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 1867 年 9 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 150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A.价值规律理论B.商品二因素理论C.劳动二重性理论D.剩余价值理论2、在马克思看来,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A.金银构成的B.价值构成的C.货币构成的D.使用价值构成的3、“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
2、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 )。A.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5、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
3、形式。 ”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的二重性是指( ) 。A.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B.商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7、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两种不同的商
4、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 )。A.两种不同的商品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B.两种不同的商品对人们有相同的效用C.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D.两种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8、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A.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商品交换的实现C.能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的出现D.价值规律发挥作用9、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
5、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10、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下列对恩格斯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才能实现B.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商品才能实现等价交换C.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D.只有通过竞争和价格波动,价值才能决定价格11、在人类历史上,自从出现商品交换以来,商品的价值形式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依次是( )。A.简单的或偶然的
6、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B.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C.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12、马克思认为“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换句话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这句话说明了( )。A.货币的本质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一回事C.货币的基本职能D.只有货币才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13、作为商品的笔记本电脑,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笔记本电脑本身的各种
7、功能B.笔记本电脑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C.为购买笔记本电脑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D.用来支持笔记本电脑的软件14、在市场上,一台液晶电视的标价是 12000 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实在的货币B.信用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现金15、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16、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劳动力价值构成上,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与其他商品相比还具有
8、一个突出的特点,这就是( ) 。A.它完全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B.它是由劳动者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决定的C.它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D.它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17、马克思指出,“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转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这里所说的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是指(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个别劳动D.社会劳动18、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
9、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 )。A.劳动补偿 B.价值补偿C.实物补偿 D.增殖补偿19、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关系中( )。A.不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B.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增加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增加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同步下降20 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 500 万元,其中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 100 万元,购买劳动力部分为 100 万元,生产出商品价值 400 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 )。A.
10、300%B.200%C.150%D.100%21、某服装厂因为产品款式陈旧导致产品大量积压最终走向破产,这在资本循环中表现为( )。A.货币资本不能转化为生产资本 B.生产资本不能转化为商品资本C.货币资本不能转化为商品资本 D.商品资本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22、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2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
11、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A.资本主义技术构成的提高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D.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24、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2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26、2011 年 9 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
12、是 99%”的标语,向极富阶级表示不满。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A.劳资冲突的集中体现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27、生产逐渐发展,工人就业增加,物价稳定上升,企业利润增加,这是( )。A.危机阶段的特征 B.萧条阶段的特征C.复苏阶段的特征 D.繁荣阶段的特征2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垄断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办厂等是( )。A.国家资本输出 B.私人资本输出C.货币资本输出 D.生产资本输出29、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
13、对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30、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3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这里, “超过一定点” 指的是( ) 。A.收回了预付资本的价值后,继续进行投资B.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后,扩大生产规模C.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D.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32、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再生
14、产的核心问题是( ) 。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D.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D.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34.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35.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 )A.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B.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C.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D.政府实施反映资产阶级意志的政策36.资
15、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C.文官制度D.国家制度37.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A.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C.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38.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39.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
16、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4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句话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A.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表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C.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内在地、本质地、必然地联系在一起D.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就是“机器排斥工人”的过程二、多项选择题41、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 、 “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
17、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 ,示意价值在“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42、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命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4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
18、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D.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44、为了追逐最大化的利润,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地进行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一般而言,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 。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劳动生产率的高低C.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D.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45、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强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
19、工人人口。 ”“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上述论断表明( ) 。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当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46、 “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的解体的各种因素。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表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 ) 。A.已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B.促进了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形成C.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和解体要素的形成D.既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47、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