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十二五科技信息产业.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201108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吉十二五科技信息产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延吉十二五科技信息产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延吉十二五科技信息产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延吉十二五科技信息产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延吉十二五科技信息产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延吉市“十二五”科技信息产业专 项 规 划延吉市科学技术局编制2011 年 3 月- 2 -延吉市“十二五”科技信息产业专项规划“十一五”科技信息产业工作回顾一、 “十一五”科技信息产业工作成绩“十一五” 期 间,延吉市科技工作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的科技发展方针,根据“ 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总体安排,秉承自主创新理念,突出抓项目、建体系、筑平台、强能力、兴产业、带队伍,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09 年)、全国知识产权强市(2009 年)、全国科普示范市(2008 年)等荣誉。2010 年延吉高新区正式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延吉市

2、成功入选中国城市信息化 50 强,连创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科技工作融入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一)优化环境、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延吉市关于激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延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 延吉市扶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暂行规定及实施细则、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延吉市专利奖励实施办法延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和延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逐步建立包括人才激励、科技资源共享、促进企业- 3 -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等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二)建设功能

3、园区,培育产业集群,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市内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民营科技园区以及韩国中小企业创业园、省级信息产业园、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园区,形成一区多园、相互促进的格局。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 发展模式,加快中小企业园、科技工业园、冶金工业园、建材工业园、能源工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形成了以高新开发区为主,特色园区为辅的园区开发模式。建设中的延吉中韩软件产业园得到国家批复,被认定为吉林省信息产业园。争取到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待遇和支持延吉利用独特区位优势发展软件产业和服务外包政策(国发【2009】33

4、 号),延吉高新技术创业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十一五” 期 间延吉市高新技 术企业发展 为 12 家,其中食品医药企业 2 家,电子信息企业 6 家,能源建材企业 4 家。科技型企业45 家,其中食品医药企业 12 家,电子信息企业 17 家,能源建材企业 15 家,民族器乐制造企业 1 家。市内有科研院所 37 家,生产力促进中心 2 家、高新技术创业中心 1 家、专利代理公司 1 家。(三)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成果- 4 -显著。搭建合作平台,促进我市的产学研发展,在技术源头上加强技术创新建设。先后与延边大学、中科院长春分院、大连民族学院、韩

5、国韩中科技合作中心等科研院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开展多形式的科技合作。合作建立了中科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延吉分中心,建立了延吉市人民政府与延边大学院地科技合作关系,为我市的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先后对接科技攻关项目 20 余项,其中依兰镇“大豆重茬高产技术” 等 3 个科研项目已在全市进行推广。(四)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十一五” 期 间,市级财 政用于科技方面的 经费支出累计达5175 万元。延吉市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和产业开发,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我市先后与中科院长春分院及所属各研究所、延边大学等科研院所及大专

6、院校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五)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组织和动员各成员单位发挥各自职能,推动全市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深入实施,通过制定活动方案,加强科技培训,抓好科普示范。打破以往就技术论技术的传统推广培训模式,采取专家讲技术、企业讲市场的办法,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有效地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科技- 5 -含量,为全市“三农 ”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地科技支撑。(六)发挥区域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十一五” 期 间,延吉市依据人文与区位优势重点打造信息产业大发展。截止 2009 年末,延吉市共有 IT 企业 154 家,其中内资企业 114 家,外资

7、企业 40 家;双软认定企业 28 户,软件产品 51 个;从业人员总数为 4499 名。建设由 IT 产业 园、延边科学技术大学产学研中心和信息产业大厦组成的“一园三区” 的延吉中韩软件产业园,园区自 2008 起步建设以来,注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企业孵化摇篮,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了集群化发展。加强对外交流,成功举办了五届中韩 IT 论坛,推进国际交流的品牌活动建设,为我市 IT 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入住我市的韩日企业数量逐渐增多,成为我市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交流也不断得到加强,由我市培养的大量软件人才走进韩日企业,同时也引进了韩、日的高级软件人才

8、,推动我市信息产业的发展。二、延吉市科技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总体上看,延吉市已具备了支撑社会及经济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科技能力,但是科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一)整体科技投入不足。由于受地方财力限制,政府在公共财- 6 -政资金使用上,往往更多向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基础设施等方面倾斜,对自主创新的投入严重不足,绝对数和相对数远远低于国内发达地区水平,科技投入呈现边缘化的趋势;企业受融资渠道单一、效益信用资金状况差等因素影响,限制了企业通过科技投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企业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不足 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科技人才不够。受

9、总体发展环境和区域环境的影响,企业创新人才不够,吸引人才的企业不多,人才聚集的企业不多。(三)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企业缺乏进行自主创新的主动性,企业对人才进行培育、留住机制研究不够,没有进行自主创新的人才支撑;企业对资金、技术的储备不够,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发展基础。十二五”科技信息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一、科技发展的总体设想(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 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前提,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 7 -提高自

10、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科技示范工程为亮点,充分利用长吉图开发开放的有利时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文件精神,为加快提升延龙图在长吉图先导区中的开放前沿功能,加快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吉林省东部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建设进程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基本原则1、坚持自主创新与吸收创新并重原则集聚、整合、利用各种创新要素与资源,统筹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新型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深层次参与国内外合作与竞争。将创新贯穿于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2、坚持集群发展与结构优化统一原则

11、围绕优势产业,培育、引进、延伸相关产业链条,完善各种平台和服务机构,实现要素集中、功能集中、产业集中,形成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的创新集群;综合运用存量提升与增量调整的方法,优化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人才结构、资本结构,加速培育新型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和低碳经济。最终形成互动并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促进区域产业全面优化升级。3、坚持人才兴业原则- 8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人才兴业的体制环境。建立吸引、使用人才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制度、政策环境,充分激励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引进和培养产业发

12、展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智力资源密集度,以优质人才推进强势发展。4、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原则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科技资源整合能力,把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支持和动力。(三)发展目标1、加强科技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市本级科技部门归口管理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原科技三费)投入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 2%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 1.5%以上,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 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0%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 50%以上。发明专利年度申

13、请量、授权量占全部申请量、授权量的比例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拥有量居全国县级城市前列,进入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行列。2、加快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建设本着科技发展应适度超前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则,优先发- 9 -展对我市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项目建设;积极组织研究关系到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支柱产业中的技术难题,争取在每个支柱产业达到 1-2 项,为我市中长期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后劲。3、发挥科技服务公共平台作用,提高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十二五” 期 间,基本完成四大平台建 设 :一是以科

14、技园区、孵化器、大学产学园、工程技术中心为重点的技术创新平台;二是以现代互联网为载体,重点办好延吉科技信息网、延吉中韩科技合作信息网,实现大型仪器设备、专利库、科技成果库、科技计划项目库、科技文献等共享的科技网络平台;三是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信息中介企业为重点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四是以我市现有网络信息资源,良好的人文合作条件,为跨国公司在我市投资、设立机构建立国际科技商务平台。到“十二五” 末,基本完善四大平台建 设,为延吉市的经济和社会发挥在要作用。4、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地位,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巩固全市现有企业、行业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服务功能的基础上

15、,力争用 35 年的时间,在全市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家,使我市 7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起研发机构或检测中心。加强市政府与延边大学的校地科技合作,加- 10 -强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作的技术创新机制。5、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以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精品农业为特点的农业体系建设,重点扶持朝阳川镇有机农业食品基地、绿色大米生产加工基地项目,依兰镇禽业养鸡基地项目,小营镇养猪牧业小区项目,三道湾镇生态养殖基地项目。6、以特色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支持支柱产业的科技发展加快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延吉新

16、兴工业集中区的各种特色园区建设。重点围绕食品医药、电子信息、能源建材、汽车机械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IT 产业园、能源工业园、建材工业园、生物工业园等特色园区,形成“两区多园 ”差异化错位发展。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在电子信息技术、节能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新能源、软件等若干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一批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通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壮大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企业。7、构建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发挥学校职能作用大力培养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利用延边大学和延边科技大学等现有资源,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潜在需求,加强人才培养合作,为我市培养、储备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