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基因 :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 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分子片段。 2、 基因组该指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 DNA 分子 3、操纵子 :原核生物的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往往排列在一起,转录生成一个 mRNA,然后分别翻译成几种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可能是催化某一代谢过程的酶,或共同完成某种功能。这些结构基因与其上游的启动子,操纵基因共同构成转录单位,称操纵子。 4、启动子 :是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周围的一组转录 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转录起始点。在真核基因中增强子和启动子
2、常交错覆盖或连续。有时,将结构密切联系而无法区分的启动子、增强子样结构统称启动子。 5、增强子 :是一种能够提高转录效率的顺式调控元件,最早是在 SV40 病毒中发现的长约 200bp 的一段 DNA,可使旁侧的基因转录提高 100 倍,其后在多种真核生物,甚至在原核生物中都发现了增强子。增强子通常占 100 200bp 长度,也和启动子一样由若干组件构成,基本核心组件常为 8 12bp,可以单拷贝或多拷贝串连形式存在。 6、 基因表达 : 是指细胞在生命过程中,把储存在 DNA 顺序中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二、简答题 1、说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命名原则要点
3、。 答: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采用三字母的命名原则 ,即属名 +种名 +株名的各一个首字母 ,再加上序号 . 基本原则 : 3-4 个字母组成 ,方式是 :属名 +种名 +株名 +序号 ; 首字母 : 取属名的第一个字母 ,且斜体大写 ;第二字母 : 取种名的第一个字母 ,斜体小写 ;第三字母 : (1)取种名的第二个字母 ,斜体小写 ;(2)若种名有词头 ,且已命名过限制酶 ,则取词头后的第一字母代替 .第四字母 : 若有株名 ,株名则作为第四字母 ,是否大小写 ,根据原来的情况而定 ,但用正体 . 顺序号 : 若在同一菌株中分离了几种限制酶 ,则按先后顺序冠以 I, , , 等 ,用正体 .
4、2、什么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星号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向? 答: 类限制酶虽然识别和切割的序列都具有特异性,但是这种特异性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即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特异性。条件的改变,限制酶的特异性就会松动,识别的序列和切割都有一些改变,改变后的活性通常称第二活性,而将这种因条件的改变会出现第二活性的酶的右上角加一个星号表示,因此第二活性又称为星 号 活性。 概括起来,诱 发星活性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1)高甘油含量 (5 , v v); (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用量过高 (100U ugDNA); (3)低离子强度 (25 mmol L); (4)高 pH(8.0 以上 ); (5)含有有机溶
5、剂,如 DMSO,乙醇等; (6)有非 Mg2+的二价阳离子存在 (如 Mn2+, Cu2+, C02+, Zn2+等 )。 3、影响 DNA 连接酶催化连接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答: ( 1) DNA 的纯度 ( 2) DNA 甲基化的程度 ( 3)酶切消化反应的温度 ( 4) DNA 的分子结构 ( 5)核酸内切限制酶的缓冲液 4、什么是 Klenow 酶?有哪些活性?在基因工程中有什么作用? 答: Klenow 酶是 1974 年 Klenow 用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 DNA 聚合酶 I,得到两个片段,其中大片段的分子量为 75kDa,它具有 5-3聚合酶和 3-5外切核酸酶的活性,小片段具
6、有 5-3外切核酸酶活性。由于大片段失去了 DNA 聚合酶 I 中会降解 5引物的 5-3外切核酸酶的活性,所以在基因工程中更有用。 Klenow 酶主要有下列用途: (1)修复反应,制备平末端 可用 Klenow 酶修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或其他方法产生的 5或 3突出末端,制备平末端,这样可以使原来具有不相容的黏性末端的 DNA 片段通过平末端重组。如在反应系统中加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用这种末端填补的方法可以制备 3末端标记的探针。 用 Klenow 酶修复 5突出末端的反应主要是利用了 Klenow 酶的 DNA 聚合酶活性,是填补反应;而修复 3突出末端则是用 Klenow 酶
7、的 3-5外切核酸酶的活性,是切割反应。用Klenow 酶的切割反应来修复 3突出末端是不理想的,改用 T4DNA 聚合酶或其他的酶是更好的选择。 (2) 标记 DNA3突出末端 (protruding end)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先用 3-5的外切核酸酶活性除去 3突出末端,产生 3隐含末端,然后在高浓度的标记底物 ( -32p-dNTP)存在下,使降解 (3-5)作用与聚合 (5-3)作用达到平衡。这种反应也叫交换或取代反应 (exchange replacement reaction)。不过这一反应用T4DNA 聚合酶的效果更好,因它的 3-5外切核酸酶活性较强。 (3)其他的一些用途:
8、包括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 DNA 序列分析、用于 cDNA 第二链的合成、在定点突变 中用于合成第二链、用引物延伸法 (primer extension)制备单链 DNA 探针等。 5、细菌碱性磷酸酯酶和小牛肠碱性磷酸酯酶有什么不同?在基因工程中有什么用途? 答:主要差别是: CIP68 C 时失活,而 BAP68 C 稳定,且耐酚抽提。应用: (1)dsDNA 的 5端脱磷酸,防止 DNA 的自身连接。但是用 CIP 处理后,最好将 CIP 除去后,再进行连接反应。 (2)DNA 和 RNA 脱磷酸,然后用于多核苷酸激酶进行末端标记。 三、论述题 1、如果知道某一基因的功能及其相应的蛋白质
9、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可以 通过何种方法克隆该基因 ? 答:可以通过合成核苷酸探针或设计简并 PCR 引物从 cDNA 文库或基因组文库中筛选。或者利用相应的抗体从 cDNA 表达文库中筛选相应的克隆。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基因工程 : 在体外将外源基因进行切割并与一定的载体连接,构成重组 DNA 分子并导入相应受体细胞,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表达,使目的基因大量扩增或得到相应基因的表达产物或进行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简单概括,就是将外源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后再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2、载体 : 能载带微量物质共同参与某种化学或物理过程的常量物 质,在基因工程重组 DNA技术中将
10、DNA 片段(目的基因)转移至受体 细胞 的一种能自我复制的 DNA 分子 。三种最常用的载体是细菌 质粒 、 噬菌体 和动 植物病毒 。 3、转化 : 指将质粒或其他外源 DNA 导入处于感受态的宿主菌,并使其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 4、感染 : 利用噬菌体将外源 DNA 导入宿主细胞的方法。 5、转导 : 由噬菌体将一个细胞的基因传递给另一细胞的过程。它是细菌之间传 递遗传物质的方式之一。其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细胞的 DNA 或 RNA 通过病毒载体的 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 6、转染 : 指真核细胞主动摄取或被动导入外源 DNA 片段而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电穿孔法,磷酸钙共沉淀法
11、,脂质体融合法等。 二、简答题 1、 YAC 载体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性 DNA 序列?为什么在克隆大片段时, YAC 具有优越性? 答: YAC 带有天然染色体所有的功能元件,包括一个着丝粒,一个 DNA 复制起点,两个端粒。YAC 能够容纳长达几百 kb 的外源 DNA,这是质粒和黏粒办不到的。大片段的插入更有可能包含完整的基 因,在染色体步移中每次允许更大的步移距离,同时能够减少完整基因组文库所需的克隆数目。 2、列举质粒载体必须具备的 4 个基本特性。 答: (1)独立复制; (2)有选择标记; (3)有独特的酶切位点; (4)能转化但不扩散。 3、 PCR 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用 PCR
12、扩增某一基因,必须预先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答: )DNA 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在体外进行 DNA 的变性、复性和引物延伸。 (2)至少要预先知道足够合成一对引物的靶 DNA 序列。 4、 cDNA 克隆与基因组克隆有何不同? 答:基因组克隆包含所有不在 cDNA 中出现的内含子。 5、怎样将一个平末端 DNA 片段插入到 EcoR I 限制位点中去? 答:化学合成一些长为 10bp 含有 EcoRI 识别位点的短的 DNA 片段,然后与待克隆片段两端连接起来,如果用 EcoRI 切割这种连接片段,就会产生 EcoRI 的单链末端。这种片段就可以插入到任何 EcoRI 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中。 三、
13、论述题 什么是 Western 印迹?它与 Southern 印迹有什么不同 答: Western 印迹是将蛋白质经电泳分离后从凝胶中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然后用特异性的抗体进行检测。它与 Southern 的不同 在于探针的性质不同,在 Western 印迹中使用的探针是抗体 (蛋白质 )。 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 DNA 变性 : DNA 分子由稳定的双螺旋结构松解为无规则线性结构的现象。变性时维持双螺旋稳定性的氢键断裂,碱基间的堆积力遭到破坏,但不涉及到其一级结构的改变。 2、 DNA 复性 : 变性 DNA 在适当条件下 ,二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 ,它是变性
14、的一种逆转过程。 3、退火 : 指模板双链 DNA 经热变性,螺旋解开成单链后,通过缓慢冷却到 55左右,使引物 (即具有互补碱基的 RNA 片段 )与该模板 DNA 单链重新配 对,形成新的双链分子的过程。 4、 DNA 芯片 : 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的 DNA 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即可获得样品的遗传信息。由于常用计算机硅芯片作为固相支持物,所以称为 DNA 芯片。 5、错义突变 :碱基替换的结果引起氨基酸顺序的变化。 6、基因诊断 : 又称 DNA 诊断或分子诊断,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
15、的技术,直接检测出分子结构水平和表达水平是否异常,从而对疾病做出判断。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蓝白斑筛选法? 答:这种 方法是根据组织化学的原理来筛选重组体。主要是在 载体的非必要区插入一个带有大肠杆菌 半乳糖苷酶的基因片段,携带有 lac 基因片段的 载体转入 lac 的宿主菌后,在含有 5 溴 4 氯 3 引哚 D 半乳糖苷 (X-gal)平板上形成浅蓝色的噬菌斑。外源基因插人 lac(或 lac 基因部分被取代 )后,重组的噬菌体将丧失分解 X-gal 的能力,转入 lac-宿主菌后,在含有 5 溴 4 氯 3 引哚 D 半乳糖苷 (X-gal)平板上形成白色的噬菌斑,非重组的噬菌体则为
16、蓝色噬菌斑。 2、什么是基因文库? 用重组 DNA 技 术将某种生物细胞的总 DNA 或染色体 DNA 的所有片断随机地连接到基因载体上 ,然后转移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通过细胞增殖而构成各个片段的无性繁殖系(克隆),在制备的克隆数目多到可以把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都包含在内的情况下,这一组克隆的总体就被称为某种生物的基因文库。 3、黏性末端连接法是最常用的连接方法,具有许多优点,但是也有一些不足,请指出这些不足之处。 答:黏性末端连接法不足之处有: (1)载体易自身环化; (2)若是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产生的黏性末端连接又不易定向克隆; (3)难插入特定的基因; (4)再者就是 大片段 DNA
17、 的重组率较低,即使用碱性磷酸酶处理了载体,防止了载体的自身环化,载体也有成环的倾向;(5)用这种方法产生的重组体往往含有不止一个外源片段或不止一个载体连接起来的串联重组体,增加筛选工作的困难。 4、什么是同聚物加尾连接法?用何种方法加尾?具有哪些优缺点? 答:所谓同聚物加尾法就是利用末端转移酶在载体及外源双链 DNA的 3端各加上一段寡聚核苷酸,制成人工黏性末端,外源 DNA 和载体 DNA 分子要分别加上不同的寡聚核苷酸,如dA(dG)和 dT(dC),然后在 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涟接成为重组的 DNA。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利用末端转移酶的功能,将核苷酸转移到双链 DNA 分子的突出或隐蔽的
18、 3-OH 上。以 Mg2+作为辅助因子,该酶可以在突出的 3-OH 端逐个添加单核苷酸,如果用 Co2+作辅助因子则可在隐蔽的或平末端的 3-OH 端逐个添加单个核苷酸。 同聚物加尾法实际上是一种人工黏性末端连接法,具有很多优点: (1)首先不易自身环化,这是因为同一种 DNA 的两端的尾巴是相同的,所以不存在自身环化。 (2)因为载体和外源片段的末端是互补的黏性末端,所以连接效率较高。 (3)用任何一种方法制备的 DNA 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 行连接。同聚物加尾法也有一些不便之处: (1)方法繁琐; (2)外源片段难以回收。由于添加了许多同聚物的尾巴,可能会影响外源基因的表达。另外要注意的是
19、,同聚物加尾法同平末端连接法一样,重组连接后往往会产生某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切点。 5、何谓接头连接法? 答:将人工合成的或来源于现有质粒的一小段 DNA 分子 (在这一小段 DNA 分子上有某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识别序列 ),加到载体或外源 DNA 的分子上,这样便在载体 DNA 和外源 DNA上制造出新的酶切点。把这一小段含有酶切点的 DNA 分子称为连接器分子,这种方法称为接头连接法 。 三、论述题 1、什么是基因组文库 (genomic library)?构建基因组文库,涉及哪些基本过程 ?它同遗传学上的基因库有什么不同 ? 答:基因组文库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人工构建的含有某一生物基因
20、组 DNA 的各种片段 的克隆群。一般以改造的噬菌体 DNA 或黏粒作为载体,包括下列过程: (1)高分子量染色体 DNA的制备; (2)体外重组连接; (3)包装蛋白的制备; (4)重组体的体外包装; (5)将重组 DNA导人寄主细胞; (6)筛选。基因组文库同遗传学上所讲的基因库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基因库(gene pool)是 指在进行有性生殖的某一群体中,能进行生殖的个体所含总的遗传信息。在基因组文库的构建中,由于使用的载体不同,分为噬菌体载体和黏粒载体构建的基因组文库、YAC 文库、 BAC 文库等。 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 DNA 重组 : 是由于不同 DNA 链的断裂和连接而
21、产生 DNA 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DNA 分子的过程。 2、克隆 :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3、 DNA 克隆 : 应用 酶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 同源或异源、原核或真核、天然或人工的 DNA 与载体 DNA 相结合成一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 DNA 分子 复制子,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再进行扩增、提取获得大量同一 DNA 分子,即 DNA 克隆。 4、目的基因 : 把需要研究的基因称为目的基
22、因。(一般把需要分析的基因称靶基因,在基因克隆过程中有时两者均称为插入基因,有时三者含义相近。) 5、基因载体 : 基因载体是把基因导入细胞的工具,他的作用是 运载目的基因进入宿主细胞, 使之能得到复制和进行表 达。 6、质粒 : 质粒( plasmid)是细菌拟核裸露 DNA 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闭合环形的 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质粒编码非细菌生命所必须的某些生物学性状,如性菌毛、细菌素、毒素和耐药性等。质粒具有可自主复制、传给子代、也可丢失及在细菌之间转移等特性,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有关。 二、简答题 1、常用的工具酶有哪些?其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DNA 聚合酶和 Kl
23、enow 大片段 ,DNA 连接酶 ,碱性磷酸酶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 能够识别特异的 DNA 碱基序列, DNA 碱基序列往往呈 回文对称结构; DNA 聚合酶 a 位于细胞核内,也许是复合物,有催化细胞增生的作用; Klenow大片段它也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得到,分子量为 76kDa 。 DNA 连接酶负责双链 DNA 中相邻3-OH 与 5-磷酸基团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碱性磷酸酯酶的作用是从 DNA或 RNA 的三磷酸核苷酸上除去 5磷酸根残基。 末端转移酶的作用是将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加到 DNA 分子的 3-OH 末端。 2、重组 DNA 技术常
24、包括哪些基本步骤 ? 答: 获得目的基因; 与克隆载体连接,形成新的重组 DNA 分子; 用重 组 DNA 分子转化受体细胞,并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和遗传; 对转化子筛选和鉴定。在具体工作中选择哪条技术路线; 对获得外源基因的细胞或生物体通过培养,获得所需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主要取决于基因的来源、基因本身的性质和该项遗传工程的目的。 3、常用的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哪些? 答: 直接获取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目的基因,使用 PCR 扩增技术获得目的基因 ; 人工合成 . 4、常用的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方法有哪些? 答:外源 DNA 片段同载体分子连接的方法,即 DNA 分子体外重组技术,主要
25、是依赖于核酸内切 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的作用一般说来在选择外源 DNA 同载体分子连接反应程序时,需要考虑到下列三个因素: ( 1)实验步骤要尽可能地简单易行; ( 2)连接形成的 “接点 ” 序列,应能被一定的核酸内切限制酶重新切割,以便回收插入的外源 DNA 片段; ( 3)对转录和转译过程中密码结构的阅读不发生干扰。 5、解释质粒,为什么质粒可作为基因载体。 答:质粒是细菌拟核裸露 DNA 外的遗传物质。 质粒:( 1)具有较小的分子量。经验表明,为了避免在 DNA 的纯化过程中发生链的断裂,克隆载体的分子大小最好不要超过 10Kb。pBR322 质粒这种小分子量的特点,不仅易于自身
26、 DNA 的纯化,而且可容纳较大的外源 DNA片段; ( 2)具有两种抗菌素抗性基因可供作转化子的选择记号,能指示载体或重组 DNA分子是否进入宿主细胞以及外源 DNA 分子是否插入载体分子形成了重组子。 三、论述题 1、何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写出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 DNA 序列的结构特点。 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 DNA 分子中特异性核苷酸序列并由此特异切割 DNA双链结构的水解酶 . 是在 DNA 分子内部切割,水解磷酸二酯键的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特异的 DNA 碱基序列, DNA 碱基序列往往呈回文对称结构;并具有特异切割位点。 作业五: 一、名词解释 1、 限制性核
27、酸内切酶: 是由细菌产生的一类能特异识别双链 DNA 中的特定碱基序列,并在识别位点切割磷酸二酯键的核酸内切酶 (简称限制酶 )。 2、 基因文库 : 将所有的重组 DNA 分子都导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得到分子克隆的混合体,这样一个混合体称为基因文库。 3、 cDNA 文库: 从组织细胞中分离得到纯化的 mRNA,然后以 mRNA 为模板,利用逆转录酶合成其互补 DNA,再复制成双链 cDNA 片段,与适当载体连接后导入受体菌内,扩增,构建 cDNA文库。 4、 RFLP: RFLP 标记是发展最早的 DNA 标记技术。 RFLP 是指基因型之间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限制性酶切位点
28、上碱基的插入、缺失、重排或点突变所引起的。 5、 核酸探针 : 是指与特定的靶分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并可被特殊的方法探知的分子。抗体 -抗原、生物素 -抗生物素蛋白、生长因子 -受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看作是探针与靶分子的相互作用。 6、转录 : 转录是遗传信息由 DNA 转换到 RNA 的过程。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转录是 mRNA 以及非编码 RNA( tRNA、 rRNA 等)的合成步骤。 二、简 答题: 1、试回答影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效率的因素? 答: 外因:是可以预见的,如反应条件(缓冲液、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终止酶切的方法)、底物的纯度(是否有杂质、是否有盐酚的污染)、何时
29、加酶、操作是否恰当、反应体积等等 ;内因:星星活性、末端长度、位点偏爱、甲基化底物、底物的构象 。 2、何为载体?一个理想的载体应具备那些特点? 答: 将外源 DNA 或基因携带入宿主细胞( host cell)的工具称为载体 载体具备的特点: 在宿主细胞内必须能够自主复制(具备复制原点) 必须具备合适的酶切位点,供外源 DNA片段插入 ,同时不影响其复制 有一定的选择标记,用于筛选 最好具有较高的拷贝数,便于制备 。 3、什么叫基因工程( Gene Engineering),试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谈谈 Gene Engineering 诞生的基础? 答: 基因工程:在体外将核酸分子插入病毒、
30、质粒或其它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参入到原来没有这类分子的宿主细胞内,而能持续稳定地繁殖。 理论基础:近几十年来,由于受到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发展的影响,基因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而这些学科的综合成就,又为基因工程的诞生 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40 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从而明确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 在 50 年代揭示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理,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传递的问题; 在 50 年代末期和 60 年代,相继提出了 “中心法则 “和操纵子学说,并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从而阐明了
31、遗传信息的流向和表达问题。 技术基础: 60 年代 -70 年代,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解决了对 DNA 分子进行体外的切割和连接; 基因克隆载体的出现 大肠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 60 年代发展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和 Southern 转移杂交技术对 DNA 片段的分离和检测十分有用。 4、抗性基因是目前使用的最广泛的选择标记,常用的抗生素抗性有哪几种?并举两例说明其原理? 答: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ampr 、 四环素抗性基因 tetr、氯霉素抗性基因 Cmr 、 卡那霉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 kanr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ampr: 青霉素可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与有关的酶结合并抑制其
32、活性,抑制转肽反应 . 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编码一个酶,该酶可分泌进入细菌的周质区,抑制转肽反应并催化 b-内酰胺环水解(水解 青霉素),从而解除了氨苄青霉素的毒性。 四环素抗性基因 tetr: 四环素可与核糖体 30S 亚基的一种蛋白质结合,从而抑制核糖体的转位。四环素抗性基因编码一个由 399 个氨基酸组成的膜结合蛋白,可阻止四环素进入细胞。 5、 YAC 载体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性元件?为什么它在克隆大片段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答: YAC 带有天然染色体所有的功能元件,包括自主复制序列 ARS,一个着丝粒,两个端粒,选择标记,筛选模型。 优越性: YAC 能够容纳长达几百 Kb 的外源 DN
33、A,这是质粒和粘粒办不到的。大片段的插入更有可能包含完整的基因 ,在染色体步移中每次允许更大的步移距离,同时能够减少完整基因组文库所需的克隆数目。 YAC 有灵活性,可作为质粒在 E.coil 中增殖;与大片段连接时,可导入酵母,作为真正染色体在酵母复制中有丝分裂。 三、论述题 1、分析比较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异同点? 答: 同: 原理相同。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均为无反应活性的稳定支持介质,可降低对流运动,故使电场中的分子电泳迁移率仅与分子的摩擦系数成反比。在一定电场强度下, DNA 分子的迁移率取决于核酸分子的大小和构象。 凝胶浓度的高低影响凝胶介质孔隙大小;浓度 越高,空隙越小,其分辨能力也就越强;反之,浓度降低,空隙就增大,其分辨能力也就随之减弱。 异:琼脂糖凝胶分辨 DNA 片段的范围为 02.Kb-50Kb 之间;而聚丙烯酰胺分辨DNA 片段的范围为 1-1000bp,分离小片段效果最好,分辨率极高,相差 1bp的 DNA 也可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