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阳师范学院 20XX 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南阳白河旅游开发的人文价值管窥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旅游管理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 摘要 (1) 0 引言 (1) 1 白河的人文价值 (2) 1.1 南阳白河的历史价值 (2) 1.2 南阳白河的文化价值 (4) 1.3 南阳白河的交通价值 (4) 1.4 南阳 白河的精神价值 (6) 2 白河旅游开发的思考 (9) 2.1 充分发挥白河在南阳旅游资源组成结构的纽带作用 (9) 2.2 突出文化白河的魅力 (10) 2.3 赋予白河旅游新内涵 (10) 3 后记 (11) 参考文献 (11) A
2、bstract (13) 第 1 页 (共 13 页 ) 南阳白河旅游开发的人文价值管窥 摘要: 依河而建是古代城市选址的重要原则之一。南阳这座城市的兴起就与她的母亲河 白河息息相关。说到白河我们想到的多是她的自然旅游价值,然而白河作为一条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浓厚的河流,也具有重要的人文旅游价值。本文将从历史、文化、 交通、精神四个方面分析南阳白河的人文旅游价值,以期让白河这条母亲河给我们不一样的思考和感受。 关键词: 南阳白河; 旅游开发;人文价值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毗临,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水,是一个三面环山、中间开阔、南部开口的盆地。这样的地理位置使
3、得南阳自然旅游资源的种类多样,内容丰富。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南阳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早在50 万年以前,“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年)初置南阳郡 。春秋战国时期,南阳已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特别是到东汉时,洛阳为帝都,南阳被称为帝乡,经济文化发展显赫一时。以此使南阳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独具特色、种类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例如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都曾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因而被国务院授予“历史文化名城”。总的来说,南阳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而能同时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旅游资源,就
4、是南阳的白河。谈到南阳白河 ,我们想到的更多的是它的自然旅游资源,如鸭河口水库浩瀚的水体,白河橡胶坝组成的城市湿地景观,白河蜿蜒的河道和沙滩等,然而 白河的潜在旅游价值还有很多被忽视的方面,如白河的历史价值,交通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前人对于南阳白河的自然旅游价值有一定的认识和探讨,但是也忽视了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旅游开发视野下南阳白河人文价值的探讨,以期补前人研究之空白,为南阳白河旅游开发做出有益的探索。 第 2 页 (共 13 页 ) 1 白河的人文价值 1.1 南阳白河的历史价值 想要了解一个事物,必先了解其历史。南阳白河的历史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名称自古至今
5、的变化。弄清白河历史时期名称的变化,对我们了解白河的变迁乃至整个白河流域区位因素的变化都具有重要意 义。 南阳白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中词条解释如下:“白河。唐白河正源。在河南省西南部,湖北省北部。古名淯水,因河水碧绿,滩多白沙,故名。” 1关于白河的古名“淯水”,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此词条有如下解释:“淯水。一作育水。即今河南白河。源出今河南嵩县西南,南流经南召、南阳、新野等县市,至湖北襄樊市东北入汉水。” 2 考“淯水”之名的起源。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育阳县词条下有注解:“育阳县。一作淯阳。汉置县,东晋尝置淯阳郡。” 3“淯”字在辞海中解释如下:“淯。通育。生养。淯水,亦作 育水。古水
6、名。即今南阳白河。” 4辞海中“育水”一说源自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郦县:育水出西北,南入汉。育阳,有南筮聚,在东北。”同时应劭注曰:“育水出弘农卢氏,南入于沔。” 5至东汉,“育水”之名就被“淯水”所替代。 “淯水”之名到了东晋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这和一个皇帝有关。这个帝王就是东晋简文帝,名昱。在历代避讳字汇典中有这样一个词条:“昱。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氏名昱。避嫌名淯: 改称 县名水经注淯水注云:淯阳县,避晋简文讳,更名云阳焉。” 6随着“淯阳县”更名为“云阳县”,和淯阳县 唇齿相依的“淯水”也更变了名称。“白河,古称淯水。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淯水俗曰白河,东晋讳育,后世因称近城淯水为白
7、水。” 7 1 崔乃夫:中华人民共 和国地名大词典第四卷,北京,商务印 书馆 2002 年版,第 6430 页。 2 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449 页。 3 臧励龢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1 年版,第 530 页。 4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缩印本,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2333 页。 5 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年版,第 1564 页。 6 王彦坤:历代避讳字汇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577 页。 7 南阳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 河南省
8、南阳市地名志,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18 页。 第 3 页 (共 13 页 ) “淯水”改名为“白河”还有一定的地理方面原因。生于南阳城北紫山南麓的南阳籍作家殷德杰在他的乡土作品老南阳旧事苍茫中对南阳白河的名称来源有这样的描述:“白河淌过伏牛山南麓的浅山区,这里到处是白色水成岩,石质松脆,群众称为麻骨石,石面极容易风化,形成一层沙粒,雨水一冲,沙粒都流进了白河。因此,白河的沙滩纯净洁白,沙量富厚,经过千百年的冲积,整条白河河床就像是用银子铺 就。” 1由于白河上游山区的岩石成分等地质原因,如花岗片麻岩易受流水侵蚀,同时深山区的坡度较大水流湍急,再加上中游水土流失等因素影响,
9、白河在从上中游携带大量砂石,到下游地势渐缓,水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最终在鸭河口以下的“岗垄 平原区”河床及沿岸形成丰厚的沙层。于是就有了白河洁白的沙滩和“白水”“白河”的称号。 相比较淯水而言,更符合这条河流水文特征的“白河”这一名称产生后,不仅在当地传播和流传,也得到了正史的承认。隋书关于南阳白河的记载在其地理志中有如下两条。一是在穰郡下有“穰,带郡。有白水。” 2二 是在淯阳郡下有“淯阳郡。西魏置蒙州。仁寿中,改曰淯州。统县三,户一万七千九百。武川带郡。有雉衡山。有淯水、潏水、澧水。” 3“淯水”和“白水”两个水名从此开始并行,作为白河的名称存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例如明史地理志
10、在南阳条下有记:“南阳。洪武二十四年建唐王府。城南有精山。北有百重山、雉衡山。又有分水岭,其水北流入于汝水,南流入于淯水。西南有卧龙岗,东有淯水,一名白河,下流至湖广襄阳县界入汉水。”4在襄阳府条下有记:“襄阳府。襄阳,汉水在城北,亦曰襄江。白河在城东北,与唐河合,南入汉。谓之白河 口,亦曰三江口。” 5清史稿地理志在南阳府条下有记:“南阳府,南阳,淯水俗名白河,自南召入,迳其北。” 6在襄阳府条下有记:“襄阳府,襄阳,东北淯水,自河南唐县入。” 7 从这些史料中可以明显看出“白河”和“淯1 殷德杰:老南阳 旧事苍茫,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7 页。 2 魏征:隋书卷三十
11、,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年版,第 841 页。 3 魏征:隋书卷三十,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年版,第 842 页。 4 张廷玉:明史卷四十二,北京,中华 书局 1974 年版,第 988 页。 5 张廷玉:明史卷四十四,北京,中华书 局 1974 年版,第 1083 页。 6 赵尔巽:清史稿卷六十,北京,中 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2084 页。 7 赵尔巽:清史稿卷 六十七,北京, 中华书局 1976 年版,第 2178 页。 第 4 页 (共 13 页 ) 水”两名并行于世的状况。 地名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既是国家领土主权和政区辖域的重要标志,又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必备工具,也
12、是研究一个区域历史文化的窗口。通过对南阳白河历史时期水名变迁的分析,我们对南阳白河这条母亲河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对白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个因一条母亲河 而诞生的“淯”字对南阳的影响同样是深入骨髓的。解放前南阳城的南门还称淯阳门,现如今南阳市区还有一条横跨白河的桥名子就叫淯阳桥,在南阳作家群中就有一位在 1995 年荣获“全国政协优秀文史工作者”称号的丁淯清老前辈。白河悠久的历史是她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也为我们了解白河、保护白河、开发白河以及充分发挥白河流域的区域综合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2 南阳白河的文化价值 南阳白河的文化价值
13、主要体现为历代文化名人对白河的歌颂赞美,正是这些不朽的文字使得白河具有穿越千年的文化价值。 被誉为“科圣 ”的张衡就是南阳人,他写了一篇歌颂故乡的名作南都赋,以表达他对故乡的自豪和热爱。“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体爽垲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尔其地势,则武阙关其西,桐柏揭其东。流沧浪而为隍,廓方城而为墉。汤谷涌其后,淯水荡其胸。推淮引湍,三方是通。”1短短数语把南阳的地理位置和其重要战略地位描写得恰到好处。 三国时期,三国志“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 2 此次淯
14、水之败曹操折 兵丧子,痛其深矣。是役过后惊魂未定的曹操还对武臣叹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 3文学巨著三国演义根据此史事而书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这一章节,影视作品三国演义中更是在此集插播入荡气回肠的歌曲淯水吟。 唐朝强盛的国力和灿烂辉煌的文化让南阳白河也散发出异样的1 王筱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8)散文卷 (二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537 页。 2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八,北京,中华书局 1999 年版,第 197 页。 3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 1999 年版,第 392-393 页。 第 5 页 (共
15、 13 页 ) 光彩。南阳地区是中原要冲,西控秦关,南定荆楚,北拱神京。由于有白河与汉水长江相连,这里也是南下荆襄的水上门户,因此留下了串串历代名人的足迹,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星就是诗仙太白。盛唐的李白沿着南襄故道经过了南阳城,想起了已逝的好友 ,就留下了一曲催人泪下的忆崔朗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1李白另一首赞美南阳的诗是南都行,“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廛阛。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2 正是这些散发着点点墨香的传神描绘,使现在的我们可以更好了解白河,了解几千年时光赋予白河的特殊芬芳,
16、体会南阳白河独特的文化价值。 1.3 南阳白河的交通价值 白河自古(秦代)至近代都是有通航记载的,这也是南阳重要地理位置的充分体现。 战国时期白河所 在的南阳地区为楚国的北部藩篱,是秦楚之襟带。楚国为了加强在汉水流域的统治必将巩固在南阳地区的统治。楚国与中原华夏诸国交通往来及军事征伐就需经过汉水和其支流白河。战国楚怀王六年(前 323 年)的“鄂君启金节”铭文,系统而完整地记载了楚国自鄂至南阳盆地棘阳的水陆交通路线。 司马迁在史记货值列传中对南阳描述如下:“ 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宛亦一都会也。俗杂好事,业多贾。其任侠,交通颍川,故至今谓之 夏人 ” 3说明了南阳在秦汉时期重要
17、的地理位置和风土民情。“东南受汉、江、淮”则说明了南阳和汉江以及 长江流域的重要联系。南阳和上述两地的沟通和联系则离不开淯水和汉水的水路联系。与此同时,南阳“ 西通武关、郧关 ”,“ 东南受汉、江、淮 ”。正好连通了秦汉政治经济中心关中与经济地位相当重要的关东以及正处开发阶段的江淮流域。有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路交通的支撑,南阳地区才会出现商业兴盛的局面,故而“ 业多贾 ”。1 彭定求:全唐诗卷一八三,北京, 中华书局 1999 年版,第 1865 页。 2 彭定求:全唐诗卷一六六,北京, 中华书局 1999 年版,第 1717 页。 3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 书局, 2006 年,第
18、754 页。 第 6 页 (共 13 页 ) 南阳在秦汉时期商业的勃兴在汉书中也有体现:“秦既灭韩,徙天下不轨之民于南阳,故其俗夸奢,上气力,好商贾渔猎,藏匿难制御也” 1在古代重农抑商的观念中,农为立国之本,因此就有了“宣帝时,郑弘、召信臣为南阳太守,治 皆见纪。信臣劝民农桑,去末归本,郡以殷富” 2。西汉时期南阳太守因令南阳“去末归本,郡以殷富”而名载青史,这也从反面表明了南阳在当时商业的兴盛。南阳白河,即淯水的便捷水路交通条件,为这种交通重要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白河水运自秦汉兴起以来,在以后历代大一统王朝时期都发挥过重要作用,直到清代白河航运依然繁盛。光绪南阳县志记载:“舟行淯水,
19、胜百斛。盛夏水涨,三日夜可抵宛口达汉,冬春或日不十里”3很明显南阳白河的通航能力可达“百斛”,且全年皆可通航,尤其是“盛夏水涨”之时,白河航运“三日夜可(自南阳)抵宛口 达汉”在当时是可谓是相便捷的交通方式了。南阳县南的瓦店,因为“地濒淯水”,在清光绪年间“民习舟楫,帆樯出入” 4直到清末,从襄樊北上的大型货船仍可抵达南阳城关,小船仍可到上溯至石桥镇。当时的石桥镇河运繁忙,“毂绾水陆,号为繁富” 5襄阳城外十里处之新杉洪码头为沟通汉水上游各支流的航线,此时也变得繁忙异常,“唐白河、滚河、清河之水由此至白河咀入汉,往来行船夹岸停泊,商贾云集”6“明清两代,沿城南关白河岸上相继辟建四座码头,经营水
20、运的船行多达 9 家。南阳商贾多以舟揖为利” 7清代的南阳白河成为一条商业发展的黄金水道 ,从南阳府顺流而下直至襄阳注入汉江,又通过汉江和长江相连。 据河南省地理志载: “ 淯水,又名白水。源出嵩县双鸡岭,自南召县皇路店 入县境。 水道平宽,利 行 舟楫 。自北而南,环绕县城,1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 2007 年,第 309 页。 2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 2007 年,第 309 页。 3 潘守廉修,张嘉谋纂:清光绪三十年刊本南阳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民国六十五年,第 837页。 4 潘守廉修,张嘉谋纂:清光绪三十年刊本南阳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民国六十五年,第
21、 289页。 5 潘守廉修,张嘉谋纂:清光绪三十年刊本南阳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民国六十五年,第 285页。 6 徐少华,江凌:明清时期南阳盆地的交通与城镇经济发展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 10 卷第 3 期,第 200 页。同文引用同治襄阳县志卷 1乡镇。 7当代南阳市城市建设编辑室编:当代南阳城市建设, 1989 年,第 85-86 页。 第 7 页 (共 13 页 ) 南入新野界,由新野南至湖北襄阳入汉江。 ” 1说明南阳白河的交通便利情况直到民国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在古代,河流的交通价值尤其重要,因为河流沿着地形相对平缓的起伏,比陆路有更便利的通行条件。南阳白河亦是如此,南阳自古以
22、来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不仅仅因为其地处中原,白河的通航条件既是重要的一个因素。纵观国内河流航运,大多遵循大江东去的自然规 律而东西延伸,而白河连通汉江长江,最终通往荆湘巴蜀,在大运河等人工河道出现之前,这条水路无疑是中国南北水运中路线最长的航道。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连接政治和经济中心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了解南阳白河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能够使我们更好理解白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1.4 南阳白河的精神价值 白河的精神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水利工程修建上所体现出的不折不挠的历史精神和时代精神,经过岁月沉淀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白河为洪水多发河流之一,主要发生在 7 8 月,流量大于 500
23、0立方米 /秒的洪水发生较频繁,一般 1 2 年 发生一次。所以历代兴修水利,化白河之水害为灌溉良田之水利,是治宛之头等大事,因此就涌现出一系列可歌可泣之治水篇章。 南阳白河水利的兴建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他们都曾为南阳太守,且皆有善政,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故南阳人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从此“召父杜母”就成为父母官的代名词。 2013 年 1 月 17 日南阳晚报题为鸭河口,十万大军修水库的回忆性报道记载: 1958 年 11 月 28 日,是南阳老水利人难忘的日子。那一天,鸭河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那个场面,只能用热火朝天来形 容。” 73 岁的徐志才
24、用手指比成“八”字状,“南阳八个县,10 万民工啊。”徐志才的回忆,在 1990 年版的南阳地区水利志中,得到印证:“河南省水利厅工程总队 3000 人和南阳、方城、邓县、新野、唐河、镇平、泌阳(时属南阳)、南召等八个县县委、人民政8 林传甲:大中华河南省地理志,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20 年版,第 269 页。 第 8 页 (共 13 页 ) 府的书记、县长组成民工团,率领十万余人到达工地。”夜以继日修水库,“民工团按民兵编制,以连为单位,一个团编排成若干个营。”徐志才大手一挥,“大家吹着号上班,一天两班倒,广播里天天评比。大家都连明彻夜地干,谁都不想落后。” 没有地方住,民工割草盖工棚
25、。没有工具,大家自制小斗车。没有运土的路,众人合力修建了铁轨和木轨。“民工团里,有我这样的孩子,还有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张景兰说,“大家有的推土,有的挑土,有的修坝。我年龄小,就用小斗车帮助大人推土。”为了赶工期,从 1958 年 11 月开始修建,到1959 年 11 月大坝竣工,整整一年的时间,民工们吃住都在工地上,就连春节,都没有回家。在那个闹饥荒的年代,在工地上能吃饱。即便如此, 15 岁的张景兰还是万分想家。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她就偷偷地跑回英庄,被父母教训一顿后,又赶紧回到工地。那 是个只讲奉献的年代。工地上涌现出一大批不怕苦、不怕累的典型人物。其中,新野县团有位曹姓姑娘,挑着一
26、挑子土上坝,比男民工们还麻利,事迹登上工程指挥部宣传报鸭河工地战报。 1 鸭河口水库修建过程中体现出的这种不折不挠、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甘于奉献、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精神,确实值得南阳人民传承和发扬。 白河橡胶坝水利工程是南阳市人民政府投巨资、花费近 10 年时间兴建的公益性工程。橡胶坝的建成运行,对补充地下水源、改善市区环境、加快南阳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景观城市建设、推进南阳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橡胶坝 水利工程整体规划分为四级,一级坝规划于盆窑大桥下游100 米处,二、三、四三级橡胶坝位于一坝下游,呈阶梯状分布,现已全部建成。建成后的橡胶坝水域全长 15 公里,河面宽度 800 1000米,水域面积约 13.6 平方公里,在南阳市城区形成了 15 公里长万余亩的人工长湖,构成了碧水长天共一色,落霞水鸟天地飞的美丽画卷。这 15 公里的人工长湖碧波浩荡,宛如一条玉带环绕着“南阳帝乡”。据环境部门监测,这万亩碧湖的建成,使南阳中心城区水文地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空气湿度增加 11%,地下水位回升近 8 米,基本上接1 本段引自鸭河口,十万大军修水库,来源于南阳晚报 2013 年 1 月 17 日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