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经贸合作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06797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蒙经贸合作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蒙经贸合作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蒙经贸合作现状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蒙经贸合作现状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蒙经贸合作现状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蒙经贸合作现状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中蒙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贸易额、投资额以及双边经济合作的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互补性强,双方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及政府的积极推动等一系列积极因素促进了中蒙经贸的发展。但同时,两国经济合作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风险,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化解问题和风险,促使中蒙经贸合作向纵深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中蒙经贸合作 现状 制约因素 一、中蒙经贸合作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中国与蒙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大,自 1998 年至 2006 年,中国已连续 8年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连续 9年成为蒙古国第一大投资国。 1.中蒙贸易额持续增长 中蒙经贸关系持续发展,双边贸易额和投

2、资额迅速上升。 2005 年中国对蒙古国的贸易额为 8.1 亿美元,增长 24%,其中,中国向蒙古国出口 3.19亿美元,增长 36.7%;中国从蒙古国进口 5.4l 亿美元,增长 17.3%。 2006年,蒙古国对中国贸易额达 14.5 亿美元,占蒙古国外贸总额近 48%。其中,出口 10.5亿美元,进口 4.0亿美元,分别占蒙古国出口总额的 67.8%和进口总额的 27.2%。 2.蒙古对中国以出口矿产品为主 蒙古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多为煤炭、石油、矿产品及畜产品等初级产品。如, 2004 年上半年,蒙古国对中国的铜出口增长了 23.8%,出口额增长116.3%,占蒙古出口总额的 44.95%

3、。 2004 全年向中国出口商品总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 47.95%,仅铜精粉一项商品就向中国出口 2.8 亿美元,几乎全部出口给中国。随着蒙古铜、黄金和煤炭等资源的进一步开采,加上中国经 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矿产品的贸易额还会扩大。而蒙古国则主要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农产品、建筑材料、纺织品等。 3.中国对蒙古国投资持续上升 在贸易额上升的同时,中国对蒙古的投资额也不断增加。 1998 年 2004年,在蒙古国注册的中资企业达 1640 多家,注册资金总额为 4.6 亿美元,占蒙古国吸引外资总量的 40%多。截至 2005 年底,中国在蒙古国投资项目共 2166 个,占在蒙外国投资项目的

4、45%,累计投资额 6.81 亿美元,占在蒙外资的 47%。中国在蒙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 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等领域。如, 2005 年,中国对蒙矿产勘探开发领域的投资额为 1.73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134%,占当年中国在蒙投资总额 2.36 亿美元的 74%。 4.两国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不仅贸易量、贸易额持续增加,而且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深化。首先贸易形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中国与蒙古的贸易不仅国家部分发展较快,而且地方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旅游购物等多种形式的贸易也在不断发展。其次贸易结算方式由易货贸易为主向

5、现汇结算为主转变。截 止至 1995 年,易货贸易在两国贸易中的比重由 1989年以前的 90%以后下降到 46.4%。逐步形成以现汇贸易为主、多种结算方式并存的格局。最后贸易由商品贸易向经济技术合作转变。在中蒙贸易发展过程中,经济技术合作也在蓬勃发展,合资企业从商业性企业向生产性企业转变,合作项目也从小型为主逐渐向资源开发和大型加工工业项目转变,表明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在不断深化。 二、中蒙经贸发展中的有利因素 中蒙经贸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广阔的合作前景等多种因素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 1.中蒙经济 互补性强 中蒙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使双方经济结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存在较

6、强的互补性。经济互补性强是两国经贸关系获得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 (1)自然资源互补。蒙古国内能源、矿产、水利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且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开发潜力巨大。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铜、钼、金、银、铀、铅、锌、稀土、铁、萤石、磷、煤、石油等 80 多种,其中,仅煤炭一项就达到 500 亿吨 1520 亿吨,铁 20 亿吨、铜 800 万吨、钼 24万吨、石油 15 亿桶。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开采开发技术落后,资金严重短缺,本 国尚无法对此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而我国当前正急需煤、石油等能源以及铜、铁等矿产资源,另外,我国有相对成熟的技术、设备和丰裕的资金,能为蒙古矿藏开采业、加工工业提供必要

7、的资金和技术,这样中蒙两国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2)经济结构互补。蒙古国的经济结构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制造业和服务业比较落后,尚未形成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虽然蒙古在计划经济时期建成了矿石采掘业、燃料动力业、毛纺工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等一批工业群,但是没有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此外,蒙古产业门类不全,地区分布失衡,绝大 部分工业部门、劳动力集中在以乌兰巴托、达尔汗、额尔登特为中心的中央经济区。单一的产业结构,使蒙古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矿产、农业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而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在制造业和种植、食品加工、纺织业等行

8、业具有比较优势,与蒙古的经济结构形成极强的互补性。 从农牧业发展看,农牧业占蒙古国经济活动近一半,但蒙古国农牧业发展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仍以粗放型农牧业为主,粮食等基本产品不能自足,因而对粮食、蔬菜、水果、禽肉、禽蛋需求旺盛。我国与蒙古国 在农牧业方面合作同样蕴藏一定商机。比如,在农业水利化、牧业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合作、高科技、高产量种养殖业的合作等。 (3)劳动力和技术互补。蒙古国地方人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 2人,劳动力尤其是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短缺。蒙古在第三产业劳动力构成上升的情况下,社会总产值提高并不快,甚至还下滑。例如, 1990 年蒙古服务业产值就占其 GDP的 52%。到了 2

9、004年这一比重反而下降到 49%,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蒙古技术水平不高,高素质人员匮乏,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相比之下,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科技水平获得迅 速发展,种植业、食品加工、毛纺、加工制造业技术研发能力相当强,我国劳动力资源极为富足,这与蒙古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素质偏低形成互补。 2.地缘文化优势 蒙古国是一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加上交通运输条件差,使得蒙古国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合作受到很大限制。而中国与蒙古接壤,历史上就建设了中蒙之间的运输通道,不仅运输相对便利,在运输成本等方面也存在优势。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之间有 3100 多公里边境线,占中蒙边境线的 68%,中蒙之间的贸

10、易口岸大部分位于内蒙境内。众所周知,内蒙古的主体民族与蒙古 国居民同为蒙古族,同根同源,语言、文化等交流障碍少,中国以内蒙古为桥梁开展对蒙经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文化优势。 3.双方投资贸易环境不断改善 为进一步扩大中蒙之间的经贸合作,两国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双方的贸易环境。近年来,中蒙之间加强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正在或计划建设临河 策克、赤峰 白音华、阜新 巴彦乌拉、甘其毛道 包头东等多条以对蒙口岸为中心的铁路大通道,这将极大地提高对蒙口岸经贸货运的运输能力。蒙古国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修建 3条铁路,我国已积极 参与到蒙古国铁路建设中,这为有能力到蒙古国投资创业的

11、中国企业提供了又一个契机。 此外,蒙古也将发展蒙中边境公路交通当作政府的工作重点。 2001 年蒙古开始实施 “ 千年之路 ” 项目,计划架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总长 1万多公里的公路网。其中我国承建的乌兰巴托至扎门乌德 700 公里路段至 2005年已经完成 200多公里,剩余的 400多公里土路,计划在 2008年之前建成。这条公路开通后,可大大促进两国的经贸、旅游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发展。 双方也对口岸进行了大量投资建设,提高了贸易便利性,使货运量大幅增加。现已开通了 10 个一类口岸, 6 个临时过货点,几个主要口岸安装了程控电话,欧亚光缆通讯系统的中国阶段也在加紧建设。为进一步加强经贸

12、往来,中蒙两国还多次修改边境口岸及管理制度协定,最大限度地保障贸易渠道畅通。 1992 年,中蒙两国边境上 8 个边境口岸全部开通,并增设了两个季节性边境口岸。 2004 年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协定。根据该协定,从 2004 年 10 月 1 日起,在目前中蒙之间 12 个边境口岸中,除了二连浩特 扎门乌德口岸为常年口岸外,另外将新疆的塔克什肯 蒙古的布尔干等四个季节性口岸改为常年开 放口岸。 近年来,蒙古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中蒙经贸合作,这为中国企业扩大对蒙古的贸易和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目前,蒙古国已开始在与我国二连浩特接壤的地带设立中蒙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占地

13、 900公顷,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招标。我国在开发区内将享受铺路、合作开采矿产资源、农牧业和畜牧业加工及半加工等具体项目上的优惠政策。 三、中蒙经贸合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尽管中蒙经贸合作存在良好机遇,但也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及风险。 1.蒙古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蒙古国人口 稀少、劳动力缺乏、基础设施差,许多地方尚未形成水、电、路系统。基础设施落后,运输不足严重制约着资源开发与合作。目前蒙古只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单线铁路和三、四条与干线连接的支线铁路,年设计货运能力约 2000 万吨,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且目前蒙古投资开发的大部分项目分布在与我国接壤的南戈壁、苏赫巴托、东方等既无铁路也无公路的省

14、份,其产品均通过草原或简易公路运输,运量小、成本高。 中国投资者所开发的矿点大部分都集中在距中国边境 300 千米 700 千米的范围之内,距离虽不很远,但运输问题依然严重。因为目前蒙古与中国之间只有一条从俄罗斯穿过乌兰巴托到中国二连浩特的单向铁路,因此大量矿产品开采加工出来后很难运出去。 2.蒙古国法律政策和人文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蒙古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政治、经济环境欠佳,政府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蒙贸易和投资的不可忽视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法制松懈、官僚主义及腐败问题严重;规章和立法过程缺乏透明度、地方保护等也是影响投资者信心的重要因素;经济体制、制度不完善,国

15、际贸易手段不健全;政府政策缺乏稳定性,执行政策的 “ 灵活性 ” 大;蒙古国市场和法律外部 环境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不健全,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也不完备,有些企业和商人的经营能力差、信誉度低,对外承诺和协议常常朝令夕改,并且执行力差。 3.蒙古国的市场特点是制约中蒙经贸合作的现实因素 蒙古国的当前市场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蒙经贸合作的扩大。一是市场容量小。蒙古人口少,生活消费总量有限,难成规模;二是贸易主体是中小企业。蒙古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消费以生活消费为主,贸易主体以中小企业和个体商贩为主;三是除机电产品以外,高档商品进口市场规模小,且蒙古国在高档商品消费方面习惯上比较认 可西方进口商品

16、。 4.我国某些企业和产品的信誉度不佳 我国某些企业实力不足、缺乏国际合作能力,在蒙古国市场无序竞争,甚至相互杀价等不良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对两国经贸合作产生了消极影响。少部分商品也存在质量问题,引起一些蒙古国消费者的不安,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 2006 年中国对蒙古国的水果、蔬菜等出口量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蒙方认为我国果蔬化肥农药残留浓度超标,对健康有害。此外,近年来随着在蒙古国经商、务工人员的中国人员的增多,在蒙一些中国人引发的案件和社会治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部分蒙古人对 中国人产生了不满和排斥。 5.政治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蒙经贸发展 近年来,美、日、韩等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发展与

17、蒙古国的政经关系,争夺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和市场。蒙古国奉行大国平衡的外交政策,积极在几个大国之间寻找平衡。蒙古夹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因此它把与中、俄关系放在其对外战略的首位,但蒙古为提高自己的价值,也想借助美国的作用,同时也重视同日本和韩国的关系,这使得蒙古对中国的经贸合作在某些情况下受到大国关系的影响。此外,受 “ 中国威胁论 ” 的影响,部分蒙古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壮大心存疑虑,尤其 对中国企业到蒙古国开发资源,视为掠夺其资源,在蒙劳务人员被视为抢其饭碗。 四、进一步扩大中蒙经贸合作的对策 中蒙经贸合作中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总体形势还是好的,近年来两国贸易额增长势头比较强劲。为更好地加强中蒙经

18、贸合作,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合作,我国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推进中蒙经贸发展。 1.制定长远的对蒙贸易和投资战略 我国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需要、资源禀赋以及蒙古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长远的对蒙经贸合作战略。抓住蒙古目前通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本国经 济的契机,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先进适用等优势,扩大劳务输出和技术合作领域,发展多种合作方式的资源开发产业。 针对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短缺,能源、矿产需求量大的特点,把能源和矿产资源作为两国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同时鼓励企业投资于农牧产品加工、制造、建筑等及旅游、电子、通讯为主的行业。同时加强对蒙涉外经济政策和投资及贸易市场的研究和分析。

19、比如:企业可通过在蒙设立贸易公司、代表处等,以保证市场信息和产品销售畅通;政府部门可在蒙建立办事机构,搭建经贸合作平台,及时为企业和有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投资和贸易信息以及窗口指导,促进与蒙多层次、多领域合作。 2.认真研究蒙古经济政策,调整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范围 首先,我国企业认真研究蒙古的产业政策,在其优先发展的领域进行投资,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支持。蒙古政府已确定了引进外资的重点行业。主要包括:农牧业,能源和矿产开采行业、食品、纺织、皮革、木材等加工行业,电、气、水生产供应及工程建筑项目等基础设施行业。其次,调整对蒙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式。近年来蒙古的矿产资源开发市场国际竞争激烈。俄罗斯、美国

20、和日本纷纷介入蒙古资源和矿产品开发市场。我国一方面应利 用与蒙古山水相连的地理位置优势,派遣实力强的大型企业进入开发矿产能源等资源。同时为了避免过度的国际竞争,减少国内企业竞相抬价争夺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发生,缓解蒙古国一些人士担心其矿产资源被外国企业垄断的疑虑,我国应该适当考虑拓展对蒙投资渠道。蒙古国在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畜产品加工、电子通讯、旅游等产业投资潜力都较大,要进一步研究蒙古国的产业政策,调整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范围,开展互利合作。最后,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要尽量考虑多边合作,比如,与蒙方企业或一些西方国家企业合资合作,以尽可能的降 低投资风险。 3.规范企业贸易

21、行为,重视对蒙出口产品的质量 企业在蒙进行经济活动时,应选择信誉良好,具有是定实力的合作伙伴;遵守蒙古的法律制度,依法报关纳税,尊重当地的传统与文化,规范自身的言行,文明经商。另外要贯彻 “ 以质取胜 ” 战略,大力提高商品的质量,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以利于长期、稳固地扩大产品市场份额。 4.促进中蒙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层面的交流 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为促进中蒙经济合作,双方应加强多层次的交流。 首先政府高层间互访,增进相互间的交流理解和互信,创造友好的睦邻关系,是推进经贸合作的基础,也是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的重要手段。其次,相关部门针对两国现

22、汇贸易逐渐增加的现状,积极磋商,建立和完善适合两国贸易需要的结算制度,为发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贸易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定期举办各种贸易洽谈会和学术交流会,促进两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交流。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各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交流,往往为对国际间经济活动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虽然中蒙经贸合作不断升温,但对彼此的国情和政治经济制度等情况尚缺乏足够的了解,妨 碍了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除开展两国间专业人员的互访外,适时组织必要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交流信息,沟通情况,就中蒙两国经贸合作的前景,进行可行性研究。 参考文献: 娜琳 :中蒙经贸关系现状及双方在矿产领域的合作 .当代亚太, 2004 年第10 期 张秀杰 :蒙古国经济复苏与中蒙经贸合作 .当代世界, 2005 年第 5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