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批准立项年份通过验收年份上轮评估年份上轮评估结果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五年工作总结报告(年月年月)实验室名A:实验室主任:实验室联系人/联系AA:E-mail地A:依托单位名A(A章):依托单位联系人/联系AA:年月日填报简表填写说明一、总结报告中各项指标只统计5年评估期限内的数据(如:2015年实验室评估材料的起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报告中涉及的各项数据统计均需附说明或佐证材料,按要求单独装订。其中,清单列表作为附件一,佐证材料作为附件二。二、“研究水平与贡献”栏中,所有统计数据指评估期内由实验室人员在本实验室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通过国内外合作研究取得
2、的重要成果。其中:1.“论文与专著”栏中,成果署名须有实验室。专著指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不包括译著、实验室年报、论文集等。未正式发表的论文、专著不得统计。他引是指论文被除作者及合作者以外其他人的引用。2. “奖励”栏中,取奖项排名最靠前的实验室人员,按照其排名计算系数。系数计算方式为:1/实验室最靠前人员排名。例如:在某奖项的获奖人员中,排名最靠前的实验室人员为第一完成人,则系数为1;若排名最靠前的为第二完成人,则系数为1/2=0.5。实验室在评估期内获某项奖励多次的,系数累加计算。部委(省)级奖指部委(省)级对应国家科学技术奖相应系列奖。一个成果若获两级奖励,填报最高级者。未正式批准的奖励不
3、得统计。3.“承担任务研究经费”指评估期内实验室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运行补助费和设备更新费。4.“发明专利与成果转化”栏中,某些行业批准的具有知识产权意义的国家级证书(如:新医药、新农药、新软件证书等)视同发明专利填报。国内外同内容专利不得重复统计。5.“标准与规范”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地方标准的数量。6.“代表性研究成果”应是根据科学前沿和国家、行业、区域重大需求所开展的、为促进科学发展或解决关键科技问题以及为国家、行业、区域发展决策提供科技支撑等方面所取得的系列进展,而不是一些关联度不高的研究方向的成果汇总。成果形式包括:论文和专著、标准和规范、发明专利、仪器研发方法创新、政策咨询、
4、基础性工作,等等。三、“研究队A建设”栏中:1.统计的范围包括实验室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固定人员指高等学校聘用的聘期2年以上的全职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等。2.“40岁以A”是指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不超过40周岁。3.“科技人才”和“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栏,只统计固定人员。4.“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指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任职情况。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栏中,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和国际联合培养的研究生需培养单位之间签订正式的相关培养协议。五、“开放与运行管A”栏中:1.“承办学术会议”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学术会议。其中,国内学术会议是指由主管部门或全国性一级
5、学会批准的学术会议。2.“国际合作项目”包括实验室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外专局等部门主管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参与的国际重大科技合作计划/工程(如:ITER、CERN等)项目研究,以及双方单位之间正式签订协议书的国际合作项目。一、简表实验室名称研究方向 1研究方向 2研究方向 3研究方向 4研究方向(据实增删)研究方向 5姓名 研究方向实验室主任 出生日期 职称 任职时间姓名 研究方向实验室副主任(据实增删) 出生日期 职称 任职时间姓名 研究方向学术委员会主任 出生日期 职称 任职时间发表论文 SCI 篇 EI 篇篇均他引 次人均论文(SCI+EI)/实验室人员数 篇/人 单篇最高他引
6、次数 次论文与专著科技专著 国内出版 部 国外出版 部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奖励省、部级科技奖励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5 年项目到账总经费 万元 前 25 项重点任务 万元承担任务研究经费 纵向经费 万元 横向经费 万元 人均经费(纵向+横向)/ 实验室人员数 万元 /人发明专利 申请数 项 授权数 项发明专利与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 转化数 项 转化总经费 万元标准与规范 国家标准 项 行业/地方标准 项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第 1 项第 2 项第 3 项第 4 项研究水平与贡献代表性研究
7、成果(不超过 5 项)第 5 项实验室固定人员 人 实验室流动人员 人 院士 人 千人计划 长期人短期人长江学者 特聘人讲座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人青年长江 人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人 青年千人计划 人 新世纪人才 人 其他国家、省部级人才计划 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 个 科技人才科技部创新团队 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 个姓名 任职机构或组织 职务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据实增删 )访问学者 国内 人 国外 人博士后研究人员 进站博士后 人 出站博士后 人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类型第 1 项第 2 项研究队伍建设40 岁以下实验室人员代表性成果 (不超过 3 项,可与代表性成果重复 )第 3 项依托
8、学科(据实增删) 学科 1 学科 2 学科 3博士研究生 毕业学生数 人 在读学生数 人硕士研究生 毕业学生数 人 在读学生数 人联合培养研究生 校内跨院系 人 与企业 /科研院所 人 国 际 联 合 培 养 人承担本科课程 学时 承担研究生课程 学时大专院校教科书 部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项 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国家精品课程 项 省部级精品课程 门承办学术会议 国际 次 国内(含港澳台) 次国际合作计划 项 国际合作经费 万元实验室面积 M 2 实验室网址主管部门五年经费投入 (直属高校不填)万元 依托单位五年经费投入 万元学术委员会人数 人 其中外籍委
9、员 人 五年共计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议 次五年内是否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是 否 五年内是否按期进行年度考核:是 否开放与运行管理实验室科普工作形式开放日,五年累计向社会开放共计 天;科普宣讲,五年累计参与公众 人次;科普文章,五年累计发表科普类文章 篇;其他:二、研究水平与贡献1、科学影响及面向国家需求情况简述实验室总体定位。结合研究方向,客观评价实验室在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在国家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中的作用等。(800字以内)2、研究成果与贡献结合研究方向,简要概述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论文和专著、标准和规范、发明专利、仪器研发方法创新、政策咨询、基础性工作
10、等。总结实验室对国家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业科技创新的贡献,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益。(1000字以内)代表性研究成果简介(选择不超过5项成果,包括非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每项单独填写。此表格列出的代表性成果须与简表中列出的代表性成果对应)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第一完成 单位 实验室参加人员姓名(排名) 成果产生年度1简要介绍代表性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实验室人员在其中的主要创新贡献以及成果的国内外学术影响。(600字以内)另:每项代表性成果可列出不超过10项的成果佐证材料。请将成果佐证材料放在附件中。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第一完成 单位 实验室参加人员姓名(排名) 成果产生年
11、度2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第一完成 单位 实验室参加人员姓名(排名) 成果产生年度3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第一完成 单位 实验室参加人员姓名(排名) 成果产生年度4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第一完成 单位 实验室参加人员姓名(排名) 成果产生年度53、承担科研任务概述实验室评估期内承担科研任务总体情况。(600字以内)请选择主要的25项重点任务填写以下信息: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编号 负责人 起止时间 经费( 万元) 类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注:请依次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973)、“863”计划(863)、国
12、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和重大、创新研究群体计划、杰出青年基金、重大科研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防重大、国际合作、省部重大科技计划、重大横向合作等为序填写,并在类别栏中注明。只统计项目/课题负责人是实验室人员的任务信息。只填写所牵头负责的项目或课题。若该项目或课题为某项目的子课题或子任务,请在名称后加*号标注。佐证材料放入附件二。4、发展思路与潜力简要介绍实验室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今后五年的建设目标、发展思路和保障举措等。(800字以内)三、研究队伍建设1、队伍建设总体情况简述实验室队伍的总体情况,包括总人数,队伍结构,40岁以下研究骨干比例及作用。简要介绍评估期内队伍建设、人才引进情况,以及吸引、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的措施及取得的成绩。(800字以内)2、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简要列举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带头人学术简历。(学术带头人为各研究方向带头人,每个学术简历不超过200字)3、流动人员情况简要列举评估期内实验室流动人员概况,包括人数、引进流动人员的政策、流动人员对实验室做出的代表性贡献(限五个以内典型案例)等。(6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