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51391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 F713 文献标识码: A 内容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流通业在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流通现代化程度不高,从而严重制约了生产、消费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加快实现流通现代化、提高流通业竞争力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流通现代化 国民经济 重要作用 流通产业现代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到来,在商品流通领域所进行的变革、创新,以形成低成本、高效率和 高效益的商品流通体系的过程。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变传统流通

2、业为现代流通业。流通产业现代化同传统流通业的区别表现在流通体制、流通组织、流通技术、流通设施设备、流通人才等多方面,而这些区别都同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有关。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流通产业上运用的程度不同,是流通产业现代化同传统流通业最根本的区别,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被普遍认为是流通产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流通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 ,流通产业的现代化程度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与国内制造业现代化发展的状况不相称。 流通产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

3、政策措施,加大了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扶植力度,流通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经济领域的热点和亮点。 2005 年 4 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流通工作会议及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地位正式确定下来,这是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和里程碑,对加快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 认识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达成理论共识,实现观念更新,是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点 很多学者都对流通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由于学者们对流通现代化的理解不同,定义不同,自然也对其内容有着不同的

4、看法。但是,这些不同不是本质上的不同,而是形式上的不同,有诸多的相近之处。黄国雄、曹厚昌认为所谓商业现代化,包括:组织流通的现代化、流通方式的现代化、流通设施和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及信息处理现代化。杨圣明、王诚庆认为流通现代化,不仅要有一 定的技术手段和物质内容,而且要体现时代发展的内容,包括科学的流通经济体制、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乃至先进的经营方式等。晏维龙认为,流通现代化包括流通观念的现代化、流通组织的现代化、流通经营的现代化、流通布局的现代化、流通技术的现代化以及流通制度的现代化。丁俊发、张绪昌认为,商品流通现代化,包括商品流通人员意识、知识素质现代化;商品流通设施、工艺及标准的现代化

5、;商品流通管理现代化;商品流通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吴仪认为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很丰富,包括商业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流通管理的现代化、商业人才的现代化、流通基础 设施的现代化。李飞认为流通现代化,包含着物质、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是指市场、商店、仓库、道路、车辆、流通量等金钱物质要素的增长;制度层面是指市场法制秩序、流通体制与政策环境等内容;观念层面是指对市场经济的社会认同和符合市场经济的日常伦理。 总之,流通现代化是我国或我国某一地区的流通产业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是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和满足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产业状态。流通现代化不仅是世界流通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流通业未来的发展

6、方向。流通现代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流通主体现代化、流通运行系统现代化和流通制度现代化。 流通现代化的过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渐进性、相对性、革命性和趋同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既来源于流通系统本身,也来源于流通现代化过程。我国流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一个包含商品流通物质现代化、商品流通制度现代化和流通观念现代化等在内的多目标集合的全面的现代化。具体可以描述为: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行业,流通产业在 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并且具有持续的增长能力;现代流通技术逐步取代传统流通技术,现代化的流通观念成为现代流通发展的关键;流通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服 务专业化成为流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7、流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流通效率不断提高。 流通产业现代化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是充分发挥流通效能的必然选择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是为化解产业分工所导致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时空矛盾而存在的,流通的效能在于为生产和消费的实现解决时空限制,保证货畅其流,减少停顿和耽搁,使稀缺资源的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考察流通效能的大小就是要看流通能否以尽可能低的资源成本、人力耗费,以最短 的时间将产品送入消费领域或再生产领域。因此,提高流通效能的本质要求从时间上必须 “ 减少耽搁迟滞与断档脱销 ” ,加快经济运行的节奏和速度;从空间上看

8、,必须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减少或消除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流通的效能及其本质要求决定了流通对经济发展具有天然的神奇力量。然而,流通效能的大小、强弱,则取决于流通的方式、流通业态、流通渠道等流通自身状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体制、市场、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流通的方式总是在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传统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流通所依赖的外 部环境也会日趋成熟和优化。 随着流通产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流通技术装备起来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使流通的效能得到了空前的展示和发挥,使流通在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再生产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等方

9、面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正因如此,流通产业现代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繁荣程度的重要窗口。加快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无疑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运转,改变流通产业发展滞后,流通效能失缺,资金周转缓慢,国民经济运 行效率和效益低下状况的根本选择。 (二)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是发挥流通产业先导作用的根本要求 我国经过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在 20世纪 90年代末期经济发生了两个巨大的变化:一是基本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告别了过去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短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围绕着生产转,生产居于核心地

10、位,只要产品能够生产出来,销售就不成问题,生产决定流通,价值创造是最重要的;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相对过剩的今天,经济活动围绕着流通转,流通居于中心地位,只要产品能够销售出去, 生产不成问题,流通决定生产,价值实现是最重要的。 就供应链而言,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下,制造商做 “ 链主 ” ,上游企业整合下游企业,是大生产、小流通,流通成为生产的一部分;在市场体制和过剩经济的今天,流通商做 “ 链主 ” ,下游企业整合上游企业,是大流通、小生产,生产成为流通的一部分。就价值链而言,在制造商主导模式下,其业务流程为:研发 制造 销售(满足需求),销售位于价值链的末端环节;在流通商主导模式下,其业务流

11、程为:销售(满足需求) 研发 制造,销售位于价值链的先导环节。 国民经济运行规则的 这种变化表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买方市场的形成,流通产业从过去的被动、从属的地位上升为决定、先导的地位,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流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国民经济运行规则的这种变化同时也对流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通产业的发展能否实现从末端地位向先导地位的转换,取决于流通产业自身的素质和质量,取决于流通产业效能的发挥。长期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存在着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专业批发市场经营方式落后,缺少依托现代信息手段、现代流通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大批发商、大经销商;新型 现

12、代流通方式规模小,流通现代化水平低;流通效率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偏低;流通企业的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流通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和决定作用还不可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只有大力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使流通产业做大做强,才能以大流通带动大生产,以现代化流通带动现代化生产,从而真正担当起实现即期消费,创造未来消费,开发潜在消费,指导生产经营决策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先导角色。 (三)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节奏、经济运行效率 和质量,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实力。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增强国家的竞争力,实现经济

13、社会跨越式发展,确立我国在未来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意义重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的一大痼疾,流通领域粗放型经营的集中表现是:流通方式陈旧,物流技术及其设备、手段落后,流通速度慢,库存率高,造成商品流通在时间上的耽搁、迟滞和资源在空间上的闲置、浪费。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是导致流通领域粗放型经营的重要原因,而流通领域的粗放型经营反过来又进一步阻碍了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两者互为因果、互相 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要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大力进行流通创新,加快推进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借助现代化的流通方式大幅度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

14、转变。 (四)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是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和保证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第二产业内部,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多数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高投入 、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投资过多,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投资项目投资不足,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影响投资结构和产业升级。我国经济发展要在高起点上取得更大的跨越,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构建与国际市场紧密结合的产业结构。即以全球化为背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国际产业转移提升产

15、业结构,在全球地域空间实现分工格局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实现这种转变离不开流通领域的创新和流通现代化的推进。 首先,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看,产业结构调整有赖于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 ,价格机制能够及时反映资源的供求状况和稀缺程度,同时,价格机制又能激励人们不断开发替代品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新技术,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产品和产业。这种能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只有通过流通体制的创新,建立健全了现代化市场流通体系时才能形成和发挥作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就是流通顺利进行和流通效能发挥作用的过程。其次,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16、升级的要求看,第一产业要稳定发展,第二产业要做大做强,要上档次、上台阶,第三产业要大力加快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实质是三次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之间在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分工、分离与产业化的过程,是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延长、优化与高端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都是依靠流通来连接和实现的。可见,流通产业的发展,流通产业现代化的推进,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则,张弘 .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经贸参考, 2003( 11-12) 2.宋则 .加快流通创新,促进流通现代化 .财贸经济, 2004( 4) 3.吴仪 .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培育发展大型流通集团 .管理世界, 2003( 3) 4.宋则,郭冬乐,荆林波 .中国流通理论前沿( 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