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劣势浅析 论文关键词:西部地区 生态产业化 优势 劣势 论文摘要: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转型期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优劣势进行分析,以期探索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途径提供参考思路。 生态农业是在与协调发展思想的下,按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生产结构,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效益三者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在生态农业规模细小化、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等问题导致生态农业功能逐
2、渐减弱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农业高效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近些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过分依赖传统技术 、规模狭小和封闭经营等弊病,尚未摆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特征。鉴于此,西部生态农业必须走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这是转型期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规模优势、优势、生产经营优势、风险共担优势和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以使西部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发挥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适应和科技驱动的作用。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条件是
3、有喜有忧。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一)为发展特优农产品 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西部地区土地广阔,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占有量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4倍、 1.9倍和 3.6倍;未利用土地占全国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 86.7%,可利用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占有较大比重,草场的载畜量也较低。可见,西部地区仍有提高生产能力的潜力。西北地区是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严重紧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推广应用一些常规的节水技术,改变大水灌溉的粗放用水方式,必将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节水的生产潜力。 此外,西部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还造就了丰富多样的 生物资源,我国 11个物种丰富、
4、特有物种数量多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有 6 个在西部, 2个在中、西部接壤处。这无疑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后备资源,从而使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不仅自身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且通过选择适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可以实现其他农业开发的潜力。 (二)为生产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科技和的高速发展,农业采用工厂化生产,破坏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造成不同程度的农业污染。耕作大量施用化肥、农,不仅引起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 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西部地区由于农业的低水平循环,限制了许多现代物质生产要素的大
5、量投入,这虽然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却在某种程度上为西部地区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创造了条件。此外,对西部地区而言,发展传统农业产品如粮食等已无任何优势可言,只有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农民才有出路,农业才能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西部地区应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 (三)为发展生态农业 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在覆盖范围上已由点向面的方向转变,在单元规模上由以户、村、乡为单位向着区域发展方向转变,在思想认识上开始实现由科研示范向着企业化发展转变。所以说,西部地区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态农业建设经
6、验,而且还具备了许多开发绿色农产品及高科技生物产品的技术和方法,这些都为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四)特色产业展露优势 一直以来,特色农业都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依据当地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 “ 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 ” 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例如,内蒙古的乳品加工、新疆的番茄加工等。目前,这些农产品加工业大多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实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在区域内起着 “ 龙头 ” 作用。例如,陕西省
7、的果业产业化发展就为当地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经营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西部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不仅体现在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且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组 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据农业部最新, 2005 年,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 9.4万个,比 2000年增长了 41.6%,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分布差距逐步缩小。东部地区 4.3 万个,占41.6%,中部地区 2.9 万个,占 45.2%,西部地区 2.2 万个,占 23.6%,与2000 年相比,中西部比重增加了 3 个百分点。 (六)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 WTO,面对更为广阔的国际
8、空间,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更多的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实现产业一体化经营,提高特色农产 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由大宗农产品的数量保障转向满足多层次需求的质量保障,开始摆脱粮食长期短缺的压力。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的实施又进一步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坚持朝着生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西部地区应不断拓展多层次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不失时机地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
9、,促进 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 (一)生态脆弱且趋于恶化 西部地区大部分为干旱、高寒和沙漠化、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从西北地区来看,降水少,蒸发大,高原戈壁的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本身就很脆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加之水资源的短缺和时空分布差异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不稳定就会强烈地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绿洲农业作为西北农业的主要特色,在新疆的吐哈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等地区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但上述地区在西北不但所占面 积比重太小,而且受沙漠化的威胁日益严重。从总体上来看,西北地区农业实质上是一种缺水性的弱质农业,长期的水土流
10、失和土地沙化已成为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且组织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环境不稳定、生态脆弱、的承袭性、素质低下以及深居内陆的封闭区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国家优惠政策的不到位,致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据统计, 2005年,全国牧渔业总产值为 39450.9亿元,西部为 8123.37亿元,仅占 20.59%。东 部约为西部的 2 倍多。同时,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组织发育水平低等问题日益凸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先天条件不足。 从产业结构来看,长期以来,由于受农业生产水
11、平低而不稳、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民思想意识落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内比例失调,区域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劳动力素质结构偏低 农业人口总量下降、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是实现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劳动 力素质不能得到提高,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艰难度将会倍增。然而,从现阶段来看,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 “ 瓶颈 ” 。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中障碍重重,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这样就造成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衡,严
12、重影响了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四)发展与科技水平落后 技术进步是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以科 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前提。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有赖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措施的适用度及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技术的转化。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态恶化、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科技资源十分稀缺,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也不健全,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显著。 (五)机制不完善且开放程度低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开发农业新产品的动力,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力上。显而易见,在市
13、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与 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还只是处于初期阶段。由于西部地区有着较为浓重的公有制偏好,因此,广大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传统经济体制与农业小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排斥市场化因素的强大力量。这样一来,便制约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依存的市场机制的完善,使其作用空间狭小,作用力薄弱。 (六)资金投入不足且资本吸引力匮乏 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效益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积累能力较差,从而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西部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封 闭的经济区位,致使外部环境
14、较差,农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匮乏。目前,西部农业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资金不足,资金困难,个人拥有的资金也十分缺乏,农业信贷资金所占比重较小。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起着 “ 催化剂 ” 的作用,那么,资金供给不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因此,要保证西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包括财政、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体系,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 参 考文献: 1.牛叔文 .西北地区荒漠化环境演变及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1 2.李春燕 .论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J.大众科技, 2006.6 3.田艳丽 .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 以西南山区为例 J.科教文汇 , 2006.5 4.王平,张正会 .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J.中国科技信息, 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