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探析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会计改革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并且失真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因此,根据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而寻找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就成为当前颇具现实意义的举措。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委派制;内部审计;外部会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10) 32 148 02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向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主要是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转等方面的信息。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
2、微观管理及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确定的会计目标,会计信息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企业外部相关决策三方面的需要,而会计信息的质量好坏就成为上述会计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高质 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是否合理有效。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会给国家、投资者、债权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滞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会计信息失真原因 (一)会计凭证方面 在信息领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如果输入的是垃圾,那么产出的也只能是垃圾。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上
3、很大程度取决于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当前,我国尚无一种有效的发票管理办法,从而发票管理秩序混乱,这就使虚假原 始凭证的出现成为可能。虽然原始凭证在进入会计信息系统时要受到会计人员的审核,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贯采用 “ 领导先批示,会计后审核 ” 的凭证审核程序,使原始凭证能否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决定权不在于会计人员,而在于单位领导者。在这种程序下产生的会计信息,自然注入领导者的主观意愿,其真实性也大打折扣。正是由于发票管理混乱和凭证审核程序的不合理,致使虚假原始凭证进入会计信息系统,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制约 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是会计制度的具体执行者,直接受聘于单位负责人,
4、并对其 负责。会计人员的任命、晋级、工资和奖金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单位负责人手中,会计人员对单位负责人存在着利益上的依附关系。这样,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独立性,只得听从领导者的摆布,执照领导者的旨意来违章处理会计业务,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虽然在新会计法中强化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但在当前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之下,会计人员的依附地位及其利益得不到独立的保障,必然造成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无法落到实处,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 (三)经济监督力度不够 我国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为了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 展,需要建立企业外部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许多发达国家,建立起组织严密的会计行会和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经济
5、活动进行监督的机制,成效显著。在我国,目前虽有代表国家利益的财政、税务、审计机关的监督,但各部门因工作重点不同,标准不一,加之管理分散,缺乏横向沟通,或出于部门考虑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难于将监督职能落到实处。同时,我国也初步建立了民间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社会监督,但由于社会审计是有偿审计,加之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和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使社会审计工作仅停 留于表面,未能深入核查,甚至对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人为地降低了审计质量。 (四)单位内部监督机制软弱无力 新会计法中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作出了明确规定,许多单位也都有制度、有办法、有机构
6、,就是执行不了。按目前的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之下,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而带头违反会计制度的往往是单位的领导人,会计作为被领导者要约束领导者的行为,从目前会计监督体制中会计人员作为监督者的地位身份和权限上看都是不可能的。这种 “ 谁监督谁就会吃亏 ” 的约束机制必将造成会计内部监督功能的进一 步弱化。 (五)对会计违法查处力度和执行力度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会计执法难,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自1985 年颁布会计法以来,几乎没有一例由于违反会计法而直接受到处罚的案例,这不能表明现实工作中没有会计违法,相反却是会计违法屡屡发生,只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
7、权力大于法律以及执法系统的低效率和低权威而形成的 “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 的现实,纵容了单位领导者和会计人员以身试法,并极易成功。 (六)会计法规本身有待完善 会计准则和 会计制度中某些定义和释义具有模糊性,加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稳定性,一经制定,在短期内一般不会随意改变,而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可能超出准则和制度所规定的范围,有些业务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制度的作用,导致会计信息不可比而失真。另外,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表现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不确定性,即采用不同的政策或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导致会计信息不一定真实与合理。 (七)部分领导者和
8、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领导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指他们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水平 和心理素质等因素的总和。如果领导者和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丧失原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反之,领导者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较差,可能因图谋私利,编造、篡改会计数据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同时,由于不同业务素质的人员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一些业务素质较差的领导者和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可能会使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 治理对策 要切实
9、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主要对策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一)严格发票监管 我国应借鉴国外发票管理的一些办法,建立购销双方相互制约的机制,积极推行凭发票退税制度和计算机联网开票制度。对单位的大宗物品的购置、维修、处理等经营活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虚开、多开、套开发票产生虚假原始凭证,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 (二)改革会计凭证 审核程序 改革会计凭证审核一贯采取的 “ 领导先批示,会计后审核 ” 的程序为“ 会计先审核,领导再批示 ” 的程序,对重大事项要实行会计小组
10、联签审批制度。这样,在会计凭证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之前,由会计人员首先依法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确认,实行会计人员对单位领导人违法行为的牵制。 (三)试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对会计人员及财务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对财会队伍的建设,财务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统一归财政部门管理, 有关政策及核算办法的宣传、执行可以统一协调部署,保证了政令的畅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由财政部门根据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质量等因素统一调配,这就促使会计人员必须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掌握财经政策、法规,以便胜任该岗位的工作。同时,实行会计委派制,
11、也要求会计工作岗位实行统一的调配,废除以往有些部门的会计工作终身制,使会计工作岗位的定期轮换实现了制度化和经常化。会计岗位的定期轮换,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从而使企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极大的提高。实行会计 委派制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不再隶属于各使用单位,而是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会计人员也由对使用部门的负责人负责,转变为对企业整体负责、对企业法人负责。 (四)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和外部会计监督作用 从我国会计工作的实际和有效强化内部控制的要求出发,新会计法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要
12、求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即 “ 记账人员和经济业务事项、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财务保管人员的 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 2.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各单位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对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制度和其他重要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 3.进行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既是加强财产物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 4.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
13、处理会计业务过程中严格把关、实行监管,可 以有效防范违法会计行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 5.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单位内部应当有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以外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对会计资料进行再监督,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资料应进行定期内部审计,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标。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1.加强会计人员政治素质的培养。较高的政治素质是做好财会工作的前提。要做好会计工作 ,会计人员必须任劳任怨、爱岗敬业、廉洁自律,正确对待功、名、利,自觉抵制拜
14、金主义。 2.加强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培养。目前,许多会计业务人员只局限在记账、算账以及报账的范围内。而新型的市场体制的建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更加广泛的业务知识。培养会计人员,应着眼于在职教育。即在完成学历教育、取得会计任职资格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法规的变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还需要进行在职教育,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六)加大对会计违法的执法力度 当前应依法狠抓对会计违法的检查处理,体现法律的强制性和严肃性。各级法院、检察院应设置会计法庭、会计检察科,在会计管理部门的配合下,专门从事会计司法,加强对会计信息违纪违规问题的深入查处。同时,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对一些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事件,要严肃处理,为会计人员创造敢于秉公执法的良好工作环境。 总之,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加强与改进,不仅涉及会计工作环境的治理、会计管理工作的落实,而且还涉及会计法制建设等诸多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 “ 多管齐下 ” ,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才可能得以根治。 参考文献: 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 S.财会月刊, 2007,( 1) . 于晓镭,徐兴恩 .新企业会计准则使用手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魏凤莲 .对会计委派制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