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桥农民多高层公寓三轴搅拌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10361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陆家桥农民多高层公寓三轴搅拌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陆家桥农民多高层公寓三轴搅拌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陆家桥农民多高层公寓三轴搅拌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陆家桥农民多高层公寓三轴搅拌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陆家桥农民多高层公寓三轴搅拌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 工程目标 三 、编制依据 四 、具体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方案 五 、施工进度计划及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措施 六 、质量保证体系和实施措施 七 、安全及文明保证体系和实施措施 八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细目表及其他资源需用量 施工组织设计 1 一 、工程概况 1、 工程建设概况 工程名称: 杭州余杭区崇贤新城绕城以南向阳,陆家桥农民多高层公寓向阳 -1 地块一期工程 建设单位: 杭州余杭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 代建单位: 浙江城建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 所 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 浙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浙江省工程物探

2、勘察院 基坑围护设计单位: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施工总承包单位:浙江金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工程概况 本工程场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崇贤镇南面山西桥小区, 建设用地面积为 45195.82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 172344.84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 137127.6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 35217.24 平方米,由 11 个单体建筑及地下 1 层大底盘地下室组成,地面建筑层数主楼十五二五层,最高 74.00m。 安全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 防火分类为 18 层以下二类, 18 层以上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二级

3、。场地西面是交通主干道塘康路,东面是三仙桥港河道,北面是在建的市政道路横十一路, 呈近似长方形状,东部宽,西部窄。 建筑高度最高 74.25m。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框剪结构。 0.000 相当于黄海标高 5.70m,目前自然地坪绝对标高 3.3 4.800m。 基坑场地北侧、西侧高程约 4.80m,即相对标高 -1.00,南侧、东侧场地高程约为 3.30m,即相对标高 -2.50m(以下均用相对高程)。 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 -5.65m(局部底板板顶标高 为 -6.250m) ,底板厚 0.4m,单桩承台高 1.0m,多桩承台高度为 1.50m、 1.75m 垫层 0.15m。基坑开挖深度为

4、4.30m 7.15m. 三轴水泥搅拌桩共 计 1350 根。 3、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提供的杭州市余杭区崇贤新城绕城以南向阳、陆家桥农民多高层公寓项目向阳 -1号地块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 ),与本分项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 2 相关的土层由上至下分别如下: 1-1 杂填土:灰色、杂色,湿,松散。主要由建筑垃圾组成,含少量粘性土,其中南侧局部地段表层为厚 5-15CM 砼地坪。局部分布 ,层顶标高 2.36-3.98M,层厚 0.00-3.20M。 1-2 耕作土:灰色、灰褐色,湿,松软。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植物根茎。局部缺失,层顶标高 2.08-3.35M,层厚

5、 0.00-1.00M。 2-1 粘土:灰黄色、灰色,软可塑、局部软塑。切面较光滑,有油脂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高,含铁锰质斑及兰灰色高岭土团块。静力触探 qc=2341267Kpa, fs=1131kpa。局部缺失,顶层标高 0.102.87m,层厚 0.003.90m。 2-2 粘质粉土:灰黄色、灰色,很湿,稍密。切面粗糙,无光泽 ,摇震反应迅速,韧性及干强度低。含云母碎屑。静力触探 qc=8951987Kpa, fs=1938kpa.局部分布,层顶标高0.002.27m,层厚 0.003.40m。 3 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切面稍光滑,无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含有

6、机质斑和腐殖质。静力触探 qc=105943Kpa, fs=726kpa。局部相变为淤泥或淤泥质粘土。局部缺失,层顶标高 -1.262.05m,层厚 0.004.10m。 4-1 粉质粘土:灰黄色,局部青灰色,硬可塑、局部软可塑。切面光滑,略具光泽,无摇震 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含铁锰质斑。静力触探 qc=11572441Kpa, fs=68106kpa.全场分布,层顶标高 -3.561。 13m,层厚 2.208.50m。 4-2 层状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塑 -流塑。切面较粗糙,无光泽,无或略具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低,含铁锰质斑。具韵律层理构造,夹粉土薄层,层厚 15mm。静力触探qc=

7、15102637Kpa, fs=48108kpa。全场分布,层顶标高 -8.963.51m,层厚 3.609.30m。 5 粉质粘土:灰色,软可塑。切面较光滑,无光泽,无摇 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静力触探 qc=12051857Kpa, fs=2964kpa 。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地段,层顶标高-13.93-10.72m,层厚 0.004.20m。 6-1 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褐色、青灰色,硬可塑、局部软可塑。切面软可塑。切面较光滑,无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含兰灰色斑或铁锰质斑。静力触探qc=27074423Kpa, fs=117178kpa。全场分布,层顶标高 -17.35-

8、12.69m,层厚 2.2011.60m。 6-2 粉砂:灰黄色,稍密。砂占 80%以上 ,含少量粘性土,局部含少量砾石。仅 Z115、Z137 揭示,层顶标高 -24.32-16.11m,层厚 0.003.00m。 6-3 粘土:灰黄色、局部青灰色,软可塑 -硬可塑。切面光滑,有油脂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高,含兰灰色斑或铁锰质斑。静力触探 qc=22353218Kpa, fs=60109kpa。施工组织设计 3 全场分布,层顶标高 -25.52-19.11m,层厚 2.5014.00m。 7-1 粘土:灰色、浅灰色,软塑 -软可塑。切面较光滑,无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局

9、部夹粉砂薄层,层厚 15mm。静 力触探 qc=16213379Kpa, fs=3084kpa。全场分布,层顶标高 -33.76-25.46m,层厚 2.8012.60m。 7-2 粘土夹粉砂:灰色、灰黄色,软塑,局部软可塑。切面稍光滑,无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具不规则层理构造,夹粉砂层,层厚 150mm 不等。局部粉砂含量较高。场地东北部地段缺失,层顶标高 -42.29-33.19m,层厚 0.0013.50m。 8-1 粉砂:灰色、青灰色,中密。砂粒约占 7080%,含少量粘性土,局部含少量砾石,粒径 230mm不等。机钻孔控制,层顶标 高 -49.03-37.52m,层厚 0.00

10、13.30m。 8-2 粘土:灰色、灰褐色,软可塑。切面光滑,有油脂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及干强度高。场地西部缺失,层顶标高 -55.48-46.65m,层厚 0.004.30m。 9-1 砾砂:灰色,中密。粒径大于 2mm颗粒约占 3040%,以 220mm为主,偶见 3050mm 颗粒。多呈亚圆形、次棱角状,成分以中等风化 -微风化砂岩或石英砂岩为主,分选性差,分布均匀性较差,其余为砂粒及少量粉粘粒充填。机钻孔控制,主要分布于场地西部地段,层顶标高 -53.80-45.73m,层厚 0.006.60m。 9-2 园砾:灰色,中密 密实。粒径大于 2mm 颗粒约占 6080%,其中 220m

11、m 约占 2030%, 2050mm颗粒约占 3040%,偶见大于 50mm 颗粒。多呈亚圆形、次棱角状,成分以中等风化 微风化砂岩或石英砂岩为主,分选性差,分布均匀性较差,其余为沙粒及少量粉粘粒充填。机钻孔控制,主要分布于场地西部地段,层顶标高 -57.68-47.63m,控制厚度 5.0012.00m。 10-1 强风化砂岩:青灰色、灰黄色,稍硬。岩石风化呈碎块状,锤击声较沉闷,易击碎。场地 东部部分机钻孔揭示,层顶标高 -57.27-32.60m,层厚 0.003.80m。 10-2 中等风化砂岩:灰黄色、青灰色。呈砂质结构,块状结构。岩芯呈短柱状、柱状,节理裂隙稍发育。岩石天然单轴抗压

12、强度在 9.06-16.40MPa,属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为 IV 级。场地东部机钻孔控制,层顶标高 -62.28-33.50m,控制厚度5.0012.00m。 二 、工程目标 2.1 质量目标 :合格 2.2 施工进度目标 我公司一定全力以赴,作好各方面协调工作,确保在 31 个工施工组织设计 4 作 日内完成工法桩的施工。 2.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安全文明施工标化工地标准。重大安全事故为零 。同时遵守市政府 关于对市区范围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要求 。 三 、 编制依据 3.1、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基坑围护图纸 3.2 有关工程建设规范。 3

13、.2、 1、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DGJ08-116-2005) 3.2.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202 2002) 3.2.3 浙江省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 DB 33/1001-2003) 3.2.4 建筑地 基基础设计规范 。 GB50007-2002) 3.2.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 JGJ120-99) 3.3.6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 3.3.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 2002) 3.3.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2001) 3.3.9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

14、50328-2001) 3.3.10 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3.3.1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3.3.12 国家和杭州有 关安全和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 3.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四 、 具体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方案 4.1、 三轴水泥搅拌桩 施工 4.1.1 三轴水泥搅拌桩 施工工艺流程 三轴水泥搅拌桩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图一)。 开挖沟槽 测量放样 施工组织设计 5 4.1.2 三轴水泥搅拌桩 工法施工程序示意图 4.1.2.1 三轴水泥搅拌桩 施工顺序采用 双排桩即 2-2 剖面, 单侧挤压式连接方式 。 4.1.2.2 单

15、排桩采用全断面套打的方式, 示意如图三所示 。 4.1.3 障碍物清理 设置导向定位线 三轴 搅拌机架设 下一施工循环 三轴 搅拌机就位,校正复核桩机水平和垂直度 施工完毕 残土处理 搅拌机械撤出 拌制水泥浆液,开启空压机,送浆至桩机钻头 钻头喷浆、切割土体 下沉至设计桩底标高 基坑开挖及结构施作 完毕且达到设计强度 钻头喷浆、并提 升至设计桩顶标高 施工组织设计 6 因该工法要求连续施工,故在施工前应对围护施工区域地下障碍物进行探测清理,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1.4 测量放线 根据甲方提供坐标基准点、总平面布置图、围护工程施工图。按图放出桩位控制线,设立临时控制标志,做好技术复核单,提请

16、甲方及监理验收。 4.1.5 开挖沟槽 根据基坑围护边线用 0.6m3挖机开挖槽沟,沟槽尺寸为 1000 1000mm,并清除地下障碍物,开挖沟槽土体应及时处理,以保证 三轴水泥搅拌桩 正常施工。 4.1.6 桩机就位 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桩机下铺设钢板,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有障碍物应及时清除,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经纬仪或线锤进行观测以确保钻机的垂直度;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偏差应小于 1cm。成桩后桩中心偏位不得超过 +2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 0.5%。 4.1.7 水泥土配合比 水土搅拌桩水泥掺量: 20% 水灰比

17、: 1.5 根据 三轴水泥搅拌桩 的特点 , 水泥土配比的技术要求如下 : a、 设计合理的水泥浆液及水灰比,使其确保水泥土强度。 b、 水泥掺入比的设计,必须确保水泥土强度,降低土体置换率,减轻施工时环境的扰动影响。 c、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其基本配合比为:水灰比为 1.5; P42.5 级普通硅酸 盐 水泥掺量为 20%,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 大幅施工时按 1.495m2考虑, 即水泥用量为 538.2kg/m,小幅施工时按 1.031 m2考虑 ,即水泥用量为 371.16kg/m。 d、 三轴水泥搅拌桩 施工时每班组需做试块同条件养护, 28 天强度应达到 1.0Mpa

18、。 4.1.8 制备水泥浆液及浆液注入 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施工平台,平台附近搭 建水泥库,在开机前按要求进行水泥浆液的搅制。将配制好的水泥浆送入贮浆桶内备用。 水泥浆配制好后,停滞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搭接施工的相邻搅拌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 12 小时。注浆时通过 2 台注浆泵 2 条管路经接头注入 , 注浆 压力控制在 0.8 1.5mpa 。 4.1.9 钻进搅拌 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施工组织设计 7 度,喷浆下沉不大于 1 min,提升的速度不大于 1.5m min,在桩底部分重复搅拌注浆 ,停留 1 分钟左右 ,并做好原始记录。 4

19、.1.10 清洗、移位 将集料斗中加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压浆管道及其它所用机具,然后移位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4.1.11 施工冷缝处理 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冷缝则采取在冷缝处 已施工的桩整幅套打,然后再在 围护桩外侧补搅素桩方案。在围护桩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补桩,以防偏钻,保证补桩效果,素桩与围护桩搭接厚度约 20cm。 施工冷缝10cm素桩已施工 五 、施工进度计划及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措施 5.1. 施工进度计划 本 基坑围护工程施工表: 三轴水泥搅拌桩 工 法 施 工 进 度 表 项 目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

20、5 37 39 三轴水泥搅拌桩 设备安装调试 三轴水泥搅拌桩 施工 三轴水泥搅拌桩 设备拆除退场 5.2. 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措施 5.2.1、 施工管理、组织保证措施 ( 1)公司对本工程施工进度、材料、劳动力、资金和机械设备进行总调度和平衡,解施工组织设计 8 决施工过程中的 各类矛盾和问题,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 ( 4)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编制较为详细的实施作业计划,用以向各施工班组下达任务。 ( 5)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实施作业计划,配备足够的劳动力、机械设备以及材料的及时进场。 ( 6)严格按合同管理,确保各个节点工序的按时或提前完成。 ( 7)建立每周例会制度,认真检查进度计划完

21、成情况,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拖延工期。 ( 8)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使各分部分项工序以最大限度地进行合理搭接,保证施工流水能按计划正常运转。前道工序为后道工序创造 良好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 9)做好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工作,定期检查和协调各工种间的工序配合及工期配合。 ( 10)集中施工实行 “ 一班制 ” 14 小时连续作业,确保施工总工期按期或提前竣工。 5.2.2、 技术保证措施 ( 1)编制详细的施工网络计划,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条件以及建设单位对阶段节点完成要求,从施工流程搭接安排上进行优化。 ( 2)进行多方案比较,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选用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以技术先

22、行为指导思想,向技术要效率,促进工程的顺利完成。 ( 3)找出施工全过程的特殊及关 键工序,落实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着重投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安排好每一阶段的施工流程,建立及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将工程质量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加强分部分项施工前的技术交底,特别是特殊关键工序,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控制,做到一次成优,并加强成品的保护,从而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期。 六 、质量保证体系和实施措施 6.1、 质量管理网络的建立 项目经理: 廖俊燕 项目 技术负责 : 楼康红 施工组织设计 9 6.2、项目部管理职责 6.2.1、项目经理 6.2.1.1、主持编 制、签发质量计划,

23、策划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完善和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6.2.1.2、主持确立项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质量管理职责,并组织考核,保证目标实现。 6.2.1.3、确保依据项目质量管理程序进行施工和过程控制。 6.2.1.4、组织竣工验收,安排、组织移交事宜。 6.2.1.5、按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确立培训方针,监督落实。 6.2.2、项目技术员 6.2.2.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主持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6.2.2.2、参加施工方案的讨论和审定,负责施工方案和工艺标准 的确定。 6.2.2.3、主持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6.2.2.4、负责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组织项目质量检查工作,监督不合格品整改工作。 6.2.2.5、协助项目施工设备和设施的选用,保证项目质量能力的最大发挥。 6.2.2.6、按项目施工要求,编制项目技术标准、验收规范目录,保证有效性,确保工程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员:方潇泉 质量员:范少伟 资料员:连雄华 材料员:方静萍 安全员:何建尔 各施工班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