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论文)装订线目录摘要 .IABSTRACT.II1.绪 论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21.2研究现状 .21.3研究内容与方法 .31.3.1研究内容 .31.3.2研究方法 .32.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42.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42.1.1商业银行风险概念 .42.1.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念 .42.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趋势及外部环境分析 .42.2.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趋势 .42.2.2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53.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分析 .63.1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63.1.1建设银行风险管理总体情况 .
2、63.1.2建设银行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63.2建设银行新资本协议实施情况 .83.2.1建设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83.2.2建设 银行内评体系建设情况 .104.建设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4.1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滞后 .11毕业设计(论文)装订线4.1.1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度不够 .114.1.2风险管理覆盖面不够 .114.2贷款审批程序滞后 .114.2.1流程过长 .114.2.2审批环节尚未完全实现电子化 .124.3风险管理主动性不强 .124.3.1事前预警与事中控制不够 .124.3.2对网店的监控不足 .124.4建设银行风险管理 SWOT分析 .
3、124.4.1优势 .124.4.2劣势 .134.4.3机遇 .154.4.4挑战 .155.完善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75.1完善建设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175.2全面推动建设银行转型升级 .175.3完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185.3.1建立网络化、过程化的管理模式 .185.3.2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195.3.3改善风险管理环境 .195.3.4重视风险控制成本 .196.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毕业设计(论文)1装订线正文1.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商业银行作为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企业,毋庸置疑风险管理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20
4、06 年 12 月 11 日,我国银行业在经过漫长的五年过渡期之后,正式完全对外开放,由此引发了银行业一系列的变化。在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步调走出去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外资银行加入到中国的金融市场,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把控风险的水平不断进步,越来越强。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水平与生存能力,也是整个金融市场安定有序运行和发展进步的基础。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水平取决于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水平,相关机制必须不停完善与改革,才能跟上当今社会形势,做到与时俱进。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举重若轻,因而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商业银行
5、的运行过程。为了适应日渐激烈的竞争,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通过探究风险管理模型、创建风险管理部门等形式,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方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银行内部因素的制约,在内控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与国际先进的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既缺乏统筹规划也没有形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这些方面都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金融系统的稳定繁荣。国际商业银行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着前进,理念的累积与方法的总结,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也看到
6、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在 2008 年的次贷危机中受到了很大冲击。毕业设计(论文)2装订线国际先进的金融机构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学习的榜样,却也没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经受住考验,这也是金融风暴给予世界各国银行业的敲的一次警钟,今后商业银行需在风险管理技术、监管理念和实践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这也特别警醒了我国银行业。因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商业银行成功有效的风险管理经验,摒弃不作为的方法措施,并汲取其中失败的经验教训,避免步次贷危机的后尘,国内商业银行的改制改革才能得以顺利进行。1.1.2 研究意义我们知道银行是高风险行业,所以投资者既要短期内重视银行的盈利状况,又得长期上重视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内控体系。
7、同时,国际上的一些外资银行和投资公司,经过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在风险管理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因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来对国外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取长补短,对促进我国银行业提高把控风险水平,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从容面对和处理各种风险和挑战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2 研究现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是单个银行的问题,而是整个银行体系、金融体系的问题。因而,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研究不是某个地区或国家的事情,而是世界性的事情。在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研究的问题上国外的研究较早、研究成果较丰富,并且在上述的介绍中我们看到国外的研究已经不再是以传统方法的研究为重点,而是以现代模型的应用为主要研究
8、方向。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侧重理论贡献,涌现出很多理论,具有很好的指导实践的作用,也因此相关的研究逐渐成熟,形成了较完备的风险管理理论;另一方面侧重实际应用,注重在技术上的研究,表现为风险量化模型和方法的产生和应用。相对国外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关于如何有效把控风险的理论成果就欠缺很多。其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认识和分析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依赖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为财务指标分析;其二,表现多为实务性、描述性和局部性的研究,与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差距,体现在缺乏理论分析和整体分析。目前,我国理论界亦或是毕业设计(论文)3装订线银行内的一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专家的相关理论和成
9、果也逐渐丰富起来,很多著作中都阐述了关于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与此同时,央行和银监会也针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和管理办法,但尚不够完善,为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规范和办法,商业银行仍需要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学习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把研究方向对准技术、制度和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出更好更适合的政策建议。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 研究内容本文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内容入手,以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建设银行为例,对其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管理措施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其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了 SWO
10、T 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1.3.2 研究方法本文以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为依据,把理论分析、数据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一起联合运用,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主要不足以及有待加强和改善的地方进行分析,总结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并据此给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毕业设计(论文)4装订线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基础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2.1.1 商业银行风险概念风险就是指遭受损失或发生不利于自身的时间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的风险是就是在内外部发展环境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或是由于银行决策的失误,银行的资产或利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实际上,商业银行的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
11、而导致的。这种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既有可能是当前的利益损失,也有可能是对未来收益的影响。在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上,巴塞尔委员会给出了分类的标准,包括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利率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声誉风险几大类别。2.1.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就是指,银行为了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而采取的一整套防范措施。对商业银行而言,开展风险管理是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最重要手段。全面风险管理就是指商业银行在充分把握金融政策的基础上,从完善制度、改进管理工具角度,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度量和控制的重要过程。全面风险管理是对原有风险管理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张,
12、是银行为了更好地适应业务多元化而采取的以事前、事中和事后一连串的风险管理措施组合,具有层次的多样性和方向的多元化特征。风险管理包括了风险识别、风险预估、风险评价以及风险管理技术等几个环节。风险识别就是指银行能够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可能产生的风险种类和影响因素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发现,银行只有完善风险识别过程,才能够准确地发现可能的风险种类,并通过对大量的风险信息的分析,开展后续的风险管理工作。风险评价就是指银行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的发生的概率、可能造成的损失等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价,并通过全面的分析做出风险管理的决策。2.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趋势及外部环境分析2.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趋势商业银
13、行的风险管理关系到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银行竞毕业设计(论文)5装订线争力的有力体现。风险管理的演变进程与银行的发展进程是紧密相关的。在 2000 年之后,巴塞尔自本协议实施以来,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渐从原先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转型,而提升风险管理的全面性、主动性、动态性等要素成为新的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一些新的风险管理技术被逐渐运用到实践中,使得风险管理的内涵更加丰富,发展更加全面。2.2.2 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分析近年来,世界金融发展形势日趋复杂和多变,首尔峰会召开之后,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的改革已经启动,新的巴塞尔协议开始实施,这就要求银行业在资金流动和监管方面投入更大的
14、精力,从而强化银行的风险管理。从我国发展态势开,金融业正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使得银行监管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这些新形势使得国内银行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发展环境,银行业之间的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业务拓展的压力与风险监管的压力并存,共同构成了银行发展的新环境。毕业设计(论文)6装订线3.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分析3.1 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现状3.1.1 建设银行风险管理总体情况一直以来,建设银行对其风险的定义就是收益与损失存在的不确定性。从目前建设银行面临的风险种类上看,主要包括了信用、市场、操作以及流动性等多个方面。从建设银行的风险管理目标上看,主要是在将银行风险控制在
15、一定范围内的基础上,对银行的现有资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优化,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以及监管部门的风险管理要求,进一步增加银行的收益。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建设银行就需要在现有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构建适合其需要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这种全面风险管理需要涵盖外部的所有建行分支机构以经济内部的所有业务部门,同时这种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需要在全体员工中予以普及和强化,在风险管理制度上应当执行的更加严格。从建设银行的风险管理原则上看,其主要坚持的是依法依规、独立专业、权责明晰、全站主动、协调统一、收益匹配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建设银行根据国内外其他银行的实践,确定了自己的风险管理标准和目标,同时确
16、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关键指标。在现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设银行不断根据外界环境和业务开展的变化,及时调整指标类型,丰富指标种类。这些指标是由建行的风险监管委员会制定并提出的,关键指标是由管理层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经批准后实施。同时关键指标的执行过程中,相关负责人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回报情况。3.1.2 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第一,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基本情况。建设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已经运行了较长时间,高层包括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中层包括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委员会,而总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共同参与风险的管理过程,构成了建行风险管理的总体组织架构。毕业设计(论文)7装订线图 3.1 建设银行
17、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图 1张开春. A 银行 B分行风险管理研究D. 江南大学 2008第二,风险管理责任分工。在董事会层面,负责对建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指导,并且担负着建行风险管理的决策职能,这一层面的风险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从战略角度对建行的风险管理各项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并通过监管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实施到位。目前,建设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实施的各项措施都需要经过董事会的审核与批准才能够得以实施。风险管理委员会是隶属于董事会的风险管理机构,其职责是对建行的风险管理目标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实时监控建行风险管理政策和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出解决意见和指导建议。风险管理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建行
18、的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机构,需要对建行运行当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向董事会报告。在高管层面,高管机构是目前建行内部仅次于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的风险管理决策和执行机构。在高管层的指导下,相关部门才能够开展与1 张开春. A 银行 B分行风险管理研究D. 江南大学 2008 毕业设计(论文)8装订线风险管理相关的业务工作,并进行明确的分工。高管层会对每个部门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授权,并成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监督部门,负责事后对相关部门的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层面,建设银行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是其风险管理政策的直接执行机构,并负责对各个
19、业务部门风险管理的指导和牵头工作。建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包括了总部之下的各类职能模块以及其他类别的风险管理牵头部门。建行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对各类风险的管理,同时需要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并提供风险管理的技术支持,分析各个部门风险管理报告,并开展相应的监察和监督工作。在分支机构、附属机构以及业务部门中,财务部门负责对建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战略发展部门负责对建行存在的战略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行政办公室负责对建行的企业形象或声誉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而业务部门以及下设的分支机构则负责对金融产品、客户信用等运营风险进行监督和管理。在纵向的业务体系中,建行实施的是双线报告
20、的风险报告制度,既要向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报告风险情况,有需要向建行总部的风险管理部门报告情况。在境外分支机构中,其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在建行风险偏好下,组织实施对其下属机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并及时向建行总部的风险管理部门报告监管情况。境外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部门也需要按照双线的报告制度执行,及要想机构负责人报告风险管理情况,同时也需要向建行总部的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报告。3.2 建设银行新资本协议实施情况3.2.1 建设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一是明确风险管理政策和职责。主要体现在风险缓释工具协调管理层面,在新协议出台之前,建行并没有统一的风险缓释工具管理部门,这些管理职能是由各个不同部门分别承担的;但是在新协议出台之后,建行对风险缓释管理流程进行重新的梳理,出台了风险缓释管理指引等多项风险管理政策文件,并结合自身业务实际情况和特点,对风险缓释管理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确保这一系统能够保持高效运转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