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国科发计字2006376 号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精神,具体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确定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围绕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集成全国优势科技资源进行统筹部署,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基础上,设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下简称“支撑计划”)。支撑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将按照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重大
2、任务,明确“十一五”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并进行相关任务部署。一、形势与需求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以下简称攻关计划)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科技计划,自 1983 年实施以来,集中攻克了一批对产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作用,对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特别是杂交水稻、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秦山核电站建设工程、大型乙烯工程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民族自信心,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但是,多年来攻关计划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从定位上更多突出了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特别是投入增长缓慢,导致对关系社会发展的重大公
3、益技术支持不够,而在支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研制等方面也更显薄弱。攻关计划作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科技计划,其有效作用的发挥已经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制约。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和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在缓解能源、资源、环境等经济发展重大瓶颈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健康与全面发展;以及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提高公共安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显得更为迫切。随着全球经济
4、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已迫在眉睫。纲要确定了未来 15 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了科技“支撑发展”的重要思想,突出了科技支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一五”是全面落实纲要的开局阶段和关键时期,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日俱增的形势相适应,大力加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应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按照纲要的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与紧迫需求出发,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础上,设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全面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5、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举措。二、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支撑计划作为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科技计划,“十一五”期间将以落实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为目标,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支撑计划实施的基本原则是:需求牵引,突出重点。支撑计划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支持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具有重大
6、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公益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支撑计划中有明确产品目标导向和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必须由企业牵头或有企业参与。统筹协调,联合推进。充分发挥部门、行业、地方、企业、专家和科技服务机构等各方面的作用,实行整体协调、资源集成、平等协作、联合推进的机制,以项目带动人才、基地建设。权责明确,规范管理。实行各方面权责明确、各负其责,决策、咨询、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支撑计划的发展目标是:经过 5 年的努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领域攻克一批重大公
7、益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创新中心和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建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机制,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支撑。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优先发展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突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技术瓶颈,缓解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后备资源与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初步遏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为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主要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加快农业技术
8、全面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大幅提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材料、制造、信息等产业某些重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有实质性突破,产品开发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比重增加;重大装备、关键材料与关键零部件制造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公共服务领域科技水平全面提升。攻克交通运输、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初步建成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公共服务科技体系,实现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引导企业大幅增加研发投入,逐步成为科技投
9、入的主体;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企业的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企业三、计划布局 支撑计划是在攻关计划的基础上设立的,本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在“十一五”期间,支撑计划从总体上重点贯彻落实纲要的指导方针和任务部署,加强统筹,合理布局,深化改革,突出创新,实现科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以纲要为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对于“十五”攻关计划,将领域从8 个调整增加到 11 个,其中重点加强对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等公益行业领域的支持,重点突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引进消化吸收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攻关。
10、将支撑计划任务分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进行组织实施。重大项目主要支持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包括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形成重大战略产品、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开发以及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大、影响度高,需要在国家层面协调推动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项目。重点项目主要支持着眼于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问题,具有较强应用前景的项目;支持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性重大工程建设,解决区域性和地方的重大共性技术问题的项目。“十一五”期间,支撑计划拟整合资源、集中经费,组织实施 50 项左右重大项目、3
11、00 项左右重点项目。为解决“十五”攻关计划实施中反映出的问题,实现科技的支撑作用,大幅度增加投入,提高对项目、课题的经费支持强度。根据任务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和实施机制,对于具有明确产品导向和产业化的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施机制,积极引入和采用贷款贴息、风险投资、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投融资方式,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吸引社会资金,建立多渠道、多层次投入体系。支撑计划的管理将充分发挥部门、地方的作用,具体组织实施主要由部门、地方、行业协会、企业集团承担;加强目标和过程管理,强化绩效考核,建立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机制;完善统筹协调、行为规范、责权明确、
12、公正透明、运转高效的计划运行管理体制。四、重点任务 (一)领域设置。 根据纲要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针对“十一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科技提供支撑的紧迫性问题,“十一五”支撑计划重点支持能源、资源、环境、农业、材料、制造业、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及其他社会事业等 11 个领域。领域任务安排的总体原则是:一是把发展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的技术放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制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强化先进适用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系统应用,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科技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和生
13、态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注重发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作用,以集成创新为核心,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产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幅度提升我国主要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强化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大幅度提高我国公共事业科技水平,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二)任务部署。按照设置的 11 个领域组织项目实施,落实安排有关重点任务。项目的具体选择原则是:(1)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开发以及引进消化吸收;(2)着眼于重大公益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强调对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新兴产业发展的带动性;(3)项目前期工作扎实,论证充分,目
14、标具体明确,主题集中,技术指标可考核性强;(4)项目的组织保障到位,实施机制合理,产学研结合,在三到五年内能够形成应用规模。1能源。发展思路: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能源需求日益增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多元化供给和高效清洁利用,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三大瓶颈问题,促进经济结构向减少能源消耗、提升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方向转变。“十一五”期间,要实施节能优先的方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攻克主要耗能领域的节能关键技术;促进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及水电技术水平,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突破清洁、可靠、经济的能源供
15、给与使用技术,开发核技术产业化应用技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区域优化配置能力,重点发展先进可靠的国家电力输配系统,提高输电效率。发展目标:大力开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突破一批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重点耗能领域的节能关键共性技术。掌握一批洁净煤关键技术,开发新型工业锅炉及发电技术与装备,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液化、先进发电及污染控制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突破可再生能源利用关键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技术与装备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利用。突破 800 千伏直流、1000 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提高电网输电容量、效率和安全运行水平。攻克生物质发电和制取液体燃料技术。重大项目
16、:(1)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示范。研制 23 兆瓦风电机组,组建近海试验风电场,形成海上风电技术。攻克 2 兆瓦以下风电机组产业化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形成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检测认证体系。(2)800/1000kv 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与装备攻克 1000kV 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和 800kV 直流特高压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理论和试验技术,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技术、大电网技术和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2资源。发展思路:我国水、油气和矿产等资源严重短缺,后备资源储备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已成为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依靠科技攻关,大幅度提高资源供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已势在
17、必行。“十一五”期间,本着“节约优先、增储增效”的原则,把增加资源有效储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提高资源自主供给能力,作为缓解资源短缺的主要技术途径。以战略性矿产为重点,针对我国油气、矿产资源赋存特点,重点开发提高我国油气、矿产资源勘查速度、深度和精度的关键技术,突破复杂条件资源勘探的技术瓶颈,以有效推动资源储量的增加;以复杂难采和难处理矿利用为目标,强化采选冶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率;加强水资源合理调配、海水利用及节水等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危机局面。发展目标:开发一批资源开发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促进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18、。突破制约我国重点资源勘探领域的技术瓶颈,发现 34 处大型矿产后备基地,发现一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突破一批复杂难采矿开采和难处理矿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形成矿产开发技术与重大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采选冶综合回收率提高 10%15% ;突破石化等重点耗水行业节水关键技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 80%,建立重大河流用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的技术支持系统;突破海水利用关键技术,形成单机 5 万吨/日海水淡化和10 万吨/时海水循环冷却成套技术及装备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重大项目:(1)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自主开发单机 5 万吨/日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单套 1 万吨/ 日反渗透海水淡化成
19、套技术与装备以及热膜耦合海水淡化系统技术,形成 10 万吨/ 日核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设计;发展 10 万吨/时海水循环冷却成套技术与装备和大生活用海水利用技术以及海水预处理技术;开发海(卤)水钾、镁、溴提取与综合利用技术,完成年产 5 万吨海水直接制取钾肥等示范工程,促进海水利用产业链的形成。(2)中西部大型矿产基地综合勘查技术与示范。重点围绕着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摸清三江地区等十大中西部重点成矿带的成矿规律,开发并集成适合中西部典型成矿区带和不同景观区的综合勘查技术系列及勘查模式,并开展示范应用研究,提交大型矿床远景靶区 2530 处,可供商业勘查的铜、铁、铅、锌等大型找矿基地 1015 处
20、,提交铜类储量 200 万吨、富铁 1 亿吨、锰 6000 万吨和铅锌180 万吨。(3)复杂金属矿采选冶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克 20 项复杂难处理矿采选冶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大型采选冶成套装备,使我国复杂难采金属矿石损失率降低 20%30% ,开采成本降低 15%20%;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8%10%,生产能耗降低 10%15% ;扩大利用金属资源量 1520 亿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松软破碎矿体和地下残留矿体开采技术、水下矿床和露天转地下开采综合技术、高价值软破矿体开采环境再造高效开采综合技术、微细粒级致密共生伴生金属矿的高效分离技术、低能耗还原焙烧技术、复杂难处理金属矿石全新选冶综合技术及工艺
21、、大型采矿与选矿成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等。3环境。发展思路:我国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区域性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对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已产生重大影响,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以资源循环与再生利用为突破口,强化废弃物资源化、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共性技术的研发,提升环保产业技术水平,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国家重大生态治理工程,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技术研发与示范,通过集成创新形成适用于不同区域和生态类型的综合治理技术与模式;以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为目标,通过监测、预测预报和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的突破,有效地为我国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对全球环境问题
22、的科学研究,提升我国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发展目标: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突破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建立典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模式及相关政策与管理体系;突破 10 项左右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关键技术,建立具有代表性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模式及系统技术;围绕气象、地震、海洋、洪水和地质等重大自然灾害,突破一批监测、预测预报关键技术,稳步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准确率,提高灾害应急响应能力;预测未来全球环境变化的发展趋势及影响,研究制定适应和减缓全球环境变化的技术对策。重大项目:(1)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重点突
23、破 1520 项发展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和工艺以及绿色产业链构建技术,开发 30 项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关键装备,选择 57 个典型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工业技术示范,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节水、节能、分离、生物催化、生态材料和绿色化学工程等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绿色设计技术,化工、冶金、轻工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工艺,固体废弃物高效分选、不同废弃物优化组合综合利用技术,废物低值热量利用技术,有机废弃物高温处理与能量利用技术,废旧产品拆解与再制造技术,大型企业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设计技术。(2)
24、典型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及示范。针对典型脆弱生态区存在的突出生态问题,开发 10 项脆弱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技术与模式,进行脆弱生态系统重建技术集成与示范,加强技术和模式推广;建立脆弱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开展脆弱生态区生态综合评估与技术评价体系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典型脆弱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价所必需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典型脆弱生态区天然植被保育与恢复技术、典型脆弱生态区生物与工程防治技术、典型脆弱生态区水资源及土地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技术、重大工程沿线生态保护系统技术。4农业。发展思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5、,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针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艰巨任务,农业环境恶化的趋势,食物安全、生态安全正面临的日益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十一五”期间,把增强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加快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增加粮食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放在突出位置,通过高新技术带动传统农业技术升级;加快畜牧、水产、奶业、海洋农业等产业技术的发展和升级,开发农林生物质技术,培育生物质产业;加快开发食品加工技术、绿色供应链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开拓
26、农民增收和就业的新空间;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技术,减少污染,提高水、土、肥、药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农业环境保护与退化环境修复,保障食品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加快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高效清洁能源、农村社区景观设计与环境治理等相关技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发展目标: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产动植物新品种,实现新品种更新换代;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达到 2%以上,畜禽水产的产出效益提高 60%以上,海洋农业产值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提高到 40%以上,使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提高到 1.5:1 以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后损失率降低到
27、 5%以下,水、肥、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提高 10 个百分点以上,饲料转化效率提高 1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90%以上;主要农业区农田地力等级普遍提高 12 级,农林重大生物灾害的暴发频率和致灾强度降低 5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损失和畜禽死亡率降低到 15%以下,农业面源污染区域综合治理率达到 50%以上。在此基础上,农业资源、生态环境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自我发展环境显著改善。重大项目:(1)农林生物质工程。以充分利用我国农林生物质材料、促进循环
28、农业发展为目标,以农作物秸秆、林业采伐及加工剩余物、畜禽粪便等农林剩余物及能源植物为主要原料,重点研究高活性糖化酶和纤维素酶制造、共代谢基因工程菌构建、非相变产物分离、分子合成、接枝共聚、生物可燃气高效转化、低成本农林生物质集储、专用能源植物培育等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农林生物质转化过程中降解与改性、分离与合成、能源和材料转化等环节的技术瓶颈,构建农林生物质转化创新技术平台。选择重要农林生物质进行深度加工和技术集成、工程化开发及产业化示范,研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 80100 项,形成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质材料、生物质固化燃料等农林生物质产品,实现年生产能力 60 万吨以上,申请农林生物质转化利
29、用发明专利 100 项,制订生物质产业技术标准、规范 50 项。通过研究,大幅度提高我国农林生物质的利用效率和产业化水平,为生物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2)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围绕主要农作物、蔬菜、畜禽、林果、水产和花草,创造育种新材料,培育优质专用新品种、超高产新品种和功能型新品种。重点研制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建立多性状聚合标识技术,完善群体改良、轮回选择等常规技术,制定新品种繁育与推广技术,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构筑我国主要动植物育种创新体系,整体提升育种水平。形成 100150 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在动植物杂种优势利用、性状标识选择、常规育种等技
30、术集成应用方面取得新突破;培育新品种 650700 个,获得品种保护权 200300 项;主要农作物和林草新品种推广 10 亿亩以上;畜禽新品种示范规模达到4000 万头(只)以上;水产新品种养殖面积达 200 万亩以上,新增经济效益 1000 亿元以上。(3)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以主要农产品的大量转化、深度加工、综合开发、循环利用和节能高效为基本内容,立足自主创新,重点围绕分离、修饰、包装材料、加工装备和质控等食品加工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示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立足集成创新,重点开展大宗粮油、果蔬、畜禽和水产品加工领域主要农产品的大量转化和工
31、业化关键工艺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为我国食品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整合已有优势科技和产业资源,构建粮、油、果蔬、畜、水产品 5 个特征明显、开放、高效的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重点突破 12 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制开发10 种食品加工关键设备;突破 4050 项食品加工新技术;建立 100 条产业化示范线,培育 1020 个优势品牌;申请 100120 项专利,创建 5 个技术创新平台,使我国食品加工技术总体上达到 21 世纪初的水平。(4)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为重点,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为主攻目标,重点攻克农作物一熟吨粮技术模
32、式、小麦玉米两熟以及双季稻周年单产超 1500 千克技术模式,以及配套的节水节肥简化低成本栽培管理技术。开展三大平原粮食作物丰产技术集成研究与区域性大面积示范,三大作物超高产理论与技术模式研究、农田肥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粮食主产区高效低耗新型耕作制度研究,三大作物自然灾害与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作物产后减损增效、农户储粮与储运减损增效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及三大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创新平台、粮食安全预警与战略研究平台研究。按照不同粮食区域的“品种组合+丰产技术+节本技术+ 生态技术”进行科技创新与大面积转化,优化集成组装出一批实用高产高效丰产技术模式,累计示范面积达到 5 亿亩以上,平均
33、单产提高 10%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5)奶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针对我国奶业发展的区域特点和资源特点,以及奶畜单产水平低、饲料饲养粗放、疫病比例偏高、原料奶质量低和乳品加工业落后等制约我国奶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因素,重点开展不同区域奶牛及地方奶畜良种选育体系,培育出特色新品系;建立奶畜现代营养需要参数体系,开发营养高效调控技术;筛选适合不同区域的优质高产饲草和饲料作物新品种,并进行产业化开发;提出奶牛场重大疫病检疫技术标准和疫病防治技术体系;开发乳品加工新技术和新型乳制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乳制品质量和安全控制、检测标准及相应技术体系。培育
34、优良种公牛 300400 头,改良全国奶牛 400500 万头,使奶牛的良种覆盖率提高到 50%以上,研制开发出 20 项奶业生产、加工综合配套技术和新产品,建立规模化、集约化奶牛生态养殖模式,全面提升我国奶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带动我国奶业总体发展速度提高 23 个百分点,奶业发展科技贡献率提高到 2 个百分点。(6)林业生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依托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开展东北、西南天然林封育恢复与经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优化配置和华北土石山区植被快速恢复、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滩地抑螺防病林、西南石漠化生态治理等技术组装配套、集成创新与试验示范。重点开展退
35、化天然林结构调整与景观恢复、天然林生态采伐与生态系统管理、抗逆植物材料筛选与快繁技术、困难立地造林及其配套技术、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技术、防护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生态公益林经营技术、森林固碳技术与碳计量方法、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构建及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营建、生态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技术等研究。通过研究,筛选工程所需的优良抗逆植物材料 3050 种;提出困难立地造林配套技术 20 项、生态公益林经营技术 35 项;建立 10 个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区;申请专利 3050 项、编制技术规程 3040 个,为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提供系统、适用、先进的技术体系和试验示范。(7)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重点围
36、绕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等重大动物疫病,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集成示范和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病原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研究、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研制与开发、阻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猪链球菌感染人防控技术的研究,并开展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以及重大动物传染病防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自主研发5065 种禽流感等重大动物传染病新型疫苗及诊断试剂,申报 3040 种新兽药证书;研制 46 种人禽流感新型疫苗及快速诊断试剂;建立 5060 个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病综合防治与净化示范基地;培育 4 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创新平台;申请 100150 项专利,全面提升我国重大动物传染病防控能力与水平。
37、(8)现代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缩小城乡间信息鸿沟为目标,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及溯源系统、林场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共性软件系统等重大应用系统的研究以及种业信息化软件、农民智能交互式学习软件等新型农业信息产品的开发;通过加强农业信息网格技术、农村空间信息技术以及农村低成本信息化解决技术等现代农业信息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建立适合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体系;依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组织类型、产业类型,建设 1015 个示范区、50 个示范基地;完善农业信息化标准,提出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全力提升我国农业与农村的信息化水平。5材料。发展思路:材料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基础,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主要发展和突破材料清洁生产技术、高效低耗制备技术、高性能化技术、资源节约型材料和绿色材料制备技术,开发综合性能高、资源消耗少、环境负荷低的重大材料及工程化技术,突出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