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建设 【摘要】 自然灾害发生大都很迅速,比如地震、泥石流、火山喷发等情况,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人防不胜防,而灾后的物资储备数量和种类是最短缺的,需要调动各个人力物力集中在灾难区,这其中牵涉到众多的物流机构和人员的协作,但由于我国的自然灾害物流管理体系存在漏洞,使得各个机构和人员之间的紧密性还有些薄弱,工作的协调性相对差些。为了防止灾后物资运输秩序混乱及降低损失的最小化,我们必须重视物流管理体系中一些环节的改进,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自然灾害物流体系管理。 【关键词】 自然灾害;物流;管理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是为了实现在突发自然灾害环境下对应急物资、人员、信
2、息和财产等进行有效组织和保障而建立的综合体系。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到政府、组织、企业、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等不同层次的机构或个人,也涉及采购、仓储、配送、运输和回收等不同功能环节,还涉及到技术、人才、政策、法律法规、理论、信息等不同的组成要素,面临众多的风险环节和因素,关系到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一、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必要性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建立既是自然灾害的 特点,所造成的后果的思考而成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与物流管理体系建立可以有效提高物资运转效率,减少伤亡有关。 (一)自然灾害客观要求物流管理体系的建立 自然灾害的发生一般防不胜防,很难预测
3、。如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泥石流、食物中毒等等,即使预测到了,由于距离发生的时间很短,也很难做好赈灾物资的调配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实现赈灾物资的空间与时间效应。第二,近几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近些年来,世界各地的由于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 就给国家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构建相对科学有效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第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会不断扩大。由于自然灾害的规模呈扩大趋势,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地区发生了自然灾害,除了对该地区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之外,对其
4、他地区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导致灾害的影响范围扩大的后果,甚至可能会使灾害演变成灾难,这些状况都需要建立自然灾害物流管理体系,从而解决应急物资的运输问题和调配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受灾的范围。而且突发性中大自然灾害还需 要很多救援物资,从而更好的处理死者的安葬、伤者的救援、卫生的防疫等问题,不然守在的面积就会进一步扩大。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迫切需要进行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 (二)物流管理体系建立减轻自然灾害的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近年来,由于国内较多的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得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己经把针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放在了地方抗灾救灾建设工作的首要
5、位置,而且针对如何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以及怎样建立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这给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自然灾 害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再加上各级地方政府针对本地区所发生的自然灾害的相关处理的方案和做法所获得经验的累积,己使得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自然灾害事故快速反应机制成为可能,因此,现在研究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对国家或地方政府自然灾害事故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有着重大意义。 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传统物流系统和应急物流系统之间的快速衔接。物流学科理论的学习不仅是要我们把物流更好的应用到广泛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去,不仅是要物流只为生活在和平兴盛环境中的人民大众服务,还
6、要物流这样的新知识新 理论应该和能够被应用到更广泛的范围中去,能够让我们利用所掌握的物流和应急物流的系统知识为那些遭受自然灾害伤害的人们提供迅速及时的优良服务。而要实现这样的服务,单靠传统的物流系统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应该结合应急物流本身的特征和其独有的服务和管理理念,用物流理论中的特殊理论和应急物流中的管理理论的结合去打造一个具有我国特色的基于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 二、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及要素 (一)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原则 应急物流的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体系具有如下特殊的构 建原则。第一,应急物流系统的事前防范与事后应急结合。应急物流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既有事前的
7、防范,也有事后的应急,因此,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既要考虑到平时状态下的应急物流准备工作,如物资储备等,也要涉及到灾害发生后应急物资的运输、配送等,以有利于应急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第二,时间效率重于经济效益。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的特点,对灾区的紧急物资援助,体现的是社会功能,是首先考虑如何通过一系列物流手段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财产损失,因此,在进行应急物流系统设计时要注重时间效率重于经济效 益。第三,市场机制、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并存应急物流的实施涉及到很多机构和部门,而处理应急物流工作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必须在构建应急物流体系时有必要建立法律机制和行政机制。另
8、外,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如平时储备的物资,单靠政府保有足够数量,耗资巨大,会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采用市场机制之后,可以以协议的方式让企业储备,由此可见,合理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需要考虑到建立市场机制。 (二)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环节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作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它 是由政府、公众、军队和社会共同参与和组成的,具有统一指挥、分工明确的特征,具有反应快速、相互协作的管理机制,具有现代化的应急信息系统,需得到物资、资金、人员、技术、培训等方面全方位的支持保障和具有健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等。因此,不仅要完善应急物流基础保障机制,还要做好应急物资的应急物流
9、组织机制筹措与采购、物资存储、运输与配送、监督与管理等诸多工作,这需要一个专门的体系才能使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具体地:( 1)应急物流组织体系:应急物流组织体系包括应急物流决策机构、应急物流指挥协调机构和应急物流监控反馈机构。组织 体系涉及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运行需要的机构架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人员编制等。( 2)应急物流通道体系:指物流网络中联络贯通诸节点的交通线路、配套设施设备及相关管理手段和保障机制。( 3)应急物资筹措系统:指为保障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正常有序运行而预先筹措或采购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应急物资,并通过分类、分级、加工、包装等将应急物资送到配送环节的全过程。包括政府储备、临时采购、接
10、收募捐和临时征收等,是有效实现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综合资源保证。( 4)应急物流技术支持平台系统:指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发生和发展的不确定性,专门建立的具 有适应性强、反应灵敏、预警和跟踪功能的信息网络中心和管理中心。包括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手段以及各种设备技术。( 5)应急物流中心:应急物流中心应该是应急物资的储备中心和调运分拨中心,它可以实现应急物资的入库、出库、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分拨、配送、回收、盘点等一些列物资管理实体活动,保障自然灾害下的物资应急需求。 三、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途径 (一)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分级和分阶段管理 第一,每一次自然灾害发生的规模和危害的
11、范围和程度都是不同的,有必要进行不同级 别的应急物流管理研究。目前我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是分类分级的,而其中单独的物流管理体系尚缺乏,更需要进行分级的构建。第二,每一个自然灾害从酝酿、爆发到扩散直至最后的消失,都会经历几个不同阶段,每一阶段对物流的需求从物资种类到物资数量都有不同要求,这些物资亦有轻重缓急之分。例如在救灾最初阶段,紧急生命物资能否及时发放到位,对灾民生命的及时挽救、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等意义重大。在随后的灾害应急中,需继续对灾民提供衣、食、住等基本生活物资的补给,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灾民的临时民生问题,仍然拷问着应急物流管理 体系的有效组织。但从这两次灾害的应急物流实践,
12、特别是汶川地震的救灾物流保障体系的运作过程和效果来看,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亟待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专题研究。第三,汶川地震中暴露出了某些关键物资如帐篷供应不足、筹措不力的问题,提示如何科学有效地对社会应急物流资源进行快速评估和分类分级调用,将是有价值的研究命题。 (二)构建应急物资信息平台 在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中构建一个能够发布实时动态信息的应急救灾物资需求公共信息平台的意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巨灾发生后,在现有物流运作体系下,很难迅速得到灾 时应急物流需求的准确信息,这对有效展开应急物流供应带来很大障碍,供应什么物资、供应给谁、谁来供应、供应多少、需求实现多少等等都成了 “ 盲区 ” 。而在
13、当前应急物流的供应链中,供应方是被动的,难以预先知道需求方的要求;需求方也缺乏沟通平台将需求信息即时或者提前反馈给供方。灾害紧急形势下,供需信息如果能借助公开、高效、现代化一的公共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对接,对应急物流需求信息进行甄别、生成、统计、分类、发布、更新等,进而有效地组织救灾物资筹措、运输和配送工作,灾害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将能够被有效地缓解与控制。 (三)专业化物流指挥部与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需要一个专职的、由专业化的应急物流指挥人才组成的指挥部。在灾后应急物流的实时响应阶段,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时间紧迫,对物流活动时效性要求高;二是对各类突发自然灾害采取的应急物流
14、流程和措施基本相同。这就决定了在这个阶段对应急物流行动的组织指挥必须要由一个专业化的、训练有素、指挥手段齐备、具有较强应急指挥能力的组织机构来承担。 “ 参谋部 ” 指挥调度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应急物流进行预见性的决策管理,并按照灾害类型及受灾区形势,形成系列处置预案 。灾害应急物流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因此需要一支由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组成的、专业化的应急物流队伍。这支队伍里需要专业决策者,他们必须经受各种专业知识的训练,科学及时地进行现场指挥;还需要有专家咨询组,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启动专家咨询网络,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此外,需要有熟练掌握应急物流、应急抢险、应急维修
15、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并通过完备应急预案、加强日常培训和综合演习来提高应急物流运行能力和实战水平。 (四)应急物流组织的协调合作 应急物流组织的协调合作,我们可以 称作应急物流组织的联动化,指的是对以上应急物流物资来源多主体和应急物流运力来源多主体的同步协调管理。包括与相应级别应急物流中心的联动化、与社会物流企业的联动化、与驻地部队、武警部队和消防等特种部队的联动化、与民间志愿者队伍的联动化和与社会组织运力资源的联动化等。应急物流组织联动化的实现,需要一个能够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主体。我们知道,应急物流领导决策机构和指挥协调机构多为灾害发生后的临时管理部门,不能担当此任,而物流行业协会,作为第
16、三方的社会团体,能够较为中立和客观地将社会组织和政府的诉求进行沟通和协调,积 极倡导大型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呼吁给那些热情参与应急物流的企业适当的税收和政策倾斜,积极形成较为公正、科学的联动机制,从而有力地促进应急物流的体系建设。 (五)合理选择物资的运输方式 在应急物流管理中,应急物资的运输方式同普通物流运输方式一样有五种,即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陆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只是在应急物流对运输要求更高,速度更快,更关注其价值的实现。众所周知,铁路运输具有载重量大、速度快、稳定可靠的特点,而且受气候影响较小。然而并不是每个地区都有铁路的,修建铁路需要大量资金 ,并且工期长,所以铁路运输具
17、有一定的局限性;水路运输具有价格便宜、运送批量大等特点,特别适合超大型和超重物运输,但运送周期比较长,所以不能作为应急物资运输的首选,只能作为后继手段;航空运输所需时间最短、效率高,适合于贵重物品和紧急物资运输。航空运输费用高,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计成本也要采用;管道运输只适合于像石油、天然气这样的物资,具有投资高、运量变化小等特点,由于其运输物资的特殊性,使得应急物流很少依靠它。通过比较上述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实际情况,公路运输是最佳选择。虽然公路运输运量小,运价高,但其比较灵 活,能适应不同环境。像铁路运输、海运,都很难把应急物资直接送到灾区,必须需要公路运输的配合。公路网四通八达,所以公路运输是应急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程琦,云俊 .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 02) 何梅芳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 01) 聂家林,洪琼 .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 J.物流科技,2013( 12) 吴竞鸿 .安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J.绥化学院学报,2014( 05) 何亚洲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 J.经营管理者, 2014( 07) 于华 .浅议自然灾害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 J.现代商业,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