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201252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许琼华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 泉州 362000)一、课题研究的意义我所在系部为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开辟了“实习论坛” ,结果实习教师们提出了大量有关幼儿“问题行为”的问题。从一线老师报告和实际观察,我们可以说在园幼儿身上存在大量行为问题,对在园幼儿实施行为管理是幼儿成长的需要,对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帮助和干预,才能保证他们的健康发展。目前青少年行为问题非常突出。实际上青少年的许多不良行为都能从其幼儿阶段找出根源,幼儿不良行为问题可能增加日后发展问题的几率。因此,幼儿园作为正规的教育机构,应对幼儿有目的、有计划进行行为管理,塑造良好行为习惯,及早发现

2、其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并加以有的放矢引导和教育。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行为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预防和改善幼儿的行为问题,是幼儿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社会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幼儿行为管理非常重要,教师非常重视和关心与课堂管理有关的问题。然而,教师培养计划却将这一方面技能的训练搁置一旁。大多职前教师均未接受过课堂行为问题处理等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即使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课程中稍有提及,但也是一带而过,未受重视。另外,教师职前培养方法孤立地强调应对儿童捣乱行为的模式,这似乎认定

3、了儿童的消极行为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亡羊补牢”式的狭隘培训治标不治本,所起的作用及其有限。研究表明,大多数应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有效课堂管理方法,都是将“未雨绸缪”式的课堂管理和教学方法与“亡羊补牢”式的矫正方法结合起来。本研究可以填补这一本课题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0 年度重点课题(QY201002)作者简介:许琼华(1972) ,女,汉族,福建莆田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幼儿科学教育2理论领域研究的空白。本课题来自教育实践,其成果可以运用于指导实践。 幼儿行为管理于2010 年 9 月被正式列入学院选修课程(已开班上课) ,本课题研究的成果拟编成校本

4、课程的讲义,为直接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目前国内对中小学儿童的问题行为研究较多,如戴淑凤的儿童行为塑造及行为问题矫治 ,孙璐等的“课堂行为问题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赵福才的“课堂行为问题与对策”等。也有针对幼儿阶段儿童的问题行为表现及原因的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有:邱学青的“行为问题儿童成因及教育路径选择” ,李凌艳的“关于问题行为的几点基本认识” ,杨瑾若的“反思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 ”,刘国华等的调查报告“在园幼儿问题行为调查” 等。 上海托幼2006 年 10 期刊登周莉莉的“彦彦转变记-一个孩子的个案跟踪” ,从教育实践方面对“彦彦”的行为进行干涉,转变了他诸

5、如“抢玩具、打人、破坏玩具”等问题行为。刘晶波在师幼互动行为研究一书也涉及教师处理幼儿行为问题的方法。郑静、曹家正等的著作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比较系统分析了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分析了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再探讨其教育对策。其他还散见于报刊杂志中,不一一列举。但是这些论著和研究均未涉及“行为管理”方面,直到 2007 年陈桂生在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发表“学生行为管理引论”一文,首次提出行为管理的概念,他系统分析了作为学生行为准则的规范、规范本身的权威和教师权威、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管理与学生行为的自主管理,以及学生行为管理中的奖励与惩罚等问题。“行为管理”一词可以说是舶来品,在理解儿童的行为早期

6、儿童教育工作者指南 (澳Jillian Rodd,2008) 、 学生行为管理教师应用指南(美Thomas J. Zirpoli,2004 )这两本中译本中系统介绍了行为管理的理论及实操技术与方法,涉及到学生各类行为问题的预防和矫正的各种方法,形成了一套在理论较成熟和实践上易操作的技术。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上述研究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没有涉及到年幼的幼儿园孩子。需要进一步探讨幼儿园儿童的行为管理问题。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3(一)研究目标。在分析在园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种类、解读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依据、内容及对策,通过对在园幼儿行为管理诸要件的分析,大致形成在园幼儿

7、行为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范式。同时可激起广大幼教工作者对儿童行为管理问题的关注,为当前幼儿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借鉴。(二)研究内容。在园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研究;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依据;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内容;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策略。(三)研究重点。在分析在园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种类、解读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依据、内容及对策,通过对在园幼儿行为管理诸要件的分析,大致形成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范式。(四)研究方法。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先通过观察和调查收集有关在园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现象,再通过理论分析法构建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理论体系,再结合幼儿园班级一日生

8、活进行实际运用,共同探讨在园幼儿行为管理方法。四、课题研究成效及分析本课题来自教育实践,力图使课题成果运用于指导实践。研究和实践合一,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过程,以校为本,研究本身所急需解决的教育问题,将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课堂,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不为搞研究而研究,所承担课题和撰写论文均来自教育实践的感悟,其成果也必将运用于指导实践。本课题在幼教界首先涉及“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将之系统化,选题比较有新意,填补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一)研究了有关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有关问题1.幼儿行为管理的含义本研究中的“幼儿问题行为”是指发生在幼儿园集体活动或游戏

9、及其他教育环节中的、与幼儿园课堂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的,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和教学效率的行为。本课题研究的是指正常儿童、普通幼儿的问题行为。所谓“学生行为管理,简称管理,其中包括学生在校生活和活动的组织,对学生不当行为的约束和对学生行为的指导” 。而在幼儿阶段,行为管理是指在4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理念、采取恰当方法对幼儿在集体活动、游戏、生活活动中各种行为进行观察、干预和指导,养成幼儿良好学习、交往和生活习惯,最终实现早期的自我管理。行为管理一般发生在幼儿班级集体生活中,涉及教育活动组织、习惯养成、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包括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强化、不当行为的约束,既包括集体指导

10、(如各年龄班的常规教育) ,也有针对个别幼儿的个别行为辅导。行为管理的定义包括了保护、养育、鼓励和教育等促成社会化的多个概念。2.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内容按照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情况,可相对分为生活行为管理、交往行为管理及学习行为管理。生活行为在幼儿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幼儿期重点要形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其正确的生活行为。 生活行为包括的内容很多,有饮食行为、睡眠行为、卫生行为、大小便行为、生理生活行为等。交往行为可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分析了各年龄班幼儿交往的特点和交往行为管理的内容。学习行为在幼儿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为幼儿的学习就是游戏,所以幼儿期的学习行为实际上是学习态度的培

11、养、学习习惯的养成、游戏活动的开展,是为小学学习奠定基础,做好准备。3.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策略目前幼儿行为管理存在“一低两高”的误区。 “一低”指的是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理解能力过低。“两高”即“高控制班级管理模式、高姿态的处理方式”。幼儿行为管理要克服上述误区,实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发展性管理。先入为主的预防策略:幼儿幼稚天真、容易受环境影响,他们一旦产生问题行为,事后消解比单纯学习新行为困难得多。因此,最有效的行为管理莫过于采取先入为主、预防在前的策略,使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举止,消除行为问题产生的机会和条件,以防止不必要行为问题的产生。包括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建立合理的、必要的常规,客观对待幼

12、儿的“限度检测” ,引导幼儿进行自我管理。行为强化的控制策略:运用先入为主的预防策略尽管非常有效,但幼儿自5我调控能力差,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行为。教师要学会接受幼儿表现出的问题行为,采取恰当的管理策略。教师要通过耐心的解释和多种引导方式,使幼儿掌握幼儿园行为规则和依照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强化幼儿出现的良好行为,导引其问题行为,通过强化幼儿进行中的良好行为来抑制和控制问题行为的扩大。包括社会强化,活动强化,行为协议,替代强化等。行为矫正的转变策略:教师要根据幼儿具体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选择适宜方式方法,帮助幼儿认识和改正行为问题。在行为矫正过程中,应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坚持奖

13、励为主、适当惩罚的正面教育原则;应协调家庭、社会、幼儿园多方面教育因素,形成立体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坚持一致性原则;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适当等待,给予幼儿练习和转变行为的机会,坚持发展性原则。(二)研究总结了在园幼儿常见问题行为1.在园幼儿常见问题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告状、引人注意、攻击以及偏食挑食等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行为。2.幼儿常见问题行为典型列举、解读与对策建议好动:幼儿好动使教师和父母大伤脑筋,常有父母感叹自己的孩子好像总安静不了。殊不知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是正常儿童的特有现象。对策建议:我们的教育应该顺应儿童好动的天性,满足他们“动”的需要,多与万物接触,有

14、动手探索的机会,促进儿童天真活泼地发展。而对于一些活动太多、自制力较差的孩子,教师不应歧视他们,不轻率扣上“多动症”的帽子,而应该改善教育教学方法,耐心指导,同样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注意力不稳定、集中时间短且容易分散,这是幼儿期儿童注意的突出特点。虽然它给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带来很多麻烦,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是幼儿注意发展、心理发展不完善的缘故。对策建议:教师还是要在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多下功夫,如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具、活动内容生动、方式适宜多样,并注意培养幼儿活动的坚持性,从而确保活动的有效进行。尽可能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减少无关刺激。孩子自制力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应当尽量减少刺激源。适当提

15、醒幼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适当加以提醒。告状是幼儿认为自己利益受到威胁、损害或发现同伴行为不符合规范而向6老师报告的行为。中班是幼儿告状的高峰期,这是儿童道德感发展的标志,因为他们掌握了一定行为规范后,就会用这些规范来衡量同伴的行为,一旦发现有人违规便向老师报告。刘晶波博士认为,幼儿告状行为有三种功能:一是自我保护,二是维护规则,三是自我表现。对策建议:对于幼儿的告状行为,教师不是压制或置之不理,应该区别对待。教师要注意从幼儿告状中获取信息,来了解班级动态;教师要扮演的不仅仅是权威角色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和冲突,避免养成孩子事事依赖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育幼儿多动脑筋,培养他们与同伴交

16、往的技能,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刻意表现自己的告状行为,教师要通过淡化来减少它。幼儿有受关注的需要,他们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如果有的孩子正常举动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和回应,他可能采取说粗话、攻击等极端行动进行捣乱来博取他人的注意。对策建议:教师要善于理解儿童,对幼儿企图通过捣乱吸引“眼球” ,首先要淡化他的这种“意识” ,当他出现不合规范行为时,教师要假装不特别注意它,忽视这种行为, 让它自然消退;而发现孩子出现良好举动,教师要马上给予关注和赞赏,给予物质或活动奖励,强化他的规范举动。幼儿攻击性行为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有意侵犯他人的行为,一般认为中班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高发期,男孩多动手攻击

17、,女孩则倾向用语言攻击他人,有人认为这是男孩语言相对落后于女孩的原因引起的。在诱因上,当幼儿疲倦、遭受委屈或挫折时,为维持自身心理平衡,他会本能做出攻击行为。而有的孩子发现攻击可以使他获得某些好处,使同伴屈从自己,下一次他还会采取攻击行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方式上,攻击则是模仿学习的结果。如暴力倾向的动画片给儿童提供攻击的参照,成人不正确教育方式如体罚不仅无法制止反而强化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些孩子形成了娇纵任性的性格,其攻击性行为也较多。可见,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是很复杂的。对策建议:幼儿教育中,要优化儿童的生活环境,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适量的活动材料,选择健康影像节目,避免拥挤繁杂引发幼儿之间

18、的冲突。教师要指导儿童的社交技能,如对那位爱打人的孩子,要提高其认识水平,教他学会用协商、转换、等待等方式来与同伴交往。成人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自身也要以身作则,特别是不简单粗暴惩罚孩子。7(三)研究幼儿园常规的概念、意义及幼儿常规培养的方法常规的培养是幼儿行为管理的重要一环,根据我院学生特点,并结合她们的实习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培养幼儿常规的方法。“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从看上去很美中的小红花反思常规教育,指出目前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问题:重控制,轻幼儿发展;强调共性,忽视个别差异;有些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重他律,轻自律原则:将规则意识的培养视

19、作常规教育的核心。变被动接受常规为规则的主动建构。变外在的常规要求为内在的规则需要。常规教育的方法:榜样激励法、环境提示法、文学作品引导法、生活体验欣赏法、行为巩固法:选派 “小小检查员”等。(四)研究总结了幼儿行为管理常用方法:如强化法、塑造法、消退法、惩罚法、代币疗法、自然后果法等。1.方法解释强化法:当一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即时得到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那种情景或刺激下,这一特定的操作性行为的出现机率就会升高。消退法:是指的是撤销促使某些不良行为的强化因素, 从而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塑造法:通过不断强化逐渐形成某种新行为的过程。惩罚法是指

20、学生在出现某一不良行为后,立即给予某种惩罚物(又称厌恶刺激),或使之失去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代币疗法:凡是可以累积起来交换别的强化物的条件刺激物就称为代币。例如,塑料片、五角星、小红旗等。自然后果法: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2.结合分析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指出正确运用这些方法正确选择要强化的行为:具体、可观察、可评价的行为。正确选择正强化物:因人而异;要及时实施正强化,给以强化物同时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说明8出现某行为获得奖励) ;逐渐脱离强化程序:逐步以社会性强化物代替。观察和确定要消退的行为,消退和正强化相结合,必须应用于不良

21、行为(但不适用于严重的攻击、自残等)运用塑造法:确定所要达到的最终行为目标,了解清楚孩子现在的行为特点和行为基础,目标的细化,选择适当的强化物。惩罚法应在正强化法、消退法等方法无效的前提下,不得已时才采用。被惩罚的行为应是具体行为,而非笼统的行为范畴。 选择有效的惩罚物。惩罚物要因人而异,并具有适当的强度。 惩罚必须及时。不良行为一出现就应惩罚。使用惩罚时,务必找出与不良行为相对抗的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来代替不良行为,严禁体罚孩子。代币制实施程序:明确目标行为-建立基线-确定代币-选定支持强化物-拟订代币交换系统-严格具体操作-把代币制泛化到自然情境中自然后果法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变成惩罚。最

22、大差异:惩罚会引起儿童不良的情绪反应,或导致儿童模仿成人的惩罚行为来对付别的儿童。后果法的目标在于让幼儿有意努力控制并帮助他们把自己看成好人。如故意吃饭慢没吃饱就收拾了餐桌,攻击同伴大家不和他玩耍,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五、主要成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坚持把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理论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为教学实践的改革开辟了道路;而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主攻方向,同时理论研究的成果需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并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其价值。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资料,取得较显著成果。序号论文(成果)题目 发表刊物 时间1对幼儿“问题行为”的解读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ISSN1672-04

23、07CN22-1233/G主办:南北桥杂志社20081/22 试析师幼冲突的多学科解决思路教育导刊幼儿教育ISSN1005-3476200819CN44-1371/G4主办: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3在园幼儿行为管理:依据、成因与策略成都大学学报 (教科版) ISSN1008-9144CN51-1570/G4主办:成都大学2008104了解互动应答儿童与健康 (幼儿教师参考)ISSN1004-969XCN61-1258/R主办:西安交通大学200865理性幼儿园常规的重建教育导刊幼儿教育ISSN1005-3476CN44-1371/G4主办: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0936 幼儿行为管理的含义、误

24、区及策略山东教育幼教版 2009.107 新老师,你被“限度检测”了吗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1.7-88 安全教育的重点是幼儿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教博览 2011.8参考文献:1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美)Thomas J.Zirpoli 学生行为管理M.关丹丹等译.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4.3郑静等.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34陈桂生.“学生行为管理”引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2007, (1).5(澳)Jillian Rodd.理解儿童的行为M.毛曙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邱学青.行为问题儿童成因及教育路径选择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 ,102005, (1).7刘国华等.在园幼儿问题行为调查J.邵阳学院学报(社科) ,2003, (1).8高伟.幼儿教师的课堂行为特征对幼儿课堂行为的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 ,2005, (4).(责任编辑:裴殿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