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各区县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06587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各区县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杭州市各区县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杭州市各区县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杭州市各区县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杭州市各区县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杭州市各区县创新能力比较研究浙江工业大学2007.12I目 录前 言 .31.区域创新体系内涵理解 .41.1 创新的地理边界 .41.2 创新体系层次 .41.2.1 跨国家创新体系 .41.2.2 国家创新体系 .41.2.3 区域创新体系 .51.3 区县创新体系 .62.区县创新能力评价 .82.1 创新能力的概念 .82.2 区县创新能力的构成 .82.3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02.3.1 指标的确定 .102.3.2 统计分析方法 .112.3.3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123. 各区县创新能力评价及分析 .133.1 萧山 .133.1.1 概况 .133.1.2 创新能力

2、分析 .133.1.3 基本结论 .143.2 余杭 .153.2.1 概况 .153.2.2 创新能力分析 .153.2.3 基本结论 .163.3 富阳 .163.3.1 概况 .163.3.2 创新能力分析 .173.3.3 基本结论 .173.4 桐庐 .183.4.1 概况 .183.4.2 创新能力分析 .183.4.3 基本结论 .193.5 临安 .203.5.1 概况 .203.5.2 创新能力分析 .203.5.3 基本结论 .213.6 建德 .213.6.1 概况 .21II3.6.2 创新能力分析 .223.6.3 基本结论 .223.7 淳安 .233.7.1 概况

3、 .233.7.2 创新能力分析 .233.7.3 基本结论 .244. 杭州市区县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254.1 模式借鉴 .254.1.1 日本 .254.1.2 硅谷 .264.2 基本思路 .274.2.1 充分利用发达区县的涓滴效应 .274.2.2 局部突破,齐头并进 .274.2.3 强化管理体制及激励机制创新 .284.3 对策建议 .284.3.1 加快政府职能升级,增强政府配置能力 .284.3.2 加强城区创新高地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县创新能力 .284.3.3 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整合创新资源 .284.3.4 发展职业教育,完善人才机制 .294.3.5 培育

4、产业龙头,提升企业竞争力 .294.3.6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全方位的经济联合 .29附录 1 因子分析法原理及计算步骤 .30附录 2 层次分析法原理及权重的确定 .33附录 3 原始数据 .36附录 4 调查企业名录 .41附录 5 调查问卷 .433前言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随着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使得全球经济发展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及民族、国家在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十一五规划”均明确指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对于城

5、市而言,竞争优势已渐渐从传统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转变为智力资源、区域环境和技术领先程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区域创新能力是城市不断获得竞争力的源头活水,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近十年来无论经济上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6 年人均 GDP 突破 6500 美元,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前茅,制造业、软件业等支柱产业在全国影响不断扩张。同时,面临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杭州市政府出台杭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规划纲要 ,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积极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杭州下辖的 7 区县

6、(市) (萧山区、余杭区、临安市、富阳市、建德市、淳安县、桐庐县)作为杭州国民经济的中间要素,涵盖着各种经济成分、各大产业,在资本条件、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历史文化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且与杭州城区又相对独立,由此构成了杭州创新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杭州创新系统的构建和成功离不开各个区县创新子系统基础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过程中,更应当根按照各区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构建各具特色,发展水平各异的区域创新系统,提高各区县的创新能力。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估某一区县的创新能力,并对各区县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进行比较,对了解该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现状及潜力进而为杭州建设

7、创新兴城市战略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来说显得十分重要。本课题以区域创新理论为基础,构建区县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查阅资料与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及 AHP 评价方法,综合分析杭州各区县的创新活动现状及特点,旨在为杭州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41.区域创新体系内涵理解1.1 创新的地理边界创新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不能由独立的个人或是企业单独完成,而是在企业与其他组织和个人(包括供应商、用户、竞争者等其他企业和个人,以及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非企业组织)的合作和相互影响中完成的。一定区域内,由于地理上的接近,长期演化形成的特定的制度环境(包括文化、习惯、风

8、俗等非正式制度及特定的法律、政策等正式制度)会促进及激励这种合作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事实上,不论是分析型的科学知识还是诀窍型的一会只是,都需要在一个地理边界内通过人与人近距离的交流才能产生最好的交流效果(Asheim,2005) 。因此,理论界认为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化过程主要是在区域的边界内进行的,即地理因素对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化过程有重要影响(Marshall 1920, Saxenian 1994) 。一般情况下,对于创新的地理边界有两种理解。一种为行政区域边界,即以行政区划来界定、区别创新活动的特征,这主要是考虑政府及政策的区划性及其对创新的重要影响。另一种为跨行政区域边界,即以创新

9、活动的类型、技术扩散的范围、创新文化的认同度来界定分析的区域而非只照搬行政区划,如产业集群。因杭州各区县本身地理特征明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政策实施、项目执行、政绩考核亦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同时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各区县政府主导实施,所以本课题将以第一种即行政区划为边界来考察杭州市的创新活动。1.2 创新体系层次1.2.1 跨国家创新体系跨国创新体系往往是由跨国公司在全球部署他们的创新资源过程中,因其创新模式是在跨国界的范围内完成的,如由美国设计,在日本研发,在马来西亚生产,在中国销售,由此形成了“全球创新体系” 。另外,由于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所带来的技术传播、扩散范围的跨国扩张进而在国家之

10、间形成网络也属于跨国创新体系,如欧盟创新体系以及一些自由贸易区等。51.2.2 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 1987 年由英国学者弗里曼在对日本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研究中首先提出的,它主要是指由某个国家内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该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整体创新表现。国家与国家之间之所以会形成不同的体系,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的资源条件、历史因素不同,国民消费需求存在差异(见表 1-1) ,另一方面,不同的政治制度及文化传统的不同,也会造成特征迥异的创新体系,如以扎实的基础研究、完善的法律保障、发达的金融支持见长的美国创新体系及以政府干涉引导为

11、主、企业研发为主体的日本创新体系。因此,一般情况下,国家创新体系包含以下5 个要素: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它在市场经济的激励下,去从事创新;科研机构和大学是重要的创新源,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创新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他们所生产的知识;教育培训是生产、应用和传播的重要环节,必须通过教育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劳动者队伍;中介机构是沟通知识流动的重要环节,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咨询服务机构是沟通科研部门和企业知识流动的桥梁和纽带;政府是制度创新的载体,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机制,提高创新效率。表 1-1 影响国家创新需求的因素因 素 例 子当地购买者的品位 法国和意大利队发胀和食品的质量

12、要求,德国对机器可靠性的要求私人投资活动 日本、意大利、瑞士和德国,企业对汽车和其它下游产品的投资刺激了 CAD 和机器人的创新公共投资活动 法国的铁路,瑞士的医疗设备,英国 1979 年前对采煤设备的要求投入价格 美国的节省劳动的机械,斯堪的纳维亚的环保技术,德国的复合橡胶当地自然资源 北美、斯堪的纳维亚和澳大利亚在石油、天然气、采矿和农业食品领域的创新资料来源: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 创新能力 报告 2005-2006,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3 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在中观上的发展和延伸,它所指的区域可以是一个省、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定地

13、理空间,或省内跨行政地区的部分地理空间。一般情况下,这些空间的边界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是一个行政区,如北京市、上海市;一个特定的地理边界,如一个条河的流域、6沿海地区等;一个相同的文化,或是一种语言区域,如粤语、蒙语等。如同国家创新体系一样,区域创新体系也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与创新有关的机构或部门及政府,但是随着地理范围的缩小及各要素之间存在的某些共同属性,其交流的速度、频度均高于国家创新体系,而且在地理上也更具差异性,所以对于一定区域来说,区域创新体系是创新活力得以持续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3 区县创新体系区县创新体系是以区县一级行政区划为边界

14、的一种区域创新体系。因为处于同一行政区划内,政府政策的制定实施能够保证较高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从而在制度创新方面相较其他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具有更高的绩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创新系统的发展。所以,在区县创新体系中,首先政府是作为创新体系统的内生变量而存在的,并非像其他区域创新体系一样只是作为创新系统的环境来考量。其次,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作为创新体系的主体,在区县范围内仍发挥着主要作用。企业是研发活动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的主体,更是吸纳创新人才和产品市场化及收入的主体,因此是创新体系的核心。科研院所不断地产生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和技术,大学能够为劳动市场提供提供充裕的科学家,技术人才,通过

15、建立自己的科技园,承担企业孵化器的作用,虽然辐射作用不仅限于一个区县,但仍具有一定根植性,所以是区县创新体系的创新源头。中介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能够促进创新主体间、创新主体与市场间知识的流动和技术转移、扩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粘合剂。另外,广阔的市场前景能够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因此是创新系统的驱动力量。7企业科 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市场技术需求需求技 术引导规范促进提升推动技 术来源 创 新主体粘合剂主导驱动力量图 1-1 区县创新体系示意图综上所述,区县技术创新体系是指组合一定区县内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技术、资金、设施等资源,以区县政府为指导,辖区内企业

16、为主体,与附近高校、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共同构成的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机网络系统(如图 1-1) ,具有开放系统的一般特性,包括系统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系统的有序性和组织性、系统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等。它是在建设国家区域创新系统大背景下,由各区县建设的相对独立的创新系统,体现了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层次性特征,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82.区县创新能力评价2.1 创新能力的概念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发明与发现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再创造、更新或改进的过程,创新活动不仅包括科学的、技术的活动,而且包括组织的、财务的和商业的活动。因此,创新能力并非只包括技术研发能力,它应是包含知识获取能力

17、、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因素的综合能力,概括来说,创新能力即对生产要素创造性的集成的能力。与创新系统一样,创新能力可以分成国家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等多个层面进行考察。区县创新能力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一种,属于中观层次,其决策的目标的制定过程,是实现上级系统(国家、城市)宏观创新目标和企业微观创新目标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过程。它既是上级系统创新能力的基础支撑和具体化,又是辖区范围内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与集成。所以,区县创新能力是区县以发展国民经济为目标、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手段,通过系统内诸要素(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市场等)及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综合协调、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

18、能力。它主要包含以下内涵:(1) 区县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创新系统内诸要素能力简单加和,它是区县创新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所产生的系统能力,大于各要素能力之和。(2) 区县创新能力不一定是依靠计划集中配置创新资源、组织创新项目的能力,而且是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与创新主体作用的能力,是为创新活动建立良好氛围与培养催生激励环境的能力。(3) 区县创新能力并不脱离个体创新能力与组织创新能力,而是以微观主体能力为基础,通过综合协同,与其他要素相互整合从而形成的合力。(4) 区县创新能力不是仅仅运用辖区内部创新资源的能力。区县创新系统本身就是开放系统,它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否有效利用外界资源往往直

19、接影响创新效率。2.2 区县创新能力的构成如前所述,区县创新能力是区县辖区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创新系统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因此它是一个能力的组合概念。根据区县9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结构,我们认为区县创新能力可以分为制度创新能力、知识创造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及支撑力四个分力。支撑力知识创造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大学 、科研院所市场 基础设施中介 机构制 度创新能力政府企 业劳动者图 2-1 区县创新能力构成1)制度创新能力制度创新是指政府对与技术创新有关的制度进行调整、完善,进而形成一套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基础性规则,主要包括创新激励及产业政策创新两大部分。在区县创新系统中,它是政府主导作

20、用的主要体现。2)知识创造能力知识创造是指科研院所、大学等机构对产业相关理论进行探索,相关技术进行研发的一系列过程。它是区县整体创新能力的基础,其任务是为其他创新能力的提高储备知识,主要分为投入能力与产出能力两部分。3)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是指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过程对来自于自身或其他要素的资金、人员、技术等各类资源进行分配利用,以改善生产函数获得利润的过程。也就是说,整个创新系统的资源最终都将由企业来整合配置、产生效益,因此很明显,它是区县创新体系创新绩效的直接体现。4)支撑力支撑力是指创新体统中不直接参与创新活动、但与创新活动息息相关的各类要素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能力,只要包括市场环境、建础设施建设、中介机构发展等几部分。不可否认,良好的支撑体系是区域获得持续创新力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