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20062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多元智能” 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认为的认知能力强弱差异,个性差异演化为认知结构、发展速度及心理特质的差异。要真正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使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等适合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而区域活动,正是体现了这种新的学习观,个别差异观。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改变了集体教学时全体幼儿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方式与速度学习同样内容,给学习活动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许多幼儿园形成了区域活动系统操作模式,创建了多元、

2、丰富、开放的教育环境。纲要颁布以来,幼儿教育已经走向开放的教育,提倡为幼儿提供开放、丰富而且多样的环境,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学习。于是,区域活动便在各幼儿园广泛开展并深受幼儿教师的喜爱,不少幼儿园或以此为主要活动形式,或作为主题教学的辅助,都尝试着区域活动这一模式。相关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如区域活动现状思考、幼儿园区角活动、区域游戏与主题游戏的融合、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等。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分析,我们认为,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发展的热门问题和焦点问题,而现阶段关于区域活动的研究还存在不足:1.从理论来看,已有研究缺乏对区域活动系统的探讨。2.从研究对象来看,区域活动的研究很少关注到活动的指导

3、和评价上。3.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的范围还没有切入到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活动上。(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区域活动的深入研究,一方面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教师观察、指导、创设、组织、设计活动的技巧;另一方面,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二、课题研究的界定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

4、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一般分为益智、科学、美工、图书语言、建构、角色表演几大类。现状:指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现有状况。问题: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对策:针对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现有状况、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及策略。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建立幼儿区域活动规则,培养幼儿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幼儿学会记录自己的活动过程或结果,发展创造力。2创设多种区域活动形式,促使幼儿更有

5、兴趣地参与到游戏中,并与材料产生有效互动,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与经验。3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有观察、指导、创设、组织、设计活动的技巧,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良好环境,使教育目标达到最佳效果。4促进教师观察、反思等专业素养的提高,优化区域活动设置及活动指导,创新活动评价,从而提高活动区的实效性。5将学习性区角的创设、材料投放、指导,构建区角与主题教学相联系。6创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丰富区域活动的内容。(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研究。2幼儿区域活动规则的产生与建立的研究。3优化区域活动设置策略研究:4区域活动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5区域活动评价策略的研究:6创设幼儿园特

6、色区域活动的研究。四、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与过程(一)研究思路由幼儿园成立课题研究组,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运用纲要精神指导课题研究,从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入手,整体思考研究内容,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分工落实研究任务,逐步达成研究目标,边研究边总结,边总结边修正,并邀请有关的专家、同行进行指导论证。确保研究方向正确,措施有效,最终让研究成果逐步成为幼儿园实施、组织区域活动的奠基石。(二)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从网络、书籍中查找和收集详实的资料和信息,使区域活动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2.问卷调查法:发放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

7、问卷调查表,归纳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3.观察法:观察幼儿及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分析其性质,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研究提供依据。4.行动研究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将理论知识、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及时地运用到区域活动的研究中去,创造性地解决区域活动中的现状及问题。5.经验总结法:对每个阶段的研究结果进行小结,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为下一步研究提供资料,以便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三)研究过程第一阶段:确立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小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调查了解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现状,认真研读,提炼升华,写出调查

8、报告。2.按课题实施计划,组织课题组成员按照以下四个领域课题逐步开展课题研究:(1)优化设置活动区策略研究。(2) 区域活动有效指导和评价的策略研究。(3)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结合策略的研究。(4)创设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的研究。3.研讨优化活动区活动中的典型性案例,组织观摩和交流学习,查找幼儿园活动区活动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师指导的有效行为,把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研讨,撰写研究分析与阶段总结。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收集整理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编辑课题研究成果集。2.撰写课题总结报告,确定课题研究成果的价值以及推广的意义。五、成果的主要内容(一)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区域规则1.师

9、幼共同商讨制定规则。区域活动不是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而一厢情愿提出的“要求”,也不是为了控制幼儿的行为而划定的条条框框。制定规则的目的是保障幼儿的自由,因此,在讨论基本规则前,教师不妨与幼儿一起聊一聊在区域活动中他们可以做什么,然后一起讨论怎样才能保证大家都做好、玩好。如: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并享有不被打扰的权利。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内容和孩子进行讨论:一个小朋友正在玩他喜欢的娃娃,另一个熊朋友也想玩,跑过来抢,这样做对吗?应该怎么做呢?在讨论中孩子们理解这样做不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先去选择其他玩具或者耐心等待,或者和小朋友商量一起玩。2.在参与中适时调整修改规则

10、。区域活动规则一般是一种预设性规则,在指导幼儿的游戏中我们发现:既定的规则并不是适合每一次的活动。区域活动规则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在区域游戏中逐步完善,因而教师要观察孩子的兴趣特点及需要调整计划修改规则,以此来促进幼儿主动探索、创新与学习。3.巧设环境遵守规则。根据不同规则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一是图示法,即通过图画的方式加以形象地表示,并贴在适当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二是暗示法,即规则蕴涵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从区域的环境让幼儿从视觉上知道该区域的活动规则;三是提醒法,可以是教师对幼儿的提醒,也可以是幼儿对幼儿的提醒。(二)树立了科学合理的材料观念1.根据年龄特点提供材料。小

11、班幼儿应尽可能多的选择体积大、颜色鲜艳、形象生动,较真实的材料;中大班提供一些半成品及一物多玩的游戏材料,有助于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2.根据主题目标提供材料。如中班以“昆虫”为主题背景下的材料投放:科学区投放蜻蜓、蝴蝶、蜜蜂的昆虫标本,和放大镜以及记录表等材料,让幼儿自主观察发现昆虫共同特征的探索活动;美工区投放剪刀、彩色卡纸、皱纹纸、水彩笔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以剪、粘贴、绘画等方式进行昆虫制作活动;建构区投放各种大小不同的盒子、罐子,不同形状的积木等材料,开展“我为昆虫造新房”的活动。图书区投放各种有关昆虫知识的图书,让幼儿开展“昆虫知识阅读” 的活动。3.提供自然真实的物

12、品材料投放材料时应选择生活中自然常见、废旧的物品材料,扩大物品的多功能性,淡化以知识技能为向导的经验型操作材料,让幼儿感到好玩、熟悉,并愿意投入活动。如小班活动“猜猜他或她是谁” ,用班级中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让孩子们猜猜他是谁,找出相似处。活动亲切又贴近生活。再如中大班利用自然的水、泥、沙、石、木等原始材料开展活动。让活动材料回归自然,还原生活本来面目,最大可能的利用生活中真实的物品作为材料,避免假生活状态。4.及时添加、删减、组合材料在活动的某些时段,对一部分材料进行更换的基础上,尝试做一些迁移的调整,以挖掘材料使用的潜力,追求物尽其用的境界。如中班美工区开展“酒瓶装饰”活动,等待孩子们装饰

13、完所有的酒瓶后,可添加皱纹纸,让幼儿用皱纹纸制作鲜花,插入装饰好的酒瓶中开展“插花” 活动。新材料的介入,在瞬间带来新刺激、新目标,形成新的话题和内容。(四)创新了区域游戏的组织形式主题+区域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活动的补充和拓展。1.围绕主题调整区域设置。如在“有趣的冬天”主题中,孩子们在“圣诞节” 和 “元旦”的欢乐气氛中,表现欲特别强,可是孩子们却缺乏表现的平台,我们就及时把“美食坊”稍加改动,变成“表演吧” 。而等到进行“春天” 主题时,孩子们探究起春天旬阳的特色美食,我们的“美食坊” 再次开张。孩子们的兴趣得到了满足,热情得到了释放,又使得暂时孩子

14、们不爱去的区角得到了很好的利用。2.围绕主题创设区域环境。一是追求主题环境与区域环境的一致性。如:在主题活动“秋天来了”中,围绕“ 认识农作物,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方式”的主题目标,我们不仅张贴了各种农作物的图片,而且悬挂了许多农作物的种子等,创设了一系列的主题环境,同时,我们还在区域“科学区” 中准备了一些农作物,诸如棉花、花生、玉米、黄豆等。这样,主题环境与区域环境的有机整合,不仅紧扣主题,而且使两者交错相融、浑然一体。二是根据主题充实区域环境。如:用于主题活动中的图片、头饰、字卡等,在集体活动结束后,就把图片、字卡布置在图书区,用于幼儿区域活动时,看着图片讲故事,进行故事的续编等;把头饰投放

15、在表演区,幼儿可以和同伴一起进行创意表演。如此以来,不仅与区域内容相一致,而且使主题材料得到高效利用,一举两得。三是区域作品丰富主题环境。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春天的花”时,美工区域“美丽的花”,为幼儿提供各种花的图片以及纸杯、皱纹纸、卡纸等各种材料的同时,在主题环境一角布置一片草地,让幼儿把自己做的、折的、画的、剪的、粘的各种花呈现在草地上。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制作各种花有关的材料布置教室环境。这样,不仅成功展示了区域活动作品,而且及时丰富了主题环境。3.围绕主题开展区域游戏。在科学活动“小灯泡亮了”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电线、电池、小灯泡等材料,让幼儿探索如何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幼儿不断尝试,

16、慢慢的从失败到成功。逐渐的,越来越多的幼儿成功地让小灯泡亮起来了。在主题活动中,孩子未完成或者发现孩子的兴趣点都可放在区域中,让孩子游戏,挖掘出孩子的最大潜能,这时区域游戏就成为了主题活动的延伸。(五)丰富了观察指导的经验策略教师的观察指导要遵循: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原则一是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二是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创造。幼儿在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活动时,教师应予以尊重,而不能因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经验或实际生活就予以不理睬、批评、甚至强行制止。2.以间接指导为主的原则一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充实幼儿的日常

17、生活,使幼儿在每天的生活中有新的收获。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家长,利用家庭中个别教育的优势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二要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游戏。通过观察,了解儿童游戏的现状(如发现何时需要增加游戏时间、地点、材料和经验等)。同时,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应参与幼儿的游戏,可以进一步观察、了解幼儿;可以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促进游戏的发展。此外,幼儿还可以通过观察成人的游戏学会材料的新玩法,让游戏活动能持续得较长久。三要坚持正面评价游戏。正面评价不仅可以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保持愉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幼儿还能在评价中获得正确的方法和经验。3.按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的原则在小班应多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吸引幼儿玩象征性游戏;中班应尽量多地为幼儿提供多种条件、对其游戏进行引导;大班则可以减少玩象征性游戏的时间、增加在游戏中面临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计划总结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