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复习笔记-改进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95981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复习笔记-改进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复习笔记-改进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复习笔记-改进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复习笔记-改进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复习笔记-改进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一、名词解释2、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的形式,使形式与内容的统一。3、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文明的一大进步)4、非制度化教育: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5、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6、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

2、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7、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教育现象。答: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有三个规定性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物;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

3、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4、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有哪些。答:(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3)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4)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他们的制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他们;(6)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不断的增长;2(2)学生在学校重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4、;(3)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4)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5)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7、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学的价值有哪些。答:(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8、学习教育学的实践意义是什么。答: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教育原理可为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具有深化和奠基的作用。第 2 章 教育功能2、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的体现,也被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5、6、教育的本体功能:指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即教育的职能(教育自身具有的能力或承担的职责) 。3、教育从哪些方面促进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答:(1)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表现为: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功能表现为: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4、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是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具体表现为(1)过重的学业负担、过分强调智力3(2)现存学

6、校的管理模式(3)教育内容的偏颇性等等。5、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6)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6、简述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答: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需求,因而也就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人口的数量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7、简述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答:一个社会的人口质量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人口的质量还制约着教育的质量。8、简述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答:人口的年龄

7、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人口的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就更为显著。9、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的表现。答: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10、教育在人口结构的合理化方面有何作用。答:通过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保证男女性别比例的自然平衡。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4要。教育亦有助于人口城乡结构的改变。11、简述文化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用。答: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13、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答:

8、(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养,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14、简述科技进步对教育发展的冲击和影响作用。答: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科技进步改变了教育技术。15、简述教育促进民主政治的功能。答:(1)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2)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16、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影响作用。答: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着教育目的。社会政治经济

9、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18、如何理解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答: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指的是教育活动或教育系统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1)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如欧洲中世5纪的教会统治一切,我国封建社会的封建思想(2)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功能时,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能。如盲目的教育先行、学校扩招。第 3 章 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5、全面发展教育:对为使受教育

10、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的。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与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区别:教育方针包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更为突出。2、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答:(1)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2)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3)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4)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3、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2)对教

11、育活动的调控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4、教育目的选择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1)社会依据。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培养现代人是现代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6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对劳动者的质量规格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世界各国根据这种要求确立教育目的,培养适应 21 世纪的人才。(2)人的依据。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从人的需要来看,人的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5、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中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答:(1)就一个社会整体教育目的而言,在

12、其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重视人的价值和重视社会价值结合起来;(2)就价值取向的实现过程而言,把满足社会要求与满足人的需要结合和其来;(3)就价值实现的实践着眼点而言,要落在人的发展上。6、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答:(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7、如何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答:(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1 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13、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 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3 人自身的全面发展;4 人的自由发展。(3)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新的方法论指导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更好地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答:(1)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7(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第 5 章 教师与学生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即由专

14、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3、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为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5、教师职业的权利:法律赋予教师在履行职责时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一般公民权利、教育的权利、专业发展权、参与管理权。6、教师的职业角色: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教师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反应,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7、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使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应。8、学生主体性:学生主体性是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包括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

15、、自我意识性。9、学生发展: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及自身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结果。10、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2、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是通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占有的地位资源来体现的。(2)教师职业对一定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表现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起承上启下作用;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起“先导”作用;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起引导作用。3、如何理解教师的专业素质和

16、职业角色答:专业素质:1、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2、合理专业知识83、复合型的专业能力4、崇高的专业道德5、强健的身体素质6、健康的心理素质角色:(1)学习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学生学习的榜样(6)学生的朋友。6、设计一份教师形象的问卷表,根据调查结果论述如何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答:(1)教师的道德形象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教师自己对职业行为的自觉要求,它是以敬业精神为基础,以协调师生关系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规范。(2)教师的文化形象。(3)教师的人格形象。善于理解学生、有耐心、性格开朗、意志力强、幽默感等相关调

17、查结果:学生心目中的教师是专业水平+教学水平+人格力量。7、教师的根本任务和具体任务是什么。答: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全面实现教育目的。教师的具体任务包括三方面:教师必须搞好教学工作;教师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师要关心学生健康。10、学生的本质特点有哪些。答:(1)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3)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11、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答:(1)顺序性和阶段性(2)稳定性和可变性(3)不均衡性9(4)个别差异性(5)整体性12、怎样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答: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体:学生是认识的客体,是教育对象

18、;学生又是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外界的教育影响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13、联系实际说说,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受锻炼得发展。15、为什么要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答:(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教师是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他人(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3)

19、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师生关系属于隐性课程的组成部分,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在校的发展和今后的成长起重要作用。16、师生关系的类型有哪些。答:(1)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2)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3)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的心理关系。17、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谈谈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哪些?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什么。答: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1)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10(2)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3)环境方面。学校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组织环境。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1)尊师爱生,相

20、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18、针对近二十年师生关系从“猫鼠关系”到“亦师亦友”的转变,谈谈你的认识,并提出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具体策略。答: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可考虑以下方面:(1)了解和研究学生。通过观察、谈话,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身体状况、班集体的特点等;(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学生是个整体的人;(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要热爱所有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公正的处理问题。(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

21、与学生交往。通过情感感化,移情等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做学生的教师,又做学生的朋友;(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加强学习和研究;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耐心、理解的个性品质。第 6 章 课程7、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9、教学大纲: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依据。10、课程:课程的含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传授进程。1、课程目标的特征有哪些。答:(1)整体性(2)阶段性(3)持续性(4)层次性(5)递进性(6)时间性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哪些。答: (1)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