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212926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杭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杭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杭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杭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杭 州 市 农 业 龙 头 企 业 发 展 对 区 域 经 济 的 影 响 研 究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王世恒 沈华琴 范京辉 张延恒 王道泽 周祖法郭水荣 郑毓华 周铁锋 林启存 余霞奎自 2003 年我市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培育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各地农业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了解分析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作用、存在问题,研究其对区域内农村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对进一步发挥农业龙头

2、企业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杭州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概况(一)农业龙头企业的基本情况2006 年,杭州市有县(区)以上各级农业龙头企业 451 家,其中市级 151家,省级 30 家,国家级 3 家。2002 年,全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为 149 家,其中市级 71 家,省级 4 家,国家级 1 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四年内新增加 108家。据 2005 年农业部门对全市 256 家各级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各县市企业主要指标见附表一。企业总资产成倍增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02 年 76 家资产总额44.2 亿元,平均

3、资产为 4041 万元,2006 年 184 家,总资产 133.9 亿元,平均资产为 7277 万元。销售收入有大幅度提高。2002 年 76 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 81.1 亿元,平均为 1.1 亿。2006 年 184 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 245.3 亿元,平均 1.3 亿元。在调查的 256 家企业中,2005 年九成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 1000 万元,销售收入超过亿元企业有 45 家,销售收入列前100 位的企业其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 85%以上。2企业盈利能力略有增长。2002 年 76 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利润总额为 3.2亿元,平均不足 450 万

4、元,2006 年 184 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利税总额为9.65 亿元,平均 530 万元。2005 年调查的 256 家企业,销售收入前 100 位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平均值超过 1120 万元。近年来,龙头企业在数量、资产、销售收入方面有显著增加,盈利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企业规模前列的龙头企业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各区县市中,涌现了一批知名的农业龙头企业,如地处萧山的北极品水产品公司、紫香食品有限公司,余杭的蓝天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华味亨食品公司、顺风祥食品公司,淳安的农夫山泉、蚕丝绸公司等。附表一 2005 年杭州市各区县主要农业龙头企业统计表地区 个数 资产总额 (万元) 销售收入 (万

5、元) 利润(万 元) 税(万元) 职工人数 (人) 管理人(人) 本市基地(万亩) 本市收购(万吨) 吸纳农村建德 23 45477 80782 3714 2001 1474 231 59500 77811 2952萧山 38 490122 642737 27367 10532 11653 1753 327049 319282 11915桐庐 43 96369 138708 8140 5547 5352 692 92810 42309 4363富阳 33 223833 211453 6887 6925 5357 382 44341 172569 3874滨江 14 123833 158962

6、12911 6823 2764 497 18507 16311 2740淳安 6 136771 146467 3363 7790 1751 133 115650 25373 3639临安 32 71957 105771 4509 3610 2750 387 381688 94014 3875余杭 31 74499 149954 4785 2889 2948 447 53651 76145 3685市区 36 190261 305083 11796 7077 5253 1001 55557 119787 4662合计 256 1453122 1939917 83472 53194 39302 5

7、523 1148753 943601 41705(二)农业龙头企业科技水平1、科技人员数量。本项目调查了 39 个龙头企业,科技人员三年间由 145人增加到 200 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由 56 人增加为 102 人。科技人员占企业员工比例由 4.07%增加到 4.73%,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由 1.57%提高至 2.41%,科技人员的比例有所上升。科技人员大多数集中于企业的管理岗位,主要分布在质量检验、生产技术、财务等三个部门中,分布比例依次为 55:32:13。近年企业用于培训科技人员资金增加,据调查,每个科技人员培训支出由 2003 年的 518 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740 元

8、,主要途径是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2、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研发与技术改造。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开始注重技术研3发,与国内各级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各种类型的研发中心。我市列入省级农业科技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的 11 家单位,属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就有 9 家。如萧山区已有 25 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临安市已创建以企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4 家,已有 30 余项科研成果通过该体系顺利实现产业化。与此同时,龙头企业还注重技术改造。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市半数以上的农业产品加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共计 182 项,总投入 13.77 亿元,其中设备投入 11.1 亿元。如农夫山泉、杭州恒天面粉等

9、企业,纷纷从国外引进设备与生产技术,以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我们调研中,39 家企业科研投入由 2003 年的 522 万增至 2005 年的 1040万元,企业平均每年投入 26.7 万元。企业已具有一定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有12 家,占总数三分之一。三年内企业自主开发产品、新技术数量为 75 项,平均每个企业 1.92 项。39 家企业三年内共计新增项目 65 项,投资用于新项目与技术改造资金 8561 万元。企业新产品的产值比重有所加大,由 25.0%增长至38.6%。新产品的利润率高于企业平均利润 8.3%。接受调研的杭州紫香食品公司,三年投入技改资金超过 2000 万元

10、,接近企业三年来利润总额,产品销售额以每年 40%的速度提高。3、企业对农产品基地科技投入。主要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据39 家企业统计,三年内共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108 项,其中新品种 84 项,栽培、饲养新技术 24 项。新品种的引进与主要集中于企业自有基地,通过示范,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4、标准制定与应用。围绕农产品生产绿色、安全的要求,积极制订生产、加工流程的相关标准。走在全市前列的主要有萧山、余杭等区。萧山全区已制订农业生产标准达 88 个,并有 22 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 IS0 系列、HACCP 等国际生产体系认证。国家级绿色食品 119 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11、13 只,萧山萝卜干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余杭区通过水产、茶叶生产等领域制定相应的生产标准,以标准的实施,促进无公害基地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绿色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 26 只,有机农产品 14 只。径山茶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39 家企业数据显示,三年内共制订农产品生产、加工产品标准 28 项。其4中 15 家种植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全都实施了无公害生产标准。(三)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建设1、规模与总量。2006 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联系各类种植基地 369 万亩,畜牧养殖基地 192.3 万头(羽) ,水产面积 74.5 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还到市外建基地,在市外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2

12、50 万亩。2002 年 76 家龙头企业种植基地面积为 122 万亩。我们调研的 39 家企业,基地以当地为主,2003 年基地总面积 7.1 万亩,平均为 1820 亩,2005 年基地总面积 8.8 万亩,平均为 2268亩,比 2003 年增长 24.6%。2、收购数量。2002 年 76 家企业农产品总收购量为 96.7 万吨。2006 年全市 184 家农业龙头企业共收购农产品数量为 200 万吨,增长近一倍,其中属本地产品收购占一半。我们调研的 39 家企业,以收购金额统计,2005 年收购值为 43926 万元,近三年来每年增长幅度大于 8%。3、联结农户数量。2002 年 7

13、6 家企业联结带动农户 9.9 万户。2006 年 184家市级企业联结农户数为 30 万户。本次调研的 39 家企业,三年内农户带动总数由 7.71 万增至 8.46 万户,增长 11.8%。4、连结农户方式。企业由纯粹的农产品收购向以契约、合作生产方式转变。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通过入股参股参与生产基地建设、设立最低保护价收购、签订产销合同等方式。本次调研显示, 39 家企业采用保护价收购的 25 家,集中于特定产品的订单式生产。有 4 家采用返利形式,如杭州嘉惠农业开发公司,2005 年通过蔬菜加工的增值部分再按比例返还农户,返利占农户种植纯收入的15%。(四)、农业龙头企业品牌建设培育农产

14、品品牌,是提升农业产品及加工品市场竞争优势的有力举措。我市各县市近年来培育了一大批农业知名品牌。如萧山区,2005 年新增省级名牌产品 5 只、市级名牌产品 3 只。临安拥有浙江省名牌产品 3 个,杭州市名牌产品 4 个。余杭区拥有省级名牌产品 3 个,市级名牌产品 5 个,品牌农产品销售总额达 12 亿元。我们调研的 39 家企业都已完成企业商标注册,对产品市场营销与广告投入有所增加。企业总营销投入由 2003 的 443 万元增加至 2005 年的 708 万元。5二、农业龙头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企业管理与

15、小农经营、规模生产与分散耕作、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增长模式,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将农业拉上“农工贸一体化”的发展快车道。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并成为了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一)、农业龙头企业对当地农村经济总量贡献越来越大农业龙头企业较好地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农村经济中工业的比重明显加大。随着龙头企业数量、资产、生产销售总值、利税、企业员工就业数的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对当地农村经济总量贡献随之不断增加。据2005 年

16、的统计数据,杭州市农业种养类总收入为 153.2 亿元,其中种植业收入为 94.3 亿元,全市主要龙头企业年度收购当地种植业农产品金额约为 36.7 亿元,占全市种植产品收入的 38.9%。2002 年据全市 114 家主要农业龙头企业的统计数据,当年企业收购农产品金额约为 28 亿元,占全市种养类总收入32.7%。目前,杭州市总耕地面积 420 万亩,龙头企业自建基地或联结基地占总耕地面积比重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淳安、临安、建德等农业经济占比重相对较大一些的县市,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以县区的统计看,淳安是我市农村经济收入唯一不到 100 亿的县,也是市级农业龙头企

17、业最少的县区。分布在茶叶、特色果蔬加工、湖区水产养殖加工、茧丝绸及饮用水行业。至 2005 年底,优势特色产业产值达 15.55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 82.1%。全县 6 家龙头企业年收购额农产品 2.5 亿元,占年种植业产品销售收入的 28%,总销售额 14.6 亿元,平均值远远高于其他各县市。建德仅饲料、蔬菜、食品三个类型企业年度收购额达 4 亿元,占全市种植业销售收入的57%。临安的龙头企业主要集中于特产、竹制品、山货食品、节粮型畜禽养殖,全市 31 家企业收购农产品 14 亿元,是全年农、林、畜牧三大产业收入 75%。该市现有竹制品企业 6 家,年销售收入 1.1 亿元;食品加工企业

18、16 家,年销售收入 5 亿元;节粮型畜禽 5 家,销售收入 1 亿元。上述三类企业销售收入占所6有企业总销售收入的 80%以上。桐庐县以蜂业、茶叶为主,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 67 家,4 家企业达亿元规模,20 家企业有出口业务,12 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出口龙头企业的加工增值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高。现有蜂业企业 11 家,年销售收入 5.4 亿元,占杭州市蜂产品年销售量 40%以上。在萧山区,加工蔬菜、水产、苗木三类龙头企业产值已占总企业的 55%,全区畜牧、水产、蔬菜、花卉苗木、茶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 85.0%。(二)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龙头

19、企业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 通过联结农户、基地,有力地推动了优势、特色产业规模经营,区域优势得以体现。全市龙头企业从事六大优势产业生产、加工及流通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 90%以上。从龙头企业产业分布看,萧山、滨江区、市区集中于蔬菜瓜果种植加工、园林绿化苗木、密集型工厂化畜禽养殖、沿钱塘江滩涂高档水产养殖基地。山区集中于高效节粮型畜禽、桑蚕、属当地独特资源的土特产品种植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创办和发展初期,一般都是选择和依托具有地域特色的原材料进行深加工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捷径,由此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不管农业龙头企业处于杭州市哪个都市圈,都以利用当地资源为主,越往

20、外围,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高。企业充分利用了资源优势,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同时也大大促进了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种早期的优势又会成为发展的障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龙头企业的发展会面临原材料供应约束。随着企业深加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农产品原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但是具有地域特征的农产品原材料生产供应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很难相应增长,从而形成原材料供应约束;第二,龙头企业的发展会面临市场需求约束。地方特色产品的需求市场,往往也具有特定的消费群体,当这些群体得到满足之后,市场突破非常困难,从而形成市场需求约束。然而,本次调研中我们注意到,这种障碍往往会成为催生当地形成全

21、新产业的诱因。近年来山区半山区利用草山荒坡种植药用植物,因有企业参与,进行品种与技术引进、收购与深加工,迅速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即是典型的例子。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对其联结的农业产业、基地和农户的生产规模和水7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进行集约化生产,明显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生产基地、生产加工企业、流通市场同步建设,协调发展,使长期以来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农业生产格局开始打破,形成过去在一些发达国家才能看到的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大场景。龙头企业以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为依托,与农户建立起各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各龙头企业之间,以产业

22、带产品为纽带,将各类生产、加工、流通等相对应的龙头企业相互联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并不断有全新的产业出现与成长。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有着一定的利益联结,通过加强特色、高效、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增强农民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如淳安的蚕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以农业龙头企业淳安县茧丝绸公司为依托,建立“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带动了农民发展蚕桑。全县近年来每年新增加优质高产桑园基地 1 万余亩,目前在淳安农村有近 2.5 万户蚕农从事蚕桑生产,受益农业人口近 8 万,从事养蚕业的农户达 30%以上,蚕桑

23、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现阶段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龙头企业利用它的资金、技术、市场营销力量,通过初级农产品及原料加工增值,使农产品真正转变成了商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龙头企业推进了产业的发展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如萧山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兴起与发展,就是与当地建成的加工出口企业是分不开的。本次调研,有这样一家水产品加工企业,销售额历年来一直在保持 1 亿元以上,其中本地收购额 6000 万元。公司一方面解决了当地水产养殖的销售难点,带动农民养殖数量迅速增长。另一方面维持良好的经营态势与盈利能力。又如,建德的草莓种植业,依托当地草莓市场的带动得到了稳步的发展,但单纯的依靠

24、市场进行鲜果销售流通,受季节的限制较为突出,如果不能在加工方面得到解决和提升,要在当地继续扩大规模就比较困难。以上二个例子都充分说明了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三)龙头企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农村劳动力消化和转移经多年的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巨大,这一点已有较多的8统计数据可以应证。一方面,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用工,吸收了一批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就多数农业加工企业的性质而言,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力。目前,全市农业企业的固定职工人数约为 4.5 万人,平均每个企业在 100-150 人,吸纳农村劳动力约为 6.5 万人(其中外来人员

25、占一半) ,以每人月工资收入 800 元计,年收入 6 亿多元。加上季节性用工,龙头企业年支付工资一项将超过 10 亿元。目前,占七成的农业龙头企业仅停留于农产品的流通和简单加工上,随着农产品精深加企业的不断扩大,企业本身吸纳劳动力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联结基地农民,带动了产业农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据调查统计,共连接农户接近 30 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农户按企业的要求定向种植农作物品种与养殖畜禽品种,产品的销售渠道得以畅通,收入得到保障,生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根据对我市经济欠发达乡镇农民收入调查,富阳、建德市等山区乡镇通过发展节粮型畜牧业、食用菌种植和水果、草

26、莓,沿江发展水产养殖;淳安发展茶叶、桑蚕;临安发展传统的山核桃、毛竹,农民从事这些特色产业的收益占当地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较大,达 15-40%。对种桑养蚕、种植水果、珍稀食用菌等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乡村进行调查统计,受调查的农户中,此类产业单项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 30%以上,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此类乡镇农民近年来收入的明显提高,重要的因素是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产品市场流通或进行产品的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的生产加工基地,除了雇用长期或季节性的劳动力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劳动力的使用形式,即农民将土地租给企业后,又在自己的土地上按企业的统一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农事操作,获得固定劳动报酬。如桐庐县

27、溪南村,以杭州新迪农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形成了蔬菜生产专业村。全村劳动力转移不需要出村,安心从事蔬菜生产,收入水平大大提高。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消化、转移,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作用。(四)农业龙头企业推动了农村科技进步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科技应用、技术服务推进了农村科技进步。9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企业属性,除了注重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外,还需要有科技的支撑才能有发展后劲。因此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等方面都强于千家万户的农民。基地生产型企业一般在行业的种养技术上走在前列,并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通过技术示范、培训等

28、途径进行扩散,进一步带动更多的户参与生产经营,从而推陈出新,推动当地该行业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纯农产品加工企业,则更关注企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工工艺的技术开发、加工设备的改进升级换代、新产品的研发,以达到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农产品原材料稳定来源,也须投入资金进行新品种引进开发、种养新技术的研发、生产标准的制定,乃至对生产基地农户进行技术培训。面向生产基地农户的科技投入,自然提高了当地的农业技术水平与农民的科技水平。(四)龙头企业促进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农业龙头企业衍生于农业产业,联结基地农民,面向竞争激烈的市场,以自身管理水平、市场意识、科

29、技理念引导和服务基地农民,要求基地按照生产技术标准和订单、合同组织生产,注重产品质量,不但提高了产业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也使农民抛弃了沉积已久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积极投身于市场,促进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和投入方式的转变。这种变化对增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后劲,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体现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将起到深远的积极的影响。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加大用于生产的资金投入,促进当地经济总量的增加,刺激经济的发展,以杭州市近郊尤为显著。在水产畜禽养殖、蔬菜园艺设施栽培等产业,单位面积一次性投入固定资金、流动资金较多,吸引了具有一定实力的农民甚至工商资本进入此类行业,

30、从事养殖或种植,其意义已经突破单纯意义上农民生产转型以得到更好的土地收益。资金的投入必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配套设施的生产、配套服务或衍生服务行业的产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视。以近郊水产养殖为例,杭州市萧山、余杭与西湖区甲鱼养殖面积约2-3 万亩,其中温室放养面积 150 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建设成本 300 元计,就需投入建设资金 4.5 亿元。大棚蔬菜、花卉等等设施栽培也是这样,要有较10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三、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区域间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均衡以杭州市“十五”期间都市农业发展纲要所划定的都市农业圈、平原农业圈和山区农业圈三个层次看,各圈层以内而外,龙头企业

31、年总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对基地或农户的带动作用明显递减。以县市为区域,除淳安、滨江区外,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相差不大,但企业规模相差很大。淳安、建德、临安、桐庐四县市 101 家企业 2005 年销售收入为 43.7 亿元,而萧山与余杭二区 71 家企业销售收入达 74.1 亿元。山区农民往往是对出售农产品以提高收入依赖程度最高,但企业数量少、规模明显偏小。同一层次间,小规模企业同质化经营现象突出,造成一些农产品收购上的混乱。从行业层面分析,主要在茶叶、蜂蜜、山区特有的林产品(如临安的山核桃)行业特别突出,共同的特征是产品原料有较强的地域性,一般通过初级加工就可以上市流通,而进入加工的资金

32、投入、技术门坎也相对较低。据统计,富阳有食品加工企业 15 家,占龙头企业总数的近一半,但年销售超 5000 万的不足 5 家。(二)农业龙头企业科技支撑力不足1、自主知识产权缺乏。调查情况表明,尽管企业近年来科技人员数量与研发费用逐年递增,但多数企业仍不能独立从事技术创新和新新产品研发。在全部调研企业中,科技人员主要从事生产管理,但开展技术研发工作的并不多。也有生产加工结合型的企业,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较高,如种植养殖型的农业龙头,聘用农业部门的退休人员或在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占很大比例,对企业基地生产能够提供较大的帮助,但不可能从事技术研发。调研数据显示,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力度逐年增加,其新产品对总产值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从 25%递增到约 40%,新产品的利润率要明显高以企业的平均利润。可见新产品是龙头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但从从事蔬菜加工企业个案了解到,新产品主要以新蔬菜品种的引进,以及较为先进的加工设备引进形成的,而不是通过原料精深加工技术的提高上得以实现。所以,这种新产品优势维持时间不长,不能提升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