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黄山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 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的通知(国发 20067 号,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 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 10 号)和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皖政办 201626 号)精神, 为实现我市 2020 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十三五 ”期间全民科学素 质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十二五” 期 间,全市各地各部 门在市委、市政府正确
2、 领导下,围绕大局,积极进取,务实创新,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社会基础和人才支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深入实施,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高。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普资源不断丰富,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科技传播能力显著增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全社会“双创”热情得到极大激发。科普一 2 产业稳步发展,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发展机制逐步完善。公民科学素
3、质建设共建机制基本建立,大联合大协作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5 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 5.9%,位居全省第八,圆满完成了“十二五” 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达到 5%的目标任务,为“十三五”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5.9%)略低于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5.94%),与全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6.2%)还 有一定差距,全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科普信息化水平较为滞后,科普投入相对不足,科普资源相对缺乏,城乡之间公民科学素质发展还不平衡,全社会参与科学素质工作的激励机
4、制还不完善。“十三五” 时 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市加快调转促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学素质决定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二、方针和目标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 3 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5、的工作方 针,围绕“ 节约能源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继承创新、拓展提升,开放协同、普惠共享,精准发力、全面跨越,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公民科学素质基础。目标:按照国务院要求,到 2020 年,全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要达到 10%,我省要力争达到 10%,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建成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需求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 10%,公民了解科技知识、掌
6、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的愿望显著提高,运用科学知识、方法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求,突出工作主题,更加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广泛宣传普及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健康生活、防灾减灾等知识和观念,促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推动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创业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培育创业创新文化,形成一 4 尊重知识、鼓励创新、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鲜明导向,推动创新成果、创意项目通过创业实践转化为现实产品和服务。以重点人群科学
7、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学习实践能力明显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意识、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城镇劳动者的科学生产生活能力快速提高,贫困地区公民的科学素质显著提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民科学素质差距逐步缩小。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增强。科技教育与培训体系不断完善,社区科普益民服务机制逐步建立,科普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进展,科普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普产业加快发展,公民提升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显著增多。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共建共享、社会动员、监测评估等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普与
8、科研、教育、文化等融合发展,社会各方面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社会化工作格局逐步完善。三、重点任务(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任务: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科学思想 5 和科学精神。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完善高等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热情,提高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能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科技教育和校外科普活动有效衔
9、接。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接受科技教育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措施: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评价、考试制度。完善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增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的横向配合,加强对探究性学习的指导。重视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继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参与部门:市科协)推进高中阶段的科技教育。完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鼓励普通高中探索开展科学创新与技术实践的跨学科探究活动。规范学生综合
10、素质评价机制,促一 6 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学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借助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明天小小科学家等活动平台,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应用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科技教育,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科技教育进课堂、进教材,系统提升学生科学意识和综合素养。(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参与部门:市科协、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推进高校科学基础课建设,加强科学史等科学素质类视频公开课建设。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
11、择业观念,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推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和创业就业基地,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为青年提供将科技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渠道、平台。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鼓励支持高校及大学生履行科普职责,积极开展科普创作和科学传播工作。(牵头单位:黄山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参与部门:市教育局、市科协、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大力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非正规教育的促进作用,推动建立校内与校外、正规与非正规相
12、结合 7 的科技教育体系。广泛组织开展学校科技节、科技周、科普日、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百名专家进乡村学堂讲科普,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应急、身心健康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积极组织我市优秀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安徽省气象夏令营等活动。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鼓励中小学校利用科技馆、青少年宫、科技博物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各类科技场馆及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开展科技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科技场馆、博物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工作,探索科技教育校内外有效衔接的模式,推动实现科技教育活动在所有中小学全覆盖。(牵头
13、单位:市科协、市教育局,参与部门: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卫计委、市国土局、市民委、市商务局(粮食局)、市食药监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社科联、市残联、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均衡配置科技教育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科普活动融合发展。推进优质科技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合理使用互联网。大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少年科普活动,满足青少年对科技、教育信息的个性化需求。面向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科技辅导、心理疏导、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素质、丰富
14、生活阅历、增长见识。加强各类家一 8 长学校和青少年科普阵地建设,开展各类科技类亲子体验活动,搭建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的新平台,提高家长特别是母亲的科学素质。(牵头单位:市信息办、市教育局,参与部门:团市委、市卫计委、市民委、市食药监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妇联、市科协、市残联)(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任务: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生态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等,贯彻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普及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乡村文明等知识和观念。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及应用,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服务现代化。着力新培养 1 万名
15、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力提高农村妇女和农村留守人群的科学素质。措施: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农业综合服务站(所)、基层综 9 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在农业科技培训中的作用,面向农民开展科技教育培训。深入实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 培养计划,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强化专家和导师辅导、举办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回乡、大学生村官留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新创业。(牵头部门
16、:市农委、市委组织部,参与部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民委、团市委、市妇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 乡” 、畜牧科技 进万家等各 类科普活动,大力普及绿色发展、安全健康、耕地保护、防灾减灾、绿色殡葬等科技知识和观念,传播科学理念,反对封建迷信,帮助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民健康素养,建设美丽乡村和宜居村庄。(牵头单位:市农委,参与部门: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安监局、市民委、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卫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粮食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将科普设施纳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
17、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设中,提升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普惠 农兴村计划” 的示范作用,支持基层农技协、农村科普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的培养与建设。发挥全国及安徽省科普示范县(市、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参与部门:市财政局、市农委、市科协、市妇联、市食药监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加一 10 大对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宣传推广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建设农村科技 e 站,大力开展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新农民微视频展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
18、发挥科普中国、科普安徽、农村科技网络书屋等平台的作用,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素质。(牵头单位:市农委、市科协,参与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工商局、市广电台、团市委、市妇联)加强对薄弱地区的科技精准帮扶。实施科技精准扶贫,推动智力扶贫工程,加大农村贫困地区科技扶贫支持力度,强化贫困地区基层科技服务,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特派员开展“ 包村联户 ”扶贫服务。重点加 强贫困地区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开展科技重点帮扶。大力开展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组织开展“ 徽姑娘” 技能培训 活动,努力提高农 村妇女创业技能和科学素质。(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扶贫办、市科协,参与部门:市农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妇联)(三)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任务: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引导更多劳动者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以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进城务工人员及失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