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从何而来 ——中国经济现状与趋势的分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46282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繁荣从何而来 ——中国经济现状与趋势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繁荣从何而来 ——中国经济现状与趋势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繁荣从何而来 ——中国经济现状与趋势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繁荣从何而来 ——中国经济现状与趋势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繁荣从何而来 ——中国经济现状与趋势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繁荣从何而来 中国经济现状与趋势的分析 九十年代上半期, 中国 走出了八十年代末的 经济 萧条,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居民收入倍增,外资踊跃进入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吸引了世界的注意力。然而,就在人们为经济繁荣所创造的甜蜜陶醉时,经济萧条已出人意料地悄然降临。近几年以来,商品全面滞销,物价连年下跌,刺激需求成了媒体报道重心及政策 研究 者的中心议题。如果我们能超越那些就事论事的具体策论,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应该先去思考一个并不高深的 问题 :这次相对的经济萧条期的出现完全是偶然的吗 ?由此再往前追溯,还会发现,我们对九十年代上半期的那段经济繁荣的根源其实也所知甚少。不懂得繁荣从何而来, 自

2、然 也就很难判断繁荣能否持续下去;找到了以往经济繁荣的缘由,有助于判断中国恢复九十年代上半期那种经济荣景到底具有多大可能性。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更具 理论 意义的问题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经过二十年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经济 发展 并未摆脱粗放、浪费、效率低 下的旧模式,不仅在国有部门中仍然如此,而且连不少乡镇 企业 也浸染上了这个毛病,可是,为什么这种粗放型发展的旧模式不但没有造成经济停滞,反而带来了前一阶段的经济繁荣呢 ?中国人是否能继续这种局面:既不需要花费大的代价去改变经济发展旧模式,又能不断地享受经济繁荣的甜头呢 ? 在这一连串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 “ 谜 ” 九十年代中国的经济繁荣至於

3、从何而来?如果能够清晰准确地解析这个 “ 谜 ” ,那么,就不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作出判断。但是要研究这一问题,却很少有可借鉴的理论。经典的微观经济学 分 析 市场机制如何产生有效率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比较经济体制理论研究 社会 主义体制为什么必然造成粗放型增长和经济停滞,关于俄国东欧经济转型的种种研究讨论转型中国家怎样推动市场化、早日走出经济萧条。可以说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体系能解释中国在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这种具有粗放型特征的经济繁荣。 要解这个 “ 谜 ” ,只能从实证分析入手,找出具有 规律 性的现象,才能作出较客观的判断。笔者根据多年来对中国经济的观察,经过实证分析

4、,试图解释中国改革中经济繁荣的成因,并指出 目前 这一相对萧条期和前一阶段的繁荣 期之间的某些因果关联。如果要用一句话来点出本文的主题,那就是:弄清楚九十年代上半期的繁荣从何而来,就能明白九十年代下半期繁荣又缘何而去。 一、中国经济前景的常见分析 方法 面临挑战 在转型中的原社会主义国家里,中国的经济表现堪称 “ 一枝独秀 ” ,显然这反映出了 “ 中国道路 ” 所具有的某种特殊性。解释此类特殊性有两种基本角度,一种是与它国作比较研究,看是何种因素导致两国之间的相似性不产生共同特征;另一种是侧重看本国 历史 上遗留下来的种种 影响 。而从后一种角度得出的结论有没有充分说服力 ,常常可以用前一种

5、方法来检验。西方一些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倾向于从后一种角度观察问题。他们强调,中国与东亚地区的历史文化渊源有利于吸引外资,中国的广大 农村 长期落后,这反而使目前农村的 工业 化拥有巨大潜力,可加快经济增长等。按照当代社会 科学 里新制度主义学派 “ 路径依赖 ” ( path dependence)的观点,任何国家的发展道路都与它过去的足迹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除了这些独特的历史条件之外,中国和东欧俄国的原有制度基本相似,而社会经济转型的大体方向也非常接近。为什么看起来相似的转型过程会有完全不同的 结果呢? 面对中国独特的经济表现,在中国研究领域内(包括中国国内的研究)一种常见的说法是,中国

6、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市场机制开始、并将进一步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带来了经济的持续繁荣。如果仅仅局限于观察中国,这样的解释或许有一些道理;但如果把这一说法拿到别的转型中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去检验,就会发现这一说法的局限性立刻就暴露出来。市场机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就能立竿见影地看见经济成长快、收入大幅度提高吗?多数原社会主义国家的事实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在前苏联及东欧的每个国家,都可以看到非国有经济的迅 速扩张、计划体制的瓦解、市场化过程加快等,可见这些现象绝非中国的独家成就。有的国家,如匈牙利开始市场化改革比中国早得多,也比中国更早确立了市场机制的重要地位;另外一些国家,如东德、捷克等国家

7、,它们改革的起步虽晚于中国,但进展比中国快,措施更坚决、彻底。然而,无论是市场化程度比中国早得多、高得多的国家,还是经济制度的转轨比中国更彻底、成功的国家,或者市场化过程比中国更缓慢的国家,都没有出现中国这样的高度经济繁荣;相反,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转型期经济衰退( Kornai 1993),即使渡过了衰退期,它们的 经济有所恢复,其繁荣程度也不如目前的中国。由此可以推论,单纯用市场化的成就无法有说服力地解释中国的经济繁荣;除了市场化的作用之外,中国的经济繁荣另有原因。 国际上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现状的一个共识是,市场化过程中的重重困难遏止了俄国、东欧国家的 经济 成长。可是, 中国 与俄

8、国东欧都面临着改革的共同性难题,比如国有部门在转型中效率低下,官僚机构放弃了计划管理却利用地位和权力继续支配着经济资源,经济市场化推动了贸易与 金融 的繁荣却未能有效改变扭曲的 工业 结构等等。这些共同难题在东欧俄国产生了 大同小异的经济结果,可是为什么唯独中国避免了 “ 转型期经济衰退 ” 呢?是什么因素帮助中国免受转型期经济困难的困扰呢? 一个在中国国内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经济增长的态势,是因为在改革中坚持开放政策、成功地吸引了上千亿外资,从而保障了经济繁荣。按照这个逻辑,东欧和俄国只要能象中国一样、在改革的同时大量吸引外资,经济就可以同样繁荣。然而,德国的情形却提出了反证

9、。两德统一五年来,依靠西德地区的强大支援,东德的市场化稳步坚定地推进,同时德国政府向原东德地区投入了八千亿马克的资金,原东德居民人均获 得约三万美元,这几乎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十五年累计人均获得外资的三百倍。东德曾经是 “ 社会 主义阵营 ” 的经济样板,早已实现经济 现代 化,现在再加上西德 “ 兄弟 ” 如此慷慨的帮助和西德 企业 家的直接指导,是否就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呢?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东德地区虽然人均收入翻了一番,但在转型中同样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东德工人曾经是原社会主义国家中技术素质最好、最服从工作纪律的劳动力,其劳动生产率迄今仍然仅及西德工人的一半;东德的产品长期以来质次价高,但过

10、去在 “ 经互会 ” 国家中却还是首屈一指、供不应求的,如今这些产品不 得不完全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结果其售价比统一前下跌一半;低生产率、低市场竞争力加上高工资,使大部分私有化后的东德企业仍然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东德地区的失业率一度高达 14%。 这样的 “ 成绩单 ” 比中国要差得多。况且,尽管收入翻了一番, 目前 还有 40%多的东德居民认为,当前的经济状况并不比统一前好,甚至是 “ 恶化 ” 了。 为什么中国的人均获得外资只及东德的 1/300,但却保持了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城市内更低的失业率和更高的收入增长率及民众满意度?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经济繁荣得益于渐进型的改 革策略。渐进而慢

11、速的改革意味着较多地保留旧体制,从而有利于保护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有利于维持现状和稳定。但如果多保留旧体制、多保护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就能带来经济繁荣,那又何必付出艰巨的努力去深化改革呢?南斯拉夫实行了几十年的渐进型改革,一度赢得经济繁荣,最后终于在八十年代后期陷进经济困难的泥沼( Woodward 1995)。这一案例说明,渐进型改革对经济 发展 有利有弊。那么,中国的渐进型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利弊何在呢?不了解这些利与弊,就无法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势作出判断。 上述常见的 分析 方 法 有明显的局限性,不仅是因为它们的逻辑无法有效解释中国之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型转型过程,还因为它们甚至常常无

12、法解释中国存在的一些经济现象。近几年来,不少中国经济 问题 的观察家把注意力放在中国的股市、房地产市场、城市新兴的高档消费需求上,如果眼睛盯住这些方面,也许会觉得中国大陆的经济与香港、 台湾 、新加坡差别不大。但如果换一种角度,观察下列几个在中国出现过的、充满了矛盾的经济现象,就会发现中国的经济状况与市场经济国家差别很大,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和观念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 第一,在九十年代 上半期,市场导向的乡镇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而国有部门的贡献最小;但从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来看,同期得益最多的却是为国有部门工作的员工(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第二,在这一时期,国有部门一方面为冗员过多和工

13、资成本增长过快而发愁,另一方面又不断增雇大量农民工。第三,在市场化程度已相当高的消费品市场上,价格的变动与市场经济中常见的情形相反, 1995 年以后,富裕、购买力强、需求旺盛的东部省市价格上涨少,而贫困、购买力弱、需求清淡的中西部省份价格上涨多 ,若把这一年各省和直辖市按物价上涨幅度由低到高排列,北京 、上海、天津三大繁华富裕的都市名列全国物价最低省市的前六名之内。 这三个现象涉及收入分配、劳动力市场及价格决定等最基本的 经济 问题 ,在它们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未被认知的、左右着 中国 改革 发展 路径的 规律 ,值得深入 研究 。 理论 上,究竟经济成长过程与制度转型过程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

14、个跨学科的新课题,新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并没有现成答案。经济增长与稳定,可以被看成只是个宏观经济问题,但在制度转型中它的实现却不仅仅是由货币财政政策决定的;制度转型中这些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经济 社会 基础在逐步改变,改变的实际过程事实上并不是执政者或学者的纯粹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由利益攸关的当事各方相互 影响 、妥协形成的,因此是一个社会 政治 过程。要判断制度转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应当注意用跨学科的眼光,把经济发展过程放到现实的社会演变过程中去观察。 二、港台资本送来的繁荣 中国的经济今后会象它过去那样快速成长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 分析 八、九十年代经济繁荣的成因,看这些曾

15、促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今后是否仍然有效。若仅仅根据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记录推测未来的成长,就只 能作简单、肤浅的判断。 中国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都出现过经济繁荣,但两次繁荣的经济原因完全不同,第一次是由城乡居民迅速扩大的消费需求推动的,而第二次则来源于外资推动的投资高潮。到八十年代末期,推动前一次繁荣的消费需求已经欲振乏力; 1990 1991 年中国经济曾经陷入相当严重的经济萧条,政府用了各种办法,都未能有效地解决消费疲软、工商库存倍增、制造业衰退等问题。当时,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完全没有料到,仅仅是一年之后,中国经济突然又迎来了难以置信的增长和繁荣。如果没有九十年代外资的大量涌入,第二次繁荣就 没

16、有根基。然而,这一轮外资投资高潮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因此也无法指望重新出现一轮由外资推动的经济繁荣。 为什么八十年代的繁荣会消失呢?从 1983 年到 1988 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中国经济经历了将近六年的持续繁荣,这主要是由消费需求推动的。城乡居民收入连年上升后出现了对食品、服装、耐用消费品的旺盛需求,这一需求引导投资集中到消费品 工业 ,再带动重工业的增长。但是,八十年代末出现了两个影响经济继续繁荣的现象,一是农民的购买力增长缓慢,占人口 75%的 农村 市场需求不旺;另一个是,城市居民收入虽然继续上升,但城市家庭的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已接近饱和,对食品和服装等日常用品的需求弹性相对稳

17、定。九十年代初,稳定而缓慢上升的消费需求,已经无法象八十年代那样成为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因此经济萧条期持续了一年多。 在中国,需求增长减缓对政府和 企业 的压力远大于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形。中国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表现为投资的分散化、小型化、轻型化和 “ 短平快 ” 倾向,不仅国有企业这样做,乡镇企业更是如此;结果导致加工工业中越来越多的行业出现了重复投资、行业性过度扩张等问题。很多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成本过高,在 需求正常的年份开工不足、出现亏损,而只有当需求过度膨胀时才可能充分开工、有所盈利。(程晓农、吴仁洪 1987)因为产业结构扭曲而造成了相当多的企业对需求膨胀的依赖性极强,需求稍有收缩

18、,就会有很多企业因产品滞销,亏损严重而陷入困境,由此带来税收萎缩,企业间 “ 三角债 ” 迅速增加,甚至导致部分员工生活困难、社会不稳定。所以,中国经济界都知道,中国 目前 的经济结构中有一种内生的对扩张需求的要求,这并不仅仅是源于地方政府领导人和企业主管的好大喜功,还因为只有在需求扩张、经济高度繁荣时,那些开工不足、亏损严重的企业才有 机会减亏微利、缓 “ 一口气 ” 。但如果在消费或投资需求上未出现新的集中、强盛的需求热点,即使政府松动银根、企业增加生产,也只会导致产品过量积压,而很难维持经济的持续繁荣。 1990 年政府刺激经济复苏的措施未能奏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扩张需求必然会受到现

19、存 经济 结构的制约,在产业结构失衡的情况下,在加工 工业 内寻求新的可扩张行业的选择空间趋于缩小,也就是说,加工工业中很难形成新的强盛的投资需求。实际上,要在今天的 中国 有效地扩张消费或投资需求,主要的可能性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居民消费结构出现大 的变化,从而带来新的消费品需求,这取决于居民购买力的快速增长以及消费行为的相应变化;其次是大幅度扩大出口,这要借助大量外商的帮助与合作;再次是出现对房地产开发的强大需求,这主要靠外商推动,因为国内城市居民依赖福利性公宅配给,既无财力、也无动力去作大规模房地产投资。非常凑巧,在九十年代上半期,这三种可能性都变成了现实。 1992 年中国的经济开始进

20、入又一轮繁荣,由投资需求直接和间接拉动的因素占整个经济增长的六成以上,中国有的经济学家提出,八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是消费主导型,而九十年代的增长方式则变 成了投资主导型。 造成这次经济繁荣的投资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呢?八十年代中国的投资曾集中投向投资周期短、赢利快的轻工业,结果造成大批耐用消费品生产 企业 生产能力过剩,九十年代的投资无法继续重复这条老路。可是,中国在九十年代遇到了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就是房地产开发及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 1992 年全国县以上兴办的经济开发区从前一年的 117 个突然猛增到近两千个,全国建筑工程规模因而增长近 50%。 “ 开发区热 ” 带动了九十年代前半期

21、的旺盛投资需求,构成了九十年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思想汇报 兴办 “ 开发 区 ” 是为了 “ 筑巢引凤 ” 、吸引外商来投资,是一种对外资踊入大陆的积极反应。如果没有外资的 “ 中国热 ” ,也就不会有中国的“ 开发区热 ” ;而中国出现 “ 开发区热 ” ,又为外资的 “ 中国热 ” 加温。九十年代前半期涌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是相当惊人的, 1991、 1992两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即相当于 1985 1990年六年的总和,而 1993、 1994两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是 1991、 1992 两年投资额的四倍, 1994 年外商直接投资已相当于大陆企事业机构总投资的五分之一(见表 1)

22、,这些外商直接投资以港台投资为主体。 表 1.外商对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额及其占大陆企事业机构总投资的比重 年 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投资额 (亿美元) 16.6 18.7 23.1 31.9 33.9 34.9 43.7 110.1 257.6 337.7 378.0 在企事业机构投资中的比重 2.5 2.8 3.0 3.4 4.1 4.8 5.4 9.1 13.5 20.6 18.5 注:外商直接投资 额即 “ 利用外资概况 ” 表中的 “ 实际利用外资额 ” ,企事业机构总投资是用 “ 全 社会 固

23、定资产投资总额 ” 表中的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 扣除其中的 “ 居民个人投资 ” 得出的,在 计算 百分比时外商投资已按当年汇率换算成人民币价值。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在短短几年内,突然有如此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涌入中国,是中国大陆前所未遇的良机。这些外资再加上中国国内企业为兴建 “ 开发区 ” 投入的巨额投资和外商对中国的证券投资等,形成了对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劳动力的庞大新增需求,提高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收入,进而刺激了消费 。外资除了形成直接需求和对需求的 “ 引致效应 ” 以外,还通过生产和出口直接对中国经济增长构成重要贡献。从 1993 年开始,中国工业的增长中外商工业的

24、贡献每年都占五分之一以上(见表 2)。在外资的推动下,九十年代上半期,中国的经济终于走出谷底,重新进入了繁荣状态。应当承认,这一繁荣并不是改革攻坚战的成果,因为这一时期国有部门的改革收效不大,其经济效益也未见好转。但国有部门改革的迟延并未给外资的 “ 中国热 ” 降温,吸引港台商的是大陆 政治 经济的相对稳定、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农村 劳动力的低廉、城市的潜在购买力、人文语言环 境的相似以及“ 中国特色 ” 的政商关系。 表 2. 外商 工业 企业 对 中国 工业增长的贡献 _ 年 份 |1986|1988|1989|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

25、8 _ 外商工业 的贡献()|5.1|6.0|13.6|14.8|13.3|21.9|26.7|27.2|23.7|38.4|43.4 _ 注: “ 外商工业对中国工业增长的贡献 ” 的定义是,在当年全国工业产值增量里外商工业的比重。外商工业产值即中国统计年鉴 “ 工业总产值 ”表中 “ 其他 经济 类型工业产值 ” , “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 主要是外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的企业。 计算 工业产值增量时,用 的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工业产值。 九十年代中国的 “ 开发区热 ” 、 “ 房地产热 ” 、 “ 股市证券热 ” 是上述经济繁荣的几个剪影,其中很大部分其实只是 “ 泡沫经济 ” 。由于

26、对可能引进的外资数额盲目乐观,而不少国有房地产企业对自己虚掷浪费的投资又满不在乎,投入开发区及房地产的国内投资和项目大大超出了市场可能的需求,许多项目开工后不仅后续资金无着,而且将来有无客户也大成 问题 ,许多开发公司因而被 “ 套牢 ” 。何清涟女士在 现代 化的陷阱一书中对这方面的问题有不少淋漓尽致的剖析,笔者不在此赘述。 需要强调的 是,在这场经济繁荣当中,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因应之道不同,得益的 方法 各异。乡镇企业的做法是抢占销售市场,而国有企业则乘机大幅度提高垄断性产品的售价。 1993 年与 1990 年相比,在工业的二十三个部门中,乡镇企业靠原料便利或劳力廉价,在有可能竞争的金

27、属非金属采矿业、食品饮料制造、纺织业、竹木加工及家具制造、造纸、普通化工、有机化学制品、电器制造业、仪表制造业等九个部门的市场份额分别增加了 10到 15个百分点,而国有部门的市场份额则相应下降了这么多。市场份额的迅速扩大使乡镇企业能够以远远高于国有部门的速度增长。 国有部门丢失了市场份额,必然会要在其他方面寻找机会得到补偿,它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提高垄断性产品的售价。国有工业全部产品 1993 年平均提价 20%,而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集体工业的产品价格平均只上涨了 5%;国有工业一向采用这种策略,甚至在经济萧条的 1990、 1991 年,乡镇企业被迫降价销售时,国有工业也照样提价。(见表 3

28、)从 1993 年起,对能源原材料的旺盛需求为国有工业提供了大涨价的良机,在国有垄断部门中,冶金、电力、石油工业两年内产品出厂价分别上涨了约 70%、 90%和 150%(见表 4)。然而,在如此大幅度涨价的 情况下,国有工业的利润率竟然也不见提高,其销售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一直在 3%左右徘徊。 本文后几节将进一步 分析 ,在这场经济繁荣中国有企业的应对方法给它自己的前途埋下了何种伏笔。 表 3. 国有工业与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率的比较() _ 年 份 |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_ 国有工业 | +6

29、.1 |+4.2 |+6.3 |+11.4|+14.8|+2.8 |+5.4 |+6.0 |+20.6 集体工业 | +3.8 |+2.0 |+3.5 |+7.5 |+8.0 |-0.5 |-0.1 |+0.4 |+5.4 _ 注:出厂价格指数 = 当年价格工业产值增长率 /固定价格工业产值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 工业总产值 ” 表。 表 4. 由国有部门垄断的产业的产品出厂价格上涨率() _ |冶金 工业 |电力工业 |石油工业 _ 1993 比 1992| 57.7 | 35.9 | 71.3 1994 比 1993| 6.8 | 39.5 | 48.7 1994 比 1992

30、| 68.4 | 89.6 | 154.7 _ 数据来源: 中国 统计年鉴 “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 表。 三、再创引进外资的新高潮 ? 九十年代上半期的引进外资高潮是送给中国的一次 “ 飞来横福 ” 。从此,中国各级政府和 企业 界认准了一条 发展 经济 的 “ 金光大道 ” -只有引来大量外资才能振兴经济。特别是经历了过去三年来的经济萧条,试尽了几乎所有想得出的 “ 对策 ” 之后,面对起色仍然不大的经济局势,从上到下都形成一个 “ 共识 ” ,只有再创引进外资的新高潮,才能摆脱经济发展上的困境。国内关于加入世贸组织的阵阵声浪,正是在这样的 “ 共识 ”下占了上风,最终成为政府的重要政策

31、目标。 可是,中国引进外资的高潮真 的会一浪高过一浪吗?九十年代上半期所吸引的主要是港台中小资本,能够移到大陆去的港台中小资本在这一阶段多已蜂拥而去,后续追加资本已十分有限。 目前 香港已经出现工业 “ 空心化 ” ,七十年代的四大支柱产业中的三大产业(制衣、 电子 、玩具)早已移到广东珠江三角洲,不可能有更多的港商去大陆设厂。港台资本对大陆来说,只是一次性的机会,大陆不可能长期依赖港台注入大量新的投资。如果中国真的能够再次迎来一轮外资引进高潮,那么,外资的主力只可能来自发达国家,而不再是港台地区。但是,发达国家确实有数千亿美元的资本急待进入中国吗? 这是很可以存疑的。 作文 迄今为止,在中国

32、的经济 问题 研究 圈里,还很少有人认真比较引进港台资本和引进西方国家资本之异同。这两种资本的差别首先是在制度层面,对中国大陆而言,引进港台资本和引进西方资本有着截然不同的制度要求。当进入中国的外资以港台商为主时,中国大陆现行体制的基本面可以不做大的变更;甚至可以说,不是港台商的经营管理方式推动中国大陆的整体变革,而是港台商很快地适应了大陆腐败的官场文化,进而大大地拓宽了这些商人与中国大陆官员勾结营私的空间。所以,引进港台资本虽然给中国大陆带来了资金 、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同时也为腐败的官员创造出更多的寻租机会,并且丝毫不会动摇这些官员的权力和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上一轮港台资本的引进高潮,为中

33、国大陆创造出了许许多多餐厅、歌厅、舞厅里的 “ 就业 ” 机会,但并没有给中国大陆的制度进步增添多少光彩。 可是,要大规模地引进西方国家的资本,就需要在观念和制度变革上取得重大进展,不仅仅是多开放一些国内市场、减少一些垄断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在减少各级政府的种种干预、规范政府官员的个人行为、强化法治等方面真正创造条件,而这就需要经济改革之外的行政甚至是 政治 层面 的改革。但是,在这些方面中国真的作好准备了吗 ?许多人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似乎还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仍然天真地以为,只要打出 “ 中国庞大的潜在市场 ” 这张 “ 王牌 ” ,增加一些优惠条件,外资就会象 “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

34、 一样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这种看法实在是自误误人。 观念误区是中国再创引进外资新高潮的障碍,这首先表现为混淆了港台资本和西方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 影响 ,从而夸大了中国这个市场的真实购买力。如此则不仅可能误导西方投资者,也同样会误导中国的各级政府和企业。以往中国引进的外资中有大约 2/3是港台 中小资本,这些企业多为使用劳动密集型技术的中小企业,雇佣廉价劳工,从事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加工,基本上不与大陆的企业竞争。港台中小企业扩大了中国的出口,改善了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雇佣了大量来自 农村 的廉价劳动力,从而增加国内民众的就业和收入;这些廉价劳动力的消费需求面向中低档产品,此类产品的市场常常是由

35、国有企业占领的,所以国有企业的产品市场正好得以扩大,其生存机会也相应增加。因此,引进港台中小资本对国内经济是有百利而无一弊。 而发达国家的大 企业 与港台资中小企业的目标、经营策略都有很大差异 ,这些大企业多是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它们把生产线转移到 中国 去,可能的合作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但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的体制并未根本改变,一时难以适应 经济 全球化的需要,所以无法成为跨国公司的紧密成员。因此,发达国家大企业到中国去投资的主要目的,不是为自己设立卫星厂,以降低制造成本、到海外销售,而是看中了中国潜在的市场,准备在中国站稳脚跟、长期 发展 。 这些西方大企业若到中国设厂,其多数产品是国际知名品

36、牌,销售上必然走中高价位路线,瞄准的是购买力强的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市场,竞争对手主要是生产国内名 牌的国有企业。一旦外资企业在中国投产,立刻就会与国有企业争夺市场,对苟延残喘的国有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国既需要外来的资本和技术,就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那种只想买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愿让出市场的天真想法,只是一厢情愿。外资大企业在中国开拓市场是消费者的福音,但必然会挤占国有企业的国内市场,使国有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一家国有企业通过合资完成技术升级、产品换代、产量翻番之日,就是同行业多家国有企业产品滞销、亏损扩大、面临破产之时。这样的竞争基本上是公平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的失利来

37、源于其运营 机制的失败,但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陷入困境,则是 政治 家们不得不面对的 社会 政治现实,他们必然会向国有部门这个压力集团让步,设法多保护国有部门。 中国的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常常低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复杂性,刚承担了几年为外商出口加工的任务,就自以为是地提出要自创国际名牌、打进国际市场、与跨国公司 “ 一决雌雄 ” ,这类想法过于忽视全球化商品链组织协调过程的难度。一个中国的企业要从 “ 世界型工厂 ” 的一个 “ 车间 ” ,翻身变为主导某个全球化产销商品链的跨国集团,必然要经过相当漫长的过程。政府对这个成长过程基本上 帮不上多少忙,少帮倒忙就是贡献了。 从九十年代下半期开始,中国就

38、面临着引进外资上的两难困境:既需要发达国家的大量外资来推动新的经济繁荣,又害怕国有 工业 被挤垮。如果多保护国有工业、设法引导限制外资的投资方向,就会减少外资引进数量,无疑是打击开发区和房地产业的前景,阻滞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堵住可能的经济繁荣之门;如果设法推动一轮新的引进外资高潮,中国有可能迎来一次短暂的经济繁荣,但随着外资大企业逼垮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不仅造成直接的政治社会压力,而且使城市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相对收缩,结果减少中 国市场对外资大企业的吸引力。在这个两难困境面前,中国的东部地区会是扩大引进外资的得益者,所以这些地区的地方政府满怀希望地盼望着又一轮外资引进高潮,以便维持当地的

39、经济繁荣;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是既希望能从引进外资中获益,又害怕本地没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被挤垮;而中央政府则更担忧国有部门颓败之势引起政治社会后果。这个困境无疑会滞缓中国吸引外资的进度。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引进外资大企业可以增加供给,但也会抑制需求,因此本身具有自我抑制效应。因为,在一个时期内外国大企业资本进入的越多,国有部门的萎缩 就会越快,而这最终会导致城市消费市场的相对萧条,结果减少下一个阶段进入的外国大企业资本。在这种收敛的、而不是发散的过程中,外资大企业的引进数量、其产值的增长不会循着加速度的轨迹越来越快。因此可以预见,今后再出现九十年代上半期那种大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高潮的可能性

40、较小,也很难指望再依靠这样的投资高潮产生又一轮经济繁荣。 在经济发展的观念上,存在着更大的误区。在眼下的中国,五、六十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流行经济发展观念仍然有相当大的市场,甚至清末张之洞所谓的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之类的主张也颇得认同,即希望 借助西方的资金和技术改善和巩固现行体制,引进外资和技术,由 “ 我 ” 主导,为 “ 我 ” 所用。这种陈旧的观念过分强调资本和技术在各国经济发展竞争中的重要性,而忽视和回避制度性竞争的重要意义。 下一世纪 发展 中国 家在 经济 发展方面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加入经济全球化、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 现代 经济结构。在这样的竞争中,具

41、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包括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制度条件等。在地理位置上接近发达或新兴 工业 化国家的地区,有较多的机会参与经济全球化;拥有丰富劳动力、特别是 教育 程度较高的劳动力,也是一个有利条件;而最重要的,则是一个国家的制度条件是否适应于经济全球化。因为,在前两个条件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比比皆是,而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建设却差别很大。所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方面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建设上的竞争,这场制度建设竞争的参照系不是某国的 “ 特色 ” 、 “ 国情 ” ,而是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世界公认的制度条件。一种制度现状即使十分 “ 符合 ” 某国的 “ 国情 ” ,但

42、如果它阻碍该国加入经济全球化,就应当变革这种制度;否则,这个国家必然会为维护这种制度而在经济发展上付出惨重 的代价。 前些年的中国的 “ 外资热 ” 表明,中国在前两个条件上占有优势,但在制度建设方面却受到国内 政治 的束缚,市场机制不能正常运转,法制建设尚未走上轨道,腐败日益普遍化、制度化。有来华投资意愿的西方 企业 和企业家很不适应这样的制度环境,许多西方的外商更不喜欢那种酒场谈生意、请 “ 小姐 ” 陪客、送礼拿回扣的 “ 红包文化 ” 。如果中国的制度环境没有根本改变,相反,许多贪官污吏还指望在引进西方资本的过程中,象和港台商打交道那样,大捞一把,那么,即使有一些西方资本进入了中国,它

43、们也很难生根立足,甚至可能中途撤资 。 目前 已经在中国的西方企业大多数是赔钱的,它们把初期投进去的资本赔光后,之所以还在观望、而没有关闭撤退,其实是希望看到中国的制度环境真能变得适合西方企业的生存。他们已经观望等待了十多年了,中国若让他们继续等下去,吃亏的其实是中国。西方企业不来中国投资,仍有其他可去之处,而中国等不来外资,经济困难只会日益严重。 今天中国所面临的任务,首先应是改变那种旧的经济发展观念,改变政府和企业对经济全球化不甚了了的状况,建立国际化的发展观。国际化的发展观应当是由企业和企业家主导,而不是由政府和官员主导。 第二,应该以企业的成长成熟为目标,而不是以政府拟定的增长率为目标

44、,要能够把长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建立国际通行的制度规范、遵守国际 社会 认可的经济行为准则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而不能把国内流行的不当竞争手段搬到国际竞争中,或采取投机取巧、钻空子的手法, “ 捞一把算一把 ” 。第三,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应该建立在长期互信互利、共同繁荣的基础上,而不宜以利用对方、或拉一方打一方为常用策略。在这样的新的发展观面前,所谓的 “ 赶超战略 ” 、 “ 称雄之心 ” 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在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都是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渐成一体,那种建立在狭隘民族主义基础上的 “ 一方压倒另一方 ” 式的思维是既脱离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也有碍本国的经济发展。 四、九十年代上半期国有部门是如何汲取资源、创造需求、稳定经济的 ? 中国与其他转型中的原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形势上最大的不同是,在每个国家非国有部门都快速成长的情况下,唯独中国的国有部门总体上没有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