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滴答 文档编号:1299217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 (共 8 页 )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以赊店镇为例 摘 要 : 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条件的见证,承载着人们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部分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古镇、古村落在市场经济中逐渐丧失了自身文化。本文以 赊店镇为例,具体阐述在古镇的开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 :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赊店镇 传统村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中,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一 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发展过程。它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条件的见证,承载着人们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

2、历史,对现代社会来说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享有“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等美誉。 1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我国传统古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部分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古镇、古村落在市场经济中逐渐丧失了自身文化。所以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以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迫切任务。本文以赊店为例具体阐述在对赊店镇进行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 1 赊店镇概况 赊店镇 亦称赊旗镇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沿,南阳市社旗县城所在地,因东汉时刘秀举义兵赊旗而得名 。该镇至 清乾隆、嘉庆年间 商贾云集,繁华异常 , 是 中原、江南数省货物集散 地

3、 。 与周口镇、道口 镇、朱仙镇齐名, 是中原 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2 。清代赊店镇人口多达十三万,周围城墙长 9 千米,城内街道按行业分为铜器、瓷器、山货、骡马、牛行等 72 条专业街。 1965 年,以该镇为冶所组建社旗县时,改名社旗镇。 目前,该镇工业以酿酒、医药、化工、汽车配件、淀粉、皮革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 72 条古街道仍保留清 代布局,古镇中心区域的第 2 页 (共 8 页 ) 山陕会馆、厘金局、镖局、票号等古建筑鳞比栉次,保存完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因其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艺术极其精湛,被誉为“天下第一会馆”,蕴含着极为深厚而独特的商业文化、会馆文化和关公

4、文化 3 。 2 赊店镇的旅游吸引力 2.1 历史商镇 赊店镇由来已久。赊店镇的商业兴盛期当属明万历年间至清末民初, 300 余年长盛不衰, 尤 属清乾、嘉 庆 年间达到鼎盛。清时为河南省四大名镇 (朱仙镇、回郭镇、荆关镇 )之一。清乾隆、嘉庆年间商业兴隆,繁荣异常。水运发达,南通荆楚,北达 幽蓟,东连闽浙,西接雍凉,为中原、江南数省货物集散之商埠。乾隆二十年 (1755 年 )建赊店巡检司、设营讯、把总署。鼎盛时期,镇内流动人口达十三万之众。21 家骡马店朝夕客商不断, 48 家过载行日夜装卸不停。白日千帆过,夜间万盏灯。临暮,船上楚湘歌舞达旦,岸上交易灯火如昼。 500 多商号总集百货,

5、72道街分行划市,相聚经营,生意兴隆 2 。 72 条街道、 “ 天下第一会馆 ” 、九门城墙曾见证过赊店的繁华,“ 历史文化名镇 ” 、 “ 中原最大清代建筑群 ” 等都让赊店今天的发展底气十足,赊店本身的古建筑群是其依仗的优势之一;此外 ,赊店古镇有着深厚的商业文化根基, “ 诚信、自律、规则 ” 等传统价值贯穿赊店繁华之始末并促成了赊店的繁荣, “ 中国民间商会文化之脉 ”“ 中国商业规则之源 ” 更是赊店商业文明的有力佐证。 2.2 山陕会馆 社旗山陕会馆在全国现存 80 余座同类建筑中,首家于 1988 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业内专家公认为 “中国第一会馆

6、 “。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 1892 年)竣工,共历六帝 136年。会馆总占地面积 12885. 29 平方米,建筑面积 6235.196 平方米。整体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有:琉璃照壁、悬鉴楼、石牌坊、大拜殿、春秋楼。两侧相陪建筑有木旗杆、铁旗杆、东西辕第 3 页 (共 8 页 ) 门、东西马厩、钟、鼓楼、东、西长廊、腰楼、药王殿、马王殿、道坊院等。其中春秋楼及其附属建筑于咸丰七年为捻军所焚,现存建筑152 间。 社旗山陕会馆系当年寓居此地的山陕二省商人集资兴建的同乡会馆,因馆内敬奉关公,为此又名关公祠、山陕庙

7、,是一座商业会馆类建筑与关帝庙建筑完美结合的古建筑群。各地的能工巧匠齐集于此,各展绝技,从而使社旗山陕会馆的建筑艺术达到了其时的巅峰 状态。其建筑集宫殿、庙宇、商馆、民居、园林建筑之大成,既雄伟壮观、雍容华贵,又玲珑秀丽、典雅有致;既渲染了宫殿的气势和庙宇的静穆,又充满着柔美色彩和诗情画意,给人以艺术整体美的强大震 撼力。特别是其装饰艺术,如木雕、石雕、砖雕、琉璃、彩画、宫灯、 刺 绣品等,其镂雕之精巧、内容之丰富、色彩之华丽,堪称绝品。会馆之整体建筑 布局严谨,排列有序,装饰富丽气派, 成 为国内罕见的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群。多位全国著名古建筑权威专家对社旗山陕会馆精湛的

8、建筑装饰艺术及丰富的商业文化内涵均给予高度评价 。 2.3 御 酒之乡 赊店酒文化是社旗旅游文化资源的另一亮点。赊店酿酒历史渊远流长,可谓天长地久,早在夏、周、商时代,就已成为宫廷御酒的主要产地,称之为中华御酒之乡当值无愧。 明清时期 是赊店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赊店镇内酒馆林立,酒商云集、酒香四溢,酿酒业占有重要地位,几十家酒馆联合成了社团组织 “ 酒仙社 ” ,赊店老酒畅销湖广。赊店酒业就是在 “ 酒仙社 ” 、“ 永降统 ” 、 “ 永禄美 ” 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生产所用的青代泥池 “ 老窖 ” 已被批准为文物保护。 为此,赊店酿酒业是赊店辉煌商业的重要象征。 3 赊 店

9、镇保护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旅游 近年 来,随着社旗县政府对古镇的重视,对古镇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对 古镇保护较好但是由于多方原因还存在一 些 问题。 第 4 页 (共 8 页 ) 3.1 赊店镇保护开发现状 由于 以前 人们对赊店古镇的保护开发利用价值缺乏认识,为追求片面的现代化新城建设,使赊店古镇的环境风貌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富裕的居民不断拆除传统的建筑建设现代化小洋楼的同时,房地产开发商的大规模拆建 以及 市民旧房改造,使赊店古镇很多历史遗存消失。如美食城、温州商贸城、山陕会馆广场等这些大规模房地产开发项目,使永庆街北端 三座清代商铺、骡店街十二座清代商铺和民居、山

10、陕会馆前永安街六座清代商铺等灭失。据不完全统计,在老街、关帝庙街、长春街、安乐街、平安街、东裕街、公安街、天平街、南中心街、西阁内街等区域,被居民拆改建的清代商铺和民居达一百余座。所庆幸的是社旗县工业基础差,农业底子簿,经济发展滞后,城镇建设速度缓慢,使赊店古镇的历史格局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瓷器街、老街、永庆街、关帝庙街、铜器街等大部分清代商铺、院落建筑和其他街区少部分清代商铺、院落建筑,以及清代建筑群山陕会馆、福建会馆、火神庙、厘金局等一百余处古建筑保留基本完整 。 自上世纪 九十 年代开始,社旗县开始有计划地发展旅 游。 2003 年以来, 社旗 县政府对赊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 , 成立

11、了社旗县文物局、赊店历史文化研究会、社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开发领导小组等管理研究机构。制订了赊店名镇保护规划、社旗瓷器街规划 方案暨保护维修设计,出台了赊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暂行规定等 。实施了瓷器街周边古建筑群、火神庙、刘秀酒馆、戴家大院、姜家大院等的保护维修,打造了山陕会馆、福建会馆、厘金局、蔚盛长票号、广盛镖局等文物旅游景点,恢复了赊店镇西寨门 “ 邑爽门 ” 和 “ 永庆街 ” 木牌楼等打造赊店历 史文化名镇名片工作已初见成效。 3.2 赊店镇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赊店古镇的旅游开发已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旅游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 3.2.1古 镇风貌 的破坏

12、 第 5 页 (共 8 页 ) 房地产开发商 利用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赊店古镇内大搞房地产开发,把赊店古镇单一的商贸功能转化成集商贸、娱乐、餐饮、交通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使赊店古镇建筑容量增加,人口增多,交通拥挤,原有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严重破坏了赊店古镇的原有格局和环境风貌。 镇内居民拆除古建筑。 古镇内居住的居民富裕后, 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提高, 不顾 政府的三令五申,千方百计拆掉传统的,阴暗潮湿岌岌可危的砖木结构古建筑建楼房 , 纷纷效仿兴建西式小洋楼, 使大量的传统古建筑不复存在。 3.2.2资金投入的制约 社旗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古城保护开发资金严重不足

13、,这是制约保护开发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从平遥和丽江的经验看,古城保护开发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根据初步测算,赊店古城的保护开发需要投入资金在 10 亿元以上,资金缺口相当大。 3.2.3文化 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善的制约 赊店镇文化 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善的制约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景点少。至目前,对外开放的只有山陕会馆、福建会馆、镖局、厘金局 4 个景点,游客可看的内容比较少。 二是 品牌形象弱。 曾 提出要打造 “ 南有丽江,北有平遥,中有赊店 ” 的 “ 中原第一明清古城 ” 品牌,但由于受建 设、宣传、推介等多种因素制约,赊店古城的品牌还没有真正打响。 三是 旅游 “ 六要素

14、” 不完善。在 “ 吃、住、行、游、购、娱 ”“ 六要素 ” 方面存在着交通不畅(境内无铁路、无高速、无高等级公路)、食宿条件差(无星级宾馆)、文化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开发滞后等问题 4 。 3.2.4人才匮乏的制约 古城保护开发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一项专业性 非常强的工作,需大量的专业技 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目前现有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古城发展的需要 。 游客服务中心和相关景点的工作人员没有穿统一的制服 ,工作人员工作时主要使用的还是地方方言 ,能用外语交流的工作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这种状况对古镇旅游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 第 6 页 (共 8 页 ) 4 总结及 建议 4.1 总结 当地政府对

15、传统古镇赊店镇的保护开发方面社旗县城所在地 赊店镇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实施了瓷器街周边古建筑群、火神庙、刘秀酒馆、戴家大院、姜家大院等的保护维修,打造了山陕会馆、福建会馆、厘金局、蔚盛长票号、广盛镖局等文物旅游景点,恢复 了赊店镇西寨门 “ 邑爽门 ” 和 “ 永庆街 ” 木牌楼等 ,对赊店镇得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对传统古镇的保护开发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之处 。如开发商却以营利为目的,欺上瞒下,违规违法操作, 以及居民私自拆除古建筑兴建楼房破坏 古镇风貌, 还有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文化 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善 ,专业人才匮乏等这些都制约着赊店镇得旅游开发与发展。 历史文化名镇建设 应

16、本着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不改变文物现状,不改变 赊店镇 历史街区布局、与瓷器街和山陕会馆相协调、恢复历史建筑风貌、改善居住生活条件、提高历史文化名镇品味为目 的等原则, 对赊店镇进行开发保护。 4.2 建议 4.2.1科学规划,适度开发 政府 科学制定各类赊店古镇方面的保护规划,确保有限的投入得到有效地回报,现实利益符合长远利益。 政府应 有计划、有步骤的将古镇内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和高密度的居民区居民向新城区迁疏,减缓赊店古镇基础设施压力,拆除或改建赊店古镇内两层以上的楼堂馆所,使其同赊店古镇历史面貌相一致。 在维修文物建筑时一定要能保留就保留,能不换就不换,尽可能保留

17、或不改变历史文化信息。恢复一部分有一定影响力的现已灭失的历史景观。恢复南寨墙和部分东寨墙,恢复西南寨 门、南寨门、东寨门和古码头等。 4.2.2坚持市场化 原则 , 筹 措资金 市场化是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瓶颈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旅游服务第 7 页 (共 8 页 ) 业快速发展的唯一选择。 要 坚持 “ 政府规划,政策引导,多元投入 ”的原则,创新投融资体制,通过争取项目、盘活土地、招商引资、激活民 资等措施,实现投资主体多样化、融资渠道多元化,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5 。 4.2.3完善 产业链条 , 促进发展 首先, 开发系列化旅游项目 。 赊店古镇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价值颇高 ,但目前的旅游项目

18、过于单一 ,赊店古镇应该依托本地旅游资源优势 ,开发系列化旅游项目 ,如依据赊店古镇民 间建筑特色 ,建立赊店古建筑参观项目 ;赊店古镇是中国古代城镇的实物标本 ,古镇整体建筑以“山陕会馆”为中心 , 72 条街道、 36 条胡同呈严格的对称布局 ,主要街道两旁基本上保存了原始商业店铺的历史面貌 ,依据这些优势 ,可以开展游览古镇历史街区项目 6 。 其次, 科学 加强宣传促销 ,提升赊店古镇的知名度 。可以 借助网络资源优势宣传促销 .赊店古镇可以与知名网站合作 ,如中国古镇网、河南旅游资讯网、国家旅游局网站 ,在这些知名网站上开辟栏目介绍赊店古镇情况 ;还 要积极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联系

19、 ,可以选择旅游卫视、河南电视台等电视媒体 在黄金时段播放赊店古镇的宣传资料 。还 可以邀请一些“名人”游赊店古镇 ,因为名人对景区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 。 再次,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运输业、酒店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等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社旗的主导产业,成为拉动其它产业发展的龙头,进而推动社旗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永续发展和协调发展 4 。 4.2.4引进人才,发展旅游 当地政府可以高薪聘请一些专业人才来古镇工作,对古镇进行旅游开发。还可以到高校去招聘一些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到古镇从事旅游讲解等服务提高古 镇旅游服务水平。还可以 聘请旅游院校或

20、企业人员到赊店古镇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或者 派员工到古镇旅游发展较好的地方参观、见习 ,提高 景区人员服务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李瑞,刘建中 .豫西南山地丘陵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研究 以吴垭石头村为第 8 页 (共 8 页 ) 例 J.南都学坛 , 2008,28(2). 2 赊店历史文化研究学会编著 .赊店 M.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05. 3 吕凤林 .南阳拾古 M.北京 :中国文化出版社 ,2005. 4 秦鹏鸣 .赊店古城文化资源开发应走产业开发之路 . D社旗网讯 ,2009, 17(11). 5 车震宇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 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21、 6 张付芝 . 赊店古镇旅游开发探讨 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9,8(9). 7 姜新旺 ,谭万勇 .苍坡古村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 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8 中国古村游编委会 .中国古村游 M.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5. 9 王中旸 .河南郏县临沣寨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J.南都学 坛 ,2009,29( 4). 10 车震宇 ,保继刚 .市县级政策与管理在古村落保护和旅游中的重要性 以黄山市、大理州和丽江市为例 J.建筑学报 ,2006,11(12).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

22、illage A case of SheDian Abstract :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precious cul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is human nature, long-term adaptation the testimony of using the natural condition, bearing the people here.we of production and life history. But as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some have value in develo

23、ping tourism town, the ancient village in market economy gradually lost its culture. Based on SheDian town, for examp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tection and presents its own protection advice. 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Tourism development; SheDian tow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