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摘要:本文以居住区环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居住区规划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人性化设计的设计原则,并对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人性化实现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 居住环境人性化实现方式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s the research objlanning issues, probe into the a user-friendly design principles, and put fp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2、and design methods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environmental des realizing way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环境是人和自然界与其所处空间之间的关系 , 或围绕着生物 (主要指人 ) 的一切外在条件。环境即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土地、生物、居住地等生命保护系统 , 也蓄积了对人们产生刺激甚至袭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力量。 环境不但给人类提供物质需要 , 而且还给人类提供智慧、道德以及文化精神上成长的机会。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协调一致 ,
3、运用知识和智慧来建立一个更好的环境。环境可 大可小 , 小至一个电话亭 , 大至一个城市或自然保护区。无论大环境还是小环境 , 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的生态环境都与城市、建筑的人居环境密切相关。人居环境就建筑领域而言 , 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娱乐、工作环境 , 包含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两者的和谐结合与协调发展。它要求居住建筑必须将其使用功能与社会、文化、艺术等精神功能的复杂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结合 , 使得聚居地的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 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节约能源相协调 , 并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早在 19 世纪 20 年代建筑理性主义思潮兴起
4、时 , 建筑工作者就开始从科学的角度关注物理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 强调阳光、空气和绿地对现代城 一、居住区环境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1居住区规划的 “ 单一性 ” 住宅小区规划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长条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虽有某些变化,但大同小异,互相雷同,地方特色不明鲜,没有个性和独创性。比较典型就是 “ 兵营式 ” 的布局方式,由于这种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一模一样,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 ,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但是我们仍会感觉缺乏变化,并且从景观的角度上,很难区别不同组团的差异性。(图 1)
5、2传统邻里关系的缺失 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指导下,我国很多居住空间存在着刻板的功能分区和交往空间的严重不足等的设计缺陷,打破了原有的人际关系结构,人们的邻里关系日益冷漠。例如: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在大杂院的人们 “ 上楼后 ” ,感觉不适应,大家互不相识,更不交流,于是开始怀念 “ 大杂院 ”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当前都市居住生活的写照。在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背景下,形成了居住区中人们的交 往空间的缺失、人类生存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恶化、人与人之间缺乏应有的关怀等居住区景观环境现实性问题。 3住宅区景观环境 “ 形式化 ” 及 “ 概念化 ” 设计者将环境设计的重心放在住区整体的视觉及外在的审美感觉上等方面,
6、忽视了与居民生活行为息息相关的公共活动空间环境的设计,只注重设计理念和概念,只是强调这个风情那个风格,不能为居民提供相应的交流和活动空间。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 “ 以人为本 ” 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实际需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视 觉感受上面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居住在单元住宅楼内的人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憾和无奈。 4住宅区景观环境绿地的匮乏 城区内的商业住宅 ,由于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加,导致了停车位的匮乏,使得绿地面积急剧减少,尤其是一些老居住区的改造,更是以牺牲公共绿地换取停车位,换取物业的收费。不仅绿
7、地面积越来越少 , 而且住宅之间起码的日照间距也根本得不到保证。 5对于居住区的绿化率缺乏后期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往往一些新建的住宅规划的过程中,有相关的规范要 求,基本能够保证一定的绿化面积,但是对于后期的监督和管理没有有效的方法和机制,私搭乱改的现象严重。对于旧的小区更是失控,不能保证应有的绿化面积。 二、 “ 人性化 ” 的景观设计观念 人也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 “ 以人为本 ” 是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原则 , 不单只是满足 “ 人 ” 的物质与精神欲望 , 更应该使其与生态环境保持应有的平衡关系 , 防止 “ 环境病 ” 对人的身心危害,“ 以人为本 ” 的居住区环
8、境设计原则不单只是考虑这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 还需考虑下一代和下一代的下一代人的可持续发展, “ 以人为本 ”还需将人 建筑 环境 生态 能源这个 “ 链 ” 有机地联系起来 , 不能为了 “ 人 ”, 为了 “ 发展 ” 而破坏它们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共依与共存关系。在 “ 以人为本 ” 的设计原则指导下 , 建筑设计必须具有环境、生态、节能意识。 1. “ 以人为本 ” 的内涵 “ 以人为本 ” 源于管子: “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 (见商务印书 “ 万有文库 ” 版本管子, 1936 年版,第二册第八页) “ 以人为本 ” 的 “ 人 ” 其范畴包括
9、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文化的人、生物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和不同地域的人等等 。也就是说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人的生理和审美需求,才能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 2.居住区人性化景观设计的原则: ( 1)位置应在潜在使用者易于接近并能看到的位置,并且能够传达可用的信息; ( 2)空间的内部和外部都应具有吸引力; ( 3)配置相应的设施以满足人的活动需求; ( 4)空间内的设施要有安全性; ( 5)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场所的各种群体的需求; ( 6)设置一些可供人们参与的设施和活 动项目; 三、居住区人性化景观设计的实现方式 1. 休息的场所及设施 在
10、景观中设置广场,并草地边沿、水际、林下设置大量的条石座凳,让爱好休闲的当地人有足够的休憩机会,台阶和种植池也是最好的座凳。 结合地面铺装和座凳,在区内都设计树阵,在瞬时人流量较大的区域种植分枝点较高的乔木,从而为小群体交流提供交流的场所。(图 2) 2.群体对环境的参与性 人在公共场所中普遍存在 “ 相互窥视 ” 的嗜好。看和被看是广场上最生动的游戏,林荫中和隐蔽处、广场和草地边缘,都是 最佳的 “ 相互窥视 ”场所,因而是设置座椅、供休憩的合适场所。而在明处或广场中央则设计活跃的景观元素,如喷泉和水体,吸引人的参与,使其无意间成为被看的对象和 “ 演员 ” 。 亲水是人性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感。
11、水空间的多样性、游戏性和参与性是水环境设计所要考虑的主要元素,这样可以 “ 软化 ” 居住环境,起到改善居住区内小环境的作用,又为人们提供很好的休闲场所。(图 3) 3.各种群体的适应性 广场的设计考虑各种群体的使用方便,如年青人、儿童、老人、残疾人等。要专门为儿童和老人设计活动空间,为残疾人 提供残疾人通道等,因为他们在居住区环境内活动的时间更长。(图 4) 4.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包括:设施的安全性、物品的安全性还有人们在该环境中的安全感,这些都是我们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必须注意的,尤其是环境的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空间设计,做到生活在该环境的人们的安全感。
12、 5.居住环境的生态化设计 居住环境质量的高低除艺术性的层面外,还要体现生态的一面。就微观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 气体的条件,同时对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实现住区地域生物的多样性。如在住区环境中还留出一定比例的 “ 自然空间 ” ,可以有效地调节住区的生态环境。 6.居住环境 “ 文化生态 ” 设计 居住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室外空间,也是居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而营造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居住区
13、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居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 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到居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居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 四、结语 居住环境的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 “ 小社会 ” ,他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场所,关注居住区内人们的景观与公共空间的使用是居住区环境的重点,在设计中应始终注重社会化、人性化要求,居住区公共空间主要是满足人们游憩、活动、交流的功能,其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 参考文献 1.黄晓鸾 .居住区环境设计
14、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2.白德懋 .城市空间环境设计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海伦 .纳什庭园水景设计与建筑 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40-1414.戴维 .斯蒂文森 花园水景 M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56-565.朱钧珍 园林理水艺术 J 北京:林业出版社 1993.26-28 作者介绍: 付桂茹:女,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魏广龙:男,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袁景玉:男,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雷开元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 PDF 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