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标准试行.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347287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标准试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标准试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标准试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标准试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标准试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标准(试行) 一、申报资格 凡经我省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社区,具备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条件的,均具有申报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资格。 二、认定标准 (一)创建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完善。成立由街道办事处领导负责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实施小组,组织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创建、运行、评估与改进工作;组织制定符合社区条件、体现社区特色、切实可行的防震减灾目标和计划;调动社区内各种资源,确保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的投入,能够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创建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和条件保障,及时研究解决影响创建活动开展的有关问题。 (二)开展地震

2、灾害风险评估,消除地震安全隐患 1.采用居民参与的方式,开展社区内地震灾害风险排查工作。 2.调查了解社区不同时段的人口分布。 3.社区内建(构)筑物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面积百分比为 95%以上。 (三)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1.预案中应明确领导小组和应急队伍责任人的联系方式,并具有应对措施。社区应急职责上墙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2.预案明确在社区设防震减灾助理员,熟练掌握地震宏观观测技术和地震灾情速报知识,在突发地 震事件中能够及时搜集上报社情、灾情等工作。 3.建立完整的信息资料库。社区建筑物抗震性能情况、次生灾害源、弱势群体、应急救援力量、应急设施设备、应急装备和物质等要登记造册。 4.预案中

3、有社区紧急疏散图,明确地震灾害风险隐患点(带),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安全疏散路径、临时安置避险位置、消防和医疗设施及指挥中心位置等信息。 5.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演练包括组织指挥、地震信息传递、自救和互救、转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能及时分析总结演练经验和问题,不断完善社区地震应急预案。 (四)经常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与培 训活动 1.以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 7.28 唐山地震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经常性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80%以上的社区居民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了解防震减灾法律知识。 2.利用现有公共活动场所或设施(图书馆、学校、宣传栏、橱窗、安全提示牌等),设置防震减灾专栏、

4、张贴有关宣传材料、设置安全提示牌等,开展日常性的居民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3.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经常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避险自救技能。 4.定期邀请有关专家、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对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进行防震减灾培训,适时 开展社区间防震减灾工作经验交流。 5.每年印制分发社区各类防震减灾宣传材料。 (五)防震减灾基础设施较为齐全 1.根据国家标准,通过新建、加固或认定等方式,建立社区应急避难场所,明确避难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制定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 2.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等,设置醒目的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引导居民快速找到避难场所。 3.避难场所标有

5、明确的救助、安置、医疗等功能分区。 4.社区备有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 (如铁锹、担架、灭火器等)、通讯设备 (如喇叭、对讲机等 )、照明工具 (如手电筒、应急灯等),应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如棉衣被、食品、饮用水等)。 5.居民家庭配有地震应急包和救生工具,如逃生绳、收音机、手电筒、哨子、水、常用药品等。 6.社区配备了宣传教育声像设备,编制了宣传展板、挂图、手册等音像资料;建有社区科普宣传栏、科普画廊或科普宣传广场等宣传设施。 7.社区建立了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承担社区防震减灾建设的有关工作,如宣传、教育、义务培训等,配备了必要的装备,并定期开展训练。 (六)档案管理规范 社区建立了包

6、括文字、照片等档案信息在内的规范齐全、方便查阅的防震减灾 档案。 (七) 综合认定得分 90 以上,认定为广东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三、广东省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标准评分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定标准 与综合减灾满分分值 考核分数 示范社区标准结合 1.组织机制 (15分) 1.1 领导机构 (3分 ) 1.1.1 社区综合减灾运行、评估与改进领导机构健全 3 1.2 执行机构 (4分 ) 1.2.1 社区有专门的风险评估、宣传教育、灾害预警、灾害巡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医疗救护、灾情上报等工作小组 4 1.3 工作制度 (4分 ) 1.3.1 领导工作制度 2 1.3.2 执行工作制度 2

7、1.4 经费支持 (4分 ) 1.4.1较为固定的防震减灾社区资金来源,有筹措、使用、监督等管理措施 4 2.管理工作( 20分) 2.1 应急职责公开( 2分) 2.1.1 社区应急职责、负责人联系方式上墙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2 2.2 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工作方案( 3分) 2.2.1 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工作方案 3 2.3 地震应急行动方案( 4分) 2.3.1 方案结合了社区地震灾害隐患、弱势群体、救灾 队伍(志愿者)能力、社区救灾资源等多方实际情况特点,结合实际及时修订 1 2.3.2 明确协调指挥、预报预警、灾害巡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医疗救护等小组分工 1 2.3.3 符合

8、社区自身灾害隐患特点的地震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标准简单明了,便于社区居民理解 1 2.3.4 应急方案有所有工作人员的联系信息,所有弱势群体的信息,以及对口帮扶救助责任分工,所有志愿者信息 1 2.4 有相对完善的日常工作制度( 6分) 2.4.1 各类信息库动态更新制度 1 2.4.2 次生灾害源巡查管理制度 1 2.4.3 地震科普宣传制度 1 2.4.4 应急救援力量及志愿者队 1 伍培训演练制度 2.4.5 社区居民参与防震减灾演练制度 1 2.4.6 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管理制度 1 2.5 制度落实情况与考核( 2分) 2.5.1 对制度执行情况定期考核,落实改进措施 2 2.6 防震减

9、灾工作档案(3分 ) 2.6.1 建立了规范、齐全的社区防震减灾工作档案,如文档、图片、影音资料等 3 3.减灾基础( 30分) 3.1 有完整的信息库( 17分) 3.1.1 定期排查可能因地震引发次生灾害的危险源,形成登记表 2 3.1.2 有社区老年人、小孩、孕妇、病患者、伤残人员等弱势人群登记表 3 3.1.3 有建筑物信息登记表 4 3.1.4 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有应急救援力量登记表 3 3.1.5 有应急设施设备登记表 2 3.1.6 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装备和物质,有登记表 3 3.2 建(构)筑物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5分) 3.2.1 社区内建(构)筑 物达到抗震设防要

10、求的面积百分比为 95%以上 5 3.3 应急避难场所或疏散场地( 4分) 3.3.1 建立了应急避难场所或疏散场地,明确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有合理明晰的避险路线 2 3.3.2 功能分区清晰,配备应急食品、水、电、通讯、卫生间等生活基本设施明 2 3.4 设置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场地和设施 (4分 ) 3.4.1 建立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活动的空间 2 3.4.2 设置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设施 (安全宣传栏、橱窗等 ) 2 4.教育培训 ( 25分) 4.1 定期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 10分) 4.1.1 演练活动密切联系预案,目标明确,指挥有序,针对性强 2 4.1.2

11、演练活动过程有文字、照片、录音或者录像记录 2 4.1.3 社区居民参与程度高,社区内单位、社会组织或志愿者等多方广泛参与 2 4.1.4 演练活动效果有社区居民满意度访谈或者调查 2 4.1.5 针对演练发现的问题,有改进方案等 2 4.2 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5分) 4.1.1 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队伍 3 4.2.2 定期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如国家减灾日 1 4.2.3 利用公共场所或设施开展经常性的防震减灾活动 (每年不少于 4次 ) 1 4.3 印发防震减灾材料(5分 ) 4.3.1 印发国家和地方相关的防震减灾资料 3 4.3.2 制作发放家庭应急明白卡 2 4.

12、4 参加防震减灾培训(3分 ) 4.4.1 组织社区管理人员参加防震减灾培训 1 4.4.2 组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参加防震减灾培训 1 4.4.3 组织社区居民参加防震减灾培训 1 4.5 与其他社区进行防4.5.1 组织管理人员、社区居民、志愿者等经常与其他社区进行防2 震减灾交流(2分 ) 灾减灾经验的交流 5.动员参与( 10分) 5.1 社区主要机构参与防震减灾活动 (5分 ) 5.1.1 建立社区与公安、医疗机构的应急救助联动机制 3 5.1.2 积极开展震情、灾情的搜集、上报等工作 2 5.2 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活动 (2分 ) 5.2.1 志愿者承担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等工作 2 5.2.2 志愿者承担社区地震应急时的有关工作,如救 助弱势群体等 2 5.3 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活动 (2分 ) 5.3.1 其他组织或社会团体参与社区防震减灾活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