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 摘要 . (1) 1 “美丽中国”内涵及本质 . (1) 2 “美丽产业”内涵及功用 . . (2) 2.1 把旅游业建成“美丽产业”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2) 2.2 把旅游业建成“美丽产业”是旅游业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 (3) 2.3 旅游业有率先建成“美丽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3) 2.4 坚定信心,努力把旅游业率先建成“美丽产业” (4) 3 美丽产业与美丽中国的互动模式分析 (5) 3.1美丽产业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与发展 (6) 3.1.1 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 (6) 3.1.2 旅游业对政治的影响 . (6) 3.1.3 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 (7) 3.1.4
2、 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 (7) 3.2 美丽中国是美丽产业发展繁荣之依 托 (8) 3.2.1 我国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 (8) 3.2.2 我国社会发展对于旅游业的影响 . (9) 3.2.3 我国政策导向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 (10) 4 结语 . . (10) 参 考 文 献 . (11) Abstract (12) 第 1 页 共 12 页 美丽产业与美丽中国的互动模式探析 摘要 : 通过探讨旅游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对促进我国建设的影响以及国家政策、文化发展、社会建设对旅游业的扶持 力度,来论证美丽产业与美丽中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彩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 美丽
3、产业;美丽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近年来,中国的 GDP 总量超过日 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 年又逢中国共产党十八大领导层换届,一系列累加因素使得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可说是达到空前。中国将怎么继续谋求发展,中国的政策是否有持续性等问题都被不停追问。而有观察家发现,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发展中国的态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美丽”。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新世纪 10 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但为此付出的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代价也在急剧透支。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适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4、,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这一提法甫一出炉,便赢得各方关注。笔者认为,“美丽中国”的内涵绝不仅囿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是其根本要义,其中更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人际之间的和谐”两重指向。而这两方面的“和谐”指向都在时下新兴发展的朝阳产业旅游业上有所体现。 今后一段时期,旅游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贡献将更为明显。 究其上述原因,本文对旅游产业对美丽中国的建设以及美丽中国建设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促进做了以下几方面简要探析。 1 “美丽中国”内涵及本质 2012 年 11月 8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 建设生态文明,是
5、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第 2 页 共 12 页 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1 月 15 日,新当选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中提到: “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 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 美丽中国 ” 概念是美学概念、生态学概念和社会学等多学科概念的统一,是学术概念与治国理念的高度统一,是时代趋势、人民呼声与集体智慧的统一。它有三个基本点:一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三是 “ 美好生活 ” 这一奋斗目标。因此,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是世界视野、国家高 度和百姓感受的统一,是中国价值、中国目标和中国道路的统一。而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五位一体的建设,实现人民对 “ 美好生活 ” 的追求,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 “
7、 中国梦 ” 。 2 “ 美丽产业 ” 内涵及功用 “ 美丽产业 ” 是生态的、自然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它给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感受,装扮人们的美丽生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据此,旅游业最有条件率先建成 “ 美丽产业 ” 。 旅游业对优美环境的天然依赖、对优美环境的价值提升,使发展旅游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 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建设美丽中国,既为旅游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又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把旅游业建成“美丽产业”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建设 “ 美丽中国 ” 是宏伟大业、千秋伟业,要靠各行各业凝第 3 页 共 12 页 心聚力
8、, “ 实干兴邦 ” 。建设 “ 美丽中国 ” 要靠全党全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建设 “ 美丽中国 ” 不能 “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 ,只有把每一个产业建设美,把每一个地方建设美,才能真正建成 “ 美丽中国 ” 。旅游业是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巨大的朝阳产业,是拉动力强、关联度高的综合性产业,是和 人们的美好生活直接相联系的产业,理应率先建成 “ 美丽产业 ” 。 旅游业是形象产业 ,很多人了解一个地方、一个国家都是从旅游开始的,通过旅游了解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接受旅游方面的服务感受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人文关怀。从这个角度看,旅游形象其实就是
9、城市形象、地方形象、国家形象。旅游业这一特性决定了其本身就是一个提供美丽、宣传美丽、影响美丽的产业。因此,把旅游业率先建成 “ 美丽产业 ” ,是建设 “ 美丽中国 ” 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产业发展本身。 2.2 把旅游业建成“美丽产业”是旅游业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 与 “ 美丽产业 ” 的要求相比,旅游业本身还存在许多与 “ 美丽 ” 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 a) 一些赢利手段不健康 旅游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通过提供规范有效的服务获取一定的利润天经地义。但就整个行业而言,确实还存在把利润看得高于一切,为了赢利不顾道义、不求质量、不讲信誉、不择手段的事。如擅自减少游览景点,降低
10、餐饮、住宿标准,以次充好,强迫购物等恶劣现象。 b) 一些导游解说不规范 导游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是团队的灵魂,游客的依靠。她不但要组织 游客安全有序地游览,安排好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更重要的是向游客传播关于目的地的知识。游客对一个地方的了解和相关知识的获得大都通过导游的讲解得来。但有的导游为了迎合游客,把野史当正史,把邪说当正说,误导游客;有的用 “ 黄段子 ” 、 “ 荤笑话 ” 等低级趣味的东西取悦游客。 c) 游客管理不到位 旅游市场是买方市场的客观实际使旅游从业人员只能把游客奉第 4 页 共 12 页 为上帝,导致对游客管理的严重缺失。如有的游客对景点景物随意触摸攀爬、乱刻乱画;有的游
11、客乱扔垃圾;有的游客不适当地狩猎、采集、露营、野炊等,对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造成破坏 ;有的游客不尊重目的地风俗习惯,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2.3 旅游业有率先建成“美丽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2.3.1 旅游业是离 “ 美丽 ” 最近的产业之一 首先,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就是景区景点,这些景区景点或是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具备生态美;或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人文景观,具备深厚文化积淀的人文美;或是仿照名山秀水、名画名作的人造景观,具备一种工整美。都给人提供美的视觉感受和心灵感知。其次,旅游活动走南闯北,跨洋过海,不但看遍美景,还尝遍美食,使人们得到美好的味觉享受。与此同时,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触各地的风土人
12、情,了解各地的文化历史,得到知识熏陶,心灵洗涤。正因为旅游业具有这些美好的特质,才使得它成为当今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成为人们追求的美好生活,也使它具备了率先建成 “ 美丽产业 ” 的良好基础。 2.3.2 旅游业是典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业 应该说, “ 美丽产业 ” 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旅游业充分地尊重自然,科学地利用自然,是对自然破坏最小的产业之一,是人的意志与自然规律有机统一、有效结合的产业。旅游业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产品、发展经济、推动就业、促进社会和谐,比发展工业对自然和环境的破 坏小,比发展农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高,是对生态和自然利用率最高、综合
13、效益最好的产业。旅游建设本身要求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在一定程度上,它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不但不会破坏环境,而且还能优化美化环境,因此,旅游业也是对自然环境反哺率最高的产业。 2.3.3 旅游业有建成 “ 美丽产业 ” 的发展氛围 党的十八大提出 “ 美丽中国 ” 的概念后,尽管对 “ 美丽 ” 各有各的理解,但一说到建设 “ 美丽中国 ”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旅游业;一说到产业转型,人们想到的也是旅游业;一说到低碳经济,人们想到的还是旅游业。这说明旅游业在人们的心目中 ,己经是 “ 美丽产业 ” 、低碳产业,或者是离这些目标最近的产业,同时,也说明人们对旅游第 5 页 共 12 页 业在
14、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进程中寄予厚望。尽管旅游行业本身还存着种种与建设 “ 美丽中国 ” 不适应、不协调的现象,但整个行业,都希望把产业建设好、把行业发展好,对建设 “ 美丽中国 ” 有着高涨的热情。旅游业从一开始就沿着美丽、低碳的道路前行,积累了建设 “ 美丽产业 ” 的丰富经验,储备了大量人才,完全有条件把旅游业率先建成 “ 美丽产业 ” 。 2.4 坚定信心,努力把旅游业率先建成“美丽产业” 2.4.1 必须坚持 “ 五位一体 ” 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 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15、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五位一体 ” 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要求,是对建设 “ 美丽中国 ” 的总要求,也是将旅游业建成 “ 美丽产业 ” 的总要求。旅游业必须围绕这个总要求进行建设和布局,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建设中的引擎作用,在政治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在文化建设中的融合作用,在社会建设中的和谐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在建设 “ 美丽中国 ” 中 的引领作用。 2.4.2 必须坚持 “ 自然为本、生态为先 ” 的发展理念 “ 天蓝、地绿、水净 ” 是党的十八大对 “ 美丽中国 ” 的生动描绘。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是建设 “ 美
16、丽中国 ” 的目标,更是建设“ 美丽产业 ” 的目标。将旅游业建成 “ 美丽产业 ” ,就是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牢固树立 “ 自然为本、生态为先 ”的理念,敬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合理有序地开发自然、及时有效地反哺自然。使我们的旅游产品更加生态,旅游设施更加环保,旅游经济更加低碳。 2.4.3 必须坚持 “ 以人为本、游客至上 ” 的服务理念 既要注重硬 件上的美丽,更要注重软件上的美丽,把 “ 美丽产业 ” 的要求贯穿于旅游业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全过程。既要注重生态的美,更要注重人性的美,把人本化的设计、人文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体现在旅游业发展的每一个方面。
17、既要注重产品的美第 6 页 共 12 页 丽,更要注重服务的美丽,把团队当家庭,把游客当亲人,给予亲人般的关怀、家庭般的温暖。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行业美誉,依法依规经营,合理合法赚钱,以产品质量换红利,以服务质量换信誉。 2.4.4 必须坚持 “ 依法、规范 ” 的发展路径 要完善旅游法规,使旅游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法有规可依。要加强行业标准的建设,把 “ 美丽中国 ” 、 “ 美丽产业 ” 的要求贯彻到行业的标准之中。要完善发展机制,制定激励措施,从资金、信息、人才等各个方面鼓励、推动 “ 美丽产业 ” 的建设 。 3 美丽产业与美丽中国的互动模式分析 3.1 美丽产业 推动 美丽中国建
18、设 与发展 3.1.1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人类旅游活动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但作为一项产业是在 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出具规模,以后受到 战争破坏。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旅游业又重新发展且日益兴旺,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 1950 年全世界出国旅游的人数总共只有 2528.2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也只有 21 亿美元; 2000 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上升到 69830 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达 4760 亿美元。从 1950 年到 2000年的 50 年中,国际旅游人数增长 26.59 倍,国际旅游更增长 225.67倍,这个发展速度是世界上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望尘
19、莫及的,充分显示了旅游业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旺盛活力。 到了 1992 年,经过国际众多专家的研究和评估,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超过了钢铁、石油、汽车等传统大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根据世界旅游 理事会与亚太经社理事会旅游工作组的统计资料, 1993 年以来,无论从旅游业产值占全球 GDP 的比重、旅游消费额占个人消费总额的比重、对旅游业的投资额占全球投资总额的比重、旅游就业人数(直接和间接)占全球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还是旅游上缴税收占世界各国政府税收总额的比重都在 1/10 左右或以上,这充分表明旅游业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第 7 页 共 12 页 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
20、我国旅游业,经过 20 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产业规模和比较健全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产业之一。 1986 年,国家“七五”计划正式将旅游业纳入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国家“九五”、“十五”计划中都把旅游业列为了重点发展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位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国已有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从各自的资源优势出发,将旅游业作为本地的经济优势产业和 重要产业。 3.1.2 旅游业对政治的影响 此方面主要体现在增加政府税收方面。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没有足够的税收,政府不仅不能增加对经济发展和公共事业的投资,而且也难以维持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
21、发展旅游业可以起到增加国家税收的作用。 3.1.3 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旅游 业的发展可以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吸 引外资,扩大出口,加深国际间文化交流和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 a) 旅游业是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 发展国际旅游业能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 ,并从中获得各种经济信息,为企业界和投资公司到旅游目的地投资和发展经济合作提供了决策依据。改革开放后,许多外国投资者就是通过旅游了解了我国,从而来华进行贸易洽谈,乃至投资办企业的。 b) 旅游业促进了各国科技人员和信息的交流 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行业,在旅游者中,有大量的科学家、学者、企业家。这些人带来了许多最新的科技信息和技术 ,
22、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密切了相互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这种民间交往形式起到了官方外交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3 3.1.4 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a) 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关联性强,它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综合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许多行业的发展。这就成了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旅游消费涉及到食、住、行、游、第 8 页 共 12 页 购、娱等各方面的需求,这就会刺激与此相关行业的发展,如建筑、建材、装潢 、水电安装、园艺、副食、交通等。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又会间接
23、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如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机械制造、加工等。可见,“旅游兴百业旺”,旅游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现有部门、行业的发展,而且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综合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b) 增加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机会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据测算,我国“八五”期间,通过发展旅游业解决了 1300 万人就业。在 20世纪最后 10年第三产业新增加就业的 7740 万人中,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新 增就业人数占到 38%,达 2941万人。 2001 年,我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为 598.72 万人,间接就业人数 2980 万人
24、。至 2010 年,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 1250 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 6250 万人。旅游业在为国家解决社会就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旅游业更为实施“ 4050”在就业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c) 旅游扶贫致富,缩小地区差别 旅游扶贫是一种特殊的扶贫形式。在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在山区、半山区、荒漠化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等是造成这些地区贫困的重要原 因,但与此同时,这些客观原因也是这些地区得以保存了比较原始的地形地貌、人文景观和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我国旅游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与贫困地区有很大的重合性,这种资源分布的特点,就在“发展旅游业
25、”与“扶贫”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各地政府积极引导、扶持 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的贫困地区,积极发展 旅游业,走“旅游脱贫致富”的道路。目前,开展旅游扶贫的地区遍及全国各地,几乎所有具备旅游开发基本条件的贫困地区都有这样的事例,相当一大批农民由此迅速走上了脱贫 致富之路。 3.2 美丽中国 是美 丽产业发展繁荣之依托 3.2.1 我国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第 9 页 共 12 页 文化产业目前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近两位数的增长率,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超级产业。在我国,当电影电视一次次
26、掘出旅游胜地之后,许多地方政府也越来越意识到电影电视的无形作用。据权威机构统计:电影刘三姐已给广西带来的无形资产高达 4 个亿,并且还在升值;而电影阿诗玛更高,云南省就独享了它十几亿的无形资产。 我国影视业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影视作品促进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出游欲望的形成 现代大众旅游业中,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是引发游客产生出游欲望的重要因素,而影视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的提升。 b)影视作品的直观性表象作用为构筑旅游地形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影视作品本身可以引起观众的认同与共鸣,让观众产生一种希望置身剧中,再现与体验剧中情景的愿望,从而实现从欣赏影视作品的观众到身临
27、其境、实地体验的游客的角色转变。 c) 影视作品给旅游带来的联动作用 影视作品中涉及的与旅游相关的事件、活动、文化等内容,都存在唾手可得的旅游商机,以此为契机,能 够尽可能宽广地延伸影视旅游产品的深度和广度。 d)影视节事活动促进了节庆旅游的发展 每年国内国际的电影节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奖项的评选和颁奖典礼对举办地旅游业的贡献非同小可。国内影视节事活动著名的有: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广播影视博览会、中国电影华表奖、飞天奖、星光奖等的颁奖,它们的开幕一次次为举办地带来不菲的旅游收入。所有这些影视产品的开发,都在完善和发展了影视旅游产品的内容。 3.2.2 我国社会发展对于旅游业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重视区域旅游均衡发展和重点旅游区联合 “ 十一五”期间要注意地区间旅游业的均衡发展,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政策,带动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中西部旅游业的发展中,要特别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