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高的风姿 浅析女性高跟鞋的价值变异 摘要:高跟鞋在脱胎于传统高底鞋的过程中,淡化了服务农耕以及保障戎马生活价值,而为凸显女性性征、满足男性情欲的附着性别色彩的物件。由此,女性自信于高跟鞋能完美表达性征的同时,实则以身心受损为代价,谄媚着男性的审美体验。 简历大全 关键词:拔高;高跟鞋;价值变异 1.从实用向审美的高跟异变 1.1 增高防护登山的比备品 文物发掘最早的高底鞋为春秋时代的髹漆双齿木屐 ,而西方有关高底鞋的记载直到 16世纪以前都还不甚明晰 ,高底鞋自其诞生之始即因方便农耕、长于践踏泥泞的道路而倍受钟爱。除此以外,战国时代的领土纷争,在客观上为游牧民族服饰引入汉族聚居地开辟了通道。
2、其中,胡履底部加装的高鞋跟坚牢地卡接在马镫上,为马背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由此普及开来成为战国以后鲜明的军事装扮。直到南朝 “ 谢公屐 ” 的发明才使高底鞋从备战的严酷转而踏青的休闲。与之相媲美的是,西方高底鞋除了应对耕作的泥泞与中世 纪污浊不堪的街道以外,似乎在文艺复兴以后更加侧重于彰显高挑的身材或是拔高矮小的身段,并因路易十四王的亲睐而迅速串红,成为贵族青年男女的钟情之物,从而将高底鞋实用的质朴气质改造为贵族身份的象征。唐代首现的高跟鞋不仅从款式上接近于现代版高跟鞋,而且因着宽宏博大的历史情怀与一路攀高的经济形态,逐渐分离出高跟鞋审美愉悦的特质,并伴随着五代以后小脚文化的涌现,遂成女性
3、的专属。 沿袭至今,原为男女通用的高底鞋在中国宋代以后以及西方近现代,逐步成为约束女性举止,或是突显女性尊贵反衬男性绅士气质的极具性别色彩 的物件。 1.2 肉体折磨下的窈窕体态 以女性的身心煎熬为代价,促使高跟鞋实现从实用向审美的嬗变。不论是中国古代的高跟金莲鞋,亦或满族中青年妇女的花盆底鞋,还是辛亥革命后从西方引进的女式细跟高跟鞋,均在标榜贵族生活情调与张扬性征的同时,谄媚着男性的色欲。 1.2.1 缘于性奴役的衍生品 以小脚为美似乎为中西方男性共通的审美取向。自南唐后主挖掘出步步生莲的畸形美感以后,女性的小脚成为最能挑动男性占有欲与情欲的符号。与之相配套的高跟小鞋在包裹小脚的同时,还使被
4、拔高的身体在细小的支点下 ,动则弱柳扶风行则摇曳生姿,从而极大满足了男性隐晦的视觉调情。即便在没有裹脚传统的满族人群中,女性在发育以后也被强使穿上脚弓下部加高的花盆底鞋。这一方面固然与其袍裾拽地不便行走故而垫高脚底有关,另一方面则实在因为着花盆底鞋者不得不在大幅度扭腰送胯方能保持平衡的过程中,无形地挑逗起男人的性幻想相关。西方国家的情形亦与之类似,贵族妇女们通过冷冻双脚使其收缩,从而能强行塞入小巧的高跟鞋而煞费苦心。脚掂高跟鞋的女性实则在自我折磨中,沦为男性性取向的附属品,成为满足其视觉快感与性冲动的观赏物。 1.2.2 贵族阶层的符号 高跟鞋可以弥补身高的缺陷,亦可使原本高挑的身材更显鹤立鸡
5、群,这一作用原出于路易十四补足自己矮小身材和王族身份的失衡,之后在贵族男女中的共享却因脚感不适与女性较强的忍耐力而中断,逐渐于 17 世纪后成为贵族妇女的专享物品,直到帝政时代方落幕。其中在洛可可时代,女性高跟鞋的面料选择、做工与装饰甚至成为衡量当时制鞋工艺的标杆。缎子、织锦的鞋面、金属鞋扣、刺绣、花口装饰与宝石镶嵌烘托得贵族妇女更显高傲,而其本身亦成了闲适富贵、高调奢华的身份象征。 1.2.3 女性解放意识的偏执昭示 高跟鞋因其高傲的气质、穿着的不舒适感以及男性性欲的迁移对象等特质,成了女性既爱又恨的鬼魅之物。 上个世纪,大战之后,欧美国家在妇女解放思潮的领军下,现出上流女性重塑性别认知,建
6、立独立性别意识的涌流。女性直面 “ 性 ” 话题并以此区分男女差别,从而变无性差的男女平等而为关注性别个体的存在价值。而女性服饰中的高跟鞋在塑造女性形体美,凸显女性性征与自信气质方面有着独树一帜的功效,因而迅速成为战后半个世纪女性炙手可热的新宠。当西方张扬的女性意识流播至中国时,国内女性亦刚从铁娘子的思维格局与辖制人欲的社会环境中解脱 出来,年轻一代纷纷从辛亥革命以后西方传入的服饰余音,以及世界女性服饰新潮流中寻求身心释放的出口。高跟鞋因其特立独行的姿态,与旗袍或是短裙、喇叭裤相伴,快速成为当时中国女性彰显个性的载体。 总结大全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高跟鞋自古至今有个严重弊端便是穿着不舒适,甚
7、有伤害肢体的隐患。加之时人心态开放程度的增长,服饰设计尺度随之而夸张。众多超高超细高跟鞋的出现,即以残损女性身体,埋下严重安全隐患为代价,在显示女性独立性别意识的同时,也揭露出新生代女性展现自我的偏执一面。 2.男权社会的性别观赏 物 女性高跟鞋自其分化出审美为主导的功效之始,便始终有众多旁观的眼光在涉猎。虽然,部分有着性解放意识的女性借由高跟鞋凸显性别的独特,然而,以伤痛为代价的美丽大概只有沉迷于高跟鞋装扮的女性自知。因此,这类不跟脚的高跟鞋在削减了女性张扬个性的纯粹性的同时,却不自觉地向取悦男性的轨道偏移。 2.1 以男性审美体验为核心 高跟鞋以男性的审美体验为主导自有其渊源,前文所述的
8、“ 步步生莲 ” ,或许就是小脚文化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小巧高跟鞋,为男性激赏与把玩的思想培养皿。在西方,男性也曾一度爱慕高跟鞋,但 他们的爱之初衷更多地是便于稼穑、骑马、登山,亦或增高以显富贵等男性性别价值观。而当穿着高跟鞋非常不舒适时,男人们便决然地摒弃,或是大幅度降低高跟。相比之下,女性对高跟鞋的坚持,一方面激荡了男人对高跟鞋爱莫能助的无奈,继而在嫉恨女性的忍耐力中生发出一种莫名的敬畏。另一方面,高跟鞋对女性形体的塑造确乎得天独厚。男人在高跟鞋文化中的逐渐缺席,使得女性成为高跟鞋的全权代言人,而男人们顺势将无形的情欲,充塞进那些细跟高跟鞋鞋底与鞋跟组成的虚空间中,以此扭转自己对高跟鞋的被动处
9、境而为性情的主动掌控。 2.2 女性的自欺情结与独立性别意识的淡化 与之相对应的,女性在肌体的损伤中玩味着高跟鞋对自身气质的烘托。国内外因穿着高跟鞋而致伤残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二战后以及国内改革开放以后的高跟鞋风波,也确实因其行走欠自如的缺陷于九零年代逐渐平息。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高跟鞋与凉鞋、靴子 简历大全 等鞋型的结合,以及高跟造型与材质的多样化,分明表达了高跟鞋与女性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微妙关系。而其背后的操控者或许就是那些为女性定位特质的男人们。在男性话语占主导的社会中,女性时常处于身不由己与束手无策的 行为状态,其价值观、处事方式与性格塑造常由男性规划与决定,因此如有出位者轻则归为异类
10、,重则在社会生活中步履维艰。因此,为了顺风顺水的生活环境,大多数女性沉沦于男性制定的价值体系,以高跟鞋对男性的视觉征服换取在男权社会中的一席生存之地。 3.余论 高跟鞋从原初便利生活、协助战争的角色,转换为扭曲女性身心激起男性情欲的尤物。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男性的逐步离席使得现代高跟鞋笼罩了鲜明的性别色彩,成了男权时代妖媚的证物,见证着女性以肉体折磨为代价,建构独立性别认同的波折经历。 对于现代高跟鞋,男 性大凡以悦纳的明朗态度为其生存壮大开辟市场。然对于众多深受 “ 高跟 ” 之害的女性而言,却对高跟鞋的存在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隐晦感受。 男性的审美欲求协同女性对于性的认同与彰显,驱使着高跟鞋热
11、再度升温。然而,高跟鞋的致命弱点 损伤肢体,迫使女性这一追寻独立性别意识的方式变质,转变成单方满足男性视觉快感的性别玩物。因此,为了描绘两性世界和谐美丽的风景线,女性高跟鞋的改良设计,即如何兼顾穿着舒适度与凸显性感体态的设计课题,成为当今服饰领域的重要议题。 诸如柔软的硅胶鞋垫、新颖的弹性高跟鞋,均分别 从鞋垫的浮突按摩点设计,鞋跟的结构与材质替换等入手,开发高跟鞋轻便、防疲劳的保健作用,而其外观却妩媚如故。除此以外,变革不可动高跟的设计模式而为可伸缩后跟的高跟鞋,不但可灵活调节鞋跟高度塑造迥异的性别气质,还赋予女性把握穿着舒适度方面的最大自主权。 改良的设计样板不断涌现,但是向市场推广的道路却依旧崎岖。这一方面需要广大女同胞真正关注自我的生存处境,认同独立的性别价值,另一方面也需要男性对于另一方的理解与尊重。 参考文献 张竞琼 . 西 “ 服 ” 东渐 M. 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1. 荒林主编 . 中国女性主义 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刘芳著 . 中西服饰艺术史 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