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地理论与南阳发展战略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滴答 文档编号:1299290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地理论与南阳发展战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腹地理论与南阳发展战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腹地理论与南阳发展战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腹地理论与南阳发展战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腹地理论与南阳发展战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南阳师范学院 20XX 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腹地理论与南阳发展战略研究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 摘要 . ( 1) 0 引言 . ( 1) 1 腹地理论概述以及引力模型相关概念 . ( 1) 1.1 国外研究进展 . ( 1) 1.2 国内研究进展 . ( 2) 1.3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与引力模型 . ( 3) 1.4 引力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及其具体运用 . ( 4) 1.4.1 零售引力法则 . ( 4) 1.4.2 康维斯断裂点公式 . ( 4) 1.4.3 引力模型的具体运用 . ( 5) 2 南阳市概况 .

2、 ( 5) 2.1 南阳市相关概况 . ( 5)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 6) 3 南阳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 ( 10) 3.1 政策和资金的保障 . ( 10) 3.2 合理规划城市交通 . ( 11) 3.3 高速、干线、农村公路的规划 . ( 11) 4 结束语 . ( 12) 参考文献 . ( 12) Abstract ( 13) 第 1 页 (共 13 页) 腹地理论与南阳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本文首先对腹地理论进行概述,引入引力模型 ,介绍了引力模型的基本表达式以及具体运用,对 引力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结合南阳市实际概况,对城市腹地范围和空间分布作出深层次

3、研究,采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对南阳周边大、小城市进行比较,对制定南阳市城市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南阳交通,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与腹地间的协同发展提供科学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腹地理论;引力模型;南阳市;发展战略 0 引言 城区规划和城市辐射范围的确定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迅速崛起的各大城市群中,南阳的周边就有三个:分别以郑州、西安、武汉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西北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据调查结果支持郑州 的有 13.2%;武汉 49.4%;西安 15.0%;还有部分人持中立态度。那么,南阳到底应该靠向哪个城市群,并且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以更好的发展呢? 本文希望通过腹地理论以及引

4、入万有引力,建立城市经济引力模型来探讨这一问题。 腹地概念自二十世纪初得到应用以来,对于腹地理论的探索一直蕴含于经济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的学说发展过程之中。 腹地(Hinterland)指内陆或港口等各类经济中心城市的附属地区,也称影响范围、势力圈、边缘区。腹地可分为港口腹地、城市腹地和信息腹地。这里主要探讨城市腹地。城市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体 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依赖腹地经济基础逐渐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城市自身的强大又带动了腹地经济的发展。腹地是中心地的影响、辐射区域,它与中心地之间通过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是中心地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 1。必须对腹地、中心地及二者之间的经

5、济联系给予足够的重视。 腹地为中心城市的经济活动提供多种支持性资源,腹地的大小、质量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腹地不仅是一个体现中心城 第 2 页 (共 13 页) 市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状态的客观概念,它的动态性决定了在界定城市腹地范围时一定程度上需要体现城市的竞争意识 2。增强辐射力、争取较大的腹地空间更是城市竞争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不仅如此,一个区域还存在着主动选择大城市的腹地的问题,主动融入大城市的经济文化之中以利于更好地发展。 1 腹地理论概述以及引力模型相关概念 1.1 国外研究进展 1931 年赖利根据牛顿万有引力理论提出了“零售引力模型”,从商业的角度研究城市周围地区,标

6、志着城市腹地理论深化的开始 3。1933 年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他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向其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在市场服务中心思想的影响下一个地区会形成一 套等级 不同的中心地体系,表现为每个高级中心地都有几个或更多附属的低级中心地。 1949 年康维斯赖提出了“断裂点”理论。他认为城市对其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与城市规模成正比,与到城市中心的距离成反比。两个城市影响区域的“断裂点”即为相邻两城市吸引力的平衡点。城市腹地的边界即由一系列断裂点的连线构成。 20 世纪中期以后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带动经

7、济发展。弗里德曼提出了“核心一边缘”理论 4主要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最后变为相互关联、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核心一边缘”的空间关系在特定情况下,即为城市与腹地的关系,“核心”即为区 域的中心城市,“边缘”则是由资源边际区、极化效应区、扩散效应区等形成的腹地。 1995 年富田和晓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角度分析了人口、产业、居住、消费、通勤、中心地等级和职能等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 1997 年 G Haughton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构建了城市与腹地共同发展的模型,分别涉及城市的自我增长、重构、外部依赖性和均衡发展四方面内容。 2002 年T Bunnell、 RA Ba

8、rter 和 S Morshidi 利用空间流的变动 来分析城市系统的地域演变和空间规律。 2006 年 N Gallent 从规划的政策性因素,探讨了将腹地纳入城市规划范围的合理性。此外 物流、信息流、第 3 页 (共 13 页) 交通流也被广泛运用于城市间的相互竞争和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分析中。另外还 有很多学者对“中心地”理论和“断裂点”理论进行了实证和拓展。进入 21 世纪城市腹地研究还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了世界新的 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城市经济不再停留于国家经济体系一个等级而是跨越国家范畴、打破垂直界限、链接全球运行的若干自然、经济和机构的网络。城市腹地从传统意义的地区

9、内“城市一区域” 关系演化为“城市 区域 全球”的新型关系模式。以 Batten 的“网络城市”、 Scott 的“都市区一腹地”系统、 Ohmae的“区域国家”等为代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以功能性分工强化不同层级都市区在全球网络中的作用,带来了全球范围 全新的地域空间现象 全球城市区域。 1.2 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 研究基本遵循与沿袭国外研究理论、方法并进一步与中国实际和实践相结合。我国关于城市腹地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对起步较晚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计划经济时代城市腹地的研究由于受到了行政区划的制约而发展缓慢。当时各中心城市的腹地 范围基本上和行政区划范围重合,城市腹地的界定也就

10、失去了实质意义。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推进了我国城市的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一区域”空间经济系统开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5。国内学者多在国外已有的城市腹地研究的理论和界定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各区域的地形 、地貌等地域性结构特征进行实证性研究或分析提出与城市腹地相关的区域性概念 6。 1.3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与引力模型 17 世纪牛顿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根据该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 距离平方成反比。 引力模型以牛顿经典力学的万有引力公式为基础。 Tinbergen( 1962) 和 Poyhonen( 1963)

11、对其在经济学领域做了发展、延伸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且简便的经济学模型 引力模型。这个模型认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单项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一般用 GDP来表示)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这个模型在以后很多学 第 4 页 (共 13 页) 者的实证分析方面得到了成功的印证。同时随着经济地理学家的关注引 力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文献之中。引力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基本形式保持不变,只要对参数和分量的定义作出适当的改 变就可将引力模型应用于不同的问题 7。研究人员可以从基本模型着手估计其参数。 引力模型及其应用 尽管早在 19 世纪中叶的学术研究中就已出现对引力模型公式模糊的应用,但真正的引

12、力模型公式的出现还得从J.Q.斯图尔特和 G.K.齐夫算起,他们两人独立同时提出了这一公式。齐夫 致力于对两个城市之间空间相互作用(运算上用铁路运输量、电话通话量以及相似的社会 或经济交流形式的数量来定义)水平的研究。他提出的特别有用的公式是( P1 P2) /D 即两个城市人口的积除以其间的距离。他研究了研究区内所有“城市对”的该比率,在双对数纸上 画出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水平随着距 离的变化发现了一种线性关系。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愈来愈多的社会经济学家将牛顿物理学的法则应用于社会范畴产生了所谓“社会物理学”。一些经济学家在引力定律公式基础上,根据经验观察和统计分析提出了种种关于社会经

13、济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假设和公式、模型。 1.4 引力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及其具体运用 通常引力模型的简化形式为:DijkYiYjMij 式中 k 为常数(通常也称为引力系数); Yi 和 Yj 为内生变量由模型 要求通过的特定条件“平衡”出来; Dij 为空间距离。 1.4.1 零售 引力法则 赖 利 (W.J.Reilly1931)根据牛顿力学的万有引力理论提出了“零售引力法则”他认为一个城市对 a、 b 两城市的商品零售额的比例与其人口数的比例成正比与其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 1.4.2 康维斯 断裂点公式 康维斯 ( Converse.P.D1949) 在赖利的基础上提出“断裂点”

14、公式。用人口数作为城市规模的主要衡量指标,不少学者对康维斯断裂点公式进行修正,认为城市规模主要由城市的综合实力所决定,即用城市综合实力指数替代人口数。式中的距 离可以取各城市间所能便捷通达的国道、高速岔路或铁路的里程。 1965 年 W.Isard 在分析地区人第 5 页 (共 13 页) 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个区域相互作用潜力 (又称可达性 ),与两个地区的人口成正比,与两地区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综合经济区划可根据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和市与市之间的距离确定各地市经济吸引范围的界限。经济发展水平可用国内生产总值 GDP 表示。则任何两城市之间的相互引力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ai jd

15、VjwjPjViwiPiFij )()(.( 1-1) 其中: Pi、 Pj 分别代表城市 i、 j 的人口数; wi、 wj 分别代表 Pi、Pj 的权重主要是考虑两个城市之间的人口素质差异; Vi、 Vj 分别代表城市 i、 j 的经济发展水平可用国内生产总值 GDP 表示; d 代表城市 i 与城市 j 之间的距离可用城市之间的公路距离、高速公路距离和铁路距离表示; aij 为 d 的指数主要考虑各市之间的可达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取 2。 1.4.3 引力模型的具体运用 引力模型是应用广泛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它是用来分析和预测空间相互作用形式的数学方程已被不断拓展,运用于许多研究领域如研究

16、空 间布局、旅游、贸易和人口迁移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成果。 2 南阳市概况 2.1 南阳市相关概况 河南全省 城市可分为 4 个等级 :全省中心城市 全省次中心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 地方中心城市。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其中心强度值排在第 12 位,属于河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 8。 通过 2004-2008年南阳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变化情况、占河南省份的比重和与省会城市的比较情况 :如表 1 可以看出南阳生产总值占河南省会郑州市的比重从 2004 年的64 91 降至 2008年的 54 48 ;同期郑州占河南省的比重从 15 59增 至 16 32 可以看出南阳市与省会城市郑州的差距明显且

17、呈继续拉大的趋势。 第 6 页 (共 13 页) 表 1 2004-2008 年南阳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 生产总值 (亿元 ) 增长率 占郑州 市比重 占河南 省比重 郑州市占 河南比重 2004 892.46 15.6% 64.91% 10.12% 15.59% 2005 1050.04 13.3% 63.64% 9.97% 15.57% 2006 1201.17 13.5% 60.01% 9.64% 16.06% 2007 1406.57 13.1% 58.31% 9.34% 16.02% 2008 1636.43 12.1% 54.48% 8.89% 16.32%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8、先以 郑州、武汉、西安以及河南省部分城市 作为研究对象。指标体系选取城市 2010 年的以下 3 项指标:各城市到南阳的距离(铁路里程);经济发展( GDP 总值);人口规模(总人口)。由公式( 1-1)计算得出各城市与南阳市的吸引力如表 2, 可知虽然武汉与南阳的距离 415Km 大于郑州与南阳的距离 369Km(图 1 红线),但是其对南阳的吸引力比郑州稍大;结合表 1 南阳市与省会城市郑州的差距明显且呈继续拉大的趋势。 可见,南阳在中原城市群不占太大优势。 这里与政府意志有关,当政府支持某个城市发展时,可以运用其对经济的调控引导能力促进要素向该城市集聚,有时候甚至可能采取行政手段来实现这

19、一目标,政府的这些意志和行为客观上使该城市的有效吸引区范围比政府不干预时扩大了;而政府限制某个城市发展时,也可以采取相反的措施来压缩城市正常的有效吸引区,使其可控制的经济腹地缩小。 因此要 考虑人为干扰因素时城市吸引区的变化。虽然经济发展(包括区域与城市的发展 )存在着一些客观的规律,但经济活动始终是要由人来实现的,所以在此过程中人为因素也必然 会对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有正面的,也可能有负面的。 第 7 页 (共 13 页) 表 2 南阳与周边城市的吸引力比较 图 1 南阳市周边城市 城市 距离 ( Km) 人口 (百万) GDP(百亿) 吸引力 武汉市 415 9.79 55.15

20、62.8 郑州市 369 8.63 40.409 51.3 西安市 452 8.47 32.41 26.9 襄阳市 129 5.5 15.38 102 焦作市 386 3.54 12.453 59.3 平顶山 151 4.9 13.104 56.4 洛阳市 256 6.55 23.205 46.5 信阳市 203 6.12 10.913 32.5 驻马店 295 7.23 10.531 17.5 许昌市 283 4.31 13.169 14.2 十堰市 300 3.34 7.36 5.47 开封市 442 4.68 9.272 4.45 三门峡 378 2.23 8.774 2.74 南阳市

21、10.26 19.536 第 8 页 (共 13 页) 由表 2 还可知武汉与西安距离南阳差不多,但西安对于南阳的吸引力远不如武汉,这是因为武汉的城市规模以及经济发展比西安大;可见,除距离外, 中心城市发展越好,规模越大,与腹地的吸引力越大。 然而, 按照空间范围城市腹地依次为 :核心区、紧密腹地、竞争腹地、边缘腹地。根据武汉市空间腹地变动分析, 1996 年南阳是武汉的竞争腹地,变为 2006 年的边缘腹地;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武汉市对南阳经济联系隶属度变化,从 1985 年、 1990 年、 1996 年、2002 年、 2006 年依次为 0.31、 0.23、 0.53、 0.45、

22、0.23;可以看出武汉对南阳的吸引力逐年减小 9。 所以综上分析, 南阳既不位于陇海经济带上的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圈的核心地带,也不位于长江 经济带上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的核心地带,而是处在盆地边缘化的尴尬位置。 另外,位于湖北省的襄阳市与南阳市的吸引力大于河南本省某些地级市(平顶山、漯河等)与南阳的吸引力,打破了行政界限。 我们可以根据 现在流行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打破了城市的行政界限,将城市与腹地紧密联 系起来规划发展战略。利用宏观战略上两个经济圈的叠合优势,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物质措施以及经常性的民间和政府间的交流等非物质措施,拉近南阳与两个核心的时空和心理距离,积极争取二者的辐

23、射和带动作用。利用南 阳地处郑州西安武汉三大都市圈中心,受 经济圈的吸引和辐射,其边缘区域条件决定了它经济联系的多方位性 10。许南襄、 312、太澳、南阜 4 条高速公路,西安至合肥、呼和浩特至北海的两条国家级通信光缆,南阳还拥有河南三大民用机场之一的航空港优势。所有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确立了南阳的枢纽地位,拉近南阳和几大都市圈、经济带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南阳发挥资源优势、吸引外来投资发展一批以大规模物流为基础的产业。 外因对于南阳的影响固然重要,但其自身的发展更为重要。 用同样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对象是南阳市辖邓州 1 市、方城、南召、镇平、内乡、西峡、淅川、唐河、新野、桐柏 、社旗 10 县,得表 3。注 :表 3 中南阳市的人口和 GDP 总值仅指南阳市区(卧龙区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