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138787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3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 题 总 报 告 项目名称:2008 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及其效应研究项目类别: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91SS08109项目承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报告日期:2009 年 8 月 8 日课题组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胡庆山 博士、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课 题 组 成 员王 健 教 授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郭敏刚 博士生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曾庆旋 硕士生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黄爱峰 副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杨小明 讲 师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李海金 讲 师 华中师大三农研究中心i目 录1 前言 1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

2、研究现状 21.3 研究的步骤和框架及创新点 31.3.1 研究步骤和框架 31.3.2 创新点 41.4 相关概念的诠释 41.4.1 人文奥运、平民奥运、北京奥运会的“平民化” 41.4.2 村落体育、农民体育及村落农民体育 72 研究对象与方法 92.1 研究对象 92.2 研究方法 92.2.1 文献资料法 92.2.2 田野调查法 92.2.3 问卷调查法 92.2.4 比较分析法 102.2.5 案例分析法 102.2.6 专家访谈法 102.2.7 数理统计法 103 结果与分析 113.1 被调查村落农民的基本情况 113.2 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情况 123.3 村落农

3、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情况 133.3.1 不同性别与年龄结构的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 143.3.2 不同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村落农民对北京奥运会的态度 163.4 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村落农民体育的变化 173.4.1 北京奥运会前、后村落农民的体育价值观比较 183.4.2 北京奥运会前、后村落农民的体育消费情况比较 193.4.3 北京奥运会前、后村落农民体育活动的内容比较 213.4.4 北京奥运会前、后村落农民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比较 223.4.5 北京奥运会前、后村落农民的体育管理工作情况比较 24ii3.5 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作用的“后奥运效应”分析 253.5.

4、1 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的正效应 253.5.2 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的负效应 303.6 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影响的作用机制 333.7 影响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作用的主要因素 354 结论与建议 374.1 结论 374.2 建议 394.2.1 弘扬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充分激发我国村落农民广泛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394.2.2 降低媒体宣传重心,明势、顺势、借势、造势、运势宣传北京奥运会的无形遗产,使北京奥运会能够为村落农民体育的发展产生持久的、正面的后续效应 404.2.3 借北京奥运会之余热,大力发展村落农民体育,削弱北京奥运会对村落农民体育

5、的负面效应 404.2.4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习俗,强化北京奥运会对不同地域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促进效应 414.2.5 借北京奥运与全球化之 “双轮” ,加速奥林匹克文化与村落农民体育文化的交融,促进北京奥运会与村落农民体育的相融互动 414.2.6 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扩大北京奥运会在我国基层村落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425 结束语 436 参考文献 44附件一:调查问卷 48附件二:本课题已发表阶段性成果一览表 5211 前言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2008 北京奥运会虽已落下帷幕,但北京奥运会的余热却并未完全冷却。诚然,北京奥运会是向世界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伟大建设成就

6、的最佳窗口,也是向世界展现中国人民聪慧、勤奋、友善、热爱和平的最佳机会。然而,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或者“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的最终的评判权不应仅仅建立在世界各国政府或者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评论上,而是应该将最终话语权交给最广大的普通民众,让他们去做最终的“裁判员” 。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其中“人文奥运”的理念意味深长,它即包含着奥运会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而,北京奥运会无论是在奥运体育场馆及相关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和建造上,还是在尊重各个国家(民族)信仰、风俗、礼仪、饮食习惯上,北京奥运会都需要殚精竭虑地为每位奥运参与者提供最贴心的人文关怀。同时, “人文奥

7、运”的理念也意味着北京奥运会需以“平民化的视野”把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文化及奥林匹克运动带向广大中国民众,带入中国的千家万户。如果将北京奥运会这种“平民化”的理念反向延伸,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奥运会的最终评判应包含来自最基层广大民众的声音。毋庸置疑,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北京奥运会也应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中国是一个拥有 9 亿农业人口的大国,当“奥运风暴”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风起云涌时,当各式各样的奥运宣传广告点缀着城市街头时,当琳琅满目的奥运商品在城市中热销时,当奥运圣火照亮一座座城市夜空时,如果我们不注重在基层农村也掀起“奥运风暴”

8、,那么孕育了中国四分之三人口的农村大地将成为被奥运遗忘的“角落” ,基层农民群体也将成为“奥运热潮”无法波及的群体,基层农民体育也往往难以惠及北京奥运所带来的效益。无疑,这违背了将奥运的最终评判权交给普罗大众的逻辑,更是从根本上有悖于“人文奥运”的理念。因而,北京奥运会要实现“人文奥运”的理念,要成为一届“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就必须听取更广泛的来自农民的声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即北京奥运会如何得到广大农民的认知和认可的问题。一方面,在基层农村村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信息传递方式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素质相对低下的现实状况下,农民群体是否知道北京奥运会,了解多少?北京奥运会如

9、何将宣传的2重心下移到基层村落,如何为广大农民所认识?另一方面,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基层村落体育农民是否有影响,其影响效果如何?效应如何?这两个问题也是本课题研究核心所在。本文的研究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揭示北京奥运会对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及其“全民化” 、 “平民化”效应。第二,有利于对农村和农民体育问题的研究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使农村体育研究工作的重心下沉,形成以人为本的“平民化”研究视野,促进我国农村体育的各项工作真正扎根于农村基层。第三,有利于了解北京奥运会与基层村落农民体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第四,该课题提供的材料、数据和结论,可以为今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宣传工作提供借

10、鉴。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不可否认,2008 年北京奥运会无疑为我国体育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多种视角和有益的素材。从当前相关的研究现状来看,有关奥林匹克的研究,竞技体育的研究,北京奥运与城市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研究等研究成果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以一种“平民化”的视野,将基层村落农民体育与北京奥运会相结合的相关研究成果却极其鲜见。很显然,这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在一个拥有 9 亿农业人口的国家举办的事实不相称,也与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相悖。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农民体育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农民体育的研究也受

11、到体育学界的重视而渐入高潮,但目前这部分研究又集中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对接,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接的相关性研究上,而从奥运会或从奥林匹克运动的角度探讨基层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研究可谓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是几近空白。因而,将北京奥运会与农民体育,尤其是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结合起来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文献检索表明,将北京奥运会与农民体育结合起来的相关研究可谓寥寥无几,主要有如下三文:庞庆军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的农民体育实证研究中,通过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农民体育现状的实证调查,认为“随着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日期的临近,农民的体

12、育热情高涨,体育意识增强,农村的各项体育活动及比赛明显增多,且组织形式多样,3赛事内容丰富,特别是带有浓烈土家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广泛的参与” 。董静的北京奥运会对农村体育发展影响的研究认为, “此次奥运会将带动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推动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发展。农村体育在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鼓舞下,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广大农民创造一种在劳动中求快乐的健康生活方式。 ”骆秉权在北京市农村体育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中提到, “以 2008 年奥运会为契机,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杂志、期刊等宣传媒体,在北京市广大农村范围内

13、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积极引导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调动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上述三文对本课题的研究无疑能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但是,综合来看,已有的相关研究也表现出了以下特点和不足:(1)将北京奥运会与农民体育尤其是基层村落农民体育进行的并联研究尚属少见;(2)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如已有的研究仅从最基本的认知关系上将北京奥运会带入农民体育的研究,而并没有通过全方位的视角去探讨北京奥运会与农民体育的相互作用;(3)调查对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上述几篇文章来看,其调查的地域范围极其有限,而且调查对象也只涉及到“自治州” 、

14、 “县”这一层面,而没有深入到最基层的“村落”这个层面。很显然,从调查对象来看,已有的调查尚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1.3 研究的步骤和框架及创新点1.3.1 研究步骤和框架研究步骤:首先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做出较为清晰、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策划调查方案,咨询相关专家及学者的意见,选取科学、合理的调查指标制定调查问卷并进行实证调查。再通过全面分析调查结果并结合田野调查,深层次地解析和探讨北京奥运会与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的互动关系,北京奥运会给我国基层村落农民体育带来的影响及效应。最后,根据我国国情及实际,从政策参考和实践应用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本

15、文的基本框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对北京奥运会的“平民化”问题进行全新解析,对村落农民体育相关概念和涵义进行梳理和界定(主要涉及“人文奥运”理念、 “平民奥运” 、 “农民体育” 、“村落农民体育”等) 。(2)从 现 状 角 度 , 调 查 和 了 解 基 层 村 落 农 民 对 北 京 奥 运 会 的 认 知 及 评 价 , 真 实4反 映 北 京 奥 运 会 和 奥 林 匹 克 精 神 、 文 化 及 运 动 在 我 国 基 层 村 落 中 的 传 播 及 现 存 状 态 。(3)从时、空角度,分析和探讨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村落农民体育的变化及我国不同地区基层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差异,通

16、过时间上的纵向对比和地域上的横向对比,分析和探讨“北京奥运效应”对我国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的影响。 (4)从对策角度,以我国基层村落经济发展现状为现实基础,以我国基层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现状为根据,以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奥林匹克精神为思想基源,提出扩大北京奥运会在广大基层农村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北京奥运会促进基层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的具体对策及建议。1.3.2 创新点研究创新之一,研究视角上的创新:基层村落农民体育的研究是农民体育研究的重要构件,也是农民体育研究易被忽视的环节。从基层村落农民体育这个较为细腻的角度,去探讨北京奥运与农民体育之间的关系,能更为真实地反映出北京奥运会给农民体育发展带来

17、的影响和变化,同时也能鲜活地表现北京奥运会“全民化” 、“平民化”的效应。研究创新之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笔者将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进行研究,避免了因将农村体育笼统地视为一个整体对象,而导致出现研究流于一般化问卷调查而深入不够的现象。研究创新之三,研究内容上的创新:(1)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延伸至基层村落农民的层面,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有效地扩大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 的研究范畴;(2 )将北京奥运会与农民体育结合起来研究,并将研究的对象定格在基层村落农民的层面,将生动地描绘北京奥运会与我国农民体育的互动过程,真实地反映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农民体育、群众体育的推动作用和影响。1.4

18、相关概念的诠释1.4.1 人文奥运、平民奥运、北京奥运会的“平民化”要弄清北京奥运会所提出的“人文奥运”理念,可先从解读“人文”二字入手。人文是一个多义词,迄今为止,关于人文的界定,众说纷纭,各见其殊。为此,笔者通过梳理了国内外对“人文”进行诠释的文献资料后,整理出较具代表性的内涵有: 在西方,人文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流思潮,它反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提倡学术研究、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在我国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彭 永 捷 在 其 撰 写 的 人 文 奥 运 5一 书 中 将 人 文 界 定 为 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即

19、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1。从上述对人文的界定中,我们不难看出,人文曾是一种社会潮流,一种普遍的人类文化,并随着人们视野的拓展,思考不断深化,人文所蕴藏的涵义也逐渐被解读为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且其核心是注重人的人类文化。正因为人们对人文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入,才使得“人文奥运”的内涵也随之不断升华、丰富。“人文奥运”最基本的内涵至少囊括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民的奥运,老百姓(平民)的奥运。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华大地上传播奥林匹克精神,让全民关注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并形成一股和谐的、积极上进的促进各族人民参与北京奥运的体育

20、人文力量,就突显了北京奥运“以民为本”的平民化理念,人文奥运所蕴含的这种以民为本、全民奥运、全民健身及“我知晓,我参与,我锻炼,我健康”的内涵,不仅是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生动拓展与弘扬,也是对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一种全新解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生命力在于世界人民的广泛参与,在于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普及程度。可以说,没有大众的广泛参与,也就没有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与传播,进而会导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终将走向消亡,走向没落。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一个拥有超过9亿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举办,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取得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伟大胜利,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这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北京奥运

21、会让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农村人口的国家能够身临其境地接触奥运、参与奥运和享受奥运,这无疑是实现奥林匹克人文关怀这一伟大理念的最好实践体现,也充分说明了北京奥运会是一届平民奥运会。二是文化传播和展现的奥运。北京奥运会不仅成为中国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大舞台,也成为向世界人民展现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文化和技艺,让世界更好地理解、感悟和融入中国的有效路径。中国北京在申办奥运会时曾给世界作出庄严的承诺“世界给我16天,我还世界五千年” 。这不仅是中国对世界响亮的宣言,也是中国盛情的邀约。如今,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文化展览和文艺表演活动汇聚北京。奥运期间,首

22、都博物馆推出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 ,调集了全国26省区市55家博物馆的169件镇馆之宝,按历史先后顺序分为“曙光初照” 、 “礼乐安邦” 、 “盛事华章” 、 “古典终结”四个部分,以文物珍宝勾勒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可见,北京奥运会作为一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体育盛会和文化盛会无疑是中国向全人类传播和1 彭永捷. 人文奥运M.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3. 12-87.6展现中国文化的最好机会,也是中国献给世界最宏大、最壮观、最华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盛宴。三是文化交融的奥运。2008北京奥运会,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一次亲密的接触和亲切的握手,是

23、东西方文化的一次伟大的交流和宏伟 的 融 合 。 历 史 经 验 表 明 , 奥 运 会 是 全 世 界 超 种 族 、 超 文 化 、 超 等 级 、 超 地 域 , 甚 至超 越 政 治 制 度 的 , 它 是 世 界 各 民 族 文 化 之 间 对 话 、 交 流 、 沟 通 的 巨 大 的 现 实 平 台 1。 国际 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也认为2008年奥运会将不仅仅是一场高质量的体育盛会,还将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舞台 2。不言而喻,北京奥运会也是世界文化相融互动的大舞台,它让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化在交融中求得共生,在互动中携手共进。尽管北京奥运会是以奥林匹克文化为核心的

24、世界性赛事,但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之初,中国元素就深深地融进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始末。从会徽中国印到祥云火炬,从篆书的体育图标到吉祥物福娃,从天坛、太庙到金镶玉奖牌,这一切无不是中国元素的体现。诚如北京奥组委奥运文化活动处处长王平久所言:“说实话,我们并没有刻意强调过中国元素,但北京奥运会筹备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其实 都 没 有 离 开 中 国 元 素 , 甚 至 可 说 是 无 孔 不 入 3。 ”正 因 为 有 了 这 些 中 国 元 素 的 点 缀 ,才 使 得 中 国 最 美 、 最 优 秀 的 传 统 文 化 能 够 闪 烁 出 来 , 让 世 界 了 解 中 国 的 文 化 , 让 全

25、球人 能 够 理 解 和 读 懂 中 国 , 让 奥 林 匹 克 文 化 与 中 国 文 化 得 以 在 交 融 中 实 现 双 赢 。四是以人为本的奥运。北京奥运会处处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为探究北京奥运的文化遗产,我国成立了专门的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该中心主任冯惠玲认为,人文奥运含义丰富,可解释性和操作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更为久远。人文奥运不仅是一个立意高远的文化理念,还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发展战略。在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中,人文奥运是灵魂。人文奥运是北京乃至中国向世界提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它以有着5000年悠久

26、历史的中华文化为底蕴,展示了北京乃至中国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 4。著名人文学者、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金元浦教授也认为,人文奥运是奥运会三大口号的核心和灵魂。它依托于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展示了北京对世界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与发展。人文精神的主旨,就是对于生命本身的关怀。作为一届人文奥运,2008年奥运会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1 金元浦,意娜. 人文奥运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51.2 雨悦. 文化的奥林匹克:世界给我 16 天我还世界五千年EB/OL. 人民网,http:/ 2008-08-18. 3 陈林,王平久. 谈北京奥运中的中国元素N. 光明日报,2008-08-07. 4 张永恒著. 奥运中国中外名人解读北京奥运M.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22-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