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大纲山 西 省 水 利 厅二 00 七年十月目 录1 流域概况 11.1 自然概况 11.3 经济社会概况 101.4 历次规划实施情况 131.5 现状存在问题 162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任务 202.1 规划指导思想 202.2 规划原则 212.3 规划任务 222.4 规划依据 233 规划范围与水平年 243.1 规划范围 243.2 规划水平年 254 修编思路和技术路线 264.1 规划修编思路 264.2 规划修编的技术路线 275 规划工作内容 315.1 基础工作 315.2 总体规划 395.3 城乡供水保障体系 405.4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
2、复保障体系 435.5 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485.6 流域综合管理体系 515.7 重点枢纽工程及综合利用工程规划 575.8 其它规划工作 575.9 环境影响评价 595.10 投资匡算及实施安排 605.11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615.12 专项规划 625.13 专题研究 626 组织形式与工作安排 627 工作进度及提交成果 64- 1 -1 流域概况1.1 自然概况1.1.1 地理位置山西省地处华北地区西部,黄土高原东翼,东依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两省相望,北跨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四周几乎都为山河所环绕。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1411433,
3、北纬 343440 43。南北长约 680km,东西宽约 380km,总面积为15.6 万 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63,其中海河流域面积为 5.9 万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 37.8,黄河流域 9.7 万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 62.2。1.1.2 地形地貌按地形起伏特点,可将山西省分为东部山地区、西部高原区和中部盆地区三大部分。东部山地区以晋冀、晋豫交界的太行山为主干,由太行山、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中条山以及晋东南高原和广灵、灵丘、阳泉、寿阳、长治、晋城、阳城、垣曲等山间小盆地组成。区内五台山叶斗峰海拔3058m,是华 北地区制高点,全省最低点位于 东部山地区的西南部垣
4、曲县黄河谷地,海拔 245m。西部高原区是以吕梁山脉为骨干的山地性高原,由芦芽山、云中山、吕梁山等山系和晋西黄土高原组成,最高峰关帝山海拔 2830m。黄土高原按地貌分类,自北向南可分为黄土丘陵、黄土沟壑和残塬沟壑三个部分。中部盆地区自东北、西南向纵贯全省,由大同、忻定、太原、临汾、运城等一系列雁行式平行排列的地堑型断陷盆地组成,高程自北向南梯级- 2 -下降,大同盆地 1050m,太原盆地 750m,至运城盆地降为 400m。各盆地广泛分布着黄土和冲洪积物,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工农业发达、城市众多、人口集中,是山西省经济繁荣地区。各种地貌类型占全省面积比重,山地约占 72.0,高原占 11.
5、5,各类盆地为 16.5。1.1.3 植被土壤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森林面积为 551 万亩,森林覆盖率仅 2.4,零星分布于高山深处。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超过10。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中条、吕梁、太岳、太行、关帝、管涔、五台、黑茶八大山区的 50 余个县、市,因林区所在的地域和高程,组成多种森林类型,包括高寒地区生长的云杉,落叶松林,低山生长的油松林和阔叶林,以及暖温带的漆树、泡桐、杜仲林等。人工林除山地有少量栽植外,主要分布在风沙危害较严重的晋西北和桑干河、滹沱河流域,已形成相当规模的防护林网和护岸林带。全省现有草地面积 6760 万亩,主要分布在雁北干草原区与晋西北灌丛
6、草原区。因土壤成因和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受复杂的地形、气候、生物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影响,省内土壤种类繁多,存在一定的地区分布规律性。地带 性土壤类型包括南部(恒山以南, 吕梁山以东)的森林灌木草原褐土地带,北部(人马山、黑驼山,内长城,恒山以北 )干草原栗钙土地带,以及吕梁山以西的森林草原向干草原过渡的灰褐土地带。山地土壤类型,在恒山及其以北地区,主要是山地淡栗钙土,恒山以南,吕梁山北部,在棕壤下有山地灰褐土,吕梁山南部,东部山地区的五台山及其以南诸山,- 3 -土壤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性,海拨 2000m 以上的坡度平缓地区为亚高山草甸土,以下依次为棕壤、淋溶褐土和山地褐土。1.1.
7、4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山西省地层发育较为完整,除缺失奥陶系上统至石炭系下统,以及白垩系中、下统以外,其余各系均有分布。各岩类出露面积,变质岩和岩浆岩 2.58 万 km2,碳酸盐岩类 3.1 万 km2,碎屑岩类 5.57 万 km2,松散岩类4.35 万 km2。广泛分布的裸露和隐伏碳酸盐 岩类地层,形成一系列自成体系的岩溶水补给和储水构造,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呈现复杂的转化关系并形成众多的岩溶大泉,泉水径流量约占全省多年平均地表水总量的 1/4 以上。受岩溶水补给的河流,基流量大且稳定,是山西省水资源的一大特点。山西省在大地构造上属中朝准地台上的隆起区,总的轮廓是一个大致呈南北向的穹窿地块,地
8、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昂起,统称山西陆台。进一步可划分为下列 5 个主要构造单元:河东南北向挠褶带;吕梁、恒山褶带;滹沱、汾河陆槽; 晋东南台凹; 太行陆梁。滹沱、汾河 陆槽中的几个断陷盆地,基底埋深相差悬殊,运城盆地 4500m,忻定盆地1300m,长治盆地埋深最浅,仅 300m 左右。山西省陆台位于阴山、秦岭两个东西向褶皱带及河东和石家庄至安阳两个南北向构造带之间,是一个比较活动的地块。地质时期多次构造运动生成的构造形迹,历经复合、改造和建造,形成现有的各类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包括纬向构造、经向构造、扭 动构造、前震旦纪古构造和挽近地质构造等。特定的地质构造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地貌特征,控制了河
9、流水系的- 4 -发育,使山西省河流呈辐射状向省境四周发散;同时,对决定降雨径流关系的水文下垫面、对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动态特征,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因素。山西省水文地质条件,按含水岩类特性和地下水赋存条件,主要有三大类,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和变质岩、变质岩及碎屑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中部盆地区的五大断陷盆地,含水岩组以第四系各种河湖相松散沉积物和冲积洪积地层为主。该类地下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为主,约占补给总量的 70,其次是边山侧向补给和岩溶水排泄区的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因含水岩组埋深及其补给排泄条件而异。山西省碳酸盐岩类主要
10、分布在太行、吕梁,太岳诸山及晋西北地区。岩溶发育具有典型的北方地下隐伏岩溶裂隙发育的特点,岩溶化程度受气候影响,自晋西北向晋东南逐渐增强。对每个岩溶泉域,自上游补给区向下游排泄区,因径流增大,溶蚀加强,岩溶化程度随之提高。下古生代碳酸盐岩类是省内主要岩溶含水地层,娘子关、神头、晋祠等大泉均发育于奥陶系中统。除灰岩裸露区直接接受降水渗入补给外,灰岩区河流,特别在横切河道的构造破碎带上,地表水大量漏失,也是岩溶水一项重要的补给来源。变质岩、碎屑岩类地层省内出露面积约 8 万 km2,地下水赋存于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之中,含水层埋深较浅,作为山区基流以散泉形式排出,因径流过程短,调节能力差,泉水流量小
11、而不稳。1.1.5 气候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大陆性季风区,因其东邻华北大平原,距海洋较远,- 5 -且有太行山屏障,形成了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属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水汽主要来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夏季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盛行东南季风,降水主要集中在 7、8、9 三个月;冬季在强盛的极地干冷气团控制下,雨雪稀少,干燥寒冷。同时由于南北地跨温带和暖温带两个气候带,加之地形多变高差悬殊,因而南北气候特征迥异。省内光热资源丰富、水热组合较好,但灾害性天气经常发生,旱灾为发生频率最高、对农业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 “十年九旱、旱 涝交错”是山西省气候的主要特点。本省气候由地理环境所决定
12、,在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特征下,兼具山地性气候的特征,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显著。全省平均气温自南向北变化于 144 之间。最低气温在北部高寒山区,低达-30-40 ,南部运城地区的最高气温在 40以上。各地气温最大日较差普遍超过 20。无霜期自南向北变化在 210120 天之间,高寒山区不足 100 天。日均温不低于 10积温在 46002000之间。热量条件造成作物种类和一年内栽植次数在地区上的差异。降水量自东南向北和西北递减,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介于400600mm 之间,局部高山地区在 650mm 以上。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是形成山西省降雨的主要水汽来源,69 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
13、,省内各地普遍在 70以上,78 月尤为集中,所占比重高达 40,北部部分地区可达 55以上。雨季起讫时间和太平洋副高进退时间一致,省境中南部一般始于 6 月下旬,终于 9 月下旬10 月上旬,持续时间在 100 天以上,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始于 7 月上旬,在 8 月下旬9 月上旬结束,持续时间仅两个月;与盆地区相比,高山地区雨季相对较长。山西省处于半湿润气- 6 -候与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地带,蒸发能力较强,降水量较小且不稳定,这些特点决定了生态环境系统的脆弱性。1.1.6 河流水系山西省位于海河流域的上游和黄河流域的中游,除北部有汇水面积不大的少数支流自内蒙古自治区流入山西省外,河流均呈辐射状自
14、省内向四周发散, 汇入省外河流,总体上属于自产外流型。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制约,省内河流兼具山地型和夏雨型的双重特征。在河流形态和河道特征方面表现为:沟壑密度大,水系发育;河流坡陡流急,侵蚀切割严重。在径流和泥沙方面,其特点是,洪水暴涨暴落,含沙量大;年径流集中于汛期,枯水径流小而不稳。省内灰岩分布广泛,地质构造复杂,各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关系很不一致。河道切割到灰岩地层,特别是跨越构造破碎带的河段,枯水年区间径流量常出现负值,相反,有岩溶水补给的河流,在主要岩溶泉泉水出露点以下,基流骤然增大,又呈现出泉水补给型河流的明显特征。全省共有集水面积大于 100km2 的河流 240 多条。除自
15、北向南流经山西省西部和西南部省境的黄河以外,集水面积在 3000km2 以上的较大河流有 8 条,其中黄河流域有 5 条,分别为三川河、昕水河、汾河、涑水河、沁河,海河流域有 3 条,分别是桑干河、滹沱河、漳河。(1)汾河。汾河发源于管涔山,穿越云中山和吕梁山之间的峡谷,至兰村以上为上游,中下游纵贯省境中部的太原、临汾两大盆地,在禹门口下游的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汾河干流全长 694km,集水面积39826km2,占全省总面积的 1/4 以上,是省内第一大河。支流分布于东西两侧山地, 长度不大,多属山溪性河流;主要支流有岚河、潇河、昌源河、- 7 -文峪河、洪安涧河、双池河、 浍河等。汾河
16、干流在汾河水库至兰村、义棠至石滩区间跨越构造破碎带,河水大量漏失、补给灰岩地层,下游又以岩溶泉形式集中排泄,重新补给地表径流。流域内出露有兰村、晋祠、洪山、郭庄、广胜寺、龙子祠等岩溶大泉,形成中下游天然状态下比较稳定的枯季径流。(2)沁河。沁河是黄河三门峡水库以下的三大支流之一,发源于沁源县霍山南麓二郎神沟,向南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县,在河南省境内汇入黄河。沁河干流在省内长约 396km,流域面积 9151km2,河道平均纵坡 3.01,主要支流有沁水河、固县河等。沁河上游为林区,水量较为丰富,但因流经山区,河道下切较深,耕地高,河床低,径流利用率很低。丹河是沁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高平
17、市北部丹株岭的琉璃山,曲折向东南行至泽州县鲁村乡河底村附近折向南流,于泽州县南河西乡两谷坨附近出山西省界进入河南省,至河南省沁阳县北金村汇入沁河,因此,丹河在山西省境内与沁河是两个独立的水系。丹河在山西省境内全长144km,流域面 积 2931km2。(3)涑水河。涑水河发源于绛县的横岭关,向西南流经绛县、闻喜县、夏县、 盐湖区、临猗县 、永 济市,入伍姓湖后注入黄河,全长 196km,流域面积为 5565km2。涑水河流域是山西省棉花、小麦主要产地。(4)三川河。三川河包括北川河、南川河、东川河,三河在离石市汇合后称为三川河。北川河是三川河的主流,发源于方山县东水的赤坚岭,向南流至离石城西南与东川河汇合。三川河河长 168km,流域面积4161km2,河道 纵坡 4.14。该河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