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知识点汇总.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086113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知识点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知识点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知识点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知识点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知识点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7 年高二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1、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4、外汇和汇率:(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00 单位外币兑换更多人民币,则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5、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

2、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替代商

3、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商品需求量会减少。(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产量 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8、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1)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4)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9、消费类型:(1)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消费,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2)按照消费的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10、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

4、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11、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 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心理12、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树立正确消费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调节生产。 消费是

5、生产的动力。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 控制 1 支配)23、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主要形式: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地位和作用 (1)主要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6、外资经济。 (2)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公司的法定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6、如何使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如何经营才能成功?。)(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7、如何解决就业问题?(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2)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树立自主择业观 树

7、立竞争就业观 树立职业平等观 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8、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平等的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9、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其一,存款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其二,贷款业务。它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其三,结算业务。10、理解股票投资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来源于公司的利润;二是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11、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8、?投资方式有:(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 (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 (5)直接投资等。【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的分配方式主要有:(1) 按劳分配(公有制) (2)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和管理等。 )2、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

9、中占合理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3、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4、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因素有哪些?财政收入来源有: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和分配政策。5、财政作用1)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 国

10、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运行的作用36、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7、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市场调节:无形手(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有形手(三个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主) 、行政手段(辅)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1)实施严格的市场规则(准入、竞争、交易)(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3)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逐

11、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哪些?(为什么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3)后果: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1)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6、我国的宏观调控主要目标:促进经济

12、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经济计划+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7、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8、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推动经济战略结构性调整。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9、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1)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2)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国家为主导的。(3)载体:跨国公司10、评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应对

13、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态度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消极影响):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态度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11、世界贸易组织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12、说明新世纪新阶段,

14、我国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全面4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13、我国自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主动防范风险,自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国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1)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3、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

15、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5、公民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1) 民主选举(直接、间接和等额、差额)(2)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A、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

16、免决策的片面性B、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3)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4)民主监督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评议会等) 如何监督?: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6、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政府:(1)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宗旨: 为人民服务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

17、责。 (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的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4)加强社会建设;(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4、我国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5、我国政府部门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服务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法律途径)56、政府的权利行使三个环节:决策、执行、监督决策环节: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执行环节:

18、履行职能+依法行政;监督环节: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7、怎样监督政府的权力?1)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5 个)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4个)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有: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有:上级政府的监督,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的监督。3)实施政务公开8、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必要性+意义)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

19、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意义:(1)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2)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3)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4)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5)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1、政府权威政府能否具有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人民代表大会1、 (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人民民

20、主专政)和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和职能(1)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2)地位: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大最高)3、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3)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

21、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5、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中国共产党及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1) 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2)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22、、依法执政(基本方式)(5)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三、科)6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政党制度的内容: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四)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包括: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四单元 走进国际社会】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宗旨: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

24、发展。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发挥重要作用。5、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

25、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根源。6、为何以及怎么坚决维护我国的利益?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态度: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7、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1)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改变旧的国际秩序(3)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8、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26、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79、我国的外交政策(1)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6)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0、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1)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2)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

27、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必修三文化生活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4、文化对人的影响:(1)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28、、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7、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态度和原则)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8、文化传播的途径: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教育。9、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29、、继承性。10、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11、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 (4)教育13、怎样进行文化创新?(途径)根本途径:(1)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重要途径:(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8向。14、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2)中华文化的

30、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1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6、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

31、?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17、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6)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

32、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20、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

33、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培育“四有”公民)2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途径是: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2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5、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你如何判断和选择?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6、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

34、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为何要坚持二者的统一?)(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27、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9(1)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断改造主观世界。(3)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28、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

35、会主义的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5)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产生(哲学源于生活)(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含义的理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哲学的基本问题

3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要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5、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哲学源于时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原因:正确反映了时代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体现: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

37、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10)6、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二、 辩证唯物论(第四

38、课、第五课) ( 原理+方法论)1、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包括: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特点)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其一,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起到阻碍的作用。其二,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

39、脑,指导实践。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即反对从主观出发,又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 (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锻炼成才。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想,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为什么追求真理需要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四、 唯物辩证法(第六、七、八、九课) (一)联系的观点 1、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看问题2、联系是客观性原理。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