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201885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检验本科使用)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教学组2007-01-012前 言本教学大纲是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 (第三版,张卓然主编) ,并根据我校五年制检验本科教学计划而编写。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利用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与技能,着重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并通过系统的检查方法,及时、准确地对临床标本作出病原学诊断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报告,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门课程重点讲授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方法、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细菌检验的质量

2、控制以及医院感染及其监测等临床微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正确、熟练掌握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悉临床上常见病原微生物,特别是病原性细菌的特性及其鉴定方法,能对常见临床标本进行病原学检验及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并正确分析检验结果,作出正确的检验报告。3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学分:5.5学时:总学时 126,理论 60,实验 66。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医学生物学 、 医学微生物学 、 医学免疫学基本面向:医学检验五年制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名称: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第三版) 作者:张卓然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3、时间:2004 年4主要参考书目1.书名: 医学微生物学作者: 贾文祥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 20012.书名: 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7th edition作者: Murray PR, Baron EJ, Pfaller MA, Tenover FC and Yolken RH出版社: American society of microbiology出版年: 19993.书名: 现代诊断微生物学作者: 刘锡光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 20024.书名: 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作者: 周庭银,赵虎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

4、: 20025.书名: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作者: 洪秀华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年: 20046.书名: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作者: 叶应妩,王毓三,申自瑜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司出版年: 20067.书名: 现代医学微生物学作者: 闻玉梅5出版社: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1999目 录绪 论第一章 微生物与感染第二章 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第三章 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第四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第五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第六章 球 菌第七章 肠杆菌科第八章 弧菌科第九章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第十章 苛养菌及人兽共患病原菌第十一章 革兰阳性需氧杆菌第十二章 棒状杆菌属第十三章 分枝杆菌

5、属第十四章 放线菌与诺卡菌属第十五章 厌氧菌第十六章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第十七章 螺旋体第十八章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第十九章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第二十章 病原性真菌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第二十二章 呼吸道病毒第二十三章 肝炎病毒第二十四章 逆转录病毒第二十五章 肠道病毒第二十六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第二十七章 黄病毒第二十八章 出血热病毒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第三十章 其他病毒第三十一章 朊粒第三十二章 临床感染症病原体的检验第三十三章 医院感染的实验诊断6第三十四章 抗微生物药物和敏感性试验第三十五章 微生物商品化、自动化检验第三十六章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理论教

6、学内容及时间安排表(60 学时)章 节 理论教学内容 学时数 备注绪论 绪论 1第 1章 微生物与感染 1第 2章 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9第 3章 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1第 4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6第 5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0.5第 6章 球菌 4第 7章 肠杆菌科 5第 8章 弧菌科 1第 9章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2第 10章 苛养菌及人兽共患病原菌 1第 11章 革兰氏阳性需氧杆菌 2第 12章 棒状杆菌属 0.5第 13章 分枝杆菌属 1.5第 14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0.5第 15章 厌氧菌 3第 16章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 1第 17章 螺旋体 1第 18章 支原体衣原体

7、立克次体 3第 19章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第 20章 病原性真菌 2第 21章 病毒分类与命名第 22章 呼吸道病毒第 23章 肝炎病毒第 24章 逆转录病毒第 25章 肠道病毒第 26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第 27章 黄病毒第 28章 出血热病毒第 29章 疱疹病毒第 30章 其他病毒第 31章 朊粒第 21章第 31章的内容在第4章相关内容中讲解第 32章 临床感染症病原体的检验 57第 33章 医院感染的实验诊断 2第 34章 抗微生物药物和敏感性实验 3第 35章 微生物商品化、自动化检验 2第 36章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2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理论教学大纲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

8、验专业(五年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张卓然主编(第三版)适用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教学绪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微生物细胞学分类和临床分类,掌握临床微生物的检验思路与原则。2.熟悉临床微生物的性质及任务。3.了解临床微生物学的进度与展望。教学内容1.微生物、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2.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3.临床微生物学的进展与展望。教学重点与难点1.微生物、微生物学与临床微生物学定义。2.临床微生物学的性质和任务。3.临床微生物检测的思路与原则。4.临床微生物标本的快速检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学时1学时8第一篇 临床微生物学导论第一章 微生物与感染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

9、节 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1.掌握基本概念:感染、条件致病菌、定植、毒力、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持续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2.熟悉基本概念:不感染。第二节 微生物的致病性1.掌握致病性微生物、粘附与定植(侵袭力) 、毒素及毒性蛋白和酶(内毒素、外毒素、毒性蛋白和酶) 、细胞内寄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2.熟悉免疫病理损害。第三节 感染的临床征象:病症与症状 1.熟悉感染性疾病的病程发展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常见病症与症状(发热性感染症、腹痛与腹泻)。教学内容1.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感染与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类型。2.微生物的致病性:致病性微生物,粘附与定植,毒素及毒性蛋白和酶

10、,细菌感染的致病机制,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3.感染的临床症状:常见症状和体征。教学重点与难点1.微生物感染定义。2.微生物感染过程。3.微生物致病物质。4.微生物致病性。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学时1学时第二章 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教学目的与要求9第一节 临床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的要求1.熟悉诊断试验的选择、常用诊断流程。2.了解诊断对象和诊断目的(以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为目的、为提供治疗方案为目的、以作流行病学研究为目的和以了解细菌与感染的关系为目的)。第二节 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1.掌握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标本的处理。第三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不染色细菌标本的检查、常用染料(碱性染

11、料、酸性染料、复合染料)、常用的染色方法(革兰染色、抗酸染色) 。2.熟悉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3.了解暗视野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第四节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1.掌握培养基(组成成分、种类和分离培养基的选择)、细菌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分离法、接种法、液体接种法、穿刺接种法、倾注平板法、涂布接种法)、细菌的培养方法(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厌氧培养法)。2.熟悉细菌培养基本条件。第五节 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测及鉴定1.掌握细菌内毒素的检测、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蛋白质分解产物试验、碳源利用试验、呼吸酶类试验、其它生化试验)。2.熟悉细菌外毒素的检测。第六节 细菌感染的血清学检

12、测1.掌握凝集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熟悉免疫荧光技术和血清学诊断。第七节 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1.熟悉聚合酶链反应。2.了解核酸杂交、生物芯片技术。第八节 细菌 L型的检测1.了解细菌 L型培养基的制备、检验程序及检查方法。第九节 动物实验(自学)1.了解实验动物的分类、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的接种途径和方法、接种后的10观察与解剖。教学内容1.临床感染症实验诊断的要求:诊断对象和诊断目的,诊断试验选择,常用诊断流程。2.临床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与处理:标本的采集,标本的运送,标本的保存与处理。3.细菌的形态学检查:不染色细菌标本的检查(压滴法、悬滴法、毛细管法、暗视

13、野显微镜法及相差显微镜检查法等)及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常用染料,细菌染色标本的制作过程,细菌常用的染色方法) 。4.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细菌培养的基本条件;培养基的概念、基本成分与分类,常用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无菌操作技术;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平板划线法、琼脂斜面接种法、半固体穿刺接种法和液体培养基接种法等) ;细菌的培养方法(普通培养、二氧化碳培养、微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 。5.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糖类发酵试验、葡萄糖代谢类型鉴别试验(OF 试验) 、七叶苷水解试验、甲基红试验、VP 试验、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 、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氨基酸脱羧酶试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凝固酶试验、胆汁溶菌试验等。6.细菌感染的免疫学检测及鉴定:凝集试验、沉淀试验及免疫标记技术的常用方法。7.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鉴定: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生物芯片技术等。8.动物实验:实验动物的用途,实验动物的分类与选择原则。教学重点与难点1.临床感染症实验诊断流程。2.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与处理。3.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4.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5.细菌生化反应鉴定。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