE )项说明该精分患者的预后不容乐观。 A青少年起病, B中年以后发病, C缺乏支持系统, D既往有精神病 E失业 26. 应激干预包括( ABDE )。 A认知改变, B情绪调节 C睡眠剥夺, D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 E提供社会心理支持 27. 依据 -IV 的分类,下列( AD)属于离奇怪诞的 A 类人格障碍。 A分裂样人格障碍, B强迫型人格障碍, C边缘型人格障碍, D偏执型人格障碍, E自恋型人格障碍 28 下列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的症状是( ABC )。

15、A持续的退缩回避 行为, B不由自主地对创伤性事件反复回忆, C强烈的痛苦情绪, D冲动攻击行为, E记忆衰退 29.异常行为的统计学标准要注意( ABDE ) A. 心理测量 /标准差 B. 所谓障碍 /困惑 /痛苦的发作频率 C.官方提倡 D. 所谓障碍 /困惑 /痛苦的持续时间 E. 所谓障碍 /困惑 /痛苦症状的项目多少 30. 以下属于“非住院”运动的内容有( BCDE ) A. 精神病人住院必须由直系家属签字 B.“中途站” C.家庭接纳和支持 D社区防治 E.社区康复 31. ( ABCDE )属于导致精神疾病的环境因素。 a. 家庭氛围 b. 社会习俗 c. 群体亚文化 d.

16、人口密度 e.环境污染 32. 治疗师需要通过临床会谈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 ABCDE) a意识状态 b认知过程 c情感表现 d意志与行为活动 e危机评估 33. 下列( CDE )项说明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不良。 A家庭关系良好, B中年以后发病, C青少年起病, D既往有精神病史 E无家 可归 34 预后不良的功能标准主要是( ABC ) A.生理功能 B.心理功能 C.社会适应功能 D.文化认定 E.理想模式 35. 与青壮年不同的是,老年人抑郁往往在情绪障碍之外还表现出( BCD )。 A 行为障碍, B依赖性增加, C 认知功能减退, D 情感症状向躯体症状转化倾向 E 强迫

17、思维 36.心理障碍 /精神疾患的社区预防包括( ABCD ) A 预防各类心理障碍、精神疾患的发生 B 早发现、早治疗, C.控制疾病进展,恢复健康, D防止复发 E 彻底治疗,防止衰退 四、简答题(共 30 分, 6 5) 1.临床会谈的主要提问方式及其作用。 临床会谈的提问:咨询师在会谈中对来访者的提问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好的提问技 巧可以使会谈更容易进行,获得更多信息,它包括以下这些形式:开放式、推进式、澄 清式、质疑式、直截了当式 . 开放式:激发来访者主动作反应,自由交谈自己所愿意谈论的事件、情绪等; 推进式:鼓励来访者尽情讲述、宣泄; 澄清式:鼓励来访者进一步地澄清或详述; 质

18、疑式:对来访者叙述中的前后矛盾或不一致提出疑 问,要求确认; 直截了当式:建立起信任关系、来访者已掌握主动之后,直接提问既准确又有效。 2. 自杀的危险信号与风险因素有哪些 答:自杀的危险信号: 1 被“死”的念头所包围,强烈的绝望无助感 2 反复或不断谈及死亡的话题或自己欲死的决心、打算等 3 极端的社会退缩,断绝亲属、朋友交往等 4 行为、心境的突然改变,突然的大量喝酒或使用药物等 5 突然放弃平时的珍爱或突然向亲友赠送礼品钱财等 自杀的风险因素: 家族史:家族中有过自杀的榜样,风险性大大增加 神经生理学:过低的 5-HT 水平与冲动、激惹、过度反应密切相关 目前存在的心理障碍或疾患、所遭

19、遇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现有的人生 社会支持系统不足。 3.简述惊恐障碍症状表现及治疗 1. 惊恐发作:突然的极度害怕并伴有难受的生理症状,如心悸心慌、出汗、颤抖、窒息 感、胸痛恶心、晕倒等,可在 10 钟之内达到高潮 2. 预期焦虑():在反复发作之后的间歇期,因担心再次发作而惴惴不安 3求助和回避行为 4. 常伴有抑郁症状,因不堪忍受惊恐,自杀倾向增加 5. 心理治疗对惊恐障碍非常有效 PCT 惊恐控制治疗 激发惊恐感受后的放松训练,呼吸训练 4.简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 1.紧张型:近年有减少趋势,大多起病于中青年,紧张性木僵、运动性抑制为多,也有紧张性兴奋, 可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最基本

20、的特征是严重的运动障碍。怪异姿态(奇特或怪异的体位、动作姿 势,常常可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近年来此型持续减少。 2.偏执型:最常见类型,起病年龄较晚、多在中年,发展缓慢、多以妄想为主,一般不伴有感知障碍。如果不涉及其妄想,其中不少人仍勉强可应付其日常生活。 3.紊乱型:多青春期急性起病,阳 性症状突出、幻觉生动,脱离现实,想入非非,沉溺于白日梦、空想、幻想之中,性色彩浓厚,情绪变幻莫测;可自发缓解,需系统和维持治疗。 4.单纯型:青少年起病、逐渐发展的人格衰退,阴性症状为主,预后不良 5.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都具备,但又不符合紧张型、偏执型或紊乱型的标准。不再有幻

21、觉或妄想,但仍有“残留”症状,诸如怪异思维、情感淡漠、社会退缩等。 5. 简述心理障碍 /精神疾患的社区三级预防。 心理障碍 /精神疾患的社区三级预防: 1 初级预防 Primary Prevention 预防各类心理障碍 、精神疾患的发生 2 二级预防 Secondary Prevention 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疾病进展,恢复健康,防止复发 3 三级预防 Tertiary Prevention 彻底治疗,减轻疾病导致的社会功能损害,防止衰退 6. 简述临床会谈类型: ( 1)接收(入院)会谈:一般是初次会谈,告知求诊者关于咨询、治疗的有关基本信息 ( 2)诊断性会谈:聚焦症状,了解病史、持

22、续时间、严重程度等以便准确界定来访者问 题或困难所在; ( 3)病史采集(社会家庭背景信息收集)会谈:采集来访者的成长历程、家庭背景 、目 前的社会文化状况等; ( 4)会诊会谈:请资深专家会诊;( 5)甄别筛选会谈:简短的检验以决定转介、出院或 暂停治疗。 7. 试区别焦虑、恐惧与惊恐。 答:要点( 1) 从三个概念的定义出发 恐惧是与现在状况联系,而焦虑是指向未来,惊恐则是身心反应( 2) 三个概念各自所处背景和条件不完全相同,因而表现形式和症状不同。 恐惧:面对危险而即刻产生的警戒反应,强烈的情绪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能量的急剧迸发以驱动战斗或逃跑( fight or flight) 焦虑:

23、负性的情绪状态,伴随着生理紧张的躯体症状以及对将来的担忧 惊恐发作:与情境相关、非预期的突然的强烈恐惧与自感难以承受的身心痛苦反应 焦虑障碍广泛存在于其他多种心理障碍或疾患之中,诸如精神分裂症、抑郁、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等等都会有焦虑乃至强烈焦虑。 8.简述 MR 精神发育迟滞的特殊教育 /训练与监护。 1. 精神发育迟滞的特殊教育与早期干预方案 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社会适应功能的学习和训练,包括工作学习、休闲、健康锻炼、安全保护等方面。 2. 精神发育迟滞的生活技能 /行为习 惯训练 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生活技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包括:自我生活料理,自我保护,性自我防

24、卫,家务劳动,家居安排等方面。 3. 精神发育迟滞的社会交往训练 包括:言语表达,情绪情感表达,社交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 4. 精神发育迟滞的家庭和社会监护 5. 社区资源使用技能的训练:训练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使用社区安全措施,了解社区救助机构等。 9.简述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特征和症状表现。 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特征: 情绪低落的六无:无乐趣、无希望、无办法、无精力、无意义、无用处。 重度抑郁的三低:情绪低落、思维减退、注意力难集中,思维加工困难。 精神运动性迟缓:懒于活动,动作迟缓。 症状表现:(晨重夜轻)症状持续至少达两周 ( 1) 情绪低落、心境抑郁,思维能力减退,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 (

25、2) 失眠或睡眠障碍、疲倦乏力,体重减轻或增加,生理节律打乱 ( 3) 强烈的消极自我评价,自我否定,自责自罪自卑 ( 4) 自杀意念或自杀企图 ( 5) 已严重损害了个体的社会、职业、人际关系等重要功能 10. 例举三种 B 组人格障碍并简述其主要特征。 DSM-IV 依据临床表现的描述,将人格障碍分为三大类群,共 11 种类型。 B 组主要特点是情感强烈而不稳定,包括表演型、自恋型、反社会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 一、反社会人格障碍 1、高度攻击性,激惹卤莽 2、冲动性:行为无计划,易受偶发动机驱使,行为后果常常害人又害己。 3、无责任感义务感,无羞耻愧疚感,不能从既往教训和惩罚中得益。 4、

26、社会良知损害,欺诈,侵害他人,不遵守有关法律行为或社会准则。 二、边缘型人格障碍 (未成熟型) 不能保证稳定的人际关系,起伏于极 端理想与极其贬斥之间,自我形象不确定,情绪混乱,行为冲动,反复有自杀或自残、自伤行为。 1 介于人格障碍与精神病之间的“临界”或“边缘” 2 强烈的情绪不稳定性与显著的冲动性 3 人际关系两极性 4 自我认同的困惑 三、表演型人格障碍 过分情绪化夸张而肤浅,极力追求成为他人注意中心,与人交往常见不适当的性挑逗,易受暗示。 四、自恋型人格障碍 无论在幻想或行动上的自命不凡、自我欣赏的夸大感,强烈需要他人的赞扬与顺从,要求特殊优待以满足自己的期望,但却目中无人,不能与他

27、人产生情感共鸣,甚至损人利己。 12. 简述变态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 1 知情选择与知情同意 清楚地告知被试,研究可能有的风险或获益,尊重被试的独立 选择;参与研究 实验必须取得被试的完全同意。 2. 维护被试的权益和人格尊严 研究不得对被试的身心造成任何伤害。 3. 隐私保密 不得泄露被试的个人隐私。 4.结果反馈 把研究结果及其 含义及时解释给被试,消除研究不得已的欺骗或蒙蔽所造成的误解。 13、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等级划分。 临床上,将精神发育迟滞划分为四个等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 14.简述社会适应功能。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

28、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社会适应功能包括四个方面:( 1)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照料;( 2)言语交流、社交 /人际交往能力;( 3)学习 /工作能力;( 4)社区健康卫生、安全设施的使用能力。 15.躁狂抑郁的 三高和三低 临床症状:三高症状 情绪高涨 /易激惹发怒。思维奔逸 ( Flight of Thought) 特征性症状:联想(音联、意联)迅速、涉及范围极广、“意念飘忽”“随境转移”。精神运动性兴奋:注意转移、活动增多。夸大观念 /妄想。 重度抑郁的三低:情绪低落、思维减退、注意力难集中,思维加工困难。 16.简述一般适应性综合症的三期过程。 一般适应性综合征

29、是指对环境紧张的反应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 该症状经历三个阶段:惊恐反应,抗拒和衰竭,直至死亡。 即: 1 警报动员 有机体发布战斗动员,引发 情绪、增加紧张度,提高警戒性敏感性,调动体内在资源,采用各种应付手段,以满足事变要求。 2 抵抗 应激持续,有机体适应性处于最高水平,利用体内的全部资源,强化自我防御机制。 3 衰竭崩溃 面临连续的极度应激,资源耗竭、应付失败,整合瓦解,代偿失调,以至全面崩溃。 17.简述临床会谈的要素及其设置的缘由。 临床会谈要素: ( 1)背景:私密、安静,舒适、不受干扰,一般都在诊疗室、办公室里进行,但也可能 应求诊者的要求在求诊者家里、甚或室外公园等任何不受干扰

30、、可保证隐私的地方进行。 ( 2)咨访信任关系:接纳、理 解、真诚、尊重,如果失败可选择转介。 ( 3)交流:自信,选择适当语言,真诚倾听,适时沉默,引导提问,支持鼓励 ( 4)提问:咨询师在会谈中对来访者的提问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好的提问技巧可以使会谈更容易进行,获得更多的信息 18. 什么是化学物质成瘾障碍?例举 3 种。 一种慢性、复发性而且是自我伤害性的脑功能障碍。 1. 酒精类 2. 抗焦虑 /镇静 /镇痛药物 3. 毒品 19简述 DSM-中的多轴评估系统 答:前 3 轴构成正式诊断和评估,后两轴为诊断提供补充资料 轴 临床精神障碍 可能成为临床焦点的其他情况 临床综合征;虽不属

31、于精神障碍,但是需要注意或处理的焦点 轴 人格障碍和特定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自闭 /孤独症) 主要诊断;排列多种诊断的次序;暂时性诊断 轴 一般躯体状况 排除或确认器质性疾患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当前的躯体健康状况;器质性疾患或病变与临床综合征的关系 轴 社会心理及环境 生活事件表;心理社会紧张刺激的严重程度 轴 精神功能总评估 适应功能 社会关系,学习、工作等;前一年内适应功能的最高水平 20广 泛性焦虑障碍的症状表现及诊断要点 答: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症状表现 ( 1)难以控制的焦虑和担忧,“自由浮动性焦虑”“担心的期待”是核心症状 ( 2)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肌肉紧张,易感疲倦、思想难以集

32、中 ( 3)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心悸、呼吸急促、多汗、腹泻、尿频、头晕 ( 4)过分警觉、易激惹,睡眠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要点: ( 1)症状出现时间至少 6 个月以上 ( 2)功能影响:工作,学习,社会交往 ( 3)当事人难以自制的焦虑和担忧, 坐立不安、肌肉紧张等 ( 4)排除针对特殊对象的焦虑或其他精神障碍 21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及临床处置基本原则 答:症状表现:(晨重夜轻)症状持续至少达两周 ( 1)情绪低落、心境抑郁,思维能力减退,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 ( 2)失眠或睡眠障碍、疲倦乏力,体重减轻或增加,生理节律打乱 ( 3)强烈的消极自我评价,自我否定,自责自罪自卑 ( 4)自杀意

33、念或自杀企图 已严重损害了个体的社会、职业、人际关系等重要功能 抑郁的临床处置基本原则 ( 1)药物干预:抗抑郁剂:百忧解等 ( 2)警惕自杀(危机 自杀干预) ( 3)认知矫正与行为改变(应付技能、社会交往、人际交流技能的学习) ( 4)社会支持(发动家庭亲友成员、亲友同事,调动求诊者的兴趣、追求等 22比较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差异 答:二者都存在一些强迫症状和强迫意识,但是,强迫性人格障碍跟强迫症还是不一样的。具有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人不一定患有强迫症。强迫性人格障碍患者从早年就表现出过度追求完美、计划性、过度整洁、过分注意细节、行为刻板、观念固执、怕犯错误等性格特点。强迫性人格障碍患者的

34、病症有现实性 ,有时这些行为对患者的生活、工作有一定的正面的帮助。而强迫 症的病症往往是荒谬的、强迫观念往往是某种内在焦虑的外在表现 ,强迫行为只能够缓解内心的焦虑 ,对患者没有帮助 ,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 ,患者往往为这些行为感到痛苦 ,极力消除却不能。强迫性人格障碍患者在压力下会表现出类似强迫症的病症 ,但在压力缓解后这些病症又会基本消失 ,少数会发展成强迫症。一个强迫症患者可以在病前并没有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障碍、强迫症在治疗上都不容易 ,后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 ,前者药物治疗无效。 要点:( 1) 二者其实有明显区分,强迫型人格障碍并不具备强迫症的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后者往往

35、具备 其他人格障碍的特征。( 2)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极度注重细节秩序,追求十全十美,工作生活刻板,以至破坏灵活性开放性而影响工作效率与生存质量。 23心理健康服务的伦理原则 答:( 1)知情同意 /知情选择:以来访者为中心和重心提供服务,前提是交流沟通 ( 2)隐私保密与危险警告:为来访者的隐私保密是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首要义务与第一位的职业素质要求;除非危及他人或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得泄露来访者的隐私资料;须慎重权衡来访者隐私权与生命财产危险之间的关系。 ( 3)拒绝介入权: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对自己个人生活的介入;来访者有权中止正在进行的心理健康服务;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

36、人员提供的转介 ( 4)转介: 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应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能与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或现有设备条件等等的局限,因而必要时转介。 24简述 PTSD 的诊断要点和干预治疗方法 答: PTSD 诊断要点:遭遇创伤性事件;有应激负效应;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惊恐反应;躯体症状:睡眠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等;持续的回避行为。 以上症状达一月以上、 3 个月以内为 急性, 3 个月以上则为慢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和治疗: 药物治疗:针对高焦虑和惊恐发作的如百忧解、帕罗西汀(赛乐特)等 心理治疗: 宣泄法;想象性暴露;理性认知与情绪调节;系统脱敏等 25自闭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

37、 答:自闭症的诊断要点: ( 1)通常起病在 3 岁以内;( 2)接触交往障碍;( 3)言语障碍;( 4)行为、兴趣及活动异常 自闭症的临床特征: ( 1)社会退缩、自我封闭,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 ( 2)极度孤独、情感淡漠、明显缺乏情感反应,交流缺陷、回避目光接触、不能与父母 /他 人发展情感联系 ( 3)感知觉、运动功能异常,行为活动方式刻板单调、强迫性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行为,兴趣狭窄、对生物的某些非主要特性特别感兴趣 ( 4)言语障碍、智能受损,言语理解、交流能力明显缺损 26简述老年期痴呆的心理护理 答:( 1)保持社会接触 增加老人生活环境的刺激信息,提高老人感知力 /注意力

38、/思维活动能力;鼓励用脑用手;进行集体的学习和训练 ( 2)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尽量维持老人的社会功能;鼓励老人自己动手、延缓衰退 ( 3)让老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激发老人的积极主动性;保持愉快情绪 ( 4)尊重老人 尊重老人人格、不歧视不贬斥;以顺应老人功能的退行性变化为主;帮助照顾 ( 5)成功老龄化,积极老龄化 健康长寿,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科学的生活方式;经济保障,坚实的经济保障与物质基础;心理健康,乐观快乐,生活满意感高。 四、论述题: 1、请谈谈心理健康服务的伦理原则 1. 知情同意、知情选择 以来访者为中心和重心提供服务,前提是交流沟通。 ( 1)来访者理解并自愿选择有关的心理健康

39、服务;( 2)来访者清楚认识到自己的选择将会获得的收益、局限乃至风险;( 3)来访者认可为此要付出的经济花费、时间消耗以及其它有关问题;( 4)来访者确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受到尊重和保护。 2. 隐私保密与危险警告 ( 1)为来访者的隐私保密是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首要义务与第一位的职业素质要求 ( 2)维护生命安全是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最高职责。 ( 3)除非危及他人或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不得泄露来 访者的隐私资料(这在欧洲及美国已成为法律的明文规定)。 ( 4)须慎重权衡来访者隐私权与生命财产危险之间的关系,在切实维护来访者隐私权的 同时还须承担发出危险警告的义务与职责。 3. 尊重来访者的拒绝介入权 ( 1)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对自己个人生活的介入; ( 2)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提供的有关服务或干预; ( 3)来访者有权中止正在进行的心理健康服务; ( 4)来访者有权拒绝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提供的转介。 4. 咨询师有权转介来访者 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应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能与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技能、 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