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 目录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 . 1 引论 . 2 第一讲 我们为何需要用经济学来解读中国? . 4 第二讲 如何用经济学思考问题 . 5 第三讲 用大历史观看中国社会转型 . 6 第四讲 转型中的社会冲突与制度改进 . 8 第五讲 中国当前的社会成本问题 .11 第六讲 中国为何选择经济市场化之路 . 14 第七讲 中国农业组织变迁 . 18 第八讲 农村需要组织创新 . 19 第九讲 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化 . 22 第十讲 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得与失 . 25 第 new 讲 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性布局 . 28 2 引论 对幸福的理解: 1.静态:一定的物质条件所
2、产生的生存体验与精神感受; 2.动态:不满足的欲望带来创新的动力 正外部性: 个人行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负外部性 : 一个人释放的由社会承担的成本 自己福利水平提高的意义 : 1.正外部性 : 救济 , 激励 ; 2.负外部性:嫉妒,仇富( 如何解决?完善立法与公共保障 ) 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经济学 观点: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理性人,这种价值观缺乏利益与成本的比较,因此,经济学是不讲道德的。 对失败与成功 的辨证看法 零和博弈 : 个人行为收益与社会成本互为相反数 , 于整体而言是无效的 。 今日事今日毕 : 边际成本递增 劳动 存在的合理性 : 自我生存条件 ; 基本生存
3、状态 ; 社会发展需要 , 创造正外部性 好的制度 : 稳定社会状态 , 改善大多数人的预期 (恶性循环:预期不满导致社会风气不良,从而人人惶惶之,导致更多人预期不满) 机制设计 体现了选择的重要性 , 在多种可选择样本中作出正确选择 。 例如:节假日高速公路不收费,有一个合成谬误:每 个人都做出了理性而正确的决定,但都合 成之后 ,却成为了谬误。正确做法:第一天高收费,适当分流 经济学不关注具体化的绝对量 , 只关注相对量 不合作博弈 将导致稀缺和短缺 :短缺比如由制度造成,制度的无效性导致制度性短缺。深化改革 是一个经济学命题:一要从国情出发,二要解决公共领域中出现的严重问题。 机制设计中
4、的错误。 由 电子商务 引发的思考:勒沙特列埃原理: 2NO2=N2O4(由压力转化) 房地产 与电子商务的关系,王建林与马云的关系:房价决定低价,房地产价格越高推动3 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降低房价。 诱导 创新: 外部因素引发创新 倒逼机制 【主要内容】 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 总量、结构、微观行为、制度 1.总量: 宏观 主体 :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利率(价格),财政,汇率(价格) ,累进式收入调节税; .微观主体 :包括个体(包括企业与个人)与市场(以充分竞争来均衡价格或由寡头垄断,合谋定价),在市场下,卖方是品质信息占有者(以食品、药品等信任品为典型) 2.结构
5、:要素与要素的 竞争合作 关系和 合理 组合 形成结构效应 ,专业化与分工。 3.微观行为:人的外部性(正能量,负能量,不为 0)个量与结构、总量的关系,党内腐败问题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 国家竞争力 企业实力 ; 国家软实力 国民素质 。 微观行为不善会导致结构不善 4.制度: 一群人基于共同的利益偏好做出的秩序选择 。 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司法独立迈进一大步(以前同级监督,现在中央派出监督下级) 合约,合同 选择、决策、效率与均衡: 1.多种选择 , 一个决策 : 衣服与发型的搭配优化审美结构 ;从谈恋爱的 N 个人中选择一个人结婚,因此,决策是选择的结果。 2.决策的有效性取决于
6、选择的多样性 3.短缺均衡是一种低水平均衡:例如 赤脚医生 作为 缺医少药、贫困条件下的公共卫生制度,是一种低水平广覆盖 的均衡 合作的有效性: 从 “耕者有其田 ”到共济合作 ; 嫉妒的产生来源于分工的不合理 ; 制度设计的目标是实现财富的最大化 ,制度的设计是要考虑到 包容人的自利性以及排除损人性 。 “偷懒 ”的经济学释义: “人民公社 ”何以无效 ; 土地承包制下的生产函数与农户行为 ; 农户的双重不确定性与有效组织 ; 管理的意义 : 防止不满情绪损害效率 ; 管理的要点 : 优化激励机制设计 (金钱、休假、升迁等手段), 防止群体机会主义 。 流动性的 “农民工社会 ”: 从 pe
7、asant(阶层、社会身份)到 farmer(职业、社会分工)的转型 体现了两种社会(农村社会与城市社 会)的烙印;针对流动群体的公共服务的配置是深化改革的重点; 4 重工业主导型发展道路与国家托拉斯体制的选择 企业的代理成本问题 : 委托代理权 : 让经理人对委托人负责 产权定分的意义 中国两层次市场化之路 无限责任的政府及今后的走向 规则与秩序:社会成本问题 的经济伦理学分析 经济和谐的微观基础 基本公共品配置的福利效应 第一讲 我们为何需要用经济学来解读中国? 【 讨论一 】 人类的重大难题之一: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问题 ( 有效 是指, 1.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以资源生资源 ; 2.实
8、现两方面的均衡:动态均衡,级可持 续发展;一般均衡:实现整体性优化。无效是指, 1.收入差距导致极端的贫富分化,导致内需不足,需要收入分配体系的改革; 2.低水平的均衡 ) 经济学的终极使命:资源如何合理有效配置 资源稀缺,因此必须有效配置 谁都需要资源,因此必须合理配置 中国是资源严重稀缺的人口大国,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更显重要。 存在的问题 :歧视性定价(代际优化配置均衡);以不可复原的资源的严重消耗换取短期经济的高速增长 ; 违约成本低,相当于鼓励犯罪。 “值不值得” 考虑成本(货币,时间,负效用 :影响心情) 信息不对称分布,非合作博弈 看谁的信息占优 约束有三层次: 1、道德约束 2、
9、伦理约束 3、法律约束 富而不贵地消费,非理性消费(土豪 :在获利的同时必须担当来自社会的公共管理与司法成本 ) 5 【 讨论二 】 人有自利倾向,中国人也不例外。自利未必有害,损人而利己才真正有害。 经济学希望以有效的机制设计来达到两种状态:给善行者以最大化收益 ; 给恶行者以最大化成本 。 于是经济学研究机制的有效设计、福利分配、成本担当 、 中国当下的市场乱象 Eg:以机制设计解决当前社会问题,比如结构性失业 经济学上 的收入不单指货币,还有声誉,闲暇。声誉减少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信用可以简化人际关系。闲暇的作用十分重要:收入系统中可以弥补货币的损失。 商业伦理的基本信条 : 1
10、.人可自利,不可损人利己(负外部性,零和游戏无效); 2.企业必须盈利,否则资源配置无效; 3.企业要追求长期发展 (短期利益最大化会导致伪劣品的泛滥,长期发展对企业产生信用约束) 【 讨论三 】 人追求快乐,中国人也不例外 经济学如何满足人的快乐?财富愈多愈快乐吗? 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得与失 第二讲 如何用经济学思考问题 经济学如 何满足人的快乐? 快乐: 相对感觉;偏好;受教育水平;习惯;家庭;生存状态;刹那感受 最优帕累托: 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11、最优帕累托改进: 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化的前提下,使某个人境况变好 ; 社会 对个人进行货币补偿 ,个人对社会创造价值贡献 选择:利己耘人、利己不损人、损人利己、 损人不利己 马克思说:有限的实践无法解释的事,交给实践来解决 各自道路、制度、理论选择多样性 国情不同, 国家个性化特征(中国特色) 佛说: “慎独 ”内心的良知。 6 第 三 讲 用大历史观看中国社会转型 大历史观 : 1.历史永远不会重复 , 但是会有惊人的相似 ,许多生产生活的内容以类似方式表现; 2. 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由局部看全局、由阶段性事实看历史过程 一、 转型 1. 以前的 事情对我们现在造成多大的困难与影响? a
12、. 生产产品 、 生产方式反映社会 , 生产工具影响 人际 交往方式 e.g. 在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下 , 技术进步空间小 , 融入市场的资本空间小 ,于是形成了静态社会以及超稳定社会 e.g. 动车组事件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 幅员辽阔 , 需要 什么交通工具 ? 第一次转型: 1919-1949 救亡多于启蒙、解构多于建构的社会转型 背景: 1.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中国事实上已经开放了,然而国家民生败落了。 2.兴洋务,图实业,中国升腾起第一缕工业化曙光。然而,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弹指之间灰飞烟灭,第一缕工业化曙光破灭了。 3.失败是制度性的 ,不是战术性的 :伦理治国,儒学一家独大;
13、以资本逻辑维系的商业文明。制度必须变革, 开放与改制是互补的实现救亡图存的必要条件, 否则, 单一的 开放只会加速国家的衰亡。于是便有康梁变法。 4.西潮东渐,儒学 还能治国吗?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艰难的过渡与选择 民国政府三大使命:工业化、文化重建、共和制民主 孙中山和民国政府的三大遗憾 制度构建、工业化、文化建设 第二次转型: 1949 1978:以社会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转型 背景 1:民国政府留下的经济残局: 国有资产名存实亡 、 重工业缺位 、 民生凋敝 背景 2:中共面临的三大任务:工业化、国家治理、文化建构 经济领域社会集体主义的两大败笔: 7 1.生产领域的农村公社制
14、2.资源配置领 域的国家托拉斯制 1949 面临的两大难题:重工业底子薄(武装产业的基础,制度制定的框架)、土地权的划分(民生趋于稳定的必要条件) 工业发展逻辑 : 重工业 轻加工工业 民生 当时的状况 : 资本严重不足 , 自我积累匮乏 发展方法 : 1.优化设计,与农业之间做好利益切割,牺牲农民阶层的利益(工农业产品比价剪刀差) 2.实行三大改造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没收官僚垄断的资产;合作化;公私合营 当时不能走西方传统重工业化道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来 巩固国家的需要 , 因为民国政府后期的重工业资产名存实亡。 当时的几类 具体措施 :打土豪,分田地;一化三改造 ;工农联盟:重工业资本
15、的持续供给,农村保障,公粮制,以农补工。 1954-1956 年实行 农村初级合作社 :集体所有制。三低:低工资、低效率、低价。“全民财产”不是某个人的,而是一个抽象概念。 近代以来一个基本线索:工业化 国家治理 文化建构 大国崛起两条道路:掠夺式(海盗式);自身改制、开放发展(文明型) 人口再生产 的必要条件包括智力 、 体力 、 心力方面的再生产 。 心力:(年轻人的累)不想做但必须;对未来预期小。(老年人不适应)国家快速发展,旧的生活方式被打乱 社会结构大 变迁所带来的问题 (和谐社会的构建) 体力: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体育健身消费;基本险(人权),商业险 智力:教育。多元化社会,为人提
16、供更多选择,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以来,职业教育发展不足,多层次有利于社会分工。结构性失业。高考。基础教育短缺。 民主: 市场经济建构了经济民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由必须纳入法治框架。无规则竞争无异于动物竞争。 以权力约束权利: 经济(保障私人财产 , 公平竞争)政治(社会契约,政治伦理,黑格尔“市民社会”人与人平等) 文化: 文化价值核心。共识需扩大 中国梦。 共产主义的理想 : 劳 动成为目的本身 。 8 第三次转型: 19782003:以经济市场化和非平衡发展为指向的社会转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三个逻辑起点: 1.农村:从土地入手,体制外突破,绕开制度壁垒,农民自主解决吃粮问题,稳定
17、农村。 1978 改革从农 村土地承包制开始的原因:农民生存陷入危机 ; 人民公社之前已有“村社” ; 蒋介石失败原因:缺乏社会基础 ,农民是离不开 土地 的 2.企业:体制外放开:非公经济 (私人个体经济) 逐步自发成长;集体企业私有化、股份化 体制内激活:国企内部承包,改经营权,但不该所有权 3.中央与地方分权 :特区的设立 短缺均衡 单一的无差别 , 以需求排序 ( 计划经济 : D=f(s) 市场经济: S=f(D) D 为需求, s 为供给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 1.制度绩效:积极性与收益成线性; 2.地权的自由使用 ;3.劳动方式的选择; 4.人际关系的改变; 5.土地
18、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直接结合,而不是公社方式下的间接结合,这导致的是不合作博弈(偷懒的泛滥与上涨的监督成本,生产效率低下) 理想的监督 : 把监督权还给被监督人 ,实现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 改革的方向 : 边缘到核心 ;农村到城市;农业到工商业体系;吃穿 层面到深化层面 结论之一:中国道路是独特的,不可重复;因为不可重复,才更具有世界意义; 结论之二:非平衡发展是不得已的选择 结论之三 : 改革 的 必要条件是转型 ( 体制转型:集权计划 市场 ; 发展模式转型:数量扩展 资源节约型的健全发展 ) 【问题与讨论】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社会转型的背景和逻辑 2.如何评价改革前 30 年的中
19、国经济 第四讲 转型中的社会冲突与制度改进 当代中国社会的四次转型(续) 9 【背景】 背景一: 60 年经济增长中的数量与结构 背景二: 60 年的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单向流动 背景三:基本 公共品短缺与配置不均 例证: 基本卫生服务的城乡差别 : 39%的城市户籍人口拥有 80左右的基本医疗卫生资源 ; 61的农村户籍人口享用 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 ; 城乡人均享有医疗卫生资源 7.8: 1 。 So.不要简单地抱怨看病难看病贵,发达国家也看病难看病贵。而应该关注: 1.谁看病相对更难? 2.谁看病相对更贵? 这是基本民生领域的 结构性困境 背景四:经济市场化中的价值冲突和利益冲突 1功利
20、主义兴起 ,社会价值哲学迷失;儒学伦理已经解体,商业伦理尚未形成,企业处于伦理真空 2. 利益部门化,加剧了部门利益与社会大众利益之间的冲突 3地方主义与社会平衡的执政理念的冲突; 4要素流动的利益取向与城乡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冲突; 市场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冲突 汇率差价的定义: $1-¥ 1; 人民公社:低水平高发展的充分就业;劳动力 流动遵循要素流动机制(劳动力追逐资本):东部导向、城市导向、工商业导向;由此机制带来的 人口红利向东部地区转移保持了出口企业的持续优势 ; 比较成本优势是贸易兴起的 原因(例证:温州打火机垄断德国市场);传统部门(劳 动力饱和过度,偷懒现象,竞争较大)与现
21、代部门的二元分割;城市导向的阐释:最大化货币收入、与城市相捆绑的公共福利;深化改革的目的 :远离刘易斯二元均衡点; 结构 解构 重构 解构:新机制核心在于匹配,耦合 社会结构改变 导致 家庭 结构 改变。从家庭纠纷上法庭的次数 可以看出 。代际之间的关系不应该纳入法庭,伤人伤己。 1983 中国第一次粮食过剩 1984 中国开始人口流动:东部导向,城市导向,工商业导向 5私人品充分供给,基本公共品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 医疗纠纷的本质 : 公共卫生的配置问题 10 6. 普通劳动被边缘化,导致社会基本价值的偏移; 资本拜物教 、 商品拜物教 、 货币拜物教的兴起 : 劳动力过多 , 资本不足 鼓
22、励对社会必要劳动的无条件尊重 , 富余劳动知识价值 、 技术含量 , 转化为专用性资产 , 提高社会的普遍尊重度 。 7公权力腐败导致公共部门公信力下降,社会运行成本上升。 8. 社会管理体系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市场化 【第四次转型的价值走向】 1.全面改善微观基础 教育、伦理 (既关系,包括政治伦理,即个人与公权力以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契约化 (个人、企业、公共部门) 2.全面缓解结构性冲突 城乡、地区、阶层、增长与发展、人与自然 均衡 : 量不同 , 如公权力 ; 均匀 : 等量 , 如言论自由 3.全面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管理体系 中国改革的逻辑:经济、社会、政治 社会管
23、理体系改革严重滞后,使社会冲突加剧,经济发展受阻,政治成本上升 小政府 , 大社会的理想模式 : 政府功能 设置完善 , 专人专职 4.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文明基本价值走向的民主政治体系 。 【 第四次转型的实质 】 政府主导型的商业社会走向和谐、动态稳定的公民社会。 【 第四次 转型的难点 】 1、 社会契约中的权利均衡与重新配置 ( 1) 权利可分为两组:公权和私权。 公权是受公众委托之权。 “公务员 ”就是由公权的这种属性派生出来的。私权是个人和组织赖以存在和交往的必要条件,有时表现为人权,有时则表现为物权。公权运行的效率取决于公权行使者对公众的责任强度;私权的 实现程度取决于私权拥有者的社会责任强度。 ( 2) 例证: 征税者与纳税者之关系,本质上是公权与私权之关系。公权的公正性和税赋的公平性,是改善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之关系的政治基础。两者恪守社会职责,才有公平公正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