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12542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居民消费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居民消费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居民消费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居民消费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居民消费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居民消费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只要介绍经济收入、价格、消费习惯、经济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对消费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并简单介绍消费理念转变的时代背景。 简历大全 关键词:消费;收入;价格;习惯;制度;文化 一、经济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中国,居民消费始终是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先决条件,因为没有经济收入是居民消费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济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居民收入要与经济增长同步 要启动市场消费性需求进而达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必须要保持居民收入与 GDP同步增长。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过低,

2、则居民收入必然受到影响,居民消费率则必然低落,甚至最终消费率也不能提升。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横览世界,我国的经济 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人均 GDP亦得到很大的提升;部分城市和地区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与此同步,居民收入也成倍增长。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收入的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必须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才能有效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因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 导向驱动轮 ” , 消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在逐年提高。因此,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密不可分。经济增长增长决定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决

3、定居民消费;反过来,居民消费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影响居民收入 。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必须保证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进而推动居民消费的提升,形成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良性互动。 2、贫富差距影响居民消费 经济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收入水平上,而且体现在收入差距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整体上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差别较大,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即使是在同一地区,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也在加大。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对整个居民消费也产生不利影响。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边际消 费倾向实现的。一般来说,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

4、向较低,边际储蓄倾向较高;而低收入者则相反,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边际储蓄倾向较低。因此,收入差距扩大会降低居民消费以及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 3、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居民消费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极大。我国的工业化某种意义上是建立在对农业和农民剥夺的基础上,导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城乡收入一度缩小。但 1985 年以 后,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伴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向城镇倾斜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

5、乡收入差距必然导致城乡消费差距。因此,城市居民的购买力不断上升的同时,农民的购买力相对快速下降。 当前,高收入者主要分布在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中少数的部门和行业,而大多数城市居民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处于经济增长慢,居民收入低,消费水平差的状况,这对整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十分不利。我们认为,要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必须致力于缩小经济发 展的地区和行业的不平衡性,进而缩小收入差距,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消费。而实现上述目标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力度。 综上所述,居民的消费倾向、消费时机以及消费行为的选择都受收入水平高低的影响。

6、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处于新旧交替阶段,一些改革措施实施过快或不配套,导致居民消费出现不利现象。所以,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应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从而使得居民消费健康提高,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 二、价格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率和最终消费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价格。如果消费者预期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不断上升,他们就会产生价格还要进一步上升的心理预期,从而倾向于扩张消费,增加目前的消费支出;如果预期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不断下降,消费者就会产生价格还要进一步下降的心理预期,从而倾向于紧缩消费,减少目前的消费支出。 开题报

7、告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出现过剩,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商品货源充足,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厂家、商家的各种促销降价活动不断,使得我国消费品 市场的价格长期低迷。但越是这样,消费者越是预期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还会进一步降落,越是观望等待更低的价格,不愿出手消费, “ 买涨不买落 ” 的消费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反过来又导致价格的进一步滑落。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价格是市场的风向标,是调节供求关系和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价格过高,则供过于求;价格过低,供不应求。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的前提下,价格的高低具有相对性。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生

8、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价格也从一个绝对的数值,变得具有了相对的概念。从空间 上来讲,价格具有地域性。同一样商品或者服务,在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价格较高,而在欠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价格较低。这种价格在空间上的相对不平衡性,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相当不利。经济方面,长期的价格不平衡必将进一步加大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平衡,从长远角度看,不利于一个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前景;社会方面,如果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价格差距持续扩大,必然导致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为进一步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相关部门必 须对价格做更加有效的调整和规

9、范,既要使得价格有效调节供求关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又要使得价格朝向有利于全体居民消费的方向发展。既要保证价格在时间上稳步提升,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要保证价格在不同地区的日益平衡,实现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战略。要做到上述几点,国家必须实行宏观调控,采取相应措施缩小地区之 间的发展失调,使得价格通过对供求关系的影响,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的良性发展。 三、消费习惯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除了经济收入和价格对居民消费有影响以外,消费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也左 右着居民的消费。一个人的消费习惯与其所接受的教育、成长的经历和性格等有直接的关系。 首先,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对其消费行为影响很远。具体而言,中国的教

10、育系统里,关于消费的观念贯穿始终,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以至更高的教育阶段,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一直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从小我们就熟悉这样的诗句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从小就养成不大事消费的习惯,而这种习惯使得中国大多数居民对消费持谨慎态度。 其次,一个人的成 长经历对其消费观念也有影响。设想一个从小生活艰苦的孩子,在困难的环境中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这种生活成长的经历必然使其珍惜每一份劳动所得,在其消费观念里,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必须用之有度。在日常

11、生活中,这种经历形成的勤俭节约习惯必然对其消费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反观那些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境中的孩子,在其观念中没有钱的概念,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甚至要星星不给月亮。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养成奢侈、挥霍习惯的可能性很大。在其消费行为中,很可能不会考虑别的什么因素,一切以享 受生活为中心。 再次,性格与一个人的消费行为有很大关系。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外向。内向的人往往比较低调,而外向的人高调的较多。在日常生活中,低调的人一般比较朴实、节俭,对奢侈挥霍的生活有所保留;而高调的人,则比较容易生活奢华,以达到享受生活的目的。 四、经济社会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社会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可大致

12、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贬低消费;第二阶段,关注消费;第三阶段,推崇消费。 1、贬低消费 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着 “ 左 ” 的思 想。为了追求速度,总是 “ 重积累,轻消费 ” ,使居民习惯于短缺型、限制型的消费方式。在一段时期内,甚至认为消费是低俗消极的东西。在计划经济时期,消费的意义经常被低谷,似乎消费仅仅是粗鄙的物质需要。经济理论界只承认,消费是经济运行的结果,而漠视消费还是经济运行的前提。与贬低消费的理念相对应,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和物质匮乏时期的居民消费政策总体上是抑制性的,包括对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抑制。居民消费呈现供给和半供给的格局,农村居民自给性消费比重相当

13、大,城市中的各种补贴、福利很多,采取免费或低价供应甚至直接分配实物的形式 ,基本排除市场机制的作用。消费者缺乏应有的选择权,消费被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到 20世纪 80年代,居民的消费理念仍然深深地打着计划经济的烙印片面强调节衣缩食,把改善生活方面的消费和艰苦奋斗对立起来。 开题报告 2、关注消费 进入 20世纪 90年代,我国经济面临市场疲软的制约,到 90年代中期,不少产业处于商品滞销的困境。在经济 “ 软着陆 ” 之后,由于居民消费需求萎缩,市场不但严重疲软,而且出现通缩。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要转折,从短缺走向过剩,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现实迫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 生重大变化,从

14、贬低消费开始转向关注消费。 20 世纪末,中央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居民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由于市场经济在客观上处于起步阶段,居民的消费行为在客观上还比较幼稚。居民自觉不自觉地过程中,产生了攀比消费和从众消费。特别是对家庭耐用消费品需求的消费需求迅速扩张,一度出现非常集中的消费浪潮。但在涉及人们生活品质改善的消费品方面,如住房、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消费政策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限制居民自由消费的政策和观念依然存在。 3、鼓励消费 新世纪以来,我 国政府在继续实行投资启动的同时,开始实行消费启动,着力以消费促进经济运行。由关注消费而引起的理论思考,此时已经变成一项重要

15、的经济政策,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 与崇尚消费的理念相对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以期扩大内需。居民消费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诸如:居民获得了很大的消费自主权,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进行消费;消费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日益普遍,消费市场物品丰富,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特别是信用消费迅速扩张,消费者敢于用今天的钱圆 明天的消费梦。 五、文化传统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文化传统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正因为如此,文化传统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大量实例表明,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消费者,由于文化背景、宗

16、教信仰、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价值标准不同,在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上,会表现出明显差异。 中国人历来视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未雨绸缪、量入为出为美德,而对超过自身支付能力的消费视为奢侈浪费,信贷消费更是为人们所不齿的行为。体现在消费观念上则为:人们普遍崇尚勤俭节约 、量入为出,忌讳寅吃卯粮、举债度日。因而,即期消费成为居民当前消费的最大极限。人们宁愿省吃俭用,也不愿意负债消费或者超前消费。与此相对应的是,人们认为 “ 无债一身轻 ” ,负债是不光彩和无能的表现,对寅吃卯粮则持鄙视态度。由此可见,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居民对 “ 用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消费梦 ” 模式的消费信贷还是不能全面接受。 参考文献: 闻潜 .消费理念与消费经济学,消费经济 2004 年第一期 . 孙远强 .五大因素影响今年消费需求,经济日报 2002 年 1 月 23 日 . 陈峰 .中国现阶段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研究 , 2006.4. 作文 闻潜等 .消费启动与收入增长分解机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2. 总结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