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二一四年十月目 录一、项目建设基础 .1二、建设目标 .4三、项目建设方案 .7项目一:应用型专业建设 .7项目二:应用型人才培养 .10项目三: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15项目四:应用型科学研究 .19项目五:校园基础能力建设 .23项目六、体制机 制创新 .25四、建设进度安排 .28五、预期成果 与示范推广 .31六、保障措施 .32七、经费预算 .34附件一:重点建设的六个专业实施方案 .35(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35(二)物联网工程专业 .41(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50(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57(五)财务管理专业 .66(六)食品科学
2、与工程专业 .72附件二:创新平台建设方案 .80(一)安徽省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80(二)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82(三)滁州食品加工研究院 .84(四)盐化工产业研究院 .86(五)装备制造研究院 .88(六)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平台 .901一、项目建设基础升本以来,学校审时度势、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实现了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转型。2013 年,学校以良好状态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基础。(一)推动转型发展,落实“应用型”办学定位学校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需要出发,走转型发展之
3、路。先后开展了“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把滁州学院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好滁州学院”等 4 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逐步明晰了办学指导思想,理清了办学思路,确立了办学定位。2008 年,明确提出“应用型” 办 学定位。2009 年,提出“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阶段性目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意见。2011 年,开展了“实 践教学体系建设推 进年” 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意见。2012 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 创 建特色 鲜明的高水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 的发展目标。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
4、培养模式,4 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能型” 教师队伍与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有 46个本科专业,其中,信息技术类、生物与食品类、化学化工类、装备制造类、经济与管理类、文化艺术类等 6 个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共有 26 个专业,在校生占全校学生数 61.8%,特色优势专业的集中度初步显现。学校认定“双能型” 教师 215 人,占教师总数的30;152 名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认证。加大实践教学学时与学分比2例,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类学分平均比例为 27.1%,理工类专业实践类学分平均比例为 29.5%。现有国家、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6
5、 个。学校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二)主动融入滁州,彰显“地方性”服务面向坚持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合作求共赢。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逐步形成了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的 6 个应用型专业群。近五年,学校培养输送了近 18000 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面向与学校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吻合度较高,在安徽省内就业的占 55.4%,在滁州就业的占 21.
6、2%;在家电信息、装备制造、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滁州支柱产业领域内供职较多。学校注重加强和地方的联系与合作。加入了滁州市人民政府、合肥工业大学的战略合作联盟,合作共建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滁州食品加工研究院等科技平台,三方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近五年,与企事业单位签订科技合作和技术服务项目 186项,产学研到账经费 1382 万元。滁菊研究获得“国家星火计划” 项目立项。与安徽金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乙基麦芽酚工艺改进技术” 项 目, 为企业年均 创经济效益 2351.8 万元;与巢湖香枫塑胶助剂有限公司合作的“PVC 超分子插层无毒 热稳定剂” 项目,为企业创
7、经济效益 3600 万元以上。取得国家专利授权 110 项,其中 2 项3发明专利成果得到了转化,5 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1 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学校注重发掘和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开展“欧阳修研究” 、“吴敬梓研究”、 “明文化研究 ”,推进“凤阳花鼓 ”、“凤画”等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学生花鼓艺术团入选教育部“ 高雅艺术进校园” 演出团队;联合光明日报、安徽省文化厅、滁州市政府举办了欧阳修学术研讨会、纪念吴敬梓诞辰 310 周年等活动;连续四年组织师生共1.2 万余人次参加了四届中国农民歌会的演出与服务,每年都受到省委、省政府及省文化厅,滁州市委
8、、市政府的表彰。(三)加强内涵建设,夯实“高水平”发展基础2009 年,学校提出了“深化改革、丰富内涵、重点建设、培育特色” 的工作思路。2012 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 加强内涵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为主 题,明确了创建特色 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2013 年,开展了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为主 题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2014 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内涵的意见,着力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9、,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不断改善,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到了 9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2.5 亿,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形成了以工、管为主,文、理、工、经、管、教、农、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1 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 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1 个,省级特色专业 5 个,4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3 个。近三年,学生 2000 余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111 个、省级奖项 394 个,5800 人次获得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 95%以上,连续三年荣获“ 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现有教授
10、 44 人,副教授 180 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 31%,博士 102 人,占教师总数 14%,师资队伍职称、学历、学缘等结构趋于合理, “双能” 素质得到加强,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建有 1 个省级 2011 协同创新中心、1 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 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14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108 项,签订科技开发、咨询、成果转化等产学研合作项目 186 项,科研到账经费总额为 2502 万元;油画抗击非典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废墟上的阳光获得2008 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铜奖。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
11、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二、建设目标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紧紧抓住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问题,按照“动态管理、竞 争择优、统筹兼顾、开放合作” 的要求和“整体 设计、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培育特色”的思路,通过五年建设,建成一批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立一套产教高度融合的实践育人体系,产出一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建成一支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 双能型” 教师队伍,建 设一个环境优美资源高效利用的数字化校园,形成与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使学校成为在全省同层次高校5中处于领先水平、全国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
12、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一)应用型专业建设专业定位更加准确,布局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与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更加紧密,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逐步提高。通过五年建设,工科专业达专业总数 50%以上,力争建设2 个以上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 10 个左右省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优势专业在校生比例不低于 50%,争取 2 个专业成为安徽省同类院校品牌专业。(二)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实践教学得到强化,产学研合作育人深度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得到明显加强。各专业建成 2-3 门特色课程,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到30以上,签订校企实质性合作
13、协议的专业(群)覆盖率达到 85%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 95以上,对口就业率 85%以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3 项,力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以上。积极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三)应用型师资队伍教师“双能 ”素质明显 提升,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有效集聚, 团队建设成效明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到2018 年, “双能型 ”教 师 50%以上,具有 “双证”教师 60%以上;引进和培养省级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 8 名以上,特聘行业企业骨干人才 50 名以上,选派科技特派员 30 名以上。(四)应用型科学研究应用型学科特色更加鲜明,科研激励机制更加
14、完善,服务地方6能力显著提升。培育 2-3 个省级重点学科、2-3 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6 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6 个区域产学研团队。力争获得 2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每年获得 30 项以上国家专利授权。科研到账经费每年递增 30%,2018 年到账经费达 3000 万元以上,其中产学研合作经费占 50%以上。(五)校园基础能力建设校园功能更加完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至 2018 年,校园面积达 110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 50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26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 3.5 亿元。建成 20 个校内实习实训中心、4 个模拟实训工厂
15、。纸质、电子图书总量达 150 万册和 120 万种。建成高水平数字化校园。(六)体制机制创新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学校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目标管理体系全面构建,绩效考评机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保障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落实,产学研合作的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激励教师转型提高,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社会实践、服务地方,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制度保证。三、项目建设方案项目一:应用型专业建设(一)现状分析升本以来,学校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城市功能定位和文化发展7需求,通过增设、改造和停办等手段,调整和优化
16、专业结构,积极打造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结合较为紧密、关联度较高的专业(群)。学校现有本科专业 46 个,其中工学类专业 18 个,管理学类6 个,文学类 5 个,理学类 5 个,经济学类 2 个,教育学类 4 个,农学类 1 个,艺术类 5 个,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信息技术类、生物与食品类、化学化工类、装备制造类、经济与管理类、文化艺术类等 6 个专业群已初具规模。对照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差距: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匹配度和支撑度有待提高;应用型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专业优势特色不够明显,品牌专业数
17、量不足,显示度需要提升。(二)建设内容围绕滁州市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瞄准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按照“ 贴近行业产业,加 强重点建设,促进集群发展,实现整体提升” 的思路,做好专业建 设发展规划,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大力发展与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型专业;加快传统专业的应用性改造和提升,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实施专业综合改革,提升专业的应用性品质,建立与区域产业链紧密联系的专业体系,提高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三)建设措施1.加强应用型专业群建设围绕地方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需要,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以重点建设专业为引领,实现专业
18、集群内部优质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强化专业群建设,大力提升专业群对区域产8业集群的支撑度。做强信息技术类、生物与食品类专业群。围绕滁州市家电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千亿发展目标和智慧城市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与技术的需求,发挥原有地理信息科学等专业的优势,重点建设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信息技术类专业,进一步提升该专业群的办学实力,并发挥其引领作用,提升相关专业的信息化水平。围绕滁州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进一步提升生物与食品类专业群的办学实力。做优化学化工类、经济与管理类、装备制造类专业群。主动适应滁州市盐化工、
19、硅玻璃等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化学工程与工艺、财务管理等专业为重点,加快化学化工类、经济与管理类等专业改造,增设物流工程等专业。围绕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千亿发展目标,重点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等专业,增设车辆工程等专业。做特文化艺术类专业群。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艺术类专业在人才培养和产品技术研发的集群优势,加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内涵建设,加快汉语言文学、美术学、广告学、音乐学等专业改造,实现文化艺术类专业群的特色发展,为学校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有力支撑,引领地方文化、创意、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围绕美好安徽、幸福滁州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对相关应用技术型、工程技术型人才的旺盛需求,加大政策与经费扶持力度,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申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根据学科属性和专业生长点、增长点的实际情况,调整管理类、经济类等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