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国际产品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升级对策研究 产品内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我国加工贸易升级对策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情况,并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然后,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发展现状,针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
2、出了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 的。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加工贸易结构升级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家间的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产品内分工有两方面特点 :一是某些中间产品不用作最终消费,此类货物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进一步生产 ;二是生产一种最终产品需要特定比例的中间产品相互配合。基于此,对产品内分工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一、产品内分工的含义 产品内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是指特定产品生产 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
3、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形象。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同时,产品内分工方式的组织生产,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多次流通,构成过去几十年贸易增长速度显著高于 GDP 增长的重要原因。 二、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的关系 1、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 主要形式 加工贸易本质从流程来看,基本上是进口一加工 /装配一出口模式 ;从目的上看,进口是为了出口,而且出口制成品 ;从市
4、场来看,两头在外,委托方负责 /控制出口市场,而我国境内企业只参与和承担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某个工序 /工艺的工作 ;从生产角度来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企业间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链条越来越长,单个企业只需也只能参与整个生产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某种产品的生产。图 1为丰田公司生产汽车,就有三个层级数万家来自七个东亚国家为其专门生产或加工零配件,丰田公司只需 要拥有核心技术,生产核心部件,完成组装工作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不仅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参加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从内涵上看,国际产品内分工与对外加工贸易的定义基本一致。因此,加工贸易是参与产品内分工
5、的主要方式,而在产品内分工中目前来看我国又最主要的是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 2、加工贸易能够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实现结构升级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或环节上实现 :产品升级,即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逐渐从简单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复杂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零部件 ;价 值链升级,即加工企业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逐步掌握产品设计、营销、品牌等战略性环节,并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生产网络 ;企业能力升级,即加工企业更多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按照国际标准生产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产业升级,即加工企业敢于嵌人跨国公司高薪技术产
6、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通过建立与延伸国内生产网络发挥产业关联与外溢效应,促进整个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效果不断改善 ;区域升级,即加工贸易逐步向内地转移并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使中国经济在更大范围 内融人全球生产网络。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质就是使我国企业从加工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低端环节嵌人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并不断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三、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结构升级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在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7、;加工企业仍处在价值链低端的生产阶段,并以进料加工为主 ;加工贸易企业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工能力 不足 ;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外溢效应不明显 ;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总体上仍不平衡。 面临加工贸易当前的发展情况,应该积极有效地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带动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由来与技术进步,一方面要加强加工贸易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产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要积极提供产业配套,加强加工贸易对当地的技术外溢效应。 1、延长国内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增值的过程。对国家来说
8、 .留在国内的增值 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对国民经济就越有利。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呈不断加长趋势,但与发达国家和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仍显得较短,在产品内分工形式下引起的相关负效应将十分突出。因此,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能否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关系到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国际收益。首先,应调整政策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采购率。国家应该从根本上扭转加工贸易中间投人品的现行政策,使价格、投资、税收、贷款等政策向上游产业倾斜,并鼓励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进行国内 采购 ;其次,应改变离境退税规定,充分发挥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9、2、积极发挥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同时要防止市场被垄断、技术进步被压制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品内分工链条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上,呈现出如下演进态势,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一零部件的分包生产一中间产品的生产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一自创品牌的生产。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人了产业成长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同时产生了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 联效应和竞争效应。因而,跨国公司投资引致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切人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一条便捷途径。 当然,在
10、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同时,要充分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跨国公司利用其优势和公关能力,大量廉价收购我国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试图控制企业经营权,达到消除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压制我国技术进步的目的。如果我国工业领域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被外资控制,国家将失去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被锁定在产品内分工 的价值链低端。因此,应建立审核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规则和程序,把企业的并购置于行业发展的战略视角下来考虑。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乖啦创新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加强实践和积累,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3.培养产业集群,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
11、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 ;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相互联系,成为整个联系网络的节点 ;再次,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 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可以让企业从三个方面获益 :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空间上的接近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并容易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 ;信息的流通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激励创新。我国政府应加大政策力度培养产业集群,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逐步实现制造优势一市场优势一技术
12、优势一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4、加速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趋势日益明显,但在我 国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在加工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加工贸易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已经开始向中西部或本地区内加工贸易尚不发达区域转移。考虑到目前中西部地区的物业配套、物流效率、人力资源、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梯度转移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只有显著改善上述地区的投资环境,优化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转移的条
13、件,增强这些地区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才能有效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 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其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成为全球直接投资的集聚地,而加工贸易则成为其投资方式的首选。我国加工贸易经过 20 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加工贸易涉及我国大部分产业,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在世界贸易发展中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走势。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我 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发展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大环境下促进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既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又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国经济在国际新型分工体系中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