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及历年真题一 、 统 计 学 原 理 课 程 的 概 况1 课 程 的 对 象本 课 程 的 教 学 对 象 是 国 家 开 放 大 学 ( 中 央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 开 放 教 育 试 点 专 业 财 经类 经 济 与 管 理 ( 专 科 ) 各 专 业 的 学 生 。2 学 时 及 学 分本 课 程 为 国 家 开 放 大 学 ( 中 央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 开 放 教 育 试 点 专 业 财 经 类 ( 专 科 )的 必 修 课 程 , 一 学 期 开 设 。学 时 : 90 课 时 学 分 : 5 学 分3 教 师 简 介主 编 :厦 门 大 学 教
2、 授 黄 良 文厦 门 大 学 教 授 陈 仁 恩主 讲 教 师 :厦 门 大 学 教 授 陈 仁 恩国 家 开 放 大 学 ( 中 央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 副 教 授 熊 应 进主 持 教 师 :国 家 开 放 大 学 ( 中 央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 副 教 授 : 熊 应 进联 系 电 话 : 010-57519062Email: 4 课 程 的 基 本 特 点统 计 学 原 理 是 为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科 各 专 业 学 生 开 设 的 一 门 必 修 基 础 课 ,也 是 经 济 管 理 工 作 者 和 经 济 研 究 人 员 应 该 必
3、 备 的 一 门 知 识 。 它 研 究 如 何 用 科 学 的 方 法去 搜 集 、 整 理 、 分 析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实 际 数 据 , 并 通 过 统 计 所 特 有 的 统 计 指 标和 指 标 体 系 , 表 明 所 研 究 的 社 会 经 济 现 象 的 规 模 、 水 平 、 速 度 、 比 例 和 效 益 , 以 反 映社 会 经 济 现 象 发 展 规 律 在 一 定 时 间 、 地 点 、 条 件 下 的 作 用 , 描 述 社 会 经 济 现 象 数 量 之间 的 联 系 关 系 和 变 动 规 律 , 也 是 进 一 步 学 习 其 他 相 关
4、 学 科 的 基 础 。该 课 程 的 开 出 在 政 治 经 济 学 、 经 济 数 学 基 础 、 基 础 会 计 学 课 程 之 后 。 设 置 本 课 程的 目 的 , 通 过 对 统 计 学 原 理 理 论 及 实 际 应 用 的 讲 授 , 使 学 生 系 统 掌 握 统 计 学 原 理 的 基本 原 理 、 基 本 内 容 和 基 本 方 法 , 提 高 经 济 分 析 和 经 济 信 息 处 理 的 能 力 。 一 方 面 是 为 了进 一 步 学 习 专 业 统 计 和 计 量 经 济 课 程 奠 定 理 论 和 方 法 基 础 。 另 一 方 面 也 为 学 习 经 济 与
5、管 理 学 科 各 专 业 的 后 继 课 程 和 进 行 社 会 经 济 问 题 研 究 、 掌 握 企 业 经 营 分 析 、 行 业 发 展分 析 , 或 者 各 种 经 济 主 题 分 析 提 供 基 本 的 数 量 分 析 方 法 。教 学 的 基 本 要 求 是 : ( 1) 正 确 认 识 课 程 的 性 质 、 任 务 及 其 研 究 对 象 , 全 面 了 解课 程 的 体 系 、 结 构 , 对 统 计 学 原 理 有 一 个 整 体 的 认 识 ; ( 2) 掌 握 学 科 的 基 本 概 念 、基 本 原 理 和 基 本 分 析 方 法 ; ( 3) 根 据 本 课 程
6、 是 通 过 统 计 分 析 方 法 描 述 社 会 经 济 现 象数 量 之 间 的 联 系 关 系 和 变 动 规 律 的 特 点 , 教 学 中 要 紧 密 联 系 社 会 经 济 活 动 的 实 际 , 把学 科 理 论 的 学 习 及 基 本 技 能 的 掌 握 和 对 社 会 经 济 活 动 实 际 数 据 的 分 析 联 系 起 来 , 切 实提 高 分 析 问 题 、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 4) 善 于 使 用 本 课 多 种 媒 体 教 材 。 在 学 习 中 应 有重 点 、 有 选 择 地 使 用 好 本 课 的 教 学 材 料 。二 、 统 计 学 原 理
7、 主 教 材文 字 教 材 是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要 用 书 , 是 教 学 的 主 要 媒 体 和 课 程 考 核 的 基 本 依 据 , 教材 除 系 统 、 全 面 的 反 映 了 本 门 课 程 的 全 部 内 容 外 , 在 每 章 开 头 有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 章末 有 对 本 章 重 难 点 内 容 的 小 结 , 对 重 点 、 难 点 问 题 的 掌 握 进 行 指 导 , 并 配 备 有 一 定 数量 的 思 考 练 习 题 , 帮 助 学 生 对 基 本 技 能 的 掌 握 和 运 用 ; 辅 导 教 材 主 要 对 教 学 中 的 重 难点 问 题
8、进 行 分 析 , 并 就 典 型 例 题 的 解 题 思 路 、 方 法 及 过 程 进 行 详 细 的 示 范 , 同 时 配 有大 量 的 不 同 题 型 的 练 习 , 用 以 强 化 学 生 对 课 程 基 本 原 理 的 理 解 及 基 本 技 能 的 掌 握 与 运用 。 本 课 程 的 文 字 主 教 材 为 黄 良 文 、 陈 仁 恩 主 编 的 统 计 学 原 理 ( 修 订 本 ) , 中 央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出 版 社 2006 年 第 4 版 。三 、 统 计 学 原 理 课 程 内 容 及 要 求第 一 章 : 统 计 总 论1了解统计的涵义,掌握统计学的研究
9、对象及其特点,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方法。2重点掌握统计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标志、标志表现、变量、变量值、统计指标等基本概念及相互联系和区别,在具体实例中确定这几个基本范畴。3了确统计的三大基本职能,了解国家统计的任务、组织和管理。第 二 章 : 统 计 调 查1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和要求;了解统计调查担负提供统计资料的任务。2掌握统计调查方案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掌握统计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及填报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调查项目的确定;掌握调查时期和调查时限的区别。3了解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概念、划分依据及应用条件;掌握普查的特点和形式;重点掌握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优点和组织形式。第 三 章 : 统 计 整
10、 理1了解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起承前启后的地位。2掌握统计分组的概念、分组标志的概念及选择依据,掌握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重点掌握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的区别;重点掌握组距的确定、组限的表示方法和组中值的计算。3掌握统计分布的概念、种类、分配数列的组成要素;频数和频率的含义及其作用。4掌握统计表的种类;了解统计表的编制并能运用。第 四 章 : 综 合 指 标1了解总量指标的含义及其分类;重点掌握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涵义及相互关系。2了解相对指标的概念和分类;重点掌握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掌握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和涵义,掌握强度相对指标的概念及计算;了解比较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的概
11、念和计算。3掌握平均指标的含义、特点和作用;重点掌握加权算数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应用条件和具体运算,掌握理解权数的选择和影响平均数大小的因素。4掌握变异指标的概念及其种类;重点掌握标准差、变异系数的计算和应用。第 五 章 : 抽 样 估 计1掌握抽样推断的意义、特点和内容;掌握全及总体和样本总体、全及指标和抽样指标、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等概念及区别。2掌握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涵义及相互关系,重点掌握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方法。3了解点估计的意义;重点掌握区间估计的两套模式的应用(包括均值估计和成数估计) 。4了解抽样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类型;掌握简单随机抽样必要抽
12、样单位数的计算。第 六 章 : 假 设 检 验1了解假设检验的概念及其基本思路。2了解显箸性水平及其在假设检验中的作用。3了解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方法。4了解两类错误的关系及检验功效的衡量。5了解符号检验与秩和检验的基本原理。第 七 章 : 相 关 分 析1掌握相关的概念及分类,了解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2了解相关图表的编 制和意义;重点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应用。3了解回归分析的意义,重点掌握简单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并用最小平方法求解直线回归方程:Yc=a+bX,掌握回归系数 b 的涵义;了解估计标准误。第 八 章 : 指 数 分 析 1了解指数的意义,掌握指数的分类。2重点掌握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总
13、指数的方法、公式和具体应用;重点掌握算数平均数指数、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具体计算;掌握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关系。3了解现实中几种经济指数的意义及其计算。4重点掌握指数体系内容及因素分析(包括总量指标因素分析和平均指标因素分析) 。5了解指数数列的意义及编制。第 九 章 : 动 态 数 列 分 析1了解动态数列的意义和分类,掌握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区别。2了解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的含义,重点掌握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的各种计算公式及应用条件。3掌握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含义,重点掌握发展(增长)速度、平均发展(增长)速度、增长量、平
14、均增长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第 十 章 : 统 计 综 合 分 析 与 评 价1了解统计综合分析的概念、作用、特点及其一般步骤。2了解什么是统计比较,统计比较的基本规则以及国际统计比较方法。3了解统计综合评价的一般程序,主要方法以及综合国力中的应用。四、考核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电大开放教育试点专科财经类各专业的学生。(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包括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布置的 4 次平时作业及各省市电大根据教学要求自行安排的平时作业
15、。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 30%。按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考试中心的规定,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 70%。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 分为合格。(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四)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
16、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五)命题原则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2命题注重对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试题力求覆盖面广一些,并应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3试卷要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20、理解和掌握 45、综合应用 35。4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 20,较易 30,较难30,难 20。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17、。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六)试题类型及结构试题类型大致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和选择题:(1)判断题:通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占全部试题的 10。(2)单项选择及多项选择:前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后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的 20。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计算题:(3)简答: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占全部试题的 20左右。(4)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 50。做计
18、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七)考核形式本课学习过程考核的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八)答题时限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 90 分钟。(九)其他说明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五、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一)2014 年 7 月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019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 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统计学原理 试题注意事项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
19、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将其顺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1五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 60、74、79、85、91,则“数学成绩”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2要调查某市国营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则( )。A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B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C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都是每个企业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报告单位是每个企业3某企业对某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A
20、80-89% B80%以下 C90%以下 D85%以下90-99% 80.1-90% 90-100% 85-95%100-109% 90.1-100% 100-110% 95-105%110%以上 100.1-110% 110%以上 ios-iis%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5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6在一般
21、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A.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B销售量、产量C销售价格、产量 D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每小题 2 分,本题共 8 分)7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受各组频数和频率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9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是( )
22、。A.样本单位数 B样本指标 。C。全及指标 D抽样误差范围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10.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商品零售量指数 B商品零售额指数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E单位成本指数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12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13.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4.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15.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四、筒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2
23、0 分)16.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17.简述在综合指数计算中对同度量时期的要求。五、计算分析题(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第 18 题 20 分,第19、20 题各15 分,本题共 50 分)18.某生产车间 40 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43 35 37 25 45 29 叶 43 3136 49 34 47 33 43 38 4232 25 30 46 29 34 38 4643 39 35 40 48 33 27 28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车间人工生产情况。(3)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