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一流教学管理建设计划.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305734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师范学院一流教学管理建设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长江师范学院一流教学管理建设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长江师范学院一流教学管理建设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长江师范学院一流教学管理建设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长江师范学院一流教学管理建设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长江师范学院一流教学管理建设计划 ( 2018 2022)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和重庆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新要求,作为,通过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确保学校一流专业、一流课堂和一流人才培养质量建设计划有效推进,实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水平。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 40 条”要求,按照“一流本科教育依靠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逻辑,大力开展一流教学管理建设。尊重学校教学管理的现实条件,遵循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律,突出教学管理的 价值引领,从完善教学管理组织入手,以优化教学管理体制机制为先手,以推进教学管理的专

2、业化、精细化、信息化为抓手,以加强教学管理的创新性、严肃性、服务性为起手,有效开展教学质量管理评价,着力推动教学管理研究,达 到 “简洁高效”的教学管理水平,形成“安静有序”的教学管理状态,服务学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教学管理规范化。 注重 教学管理中 共同价值观念与管理行为的聚合,将规范落实在教学管理的各类事项中,依托规范实现教学管理的自我免疫和自动修复。切勿将规范化变成机械化。 (二)坚持教学管理系统化。 注重 教学管理各要素 和 各环节 间的 整合,有效衔接 职能部门 和 教学 管理单位 的功能 ,实现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 教学单位的分级管理 。切勿将系统化变成条

3、块化。 (三)坚持教学管理信息化。 注重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融合,致力于教学管理的大数据系统建设, 重点 提升教学管理的 信息化、 智能化水平, 改进 管理效能。 切勿将信息化变成复杂化。 三、建设目标 (一)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 转变 教学管理思想 ,完善权责明确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建成“以生为本”的学习型教学管理组织,探索产教融合、专业认证、学分制改革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权力有的放矢 、信息传递及时和师生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 (二)形成有序的教学管理状态。 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环节,整合管理要素,建设服务型教学管理团队,形成“质量为魂”的教学管理文化。管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管

4、理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分工合作、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 (三)达到高效的教学管理水平。 建设服务一流教学建设的自组织管理系统,提高内在驱动力。 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据管理平台 ,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教学管理建设成果,积累一批可推广的教学管理经验,五年内建成教学管理信息化示范高校。 四、建设举措 (一) 完善教学管理组织 1.健全“校 -院 -系”管理层级。 学校层面,要明确在党委行政指导下,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务处、教学质量检测评估中心等部门共同履行校级教学管理层职能,负责教学的规划、统筹和目标管理。二级学院层面,要明确教学管理人员在学校统一要求和指导下,结合学院实际

5、,履行院级教学管理层职能,负责过程管理。在校院两级管理层级下,要加强教学系、教研室(部)、实践教学中心等系级教学单位建设,充分发挥系级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2.完善教学管理咨询、指导、督导组织 。 修订长江师范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工作章程 。健全教学工作委员会的下设分委员会,如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会等。严格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资格条件,并定期进行教学工作委员会换届。落实教学工作委员会运行保障机制,确保教学工作委员会发挥审议、评议、指导和咨询教学工作的职能。严格执行教学督导委员会工作条例(修订),选好建好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队伍,明确教学督导工作标准,提升教学督导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发

6、挥其既“督”又“导”的作用。 3.建立教学 应急管理组织。 在学校应急管理体系下,设立教学应急管理工作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组长,教务处处长担任副组长,教务处 相关人员为成员。教学应急管理工作组主要负责处理特殊原因导致的教学活动中断、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冲突、教学活动中的突发安全事故等紧急情况。 各教学单位应及时处理教学责任事故,一旦发生教学事故,教学单位应立即上报相应教学管理部门,不得隐瞒不报或避重就轻。 ( 二 ) 优化教学管理体制 1.强化院(系)教学管理自主权 。 理清教务处、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形成任务与责任清单。进一步简化和优化教务管理,加强整体规划、过程监管和

7、结果抽查,切实发挥院(系)育人主体作用。坚持“合理分权、充分授权”的原则,推进管理重心下 移,激发基层办学活力,形成权责利相统一、资源配置合理、机制运行畅通、民主监督有力的院(系)管理体制。 院(系)在学校政策规定范围内,自主制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体系、开展日常教学管理活动。 2.提升师生教学管理自主权 。 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管理, 从多方面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当中来,优化学生信息员制度, 增加学生参与 教学管理的 环节,完善 师生 教学 信息反馈机制, 定期 举行师生教学检查座谈会 。充分尊重师生诉求, 创新师生教学管理激励机制 ,发挥师生在教学管理中的

8、主动性,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提升 教师教学自主权,增加教师教学权威地位,提高教师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的主人翁精神。 ( 三 ) 增强教学管理的专业化 1.增强教学管理制度合理性 。 建立教学管理制度的反馈机制,围绕产教融合、专业认证和学分制改革对教学管理的新要求,及时更新 教学管理 制度内容。 建立教学管理制度的三级论证程序,充分听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在制度设计中,充分地考虑教师群体的认同度和制度的合理性,避免为了维护秩序,过于强调科学管理主义。 2.增进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 。 实行教学管理队伍准入制度,按照“ 三会两有一精” 要求 (会操作

9、计算机、会公文写作、会研究,有教育理念、有共同愿景,精通教学管理业务工作),举行教学管理队伍岗前 培训 ,组织教学管理队伍 常态化专题培训 ,分期分批地开展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参观、学习、考察等活动。稳定教学管理队伍,畅通教学管理人员成长通道,推动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 ( 四 ) 加强教学管理的精细化 1.做到教学管理的精准施策 。 教学管理优化,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教学管理中的问题。要精准识别问题的真伪、主次和缓急,形成有效的问题研判机制。还要针对问题,精准施策,不扩大化,也不 简约化,让问题高效解决,全力避免教学管理的盲目折腾。要善于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

10、,流程的事情定量化,定量的事情信息化。要尊重问题的特殊性,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院一策”的方式进行解决。 2.落地教学管理的精确分工 。 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指导,让教学管理岗位人员都能够明白角色定位,知道工作内容,清楚质量要求,把握时间进度。要结合岗位特点和人员差异,进行合理分工,将工作落实到教学管理人员每个人的肩上。同时,要善于细化岗位职责,做到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明确具体。 3.落实教学管理的 跟踪监 督。 建立教学管理跟踪机制,做到教学管理工作项项有落实,件件有跟踪,事事有反馈。建立教学管理工作积分平台,对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质量和进度进行动态积分,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11、。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中心职能,定期开展教学工作检查,并编发高质量教学督导简报。 ( 五 ) 提速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1.更新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 优化教务管理系统,整合学校各类教学管理平台,对教学计划制定与变更、排考、选课、成绩管理、教室资源管理等主要线上业务模块进行重塑 , 对原有教学管理业务进行流程再造,用规范明晰的流程方便师生。 2.提供教学管理信息服务。 建设教师教学云平台和教师教学质量大数据中心。构建网上学习社区平台,实现学生自主化学习与学习过程智能化管理。开展教学管理信息、教学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提高服务教学和教学管理的 信息化水平 。 3.建立教学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 整合

12、课程资源、教材资源、教室资源、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资源管理系统,建立教学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可查、可用、可共享。将教学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与微信、楼宇 显示终端实时同步,为师生及时了解资源使用状态提供便利。 ( 六 ) 注重教学管理的创新性 1.基于产教融合的教学管理 创新。 突破传统教学管理的约束,建立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突出灵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建立学校、行业、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产教融合管理委员会,负责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专业建设、教学评价等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优化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研处职能,组建产教融合管理虚拟机构,负责接洽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服务指导二

13、级学院和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事宜。根据产教融合需要,采取柔性教学管理方式,可以动态调整课程、课时、教学地点、班级建制等教学资源的管理。要突破时空限制,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设计一套精细化、操作性 强的管理措施和操作流程,以灵活开放的态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2.符合专业认证的教学管理创新。 始终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在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师培训、加强质量监控、形成质量文化等方面,要有新的举措。结合学校师范专业认证和工程教育认证的推进,定期开展教学管理创新研讨会,集中解决专业认证中的教学管理问题。专业认证重在改

14、进,贵在创新,教学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深刻理解专业认证的内在要求,转变教学管理观念,提高业务能力,积极改进教 学管理模式。 3.适应学分制改革的教学管理创新。 要结合学校学分制改革,努力推动弹性学制和选课制的落实。要大力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大幅度提高有效课程门数,并专注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实行缴费注册选课制度,学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实行免修重修制,学生修读课程符合规定的条件,可申请免修,学生修读课程考核不及格,须申请重修。推行主辅修制,学生在达到主修专业学习要求的前提下,依据学分互认的规定,可以辅修其他专业。建立学业咨询服务中心(设在教务处),为学生在学分制下的自主选择、自主

15、成长提供充分的咨询服务。 ( 七 ) 强调教学管理的严肃性 1.严格教学管理要求 。 严格执行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将管理要求作为铁的纪律遵守,不得有任何违背或无原则变通。要强调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氛围。 教师应按课表在规定时间、地点上课,不得迟到或提前下课,不得自行更改上课时间或地点。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上课的,需按照调停课规定申请调停课、并经相应教学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行。 加强考试管理,修订课程考核工作规范和学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坚决取消“毕业补考”(清考)。强化教学管理的底线思维, 明确教学管理底线就是学校办学底线。 2.严谨教学管理程序 。

16、 凸显教学计划的严肃性,要按照严格的规范和程序制订教学计划,尊重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地位。优化教学计划的执行程序,教务处牵头优化教学计划执行程序,预见性地开展教学计划管理。任何教学管理组织、教师和教学人员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院(部)应对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质量监控,通过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形式收集执行情况,为修订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3.严究教学管理责任。 修订 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 ,明确教学和教学管理 中事故性质和处理办法。建立教学管理问责制度,对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登记和分析,相关学院、部门和人员对存在的问题必须书面说明并及时整改

17、,构成教学事故的要依据 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 进 行 处理。 制定 师德“一票否决” 制 实施细则, 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调查处理机制,依照制度文件对教师违规违纪行为进行警示和惩处,严格执行师德“ 一票否决 ” 。 ( 八 ) 突出教学管理的服务性 1.注重 为校院两级领导决策 服务 。 教学管理工作应该及时发现新问题,积极上报有效信息,及时更新校院两级领导对教学前线动态的了解。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 实践经验,把同行优秀典范作为标杆进行学习,认真总结学校自身特点,寻找改革创新方向,完备领导决策的资料素材。 2.坚持为学生 学习成长服务。 强化为学生服务是坚持学生中心的重要体现。要转变强令式教学

18、管理,建立以服务为根本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工作要严谨负责,考虑周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服务。尤其是在教学场地和设施设备使用、成绩查询打印、选课重修补修等方面,要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系统,为学生提供便利。同时,要通过校领导午餐会、毕业生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学生对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意 见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管理。 3.有效为教师 教书育人服务。 强化为教师服务是坚持教学中心的重要体现。教学管理的首要目标便是如何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要竭力确保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自主权,并服务和协助教师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给老师提供学习深造机会,营造

19、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的和谐氛围,并在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中,充分体现对教师劳动、成果、价值、尊严、权利和权益的尊重和保障。 ( 九 ) 开展教学质量管理评价 1.完善教学质量内部评价( IQA)制度。 完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组成的课堂评价制度 ,建立“固定评价指标课程自设指标”的学生评教制度。实行督导听课,发挥教学督导员的教学监督作用。落实领导听课和同行听课制度。完善课程评估、专业认证(评估)等专项评估制度。 2.建立教学质量外部评价( EQA)制度。 委托外部评价机构和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对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考核评价、实践教学等主要培养环节的质量进行评价。委托外部评价机构开

20、展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形成社会评价反馈机制。 ( 十 ) 推动教学管理研究 1.设立教学管理研究专项。 设置教学管理研究专项课题,开展一流教学管理研究。每年举行 1-2次教学管 理工作 专题 研 讨 会 ,形成一流教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2.鼓励发表教学管理研究成果。 资助教学管理人员发表教学管理类论文的版面费。 参照 学校 科研 成果奖励的规 定 ,对教学管理研究成果予以奖励 。 五、建设保障 1.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人员考核评价制度。 从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管理成效、管理工作、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六个方面考核。定期表彰教学管理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对教学秘书每两年进行一次评优工作,并授予“优秀教学秘书”称号。 2.设 立 一流管理建设计划专项资金。 每年投入一定经费,为教学管理建设项 目立 项 、 制度 建 设 、 人员培训、 改革 试点 等 工作 提供支持。 3.实行常态化的教学工作会议制。 实行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工作院长年度教学工作汇报制。每四年召开一次学校教学工作会,总结教学建设与改革经验,谋划一流教学的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