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看后悔 )2016贵州各地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库 1.下列机构中,有权依法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 A.某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B.某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D.某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2.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无偿取得财产收入的基本形式,其具有: A.公益性、无偿性、固定性 B.公益性、强制性、固定性 C.公益性、无偿性、强制性 D.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 A.尚书周易论语孝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 C.周易尚书礼记春秋 D.诗经孟子孝经尔雅 4.下列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常见的犯罪为: A.贪污罪、挪用公款罪 B
2、.受贿罪、私分国有财产罪 C.包庇罪 D.玩忽职守罪和滥用职权罪 5.(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A.量子力学 B.电子 C.三大守恒定律 D.放射线 6.以 ( )为荣、以 ( )为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政治本色。 A.勤俭节约、贪污浪费 B.艰苦朴素、荒淫无度 C.艰苦奋斗、骄 奢淫逸 D.遵纪守法、违法乱纪 试题 7: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 ) A: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D: 中国共产党要切实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答案 : ABC 试题 8:在下列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政治法律制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 : BCD 试题 9:“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 理解为:( ) A: 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B: 真理木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C: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D: 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 : BCD 试题 10: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 ) A: 真理具有相对性,价值没有相对性 B: 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 C: 真理本身
4、具有价值,实现价值以把握真理为前提 D: 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认识真理促使价值目标的实现 答案 : BCD 试题 11: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真正独立的业缘关系是:( ) A: 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 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 C: 在原始社会就存在的 D: 人类社会俱来的 答案 : A 试题 12: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 A: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 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 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答案 : A 试题 1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
5、,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 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 : D 试题 14: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因为:(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和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 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 答案 : AC 试题 1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 观点 答案 : A
6、试题 16: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价格的变化( ) A: 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 B: 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 C: 直接受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 D: 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 答案 : ACD 试题 17: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以及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这种关系是:( ) A: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B: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C: 与 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D: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
7、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答案 : B 试题 18:社会群体的共同特征有:( ) A: 任何一群人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群体 B: 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C: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D: 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答案 : BCD 试题 19: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 A: 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 有价值的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C: 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答案 : D 试题 20:度是指:( ) A: 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B: 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
8、: 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D: 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方面 答案 : C 试题 2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 A: 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B: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C: 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 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答案 : B 试题 22:因果联系指:( ) A: 一切先后相继的联系 B: 一切互相制约的关系 C: 一切必然联系 D: 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答案 : D 试题 23:阶级是:( ) A: 一个历史范畴 B: 一个经济范畴 C: 一个政治范畴 D: 一个思想范畴 答案 : AB 试题 24:构成一个社区的基
9、本要素有:( ) A: 一定的地域空间 B: 一定数量的人群 C: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有的某些共同利益 D: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在的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答案 : ABCD 试题 25: 从约束力的强弱角度上社会规范可分为:( ) A: 成文规范和不成文规范 B: 一般性规范和社会设置 C: 常规、原则、惯例、律令 D: 习俗、道德、宗教、法律 答案 : C 试题 26: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 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 B: 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 C: 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答案 : D 试题 2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
10、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 )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 A: 讲学习 B: 学习制度化 C: 学习理论化 D: 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案 : B 试题 28: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基本上是( )过程,它是不同利益集团争夺的结果。 A: 经济活动 B: 协商活动 C: 政治活动 D: 妥协 答案 : C 试题 29:本质和现象的区别在于:( ) A: 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深刻的 B: 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 C: 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 D: 现象可直接感知,本质要靠思维来把握 答案 : ABCD 试题 3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 物质运动
11、 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 : D 试题 3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下列关系界定的:( )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D: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案 : B 试题 3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 各种实物的总和 B: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答案 : C 试题 33:建立 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 ) A: 增进人的平等 B: 维护社会公正 C: 保持社会稳定 D
12、: 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 : ABCD 试题 34: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 A: 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 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答案 : D 试题 3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体系,因为它是:( )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 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 的科学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答案 : ABC 试题 36:哲学的党性是指:( ) A: 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C: 辩证法和形而
13、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D: 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答案 : A 试题 37: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 A: 加强宏观调控 B: 完善市场体系 C: 实行政企分开 D: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答案 : C 试题 38:“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 A: 部分依赖于整体 B: 脱离了 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 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 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连结起来 答案 : ABD 试题 39:( )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 A: 勤政为民,真抓实干 B: 体察民情 C: 了解民意 D: 倾听群众呼声 答案 : A 试题 40: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14、,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 A: 提高法定准备金 B: 提高贴现率 C: 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 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 答案 : ABD 试题 41:在庆祝中国共产 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 A: 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准备 B: 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C: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答案 : C 试题 4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
15、的工资而获得的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答案 : D 试题 4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 A: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 C: 发挥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作用 D: 培养年轻干部 答案 : A 试题 44: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它通过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C: 它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D: 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的必然结果 答案 : ACD 试题 45: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
16、决于:( ) A: 国 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答案 : B 试题 4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是说:( ) A: 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 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 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 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答案 : BD 试题 4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 它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B: 它的内容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主体和不依赖人类 C: 它是自然界规律 D: 它是社会 规律。 答案 : B 试题 48: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
17、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 A: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答案 : C 试题 49: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 A: 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 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 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 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答案 : C 试题 50:感性认识必 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 A: 是不可靠的 B: 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 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 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答案 : C 试题
18、5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因为它:( ) A: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C: 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D: 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答案 : ABCD 试题 52: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 ) A: 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B: 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C: 是否承认偶然性 D: 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答案 : BCD 试题 53: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 ) A: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 是否承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是
19、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答案 : D 试题 54:发展的实质是:( ) A: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 : D 试题 55:唯物 辩证法认为( ) A: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 事物发展是偶然性的堆积,没有必然性 C: 必然性可以认识,偶然性无法认识 D: 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 : D 试题 5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20、运动 答案 : A 试题 5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 道路 D: 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答案 : C 试题 58: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 A: 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B: 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C: 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 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易其位 答案 : AB 试题 5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 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 事物变化是否迅速 C: 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 D: 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答案 : D 试题 60:下列命题中
21、,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 A: 世界统一于存在 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答案 : CD 试题 61: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选项中,正确的有:( ) A: 使用价值是抬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而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B: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C: 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D: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不会随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而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消 亡而消亡 答案 : ABCD 试题 62:使用价值
22、、价值、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 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 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价值是同质的 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 D: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答案 : ABCD 试题 6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强调:( ) A: 人们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认识世界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 认识有能动性,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答案 : ABCD 试题 64: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因此主导性的平等原则应该是:( ) A: 经济平等 B: 社会平等 C: 机会均等 D: 利益均等 答案 : C 试题 65:所有的社会问题
23、都是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这是社会学中( )理论流派的观点。 A: 文明冲突论 B: 社会解体论 C: 文化失调论 D: 价值冲突论 答案 : D 试题 66:社会变迁是指:( ) A: 社会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 B: 社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C: 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D: 社会渐进性的平缓变化 过程 答案 : C 试题 67:( )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和获取机会上存在着差异性。 A: 阶级趋同 B: 社会化 C: 社会分化 D: 社会不平等 答案 :
24、D 试题 68:社会差别是社会成员之间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别。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作( ),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 社会结构 B: 社会地位 C: 社会分层 D: 社会类别 答案 : B 试题 69:在同 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答案 : C 试题 70: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 A:
25、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 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 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 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 答 案 : B 试题 71: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就是说,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 ) A: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才能实现 B: 商品才能实现等价交换 C: 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 D: 价值才能决定价格 答案 : ABC 试题 72:商品和产品的区别是:( ) A: 体现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为价值
26、,而物化在产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形成价值 B: 商品不仅具有产品的自然属性即 使用价值,而且还具备产品不具有的独特的社会属性即价值 C: 产品是存在于一切社会的永恒范畴,而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D: 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则不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答案 : ABC 试题 73: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 软件磁盘本身 B: 软件的有用性 C: 购买软件的货币 D: 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答案 : B 试题 74:必然王国是指:( ) A: 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奴役。成为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主人的社会状态 B: 人们已经获得了自由的社会主
27、义社会 C: 人们受盲目必然性支配,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奴役的社会状态 D: 人人自由平等的原始社会状态 答案 : C 试题 75: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虽然社会分化发生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对社会分化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人们的社会政治地位的分化 B: 人们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分化 C: 社会生活领域中社会流动的加速进行 D: 社会生活领域中社会结构的变动 答案 : B 试题 76: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是:( ) A: 政治条件 B: 人口条件 C: 生态环 境条件 D: 经济条件 答案 : D 试题 7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的关系问题。 A: 思维和存在 B: 人
28、和自然界 C: 主体和客体 D: 实践和认识 答案 : A 试题 7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 A: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B: 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C: 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D: 是否承认矛盾和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 : D 试题 7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 A: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前进性和重复性的 统一 C: 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 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答案 : C 试题 8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的基本的观点是:( ) 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29、 C: 对立统一的观点 D: 实践观点 答案 : D 试题 8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D: 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答案 : B 试题 82:“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 A: 认为“理在事先” B: 片面夸大意 识能动性 C: 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D: 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 答案 : C 试题 83: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在组织中,社会个体往往被安排到固定职位上发挥其职能,他们只能按所属组织的要求来行动。这样,每一组织都以( )为基础,而否定实质性的合理性,即以自己对事件的看法为基础,发挥
30、其才智,并能知晓他们的行为后果。 A: 职能分化 B: 目标化 C: 功能上的合理性 D: 非理性 答案 : C 试题 8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规定( )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A: 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B: 民主集中制 C: 决策科学化 D: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 答案 : D 试题 85: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 A: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 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案 : ABD 试题 86: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 A: 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B: 矛
31、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 对抗的矛盾和非对抗的矛盾 答案 : B 试题 87: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 A: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C: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D: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答案 : C 试题 8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规定,省部级领导干部每年应至少抽出( )时间,市(地)县党政领导干部每年要有( )时间,深入基层调研,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A: 一个月,两个月以上 B: 两个月,三个月 C: 一个月,两个月 D: 三个
32、月,六个月 9 答案 : A 试题 89:辩证思维方法“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体现了:( ) A: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 B: 历史是逻辑的基础 C: 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有差别的统一,逻辑只是反映历史的主流和方向 D: 逻辑进程应当与历史进程基本一致 答案 : ABCD 试题 90:毛泽东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社会学中属于( )的考察方法。 A: 微观 B: 历史 C: 个性 D: 宏观 答案 : D 试题 91: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 A: 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B: 理性 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 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 D:
33、 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只是人本能的反映 答案 : B 试题 9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 ) A: 不懂得实践的伟大作用 B: 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C: 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D: 不能坚持物质第一性 答案 : ABC 试题 9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A: 劳动工具的状况 B: 劳动者的素质 C: 劳动 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答案 : A 试题 9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 按劳分配制度 B: 劳动者的互助合作关系 C: 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D: 生产资料公有制 答案 : D 试题 9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个观点是( )的观点。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 : D 试题 96:真理是:( ) A: 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B: 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C: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D: 对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 答案 : C 试题 97:哲学是:( ) A: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 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