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0.1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单选在西方,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 想家色诺芬。单选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15751621 年) 在 1615 年出版的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的著作中,首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单选、多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17 世纪中叶产生的。最初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 学,它包括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政 治经济学。多选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 配第、斯密、李嘉图、布阿吉尔贝尔、西斯蒙第。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马尔萨 斯、萨伊。单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马克思、恩格斯创 立于 19 世纪 40
2、60 年代。多选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单选、多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必定而且也能够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 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 (质主要体现在一个半世纪以来列宁、斯大林、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 展之中。0.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单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为基础的社会生 产关系。争选物质资料生产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
3、发点。羊选、多选、简答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 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1) 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主要是指具有一 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 活动。人的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2)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 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 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3) 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 切物质资料。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未经人的加工但已纳 人生产过程的自然物;另一类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 物质资料,即原材料。在上述三个基本要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的能动
4、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是生 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 过程就是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单选、多选社会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 费四个环节构成的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在社会生产 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 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 质;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 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 动力:多选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生产关 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 生产关系,如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
5、制生产关系、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 关系,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 系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单选、多选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单选、简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 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 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但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 具有反作用,具体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 质和状况时,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 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总之,生 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
6、产力性费芒 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单选、简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矛盾统一体。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与其 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 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 展;而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 经济基础的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0.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单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在于揭示人类社 会各个发展阶段上经济运动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简答经济规
7、律具有客观性,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 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 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规律。(2)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 或制定它。不管人们能否认识它,它都会客观存在并发. 生作用。(3) 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 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简答经济规律的特点:与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具有以下特点:(1) 经济规律一般来说不是长久不变的,它会随着 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 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独
8、立存在并发生 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3) 在阶级社会中,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利用是没有 阶级性的,而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则总要直接或间接 地涉及各个阶级的切身利益,要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多选、简答经济规律的类型:根据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的不同,可以把 它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 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 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或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 矛盾运动规律。(2) 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3) 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 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 律等。单选在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和决定作
9、用 C 現 律即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0.4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单选唯物辩证法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单选、多选抽象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抽象法包括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单选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也是唯物辩证法 的具体运用。多选政治经济学研究经常采用的归纳和演绎法、 中介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等,与唯物辩证法及其具体运用的方法(包括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一起构成了政治经济学完整的方法论体系。0.5 政治经济学的特征及其学习意义单选、多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 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
10、经济学是制度性、社会性 与历史性的统一。简答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意义:(1)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 基础。(2)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思想 武器。(3)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 依据。 第一篇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第 1 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1.1 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及规律单选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 形态的根本标志。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 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 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多选迄今为
11、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度、 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五种 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依次更替。单选、多选发生于 18 世纪 6070 年代的以蒸汽 机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 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机械力取代人力和自然力,以人 工合成材料取代自然原料的生产技术的根本性变革。以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为标志的第二次 科技革命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等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 相互转化,推动了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始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以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核能 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 革命,实现了社会生产
12、的系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1.2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多选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 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式。其中,自然经济是商品经济 的形式,商品经济则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产生和发 展起来的。单选、简答自然经济及其基本特征:自然经济也叫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个 人及其家庭或经济单位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 形式。自然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有:(1) 自然经济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经济形式。(2) 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3)自然经济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多选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一定的经济条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1)社会分工;(2
13、)生 =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多选商品经济作为多个社会形态共同存在的社 会经济形式,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 发展阶段。简答商品经济的经济特征: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具有以下经济 特征:(1)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的经济 形式。(2) 商品经济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3) 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1.3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r 单选 1 合理配置社会经济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 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单选.多选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经济资源是人类 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有所不 同,它既可以借
14、助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 用,通过市场来实现,也可以运用政府的力量,通过人们 预先制订计划直接分配社会经济资源来实现。单选人们把以市场为主要手段来配置资源的方式叫做市场经济,把以计划为主要手段来配置资源的方 式叫做计划经济。简答市场配置方式的长处主要表现在:(1) 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引导 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把社会资源配置到效 率较高的环节中去。(2) 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 改善经营管理,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 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 实行优胜劣汰,给微观经济主体
15、以压力和动力,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开 拓进取的活力。简答市场配置方式的不足之 处主要表现在:(1)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总量的失衡.(2) 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的扩大,甚至出现两扱分化,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长。(3)市场对 于解决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等问题显得无能为力,如果听任市场的自发作用,反而可能对生态环境和外部经济带来害处。 1.4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单选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体制是经 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第 2 章商品和价值2.1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单选、多选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其中,
16、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简答、论述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说它们是 相统一的,是因为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彼此之间有 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 缺一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 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和互相矛 盾的。这是因为,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 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 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消费者,才能获取商品的价值。 商品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消费,他所需要的是使 用价值,而要获取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和
17、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 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的内在 矛盾,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解决。单选、多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从一 方面看它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它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 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使用 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只有同劳动资 料、劳动对象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 动。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简答、论述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 统一的关系:(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 的。商品生产者在
18、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 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 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 方面。(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一是 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则 是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二是具体劳 动在质上不同,因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 相同,只有量的差别。三是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 之伺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 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 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 范畴。四是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它不是 使用价值的唯一源
19、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它 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简答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枢纽:(1)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 实基础。(2)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 基础。(3)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 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单选、多选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 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 抽象劳动的矛盾等,都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引起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 重性质,是由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即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所决定的。简答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0、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 济的基本矛盾的原因:(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和影响着私有 制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 本质及其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 产者的命运。2.2 商品的价值量单选、多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 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 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置不是取决于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商 品个别价值,而是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的商品 社会价值。单选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 简单劳动为尺度来计量的,复
21、杂劳动可以折算成倍加的 简单劳动。单选、多选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 使用价值的劳动效率,它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整 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 劳动时间。可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 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筒答、论述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1)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 度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2)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 度。科学技术越发展,并不断运用于生产过程,越能促 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 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包括劳动组织和
22、生 产管理等状况,对劳动生产率有重大作用。(4) 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生产资料的数量是否 充分,质量和效能如何,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5) 自然条件,包括对自然资源和自然力的利用,对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影响很大。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生产经 验的积累,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提高的。2.3 价值规律单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简答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1)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决定的。(2)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实行等价交换。 简答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3、:(1) 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 分配的比例,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2) 剌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 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 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第 3 章货币与信用3.1 货币的形成和本质多选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 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 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单选、多选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 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一本质 说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 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3.2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单选、多选
24、、简答、论述货币的五种职能:(1) 价值尺度。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就是以一定 量的货币来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货币之所以能够充 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货币执 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2) 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 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 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3) 贮藏手段。商品所有者卖出商品以后,不再进 行购买,而是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 来,这就是货币的贮藏手段。货币能够执行贮藏手段, 是因为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随时可以换 成任何一种商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
25、能是 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金 属货币,或者是金银制品。(4) 支付手段。在賒购到期,以货币来偿还债款时,货币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初 只是用来清偿偾务,后来又扩展到商品流通以外,用来 支付地租、賦税、利息和工资等。(5) 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生 作用,货币便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必 须是黄金或白银等贵金属,而不能是纸币。在上述货币的五种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 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种基本职能的基础上 随着商品经济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简答世界货币的作用:(1) 作为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
26、品。(2) 作为支付手段,用来淸偿国际贸易差额或债务。(3) 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多选就货币具体形式的变化来看,一般经历了斐金属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 发展过程。简答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 货币董的规律。也就是说,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 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 MX 商品价格水 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就是货 币流通规律。 3.3 信用单选经济学中的信用又称信贷,是与商品经济相 联系的范畴,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付息为条 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多选按主体的不同,信用可分
27、为商业信用、银行 信用、国家信用、企业信用和消费信用等。简答商业信用的特点:(1) 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 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2) 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 供的信用,其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3) 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 通的状况。单选、多选商业票据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期票 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定期付款的保证书。汇票是 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在一定时期内向持票者支付款 项的命令书,要求债务人向第三者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 项的凭证。汇票一般有三个当事人:一是出票人(即债 权人),二是收票人或付款人(即债务人),三是收
28、款人或 持票人。汇票需要债务人签字认可后才能生效,这种手 续叫“承兑”。单选、多选公债是由政府发行的一种长期债券,所筹资金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其他非生产性开支。 国库券是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债券,发行国库券 主要是为了解决短期急需的国库开支。根据接受贷款的对象不同,消费信贷可以分为两 类:一是买方信贷,即由银行对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 方信贷,即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作抵押,对销售商品 的企业发放贷款。简答银行信用的特点:(1) 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货币资本所有者,债务人 是职能资本,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 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信用关系。(2) 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
29、币资本,对企业来说,属于 间接融资。(3) 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 信用的规模和范围。简答、论述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二重作用: U)信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信用可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 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信用可以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信用可以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省流通费用。 信用可以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 的持有方式,可以使每个家庭把它们的消费按时间序列 进行适当的安推,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信用有效地调节着国民经济运行。通过信用工 具及其衍生工具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进行适时、适度 的干预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 信
30、用加深市场经济矛盾的消极作用表现在: 信用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触发生产过剩的 危机。 信用还会引发货币信用危机。当信用造成生产 与消费的矛盾尖锐化并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时,有商业信 用引发的债务得不到偿还,商业信用急剧缩减,银行贷 款难以收回,就会造成货币流通和信用的严重混乱,发 生信用危机。 信用剌激投机。投机者往往利用信用融通资本 的机会,从事投机操作,牟取投机利润,引起经济秩序混乱。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第 4 章剩余价值的生产4.1 货币转化为资本单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搵-单选资本的流通公式 G WG,表明了资本运 动的最根本特点,即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31、因 而对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资本运动的各种 具体形式都是适用的,表现为资本的总公式。单选资本流通的完整形式应该为 GWG其 中,G = G+AG,AG 是资本在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 额.称为剩余价值(m)。多选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 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 劳动力;第二,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 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 劳动力为生。单选劳动力商品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它的使用 价值上。劳动力的使用不仅能创造新价值,而且还能创 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4.2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f 单选、多选 1 资本主义生
32、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 增殖过程的统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 亡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多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昀买 的劳动力的过程。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2) 工人的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单选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 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 要的劳动时间。单选资本在本质上反映了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 的关系。单选、多选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 用不同,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 自己的价值量,就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 资本,在生产
33、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 值增殖,就叫做可变资本。单选,多选研究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或资本家对 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应用剩余价值(m)和可变资本(v)相比,这一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m)。其表示方法有 两种:(1) 物化劳动表示法,即 m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m/v。该公式表示在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2) 活劳动表示法,即 m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该公式表明,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 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 来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多选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般可以通 过两条途径进行,即提高对工
34、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 资本总量。4.3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单选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 余价值。单选、多选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 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 一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也就越长,资 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从而剩余价 值率也就越高。 单选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 F,由于缩短必要 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g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商品的社会价值超过个别价值 的余额。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论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35、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 关系:两者的联系:(1) 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绝对剩余价值 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结果 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 度.增加了剩余价值量。(2)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 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两者的区别:(1) 它们的物质技术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 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 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2) 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起的 作用不同。在资本主义生产所经历的简单协作阶段,资 本家主要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提高对工人的剥 削程度;
36、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创造了条件;机器大工业出现以 后,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意义越来越大。单选工资的本质就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 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多选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计时工 资和计件工资。4.4 再生产与资本积累单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简答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1) 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用来购买工人劳动 力的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2) 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全部资本都 是工人创造的。(3) 工人的个人消
37、费是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必要 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简答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揭示的特点:(1) 资本家这一次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只不过 是上一次从工人身上榨取到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2) 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资本,不但要由工人在 生产中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还要加上新的剩余价值。单选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使用,或者说剩余价值 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 家不断地使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以扩大生产规模, 扩大对工人的剥削,来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 是资本积累的实质。简答、论述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1)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
38、)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商品价值量应相应降低,这不仅影响相对剩余 价值量,而且资本家可以在他所享用的消费品不减少甚 至增加的情况下,减少个人消费,扩大积累。(3) 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耗的资本之间差额的大 小。所使用的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发挥作用的 资本。所消耗的资本是指逐年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 部分资本价值。它们之间的差额越大,提供无偿服务的 劳动资料就越多,有利于资本积累。(4)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 下,预付资本量越大,获取的剩余价值量也越大,资本积 累的规模也会越大。单选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有 着密切的联系.资本的价值构成
39、以资本的技术构成为奎哩资本的技术构成圭室资本的价值构成。这种由资本 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 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一般用 V 表示。单选、多选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使用,或者说剩 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在扩大再生产过程 中,资本家不断地使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以扩大生 产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来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 值,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单选资本积聚,就是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增大 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就是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 本合并成少数大资本。论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1)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资本积聚加速 资本集中,因为随着资本积聚的不断
40、进行,大资本的力 量增长得更快,在竞争中就越容易击败中小资本;资 本集中反过来加速资本积聚,因为集中起来的资本越 大,便越有条件采用先进技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 生产率,获得大量的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从而增 加资本积累规模,加速资本积聚。(2)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资本积聚是单 个资本的自我积累,而资本集中是若干单个资本的合并 或联合;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 实现的,它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是通过原有 资本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实现的,它不会增大社会资 本总额;资本积聚要受资本积累的限制,它的增长速 度较缓慢,而资本集中不受资本积累的限制,它的增长 速度比较快。
41、多选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社会两极分化,即一 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的积累,这就是资本主 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第 5 章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5.1 资本循环单选、多选产业资本是指投在工业、农业、建筑 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是能够实现价 值增殖的资本。产业资本的循环必须依次经过购买、生 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 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单选、多选产业资本有三种循环形式,即货币资 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具体内容:(1) 货币资本的循环:GWP WG(2) 生产资本的循环:PWG GWP。(3) 商品资本的循环:WG.GWP.W就货币资本的循环而
42、言,其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就生产资本的循环而言,其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 资本。就商品资本的循环而言,其起点和终点都是包含着 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多选、简答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产业资本的循环要连续不断,就必须使货币资本循 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连续地、并列地进行。 因此,必须具备下述的两个条件:(1)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2)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继起。5.2 资本周转多选产业资本的资本周转速度可以用周转时间 和周转次数两个指标来衡量和反映。资本周转时间由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单选、多选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 本所经历的周转次数。这个一定时间
43、,通常以“g”作为 自然计量单位。如果以 U 表示“年”(12 个月)这个时间 单位,用 u 表示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以 n 表示资本 周转次数,那么,一年内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为: n=U/u在一年时间内,资本周转次数越多,表明资本周转 速度越快;反之,资本周转速度越慢。单选划兮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 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固定资本是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 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投在原料、材料、辅助材料上以及资本 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简答、论述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1)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逐步转移 到新产品中去,流
44、动资本的价值则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 产品中去。(2) 周转时间不同。固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较 长,流动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相对较短,在固定资本周 转一次的时间内,流动资本可完成多次周转。(3) 资本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是 一次全部预付出去,逐次从流通中收回,全部预付资本 价值的回收期较长;流动资本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预付 出去,但它一次便可从流通中收回来,因此回收期相对 较短。(4) 物质更新方式不同。就物质形态而言,固定资本各要素在其使用寿命结束前不需要更新,而流动资本 的要素则需要不断在物质形态上更新。简答、论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 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其区别主要有:(1) 两者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是根据资本价值周 转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后者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 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