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征求意见稿)按照省体育局党组的部署,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局党组的各项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院党委把这次活动作为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带头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主动查找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积极参加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和宣讲活动,带头发言,主动查摆、剖析问题,对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认识。(一)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学习领会贯彻十七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近 30 年来发展实践,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所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世界观,是指导主观世界改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一种方法论,是指导客观世
3、界改造的行动指南。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党更好地
4、为实现党2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而团结奋斗。因此,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教育活动,而是一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整改、大实践活动,最终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来。(二)科学发展观是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体育、教育工作的思想理论武器。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体育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事业极其重要的组
5、成部分,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和省委对做好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特别是以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和取得历史性辉煌成就为重要标志的竞技体育工作, “后奥运”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怎样全面做好、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是新时期进一步做好竞技体育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院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培养一流竞技体育人才,决战决胜第十一届全运会,努力实现 2012 伦敦奥运会等更多更高的奋斗目标,推动我省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6、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只要紧紧把握住科学发展观发展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就能够从根本上把握住学院建设发展和竞技体育工作的前进方向。只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不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真正使科学发展观在训练、教学、科研和管理、保障服务等各项工作中落地生根。(三)科学发展观是学院“培养一流人才,决战决胜全运” ,破解发展难题,创建一流竞技体育学院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努力把握工作的主动性、规律性。在破解
7、难题中,大胆创新,善于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总结运用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多方参与,共解难题的工作新格局。学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要从工作的实际出发,与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创建一流的竞技体育院校、培养一流人才、决战决胜全运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我们这样一所以“育人创佳绩”为办学宗旨的学院来说,就是要培养一流的3竞技体育人才,不断提升浙江竞技体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实现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争金夺银目标任务,为国、为省争得更多荣誉,为建设“体育强省”作贡献。作为全省唯一一所单独设置,以培养一流竞技体育人才为根本任务的体育高等院校,就是要从
8、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办学理念的提升、办学特色的突出入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质量、高素质体育人,为建设“教育强省”作贡献。二、建院以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学院成立以来,学院党委在省体育局党组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努力践行“育人创佳绩”的办学宗旨,理思路、顺关系、建制度、强管理、抓重点、攻难点,开展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在以
9、下方面取得了共识或成效:(一)积极探索竞技体育院校化改革,推进学院发展。从 2006 年 1 月三个省本级训练单位并入筹建中的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到同年 7 月省政府批准正式建校,再到 2007 年 2 月省委、省政府调整学院党政班子主要领导,至今三年来,学院总体实现了平稳过渡与发展,训练、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尤其是训练工作不松、不乱、不断,得到了较好发展。在办学过程中,学院积极探索竞技体育发展规律、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并力求三个规律的最佳结合,业已明确的办学宗旨、校园特色文化、校训为学院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师生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二)出色完成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参赛任务。
10、参赛人数、获得奖牌数均超历届,延续了 1984 年以来浙江省参加奥运会届届有金牌的殊荣。但与兄弟省市成绩相比,差距较大。同时,基本形成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的阵容。通过抓基础,抓常规,抓队伍,抓管理,训、学、研协调一致,整体训练水平和竞赛能力有新提高。(三)研究制定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到 2010 年,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为学院建成一所以竞技体育专业为主、多类专业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特点彰显的新型高等体育院校,成为浙江高水平竞技运动的基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奠定基础”的发展目标,并努力付诸实践。(四)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财政投入逐年得到增加,训练、教学
11、、科研等设施得到完善。图书信息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图书资料日益丰富。(五)加强制度建设,明确部门职能。实施院系两级管理,以系为中心,重心下4移,着力于增强系一级的办学实力和活力。在制度建设上,制订完善了学院党委会会议议事制度 、 院长办公会议议事制度和学院专题会议制度等涉及党建、人事、训练、教学、科研、财务、招生、后勤、安全保卫等 100 多项内部管理制度,既有延续原六单位好的做法,又有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制定的新政策。(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重视队伍建设。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全院的共识。特别是在立足现有人才培养方面,学院采取学历提高、强化培训、进修学习等措施,予以积极鼓励,并出台政策,搭建平
12、台,提供条件。(七)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改革取得较好成效,有多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 “两课教学”专项检查获得好评,高职学生的外语、计算机统考通过率、专升本率和一次就业率都达到并超过规定标准。但九年制义务教育管理工作和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八)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抓好院、系两级班子建设,抓好“一把手”建设,顺利进行基层党组织换届。重视党员发展,特别是基层一线发展工作。以构筑惩防体系为主线,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筹建院史馆,举行成人仪式、举办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积极探索做好学院特别是优秀运动队的
1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把励志教育活动与“两课”教学相结合。综上,虽然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省体育局党组的要求,对照建设一流竞技体育学院的目标任务,对照全院师生员工的期待,联系建院以来的建设发展和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检查,归纳起来,主要在办学理念、人才强校、体制机制、资源配置与校区规划、决战决胜全运会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具体如下:(一)在办学理念上1、富有特色的竞技体育院校化战略规划和发展路径需进一步明确。普通高等学校、传统体育学院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都作了多年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但目前尚没有成功的先例。我们作为
14、一所以培养一流竞技体育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竞技体育专业为特色,其它专业协调发展的竞技体育学院,在这一方面的探索无疑是极具价值的。2、一流竞技体育人才规格还需进一步求证。这首先要具有一流的竞技水平,同时还要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参与社会竞争能力。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目前尚无成功经验可以直接借鉴。 “培养什么样的人” ,既事关运动员当前的发展,还涉及运动员今后的“出路” 。53、一流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已超越了技术层面,是人的素质的全面竞争。 “体教结合”的真正含义在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要进一步体现训练是核心,教学是基础,科研是先导
15、。(二)在“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中1、缺乏大师级的领军人物。训、学、研和管理等专业队伍,尤其是教练员队伍缺少“金牌教练” 。这是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2、人才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要进一步提高,年龄和学缘结构要进一步改善,规模和类别要进一步扩大,整体人才规划、培养方法及评价体系、支撑体系亟待完善。3、运动员选才的成功率有待提高。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举省体制保证了选才的可能,但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成本意识,讲求成功率。(三)在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上1、院系两级管理,管理重心下移的工作有待深入。学院要加强宏观把握,合理配置资源;组织平台,组建团队,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和水
16、平。系一级要增强办学活力,使之成为办学实体,办学资源要与人才培养、办学实体进一步结合,系一级的训、学、研要与学生管理、育人工作更紧密结合。2、以系为中心的“三位一体”有待于破题。3、机关职能部门的设置及运行有待于完善。对照探索一流竞技体育学院办学特色之路的要求,学院现有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以及教学、科研体制、人才管理、决策机制等都有不适应之处。统筹兼顾及推动执行力度还不移,管理效能、效益与师生员工的期望还有不少距离。同时,如何避免业务工作行政化,加快建立学术性组织等方面都有明显差距。(四)在资源配置和校区规划上1、随着明年竞技体育四、五、七、八系的整体搬迁完毕,各校区规划迫在眉睫,相应的民生
17、问题也越来越突出。2、公共资源的管理、配置、利用等办法需要调整。3、网络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仍有差距。(五)在决战决胜全运会中: 1、形势十分严峻,整体竞争实力有差距,尤其是顶尖选手和新人少。2、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3、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6深刻剖析这些问题和不足,究其原因,在客观上,主要是学院成立时间短、体制机制新,竞技体育院校化管理和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目前在国内尚无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需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创新。尤其是在竞技体育训练规律、高等院校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及其三者相结合的规律上,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把握;而在主观上,一是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
18、神实质不够深刻、全面,还没有真正做到跳出过去看未来,跳出体育看体育,以发展的眼光前瞻性地思考学院建设和发展;二是思想还不够解放,创新的思路不够宽阔,有时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缺乏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在统筹内部资源与协调外部社会力量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特别是积极争取财政、教育、科技等管理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在主观努力方面还做得不够;四是对制约和影响学院特别是竞技体育长远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经常性地带着问题扑下身子到基层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取得第一手资料,切实解决问题的力度不够。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学院又好又快建设和发展学院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流竞
19、技体育人才,目标是努力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一流竞技体育学院。学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主题,围绕“培养一流人才,决战决胜全运”载体,组织全院干部、师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竞技体育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推进科学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建设和谐校园、培育一流人才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和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学院办学理念、强化“人才强校
20、”措施;着力构建更加充满活力、富有成效、开放合作、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使训练、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学院又好又快建设,推动学院科学发展,努力实现 2009 年第十一届全运会、2012 年伦敦奥运会以及更多更远的奋斗目标,为浙江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而作出积极贡献。学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科学发展的主要举措:(一)形成办学理念共识,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想。无论是从学校教育还是从竞技体育而言,我们都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出发,通过7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来体现我们的办学效益、实力和水平的提高。1、努力将办学理念
21、大讨论引向深入,在全院进一步形成共识,牢固树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理念,践行“明德、睿智、尚勇”校训,弘扬特色“校园金牌文化” ,实现“育人创佳绩”办学宗旨。2、进一步明确一流竞技体育人才规格和培养方式。一流的竞技技能、全面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参与社会竞争能力,是竞技体育人才规格的基本内涵。竞技体育人才面临二次就业问题,培养一流竞技体育人才既要着眼于当前目标,又必须考虑今后发展;既要培养创新精神,也要培养创业实践能力。3、学院领导和机关处室围绕学院事业进一步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重点梳理和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一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当前全运会备战、决战等工作的突出问题。各竞技体育系在全面
22、总结本系运动项目建队以来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辉煌成就基础上,研究制定本系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队伍与项目发展规划。4、在形成办学理念共识中,教学、训练部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和训练工作的意见,系统分析疏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和措施,重点解决教学“一条龙”和训练“一条龙”的问题,破解“体教结合”在人才培养中的难题,形成较为完善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案。5、在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合作办学的力度,引入国内外名校资源,更好地适应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一流竞技体育人才成长成才的需求。(二)落实“人才强校” 、 “人才强系”战略学校要发展,人才是基础。兴
23、校强校,决定因素是人才。就我们学院而言,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竞技体育系的运动员,一类是整个的师资队伍。而从师资角度来说,竞技体育系的教练员群体又是办学的主体,其整体水平决定了学院整个人才培养的水平。因此,学院实施“人才强校” ,首先要“人才强系” 。1、倡导培养研究型、学者型教练、教师,倡导爱国、爱校、爱业、爱生的师风师德,进一步落实人才战略,优化用人机制,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提供保证。2、研究教练员的核心素质要求,实施“金牌教练培养计划” ,从基础源头抓起,从在岗培养抓起,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能力,具有爱岗奉献精神,能够培养奥运和全运冠军的金牌教练。3、协调发展教练员、教师、科
24、研医务人员、管理人员等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8根据复合型团队建设要求,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团队攻关支持计划” 。着眼于青年后备人才和后备干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按“备用结合,动态管理”原则,以挂职锻炼、集中培训和学历提高等方式,实施“青年才俊培养计划” 。研究引进人才特殊政策,实施“优秀人才引进计划” 。4、高度重视运动员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运动员培养教育体系。从选才开始做起,在切实使用好运动员专项编制,优化项目和队伍结构,进一步体现精兵与规模效益的同时,着力于训练、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体现科学化要求,重在培养方案的实施,实现由二次就业到具备创业能力的转变。(三)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管理上
25、的创新首先是制度上的创新。规章制度是是建立和维护学院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秩序的根本保证,要在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基础上,更好地保障畅通运行。重点要结合学院实际,着力建立完善各类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着力建立完善院系两级的行政和业务管理运行机制;着力建立完善院系两级的资源配置机制。1、系统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借鉴“小政府、大社会”的做法,进一步充实一线,充实基层,实现精干高效的机关管理服务和充满活力的以系为中心的训练、教学、科研与运动员学生管理、育人更紧密地结合,即办学资源与办学实体进一步结合目标。2、进一步加快以系为中心的“三位一体”机制建设,逐步推进竞技体育系、省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省体育单
26、项协会的协调发展。中心重在发挥竞赛杠杆作用,畅通基础人才的选拔和输送作用,同时,争取授权行使本项目全省范围教练员、裁判员的业务培训和业务管理职能。协会发挥整合社会资源反哺竞技体育的功能和在运动员退役保障方面提供创业机会的作用。3、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学术性机构及制度,使其在职称评聘、招生选才、项目扩展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避免学院工作行政化。4、制订和实施各类人员分类管理和分层考核办法,建立分层次、分类别的人事管理和考核晋升制度。首先从教练员的评聘开始切入,下一轮教练员聘任将以本轮全运会成绩为主要依据,制订聘任方案。5、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着力完善省本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四)努力完成第
27、十一届全运会目标任务“决战决胜全运” ,是学院当前发展阶段的头等大事和中心工作,也是检验办学效益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的最好载体。要从抓基础、抓常规、抓管理着手,扎实9有效地抓好今年的冬训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训练、落实保障,全力打好明年的预赛、决赛之仗,为“1213” (2012 年伦敦奥运会,2013 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新周期备战奠定良好的基础。1、扎实落实全运会目标责任。从监督控制和服务保障入手,加强过程管理。制订备战 2009 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工作方案和程序化参赛方案。动态分析全运会备战形势和竞争实力,适时调整备战和作战方略。2、进一步加强运动队管理和服务。实行院领导值班和联
28、系竞技体育系制度。学院备战办和科医、后勤、综合保障组加强统筹协调、切实落实工作。制订实施备战决战全运会期间各竞技体育系运动队管理规定等战时特殊制度。3、进一步制订完善全运会激励和奖励政策,对优秀老运动员和一线运动员给予政策上的进一步倾斜。统筹房源,解决好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老运动员的住房问题。4、充分发掘资源,做多做强国家级运动训练基地,建好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科学重点实验室,借助国家队优势,提高省队训练的科学化水平。5、加大退役运动员保障工作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意识。通过拓宽商业保险范围等办法,尽可能妥善处理运动员伤病困难和矛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争取政
29、策支持,探索拓展运动员退役再就业和创业的思路和途径。(五)进一步优化资源规划配置学院办学资源分散,要切实制订校区规划,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强整合与共享,充分发挥资源效应,为学院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和保障。1、加快校区规划,优化校区功能布局,解决学院发展中的民生问题。2、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设。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争取外部资源,为备战决战全运会服务。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办学管理能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领导班子抓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院领导班子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强化领导班子的综合能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大力弘扬求真务实
30、之风,做学者型、研究型和落实型的管理者。(一)继续深化学习,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始终把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在继续狠抓班子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及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领10会与掌握程度的同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对现代竞技体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管理、科技、法律法规及分管部门业务知识的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从实践工作中寻找解决新问题、处理新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增强驾驭学院建设发展和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尖锐矛盾的能力和本领,提高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把贯彻落实科学
31、发展观与指导实践工作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穿于一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赛事备战决战工作的全过程,为又好又快地推进学院建设和我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抓竞技体育、促科学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始终把提高抓竞技体育、促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目标,积极依靠、带领全院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努力培养“一流竞技体育人才” 、建设“一流竞技体育学院”为目标,认真贯彻省体育局党组提出的“育人创佳绩”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中心,继续坚持以竞技体育梯队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
32、伍建设为重点,深化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体制和教学体制改革,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坚持以特色增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实行集约化管理模式,全面提高训练、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和努力开创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型体育院校办学之路,从而不断推进我省竞技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抓民生、促和谐的能力和水平。始终把提高抓民生、促和谐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完善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学院领导工作规范和“三重一大”制度,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倾听民声,广集民智,解决民困,积极组织实施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努力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
33、率;切实落实好教职工福利工作,建立并实施好“扶贫帮困”和“勤工助学”等制度,做好离退休人员和社会救济工作;全力落实好师生医疗保险,尤其是运动员的工伤、意外伤残等各类保险工作,解决好师生的切身利益问题;进一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管理,努力排解和消除突出矛盾问题,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四)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抓落实、促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始终把提高抓落实、促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抓落实的全过程,不断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工作方法,创造性和开展工作,统筹协调推进各个方面的工作落实。坚持从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着力构建党风政风、师德师风和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