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时期牧户应对干旱的策略对比研究 一、引言 下载 因为北方草原畜牧业地区灾害型天气频发,灾害常常会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和损失,提高畜牧业抵抗灾害的能力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气候灾害越来越多的背景之下,如何减少灾害,降低损失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的重要课题。大量事实表明,灾害的破坏性并不完全是由灾害的源发强度引起,它还取决于人类社会自身应对各类灾害的脆弱性,以及面对灾害时策略的选择,而且脆弱性和策略的选择在灾害的强度与规模越大时,就越能突显出来。针对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自治区及各级政府采取的防灾减灾政策主要包括草场承包、草畜平衡管理 、退耕还林还草、三牧政策以及生态移民等,
2、但是这些政策都比较宏观,强调了政府在防灾减灾、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属于长期策略,实际上在面对自然灾害突发时,单个牧户的调节行为更为直接有效。 二、牧户不同策略的选择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原的干扰,苏尼特右旗频繁受到气候灾害的侵袭,制约着畜牧业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苏尼特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全旗总土地面积为5137.8 万亩 其中草地面积为 5136.7 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 99.98%,可利用草地面积为 4717.9 万亩,占总草地面积的 91.85%,占总土地面积的 91.83%。到 2001
3、年,全旗总人口为 32550 人,其中牧业人口为 17265 人,占总人口的 53.04%,牧业整半劳动力 9723人。全旗牲畜总数为 176.88 万头 /只,在全区排第 4 位,全旗工农牧业总产值 32650 万元,其中牧业总产19850 万元,畜牧业总产值占工农牧总产值的 60.8%,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边境少数民族区级贫困旗,也是锡林郭勒盟主要畜牧业旗之一。本文选取锡林郭勒盟 苏尼特右旗荒漠化草原为研究区域,通过随机抽样共抽取样本牧户 80 户,得到问卷 59 份,其中有效问卷 57 份,在此基础上对牧户应对干旱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研究。在 1999-2001年间,苏尼特右旗遭遇了
4、连续三年的大旱,牲畜损失严重。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在应对这次灾害时,不同牧户采取的应对策略不尽相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但事后牧民对各种策略利弊的看法基本一致,且就假如再有类似情况发生时会如何应对给出了他们的选择。 (一) 19992001 干旱期间牧户放牧策略选择情况 整理问卷可得在此次干旱中所有牧户 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最少的损失率也已达到一半,最严重的几乎全部损失,包括低价处理和死亡。调研牧户在此次干旱中采取的应对策略总体上来说主要分为四种: 1、处理一部分牲畜,买饲草料来维持部分基础母畜; 2、走场,本文所指的走场是通过租赁或其他方式将自己的牲畜赶到别人的草场上放牧的情况,包括全部走场或
5、处理一部分后剩余部分走场; 3、包羊,即将自有牲畜包给别人饲养,在约定时间付给对方一定报酬后将牲畜取回,同样也包括全部包养和部分包养,此次调查中并没有发现全部包养的情况; 4、全部处理,即将牲畜全部处理。当然,这几种策略在很 大程度上是混合使用的,比如很多牧户会选择处理一部分然后把剩余部分走场或者包给别人来养,本文的主要关注点是处理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牧民的处理方式或者干脆全部处理。结果如图一所示: 由以上的图一可以清楚的看到,在 19992001 连续三年干旱发生时,半数以上的牧民选择了策略 1,即他们选择在干旱发生时先将老弱病残的牲畜低价处理,然后通过购买饲草料来维持剩余基础母畜,为干旱过后的
6、畜牧业生产做准备。但也有不少牧民选择了其他三种策略,其中选择走场或者将自有牲畜包给别人饲养的居多,分别占总数的 18%和 19%,而仅有 7%的牧户选择将牲畜全部处理。 (二)事后牧户倾向的干旱应对策略选择 许多策略的事前预期与实践效果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策略的选择是否得当只有在经过实践检验后才能更好的衡量。为此,假设再有类似情况发生,让牧户就应对策略再次做出选择时,牧户的选择倾向亦如图一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假如干旱再次发生时,有 91%的牧户倾向于在干旱发生时先将老弱病残的牲畜处理,然后通过购买饲草料来维持剩余基础母畜,仅有 9%的牧户坚持通过走场来抵御灾害,再没有牧户会选择包羊或全部处理。 图一可以清晰的反映出牧 户应对干旱策略选择上的变化情况。很明显,选择策略 1的牧户大幅增加,选择策略 2的牧户有所减少,不再有牧户会选择 3、 4 两种策略。在此采取卡方检验来就两次选择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