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产业发展.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36195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产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产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产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以科学发展观审视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产业发展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草地资源属性生产模式草地经营体系实施方案 论文摘要:以科学发展观剖析草地资源属性和生产模式的突出矛盾,进一步认识草地资源和草产业的本质与优势,把形成新的草地利用配置体系、新的人工饲草料生产体系、新的现代草牧业经营体系和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方案,推进现有规划、工程项目更趋完善,得到国家更大的支持,使之更见成效。 l 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草业事业发展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

2、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新世纪之初国家一系列草原法制、政策的颁布和工程项目的加强,把我国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产业发展推进到历史新阶段。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启示和要求,在认识上和发展道路、模式、战略上进行再审视,抓紧国家突出调整的新机遇以及正在编制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将编制的 “ 十一、五 ” 计划的时机,着力再推进我国 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产业的发展。 2 以科学发展

3、观审视草原生态建设与草牧产业发展 2 1 剖析草地资源属性和生产模式的突出矛盾 2 1 1 草地资源自我更新能力的有限性天然草地植物凭借其多种方式的自我再生能力,可以源源不断得提供牧草,在原始经营下支持了靠天养畜,在现代经营下也是低能耗低、成本的牧草资源库,这是天然草地的优势,但天然草地绝不是无限的资源库。过牧和无序采食会超量消耗并减少用于支撑牧草再生的营养物质的合成、积累,这是草地退化最根本的生物学导因。 20 世纪 90 年代对新疆天山北坡低山荒漠草原草地的定位研究,结果见 表 1。 2 1 2 草地资源生产力季节不平衡与牲畜需求不平衡的严重性天然草地植物生产力有明显的季节性,而牲畜对牧草

4、的需求随生长发育不断提高,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冬季牧草量少质差,加上牲畜体能消耗大,冬季掉膘快,抗灾能力极差,遇灾死亡多。这是靠天养畜夏活、秋肥、冬瘦、春死的根本原因。根据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资料显示,冬季牧草产量约为生长旺季的 43 5 62 1。根据对天山北坡低山冬牧场区牧草的测定,冬季牧草产量只有年内最高产量的 40.3% 45.5%,相应的粗蛋白含量只有 22 8(见表 2)。 草地生产力与牲畜需求不匹配,年度间的易波动性是制约草地牧业效益和牲畜冬瘦、春死灾害多的根本原因。 2 1 3 传统草地牧业经营方式的极大制约性传统草地牧业采用靠天游牧的自然经济经营方式,这种

5、经营方式是导致草原退化、生产效益和牧民收入低下、人文状况落后的根本原因这些表现在人口增长,社会需求不断提升中更加剧化。据调查, 2000 年新疆农民人均收入 1618 元,牧民收入仅970元,为农民收入的 60,有些牧区人均收入不足 500元,阿克陶县塔吉克自治乡人均收入仅 326 元。 2 2 充分发挥草地资源 多样性、多功能、多转化阶的优势潜力 2 2 1 草地和草业是大农业结构系统的重要结构成分,草地是面积最大,生态适应范围和分布区域最广的土地资源。耕地、森林、草地 3 类土地资源面积对比,依次占我国国土面积 9 89, 13 4 和 41 55。草地、农地、林地光合产物,人类直接利用占

6、 22,牲畜利用占 50,不能利用的占 28。因此,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原理,应该重新审定传统的农、林、牧、副、渔农业结构模式,图 1 所示 示为大农业结构系统,其中畜牧业是含水产等在内的养殖业。 2 2 2草原牧业是一个多因素多转化阶的系统,给 提高草畜转化效益以极好的可调控机遇,为优化草业生产结构提供了可能 (见表 3)。 2 2 3 草地资源具有多功能,草业生产是多生产层、多内涵的产业系统 (见图 2、 3)。 2 3 依据科学发展观对草原牧业给予客观定位农业是弱质产业,草原牧业是弱中之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草原牧区是难中之最;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

7、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草原牧区的建设也应是重点难点;根据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在社会发展和加强薄弱环节上的原则,草原牧区应是特殊对待 、加强扶持的重点。草原牧区地处边远,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经营,对客观和历史原因造成的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社会状况落后,再不能以产值比重论短长,因难度大而难下决心,应把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原牧业改革作为重点去研究解决。把它作为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同步进入小康去突破,定能取得成效。 3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业发展 加强对草业发展的战略研究,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若干意见,做好总体规划,落实保障措施。 3 1

8、明确主攻方向,组建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业发展综合治理工程针对草 地资源属性和生产模式的突出矛盾,保障形成新的草地利用配置体系、人工饲草料生产体系、现代草牧业经营体系,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突出国家加强生态建设、小型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投资的意向,把退牧还草、退耕还草、人工饲草料基地、牧区水利、牧民定居 5项工程,组合成草原生态建设和草牧业发展综合治理工程,或简称为草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3 2退牧还草、退耕还草、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这 3项都是草牧产业籍以存在发展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都涉及草原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相互联系的系统。退牧还草是国家业已立项实施的草原生 态治理工程,2003

9、 年又把已垦草原退耕还草列入生态建设工程规划,要把统筹实现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认真搞好;人工饲草料生产以其优质高产、加工贮存、应用期可调性的优势,改变靠天养畜,保障退牧还草、实施舍饲、轮牧相结合生产方式实施的物质基础;人工饲草料生产体系以草料种植为基础,加以天然割草场改良增收,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相结合组成,是衡量草牧产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作为生态治理建设重要保障条件,以更多的支撑,有目标、有实施计划的纳入草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3 3 牧区水利工程建设目标是为 草地生态建设、草牧产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重点是牧区水源开发,人畜饮水供应,人工饲草料地灌溉需水供应。

10、 3 4 完善牧民定居工程重点是在已有基础上巩固、提高。牧民定居是改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系统工程,绝不意味着简单的居住条件改善,更不是定居、定牧、近牧,成为新的草地退化导因。而是在定居点发展人工饲料生产,冷季舍饲与暖季利用天然牧场放牧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牧民定居工程应是 6 项内容的综合: 1)改进冷季饲养方式,降低冷季舍饲成本,增加舍饲转化的产品收益,从而发挥冷季舍饲的效益,巩固改革的成效; 2)合理调 整季节牧场,实现春夏秋暖季草场利用划分的重新规划,以及保留的部分冬牧场的利用规划,做到全年草畜平衡,草地减牧保护,从根本上防止草地退化; 3)提高天然草地合理利用水平,建立适应性

11、利用制度,实施梯度轮牧、分区轮牧和科学的放牧管理制度。把保护草地和提高牲畜采食增膘结合起来; 4)发掘生产内涵,提高草畜转化效率,提高从草料转化为商品畜产品的效率,努力挖掘增产增效潜力; 5)转变生产经营观念,推进与农区和市场的对接,最大限度地提高牲畜总增率和商品率,多繁、多卖、多得是增收的重要途径; 6)规划建设好定居点,提高牧民文化科学 素质和生活质量。定居点的布局要适当集中。 建设牧民定居高效经济带,发展牧民增收主阵地。主要内容有:饲草料生产中心;冬羔肥羔生产中心;细羊毛、山羊绒生产中心;因地制宜发展乳牛业,把不适宜牧民定居的地方用于冷季舍饲依托,支撑天然草原保护物质基础的人工饲草料生产能力,变成牧区的农区养牛业;将二、三产业中心、小城镇建设中心,发展成为具有优化的生态环境、经济生产和科教文卫设施的新型牧区小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