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的意义本单元的内容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 中“地表的变化”的范畴。“地球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 态, 简称地形,又称为地貌。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以及流水、 风等外力的因素,也包含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对地表的改变。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一切生活、生 产资料取自地球表面的岩石、矿物、土壤,以及各种各样的生物。地表地形的变化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而人 类不当的活动又会加剧因地表变化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加 剧了土地沙化、洪水泛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全球变暖, 导致冰川融化
2、、海平面上升,不仅造成了地表地形的局部改变,而且气候异常,疾病和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希望能引起学生对地表地形变化有更多的关注,使学生对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有更多的认识。科学概念地球表面由山脉、高原、平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组成,地表的地形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主要原因。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表现为风化、侵蚀、沉积等。 风化、侵蚀使地表凸起的地方逐渐被削掉,而沉积使低洼的地方逐渐被填平。风 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 )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土壤和人 类的生产、生活以
3、及生物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内力和外力在改变地表地形的过程中,有时会对人类造成自然灾害,人类不恰当的活动又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40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 料,模拟实验等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以及流水、风、海浪、冰川等外力如何引起地形变化。对 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有较好的把握,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降水量的大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等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用文字、 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 果,用口 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对土壤的感情。认识到土壤对生命, 对人 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认识到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风 化、
4、侵蚀、沉积、火山、地震等自然 现象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灾害,也有有利于人类的一面。关注地表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防范因人类活动而加剧的自然灾害。二、活动分析和建议(一)本单元教学内容及 结构“地球表面及其 变化”从内容编排上分为四大部分。第 1 课为第一部分,大致地让学生了解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体概况。第 2 课为第二部分,概略地认识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第 37 课重点探究外力作用引起的变化,包括风化作用、侵 蚀作用和沉积作用。第 8 课是最后一部分,是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外力作用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流水对土地
5、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而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一是因为流水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是最普遍的现象,二是因为这部分内容便于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模拟活动进行探究。这部分内容共有 4 课。41“雨水对土地的侵 蚀” 通过 模拟下雨, 观察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通过推测、模拟实验等活动, 认识到降水量大、土地的坡度大、无植被覆盖是造成土地 严重被侵蚀的主要原因;“ 河流 对土地的作用” 通过河流的模 拟实验,观察河流对土地不仅有侵蚀作用,还有沉积作用,了解因为侵蚀和沉积带来的地形地貌变化;“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如何减少流水对土地的侵 蚀,保护自己的家园。 (三)如何指导
6、 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表面的地形 ”一 课是单元的起始课, 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指导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呢,活动程序是: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去过的一些印象深刻的地方的地形特点,并带来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平原、山地等地形的特点;然后通过观察地形图,进一步认识更大范围中国和世界的地形;最后归纳地球表面的地形特点。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为什么不从学生熟悉的家乡的地形开始呢?这是因为仅从学生生活的地区去认识地表的多种地形是有一定局限的。兼顾学生的经验和认识多样地形的要求,从学生见过的地形人手进行教学还是比较合理的,其中也包括了家乡的地形特点。当然对于一些由于各
7、种原因没有出过远门的学生,教师可让他们介绍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间接经验,或通过收集相关图片,也能达到 预期的目的。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课前要求学生收集的图片要能反映常见的一些地形地貌;在交流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能说明问题的照片,让持有者上去介绍;要求介绍的学生主要描述所看到地形的特点;在介绍和描述的过程中学生会有困难,教师要帮助和启发。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一步归纳高原、平原、盆地、峡谷等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四)如何处理 单元资料页的内容42本单元资料页的内容也是单元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它起到拓展和延伸的作用,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能力。其中“我们 的土壤妈妈”
8、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著名诗作。这首诗通 过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字对土壤的作用,以及土壤 对人类、对地球的重要意义做了非常全面的、具体的和生动的描述, 对学生树立保护地球资源的观念是有意义的,可放在 “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学结束后进行。学科 五年级科学 备课人 苏建萍 累计课时数 26课题 1、地球表面的地形 所用课时数 1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过程与方法: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
9、等的地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教学准备 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43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 乡地形图的课件。教师引领组织 学生学习训练 个性设计教学过程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
10、的。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学生交流: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45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5、汇报、小 结。三、观察地形图1、引入。(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
11、、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2、初步观察地形图。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5、汇报、小 结。四、拓展延伸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12、,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最好是文字加图片。46五、课后活动备课组网上讨论意见通过地形图的观察,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 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课后反思学科 五年级科学 备课人 苏建萍 累计课时数 27课题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所用课时数 1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 ,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过程与方法: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
13、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教学准备 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47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教师引领组织 学生学习训练 个性设计教学过程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
14、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3、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2、学生阅读资料。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485、小结。四、总结延伸1、地
15、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五、课后活动 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 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
16、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备课组网上讨论意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了解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49见课后反思学科 五年级科学 备课人 苏建萍 累计课时数 28课题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所用课时数 1 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 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过程与方法: 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过 程与方法中证据、 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 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