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街巷改造景观设计初步研究 摘录:结合现有概况,介绍了南京街巷改造的设计理念。并对其街巷改造设计、科学理论和新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南京街巷改造对强化街巷空间归宿感,提升街巷环境和谐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With project profiles, describ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njing street design principientific theories and new technologies in areas such as are described, pointing out that the transf
2、ormation of Nanjing street street space to strengthen the feeling of belonging, enhance the street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harmony is import关键词:项目概况;改造设计;居民满意度 Key words:Projectprofiles;transformationdesign;residentsatisfaction 以南京市城市环境综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南京市城市环境综合提升行动街巷整治出新工作导则、关于街巷整治出新初步设计编制工程量划分和
3、计量的要求 等为依据, 2011 年南京八区出新 600 余条街道,街巷改造是关系到民心的民生工程,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工程,其改造核心就是根据江苏省城市容貌标准、南京市城市道路主题整治提升标准、南京市城市店招店牌设置标准、南京市城市建设相关文件的精神等相关规范规程为标准。街巷改造实施标准分普通达标、适度提高和特色打造。其中景观改造主要分为五个方面:雨污分流、建筑景观、绿化景观、公共设施、市容环境。 1 概况 近年来,由于我国关于街巷景观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晚,街巷改造工作正处于发展与探索阶段,建设局、房管局、城管 局、交管局等多个专业管理机构,对街巷改造的认识还停留在一般水平。因此街巷普遍存在着缺乏
4、系统、规范的规划和设计,管理力量薄弱,和谐生活内容不充分,街巷特色不突出,指示错漏,设施缺乏艺术性,门头文字书写不规范,功能不完善。大部分街巷修建年代较久远,普遍存在街巷狭小、两侧住宅拥挤、道路坑洼、交通不畅、环境差等问题。 虽然对南京街巷进行了不断的改造和整治工程,有关部门也在不断的关注街巷景观的设置与管理,许多设施也有所应用,但仍然存在居民生活不便和不满意空间环境的问题。特别是在许多小的细节和一些功能交叉空间 ,改造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甚至有的街道还存在着交通误导等弊端。 从被调查的居民中看出,居民对街巷生活环境满意度并不是很高。这说明南京街巷以往的改造和管理方面与居民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
5、的差距。由于街巷年代久远,情况复杂,当时有关管理部门也缺少关于街巷改造、管理的理念,因此街巷改造并不完善。虽然,在最近几年,南京相关部门对八区街巷不断的修整,但景观系统还是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加上历史的遗留,使得街巷景观系统需要整治和改善。 2 设计原则及目标 街巷设计充分体现 “ 以人为本、 顺应肌理;生态优先、文化为重;系统综合、品质至上;集约节约、可持续发展 ” 的设计原则及打造 “ 挖掘街巷特色;提升片区品质 ” 的设计目标,以 “ 四大街道、八大片区、纵横交错、脉脉相连 ” 的设计构架结合用地性质及街巷风貌进行改造设计。 3 街巷改造设计 基于街巷改造的相关标准,对鼓楼区街
6、巷的现场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对其街巷情况及居民满意度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根据居民的各个方面的反映和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了南京街巷的现状、并对于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其陈旧的面貌日益成 为城市景观质量提升的障碍。如何通过有效的景观改造方式提升其城市文脉的承续关系 ,凸显旧街巷的文化共性与街巷个性特征 ,并营造功能合理 ,符合市民生活特点的街道环境 ,重塑旧街巷景观新的当代形象 ,成为下文探讨的问题。 从现状环境分析,针对存在的道路路面龟裂沉降、交通设施不完善、照明设施老旧等问题,结合周边有利条件,以此次改造设计为契机,以沿街立面改造为主要手段,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实现
7、首层功能置换,做到路面平坦无车辙、管道通畅不阻水、井盖平整无沉陷、牙沿顺直无缺损、人行道板平整无坑洼、盲道坡道无障碍、路灯 达标且美观、充分展示南京“ 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 ” 的特色形象。在短期内形成一条满足定位要求的街巷,降低开发轻度,尽量减少住宅的拆迁量,提高方案的可行性,打造平淡实在的市井生活和恢弘大气的旧址新企顺畅连接的特色街巷。 3.1 市政设施方面 市政设施:车行道、人行道、路牙沿、桥涵、路灯、挡墙、路内景观硬质铺装等。 该部分内容与人关系最为亲和,是人可触摸范围,也是视觉可精细辨别的领域,具有街巷文化的触媒意义。这些城市设施及城市组件最需用特色线索进行整理。色
8、彩布局要依一 定的原则进行,如根据街道的方向选用不同的色彩,又如根据街巷的环路选用不同的色彩或以主次干道为原则来确定色彩的布局等。无论哪种色彩分布方式均可达到强化城市标识的作用。广场、道路铺装材料的选用亦然。此外,标志图案在铺装中的重复使用可以强化城市视觉的连续性,使各种不同功能及性能的城市组件形成统一。 3.2 园林设施方面 园林设施:绿化、树(花)池、行道树等。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历来好以植物作为颂咏的题材,久而久之使很多植物均具有人文色彩及人格化意义;植物的芬芳对人的感官有直接作用,所有这些均是街巷特色的资源。 3.3 公共设施方面 公共设施:交通标志标线、护栏、路内停车设施、公交车站、座
9、椅、电话亭、标识牌、垃圾桶、各类城市家具、景观小灯具、信息栏等。 停车难是街巷改造公共设施的主要问题,关注民生,结合空白空间解决车位是现阶段急需改造的问题。街巷亮化拓展了空间范畴,是街巷景观表达的延伸。通过不同的亮化色彩来表述街巷的空间层次及景深;并在亮化分区的基础上对亮点进行分级。可以依据城市结构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亮化分级使用的方式更多,如光晕、光色、光强的变化、运动型灯 光的使用(镭射灯光)等。街巷的标牌有路标、单位标识等;广告有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之分。设计要求所有的标牌、标识设计都应具备历史文化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街巷中的交通标志本身具有视觉的完整、统一性,已具备市井文化的各种属性,我们
10、应对其色彩和形象给予尊重。 4 科学理论新技术 南京街巷改造工程科技含量相对较高,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新结构和新理论。景观设计采用了分类规划到有机设计到动态施工的循环科学理论。整体设计采用了分类规划,实施后情况满足不同街巷的要求。绿化采用有机设计,以生态最大化保护原有绿化, 同时淡妆设施,浓妆花草树木,见缝插绿,以点带线,以线代面;庭院绿化连接小巷绿化,小巷绿化连接支路绿化;新材料方面则应用了真空注液塑木、滴灌技术,体现了环保、经济、可循环利用的特点。施工方面采用动态施工,保护原有管线、绿化等设置,调整施工方案,节约造价;施工中灵活根据街巷宽度调整盲道、树池尺寸与位置,满足行走需求;收集街巷换下
11、的雨水井盖和人行道砖等,积累起来使用在其他需要的地区;施工时间选择非上下班、非上下学的高峰期,减少因施工受干扰人数;交通性街巷开挖路面白天回填、夜间施工,不对行人造成干扰,达到了节能、环 保、和谐的效果。 6 结束语 南京街巷改造景观设计,是在旧街巷深厚历史的背景下提升的,这就增添了改造的困难与制约,街巷的改造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道路的综合服务水平,没有他们的提升,城市的建设历史上将有一个巨大的断层。因此,简单的完成局部的基础建设改造或者重新拆除重建都是不合理的运作,只有立足南京城市固有的文化与特色之上合理的保留和改造,才会形成凝聚力强、和谐舒适的街巷环境,才是对南京城历史的尊重,才能将南京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品质和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