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07-2008 学年度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教师优秀作业目 录1、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莘县路小学 张玉宏2、学得轻松,方能学的快乐 香港路小学 计 莉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昌路小学 张春兰 4、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香港.路小学 杨 凯6、如何培养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福林小学 云慧萍7、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南京路小学 谭文霞8、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指导 贵州路小学 逄东旭9、小组快乐探究 整体生动学习 太平路小学 李 瑶10、让“错误”敲开学生的幸福之门 区实验小学 刘 佳11、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
2、惯 贵州路小学 王轩宏12、市南区小学数学骨干班培训博客 http:/ 张玉宏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而又应用于生活中。同样,数学的教学也离不开实际生活,而又在生活中 实践。数学家 华罗庚曾经说过:“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修订的数学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 现实生活的联系” ,不 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 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 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
3、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 验到数学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我是从以下几点来做的:一、 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 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3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利息与利率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 师在教学中
4、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在教学 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到银行去参观,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 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 “利率是什么啊?”“ 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 ”。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 课的时候我让学生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这样学生由于是自己 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了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之后,我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亮亮将 20
5、0 元钱存人银行,定期二年,年利率为 4.50。到期后应得利息多少元? 学生算出 应得利息 18 元。而老 师 却出示答案:亮亮得到了利息17.1 元。为什么和我们算得不一样,然后 马上有同学就想到了还要扣利息税?对!国家规定公民存款所得利息现在要交纳 5%利息税,也就是说公民只能拿到应得利息的 95 (15)。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还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6、。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4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学习“小数 ”这单元时 ,我是 这样导入的:王晓莉是一名体操队员,她每周大约要训练 15 个小时。她最出色的项目是平衡木。平衡木的宽度大约有 2 厘米。最初她是在地上画的一条“ 平衡木 ”上开始练习一套新的 动作,然后再到一个很低的平衡木上做这套动作。经过一段训练之后,她就准 备好了在标准的平衡木上做那套动作。标准平衡木的高度大约是 1
7、.19 米。王 晓莉平时训练得很辛苦, 时常累得筋疲力尽,甚至她有时怀疑这样辛苦是不是值得。但所取得的成绩告诉她,努力没有白费。一次她所在的那个队得了冠军。她的平衡木得了 9.75 分,自由体操得了 8.95 分。这时王晓莉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好。这是一个小故事, 这样设计独具匠心,不但可使学生获取体操方面的知识,而且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孜孜以求的顽强意志,对学生的学习又能起到启迪、激励的作用,同 时从这可以让学生衍生出多个数学问题,如“平衡木有多宽?”、 “画一条与平衡木宽度相等的线段”、 “王晓莉的平衡木得了 9.75 分,自由体操得了 8.95 分,王晓莉那项得分高?”、“王晓
8、莉两项比赛的总得分是多少?”这样让学生自己 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三、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5同学们,你们都很喜欢吃肯德基吧!为迎接新年,肯德基发了一些优惠券,请 看:A 套餐 B 套餐 C 套餐 D 套餐原价: 16.90 元 15.40 元 18.00 元 14.40 元现价: 12.00 元
9、10.78 元 13.50 元 12.24 元问题:你认为买那一套最合适?为什么?又如,在学习了打折与折扣之后, 还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书城为迎接春节,进行书籍降价活动,全 场按原价的九折出售。小强的爸爸给他 50 元钱去买书,如果 买下面书的其中两种,小强还剩多少元?请你为小强做“购书参谋 ”。 从小学电脑 : 15 元 少儿恐龙大世界 : 18.80 元 安徒生童话 : 34 元 这种题目突破了常规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能 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了解决 问题的灵活性。又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 这样一道思考 题:爸爸去外地出差
10、了,王玲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王玲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6四、联系实际、加强操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巩固。1、加强感知性操作。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所能概括的特征或属性,常常是事物的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他们更多注意
11、的是事物的外观和实际意义。 ” 而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在充分操作过程中,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并抽象成清晰的概念。从这一规律出发,充分地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掂一掂、试一试,对实际事物进行感知性操作,正是建立数学概念,逐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比如教学厘米、米的认识时, 对于这些长度单位,可以从比高矮等实际事例入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 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 宽 度、 书本长宽、平伸两臂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等。通过实际的操作,感知了厘米、米的长短及这些长度单位的实际运用。再比如数的概念、重量单位(克、
12、千克、吨的 认识)、平均数问题、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形等)、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圆锥)等都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 让学生进行感知性操作的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热情也是极有益处的。2、加强应用性操作。学以致用,通 过让学生在生活 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7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首先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应用性操作的情境或条件,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如学 习了面积单位后, 让学生测算书本、 课桌、黑板的面积,既促进了面积单位的掌握和运用,又为下一步长方形
13、面积计算的学习奠定基础。又如学习了平均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活 动,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 ,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附近菜场某一蔬菜的平均价格等。让他们互相协作展开活动,就很好地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如秋游前让学生计算各班需要几辆车。如果都是小巴要几辆(有确定的座位数);或者有小巴士,也有大巴士,共要几辆车。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开放性的实践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许多 问题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而且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加强应用性操作还要加强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再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布置学生双休日随
14、父母去菜场买菜或购物,按 单价独立计算价 钱,学生 兴趣十分浓厚。重 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 紧密结合, 这也正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3、加强探究性操作。探究性操作,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主动探索,再现 知识技能的形成过 程、 发现数学规律的操作性 训练。教 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 创造性学习,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形成科学 认识。它不仅有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而且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8比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让学生通过把盛满圆锥容器的沙子倒向等底等高的圆柱
15、容器的反复实验,发现规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盛的沙子总是圆锥体容器的三倍;如果二者底或高不同,则结论不成立。这样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虽然学生的创新发现只是重复验证,但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却绝对是 创造! 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把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必须要强化动手操作,从而把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 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喜欢数学,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
16、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小学数学练习课经验交流-学得轻松,方能学的快乐香港路小学 计莉青岛版教材练习的特点:提供的新奇信息较多,综合性较强,容易给人始料不及,错综 复杂之感,尤其是三年级。再加上新教材新加了一些内容,比如说估计与估测, 练习时不好把握尺度,所以,有 时候就会 让学生感觉到难。学习,是一项思维活动。偶尔遇到挑战 ,能激起人 战胜困难的欲望,如果长时间的遇到障碍,得不到缓解,学习的热情就会 锐减,甚至消失。学得 轻松,才能学的快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下面我就如何降低练习的难度,提高练习的趣味性, 说一说。一、 信息的梳理。9青版教材,信息量大,有些练习甚至提供了一个信息包,同 时有些
17、信息新奇,离学生的生活远了点。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信息量大,可以提高学生选择信息分辨真伪的能力,信息新奇,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同时,又给学生读懂题目造成了一些困难。这样的练习 如果放手给学生,往往是保证不了课堂效率。 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师生共同读题,梳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以老 师为主读题,很有必要,一是有些生僻的名次,需要给学生稍作解释,二是可以给学生处理信息提供一些建议。比如说:太空种子、克隆牛、黄河掠影等,如果不给学生提供读题的帮助,学生 对题意的理解就会成为其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我经常遇到学生读题时,因为意 义的不理解,断 错词句,令人啼笑皆非。当然,教师帮助读题,并不是
18、越俎代庖,首先读的时候要有策略,哪些信息先看,哪些信息是重点,都要心中有数。另外,读完了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进行信息的梳理。这样,既保证了信息的完整,又能够较快的完成数学练习,两全其美。二、确定着眼点。一年级的看图讲数学故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一幅图中存在的数学信息很多,而且又要求提出数学问题。 结果学生在 说了一大堆数学信息之后,提的数学问题要么张冠李戴,要么不沾边,要么在前面的信息中已讲过,后面又当成了问题来问。的确存在着 难度,班上只有少数 逻辑 思维清晰的学生才能掌握好。针对这 种现象,我将整个信息图分割成部分来用以降低难度。如:第一册 P30的第七题:练习时
19、我这样提示学生:谁能给大家讲一个和小鸟有关的数学故事?这样学生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和小鸟有关的信息上,提的问题也不会不着边10了。时间一长不用老师提示,学生自己也会把信息 图分成部分来用,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来表述一个完整的数学故事并能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三、角色的扮演。对于静态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经常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练习。例如:一年级上册 P48 的第 3 题让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形式列出加减混合算式。学生通常列出了 6-2+3 这样 的错误算式。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加减混合算式的认识,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我 让学生们扮演天鹅把情景图表演一遍,每表演一幅图就让学生来说说图意并列出算式,
20、使学生真切地明白数量增减变化的过程。再如P53 关于上下 车的问题运用 “角色扮演法”也非常容易地让学生明白算理。我 觉得角色扮演在教学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再说一个他山之玉,在全国优质课比赛中,北京的一位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负数一课上到了最后,教 师提供信息:刘翔在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110米栏速度为 13.42 米/秒, 风速为0.4 米/秒。接着提出问题:风速为0.4 米/秒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风速,语言表述不够清楚。教师适时地让学生表演,一人演刘翔,一人演风。教师借此引导学生体会 风的方向与刘翔奔跑的方向之间的相对现象,想象 风对刘翔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风速0.4 米/秒的意义。我想,没有比角色扮演更直观的了。四 、自主的补充新课本中练习形式多样化,但对部分知识强化不够。例如:一年级的“10 以内的数的分成与组合” 这一部分 书中出现的练习较 少,如果教学 时老师也相对地弱化了它的练习,那么在学 习后面的“凑十法”这部分知识时,部分学生就弄不清该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在教和学上都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老师应该自己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