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数字福建专项规划.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202577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数字福建专项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十二五数字福建专项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十二五数字福建专项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十二五数字福建专项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十二五数字福建专项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十二五”数字福建专项规划目 录前言 .3第一章 发展形势与发展需求 .4一、 “十一五 ”规划实施情况 .4二、发展态势 .7三、发展需求 .8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三、发展目标 .10第三章 主要任务 .11一、以云计算为突破口,推进信息系统建设一体化和信息服务转型.12二、以物联网为突破口,推进信息技术与应用深度集成 .12三、以“三网融合 ”为突破口,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业全面提升 .13四、以电子政务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13五、以社会信息化为抓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 .14六、以

2、企业信息化为抓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4七、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15第四章 重大工程 .15一、云计算专项工程 .16二、物联网专项工程 .162三、 “三网融合” 专项工程 .17四、海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工程 .17五、电子政务工程 .18六、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工程 .19七、 “年年好、节节高” 民生工程 .20八、数字城市和社区信息化工程 .21九、文化信息化工程 .22十、公共安全信息化工程 .22第五章 保障措施 .23一、加强法制建设 .23二、健全管理体制 .23三、完善运行机制 .23四、加强政策扶持 .24五、创新融资机制 .24六、完善标准规范

3、 .25七、加强人才建设 .25八、组织规划实施 .263前 言“十二五” 时期,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普及,信息化从技术创新、网络普及和信息扩散向全面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产率的迅速突破,使得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迈向新高度,步入加速深化、深度集成、融合转型的发展新阶段。编制实施福建省“十二五”数字福建专项规划 ,对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的编制,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指导,以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 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依据,阐述“十二五”时期福建省数字福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工程和保障

4、措施,是“十二五”期间制定各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项目建设与政府投资的主要依据。本规划基期为 2010 年,规划期为 20112015 年,由省发展改革委、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编制。4第一章 发展形势与发展需求一、 “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十一五” 期间, “数字福建”建设紧紧围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坚持“ 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深化应用、保障安全” 的原则,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三大应用工程稳步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公共、文化、卫生、信息、科教、海洋、网络、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社会信用体系、物流等信息化

5、专项进展顺利,信息化发展总体上居全国先进行列,信息化服务海西建设的支撑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十二五 ”时期 “数字福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公共信息网络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公共信息网络快速发展。截至 2010 年底,全省 90%的行政村通光缆,电话普及率 108.9%,提前一年实现 20 户以上自然村实现村村通电话;全省互联网普及率 55%,网站总数 12.89 万个,域名总数 90.29万个;全省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 98.34%,有线电视用户 511.89 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 236 万户。电信网、计算机网、广电网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一些技术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厦门市已列为国

6、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我省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二)全省电子政务体系基本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已经形成。全省政务网已接入省、设区市、县(市、区)近 6000 个党政机关和单位,省电子政务外网已接入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以及乡镇和街道。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初具5规模。全省三级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已经形成,整体服务能力大幅提高。省级网上行政审批系统高效运行,超过 80%的行政许可项目实现在线处理,实现省市并联审批联动办理,网上申报、办理。主要政府部门三级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基本建成。政务公共应用系统日趋完善,全省政务网视频会议系统已成为日常办公手段,电子公文传输

7、系统实现全省政府与部门非密电子公文的传输与交换;公共应急体系初具规模,省级综合应急平台已建成投入使用,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是我国最大的视频指挥体系。信息化防灾减灾体系初步形成。 “金字工程” 阶段完成建设任务。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初步建成,建立了规范标准统一、资源目录引导、共享平台交换、管理运行有序的信息共享体系框架。已经取得阶段成果的省级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为包括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的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实施路径。政务信息资源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三)企业信息化不断推进抽样调查,截至 2008 年底,我省已有 97.7%的企业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采集,

8、86.5%的企业实施了办公自动化,71.9%的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实现程序化,58.9%的企业建设了门户网站,34%的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 “数字福建 ”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有力支撑传统产业的改造,促进企业提高信息化建设意识和加大投入力度。省 CA 中心已经向全省 26 万多户企业发放数字证书。全省有近 34%的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2009 年底我省电子商务交易额己突破 300 亿元,电子商务已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各个领域,逐步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信息产业创新水平和领先水平位于国内同行业前列。2009 年产业总体规模位居全国第 7 位,出口居全国第五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9、占全行业的比重已经超过 30%,就业人数已超过 60 万人。我6省新大陆公司在物联网重要技术二维码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一些技术和产品处于国内甚至世界领先地位。信息产业对“数字福建” 和信息化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推动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四)社会信息化持续发展我省在全国第一个开通全省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第一个实现全省医疗保险联网,全国第一个启动建设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保卡集成社保和金融两项应用;就诊一卡通项目已正式启动,运用社保卡作为全省居民就诊卡,将实现全省就诊一卡通;建成全省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9 个设区市的中心平台全部开通运行。福州、厦门、泉

10、州三大中心城市的“数字城市”示范建设稳步推进,促进了城乡信息化协调发展。信息技术服务深入开展,结构合理、高效综合的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成。覆盖全社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社会成员信息素养普遍提升。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加快进行,全省共完成整体转换 236 多万户。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文化信息共享体系建设初具规模,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福建三农服务网启动了整合省级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的工作,为广大农民提供适用的政策、市场、科技、教育等信息服务;武夷山市、南安市、上杭县等 17 个县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国先进样板已纳入国家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和农村党员干

11、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五)发展环境显著改善省、设区市两级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已基本建立,促进各地各部门信息化发展。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和更新机制初步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不断完善;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和运行维护开始启动,7资源整合和共享取得积极成效;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积极推进。 福建省信息化促进条例编制已形成阶段成果。围绕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了网上审批等重点项目急需的地方标准。在咨询设计、工程监理、软件服务、技术集成等信息化建设环节中强化标准服务资质制度。信息安全体系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虽然数字福建建设性取得丰硕成果

12、,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和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偏低,跨部门、集约化的系统建设尚未形成机制,跨部门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行业/区域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深度不够,信息化法律法规和相关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亟待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二、发展态势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当前,信息技术革命势头更加迅猛,信息化进程迅速加快,技术创新不断催生新理念、新应用和新产业,深刻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信息化与国际化、市场化相互交织,加剧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对国家竞争力对比产

13、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从国际发展趋势看,当前,信息化作为一种科学高效动态的资源配置方式,其与发展理念革新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加密切。信息通信技术正孕育着新突破,正步入泛在、智能、集成的新阶段,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围绕信息技术发展作出了新一轮的战略部署。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演进方向明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载体;宽带、融合、无所不在的下一代综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已成熟地走向社会化的先导性应用,物联网与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综合集成无缝连接万事万物,云8计算为各种应用和服务提供有力工具和环境,三网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信息技术突破正不断焕发新的创新潜能,新兴战略性产业加速重构现代产业体系。信息技术扩散正在重构经

14、济发展新的生产方式。信息化正在改变了人类的时空概念,信息化背景下新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三、发展需求面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数字福建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把信息化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人民群众对信息化的新期待,加大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为先导的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经济和社会领域信息化,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迈向新高度,显著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好更多地共享信息化建

15、设成果。“十二五” 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建设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有利的发展环境,准确把握信息化的发展脉搏,抓住历史机遇,突破建设资金、发展模式、深化应用、科学管理、协调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智慧发展;提升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促进以高效管理、民主决策为基础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以发展信息产业和绿色经济为重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信息化发展新跨越,促进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和谐发展,大幅提高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使全体民众更好地分享信息化成果。9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

16、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为驱动,以应用为牵引,把握产业发展制高点,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着力提升电子政务水平,增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能力;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服务海西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支撑能力与带动能力;着力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实现海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二、基本原则统筹协调,需求主导。坚持面向实际、面向需求,坚持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统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把数字福建福建和海西建设有机结合

17、起来,促进海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统分结合,资源共享。按照统一支撑、一体化服务的原则,广泛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公共应用系统,强化网络与信息资源的整合、集成与共享,同时充分发挥各领域各区域的积极性和专业作用。服务民生,务求实效。以为民、便民、惠民为根本出发点,努力促进信息化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数字福建发展成果。创新发展,保障安全。跟踪、研发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信息化发展模式,走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发展道路。正确处理安全与发10展之间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三、发展目标围绕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18、”目标和任务,通过五年的持续努力,实现信息化水平整体跃升和城乡信息化普遍服务,即:以电子政务为支撑的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行政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的跃升;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引擎,以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为突破口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跃升;以人民群众享有信息成果扩大为标志的信息能力的跃升;以信息化发展环境完善为标志的普遍服务水平的跃升。总体上,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十二五 ”末,努力实现以下具体目标:处处可以高速上网。拥有国内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全省移动电话拥有率 104%,县级以上地区 3G 信号覆盖率 100%,移动上网率 50%;城市用户综合接入带宽达 2

19、0M 以上,20 户以上自然村可接入互联网,100%行政村通光纤和宽带;全面完成有线电视双向改造,有线数字电视宽带接入能力达 100M;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690 万,普及率 22.1%;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全面实现融合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事事可以网上办理:省、市、县三级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实现网上办理,统一的电子政务支撑平台对各部门的业务实现100支撑,政府核心业务实现 100信息化支撑和集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率达到 80,100%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和 100%建制村建设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移动信息化应用得到跨越发展,基本实现城乡均衡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多卡通行文化生活:实现全省医疗和社会保障一卡通、城市交通一卡通,人民群众可以终生享有快捷方便的综合信息服务;银行卡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