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白酒金三角 ” 白酒产业合作模式与途径研究 摘要: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以泸州、仁怀和宜宾三地为顶点,形成白酒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了四川、贵州白酒的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文章分析了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的发展现状,对白酒产业合作模式与途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下载 关键词:中国白酒金三角 白酒产业 合作模式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将泸州 宜宾 仁怀作为白酒产业的核心区域,以五粮液、茅台、水井坊、郎酒、剑南春、泸州老窖、沱牌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规模最大、品牌最大、产能最大的产业集群,构成了强大的整体竞争力。 一、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的发展现状 1.打造 “ 中国白酒金三角
2、 ” 的战略意义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是中国白酒产业把握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能够加快白酒业的发展。以泸州市为例,白酒销售收入从 2006 年的 60 亿元、 2007 年的 102 亿元、 2008 年的 168 亿元上升至 2009 年的 252亿元,三年内翻了两番。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有望被打造成为中国白酒产业的传统特色产业带和国际品牌区域带,提升川、黔白酒产业在全国白酒产业中的地位,能促使白酒产业格局发生变化。 2.“ 中国白酒金三角 ” 的优势 ( 1)先发优势 川酒产业的支柱地位十分突出, 2009 年总产值、销售收入、产量、利税分别占全国比重的 34%、 4
3、4%、 18%、 33%,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文化优势,仪狄酿酒、金沙文明证明了四川地区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巴蜀文明的酒文化起自先秦、闻名于世;地理优势 ,当地具有十分少见的沙溪岩土壤、品质纯正的谷物、纯净的水质、温热的气候和独特的曲药、老窖泥池等酿酒工艺;产业优势,以泸州、宜宾为例,两市拥有白酒企业 800余家,销售收入 400多亿元,预计到 2015年泸州、宜宾、成邛将分别实现 1000亿元产值;原料优势,川酒企业陆续建立了原料基地,不仅有效保证了产品品质,还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实现川酒产业、地方政府、农户的三赢局面,泸州 2010年初启动了 “ 名酒名园名村建设项目 ” ,将带动泸州
4、 70万亩和四川省 200万亩红高粱基地建设,实现高粱产业化发展;人才优势,目前,四川独占 一半数量的中国白酒酿酒大师,还有大批的酿酒工业专家、白酒行业企业家、白酒品评员等人才;科技创新优势,四川白酒业以泸州老窖为代表,联合高校建立了高粱种植的国家级示范基地,依托固态酿造领域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科技创新,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国家酒检中心,创立了科技创新的产学研联盟。 ( 2)后发优势 强大的融资平台,泸州老窖、茅台等许多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在泸州、宜宾等地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华西证券公司、龙马兴达小额贷款公司和政府主导的担保基金,为酒业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战略规划的支持,四 川省委、省政
5、府从全省工业发展的高度对川酒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中长期规划和相关的保护条例、配套政策措施;发展机遇的支持,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白酒产业至少有 20 年的黄金期。 3.“ 中国白酒金三角 ” 面临的挑战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还缺乏完备的公共政策支持;其次,存在产业链的依赖性,有一定的锁定效应;再次,盲目扩大产业规模,而不注重产业链的协调,可能导致生产要素稀缺、失衡,给白酒行业带来灾难;第四,在产业群的实际发展中,必然会出现一些企业不重视自身的科研,一味模仿其他企业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不少企业都是从家庭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经营者观念落后、管理水平低,企业机制无法引进、留
6、住人才。 二、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白酒产业合作模式与途径 1.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需要对自身角色进行正确定位,一方面提供完善的宏观经济政策,保证经济架构的稳定,另一方面通过公共设施等制度装置实现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产业制度的变迁。从资源共享、分工协作、技术创新等内部机制和市场驱动、科技环境支撑、政府决策支持等外部环境聚合高端要素,扶持龙头企业,营造创新范围,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战 略、制度、技术和文化。 例如泸州市在 2007年就提出了坚定酒业发展的决心不动摇、确立酒业发展的地位不动摇、落实酒业发展的政策不动摇的 “ 三个不动摇 ” 和不搞粗制滥造、不搞一哄而上、不搞平均照顾的
7、“ 三个不搞 ” 政策,促进了泸州市白酒业的进一步发展。 2.挖掘地理品牌优势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地理品牌内涵,强化品牌传播,充分运用现代化媒介,并通过展销会、招商洽谈会、产品博览会等形式进行广告或宣传;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相互了解,提供整体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产品创新 ,发挥产业集群的合力;依托泸州老窖等知名企业的影响力,发展白酒地理品牌,促进产业升级,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以泸州市为例, 2011 年泸州市投资 22 亿元着力打造二郎镇,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项目也已开工建设,成功举办 “ 中国白酒金三角 ?中国酒谷首届酒业博览会 ” ,建设 “ 中国酒
8、谷 ?名酒名园名村 ” ,举行2010“ 诺贝尔 ” 论道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论坛,极力打造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的地理品牌优势和新起点。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有必要充分利用酒文化,促进旅游等相关行业。例如,五粮 液集团规划的酒都宜宾 ?五粮液文化特色街区 ” 、泸州老窖集团的国窖 1573 广场、泸酒集中发展区以及 “ 二郎名酒名镇 ” 、 “ 名酒名园名村 ” 等,利用酒文化开发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白酒业的合作共赢。 3.发挥产学研联盟的支持作用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不仅包括五粮液等大型企业,还包括许多中小型企业,产学
9、研联盟能够帮助创新能力不足的企业不断发展,还能够为科研院校等机构提供科研资金,转化科研成果,实现多赢。通过信息、政策系统、技术信息、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等共享平台,加强区域内的交流和联 系,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升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的竞争力。 4.加速酿酒生态研究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酒文化。对酿酒生态的研究需要从资源禀赋入手挖掘区位优势和稀缺资源,培养大量创新型的技术人才,大力推广研究成果。 白酒的品质与产地的环境密不可分,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的发展必须克服传统工艺的限制,积极探索节能环保生产技术,杜绝环境污染,以保证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
10、实现差异化、合作化发展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内一直存在中小企业搭便车的 现象,利用地理品牌获取利益。可以根据三市不同的地理特点和酿酒工艺,实施特色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例如五粮液、泸州老窖、茅台酒分别以多粮型浓香型、单粮型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而闻名,三者各有特色,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 以泸州市为例,早在 2006年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就已横空出世,创造了灌装企业、包装企业、物流企业等白酒行业配套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011 年白酒产业将实现销售收入 300 亿元的目标,预计到 2015年白酒及关联产业将创造超过 600 亿元的销售收入。 6.建立行业标准化体系 我国白酒行业的标
11、准化体系还不够健全,技术标准发展缓慢,白酒企业以及各相关方应化解分歧,携手共建行业标准体系,通过企业 国家 国际 企业标准的循环加强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国内市场。 7.实现产业机械化 白酒企业及相关方应联合攻关,提升产业机械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水平,联合、集中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的整体力量推动白酒行业的发展。可以选择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技术研发实力的白酒、食品、科研等骨干企业、机构组成研究组织,研究符合我国白酒特色要求的机械化装备,以加快产业机械化进程。 三、总结 打造 “ 中国白酒金三角 ” ,是中国白酒行业的光荣使命,不仅能够保护传统民族工业,还能够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白酒行业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在各地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支持下, “ 中国白酒金三角 ”的白酒企业正不断加快差异化、科学化、合作化、规范化发展,将对我国白酒产业和区域内其他产业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黄永光 ,刘杰 . 中国白酒金三角发展战略分析 J. 酿酒科技 , 2010,(08) 许晓玉 . 白酒金三角 中国的 “ 波尔多 ”J . 酒世界 ,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