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浅析 摘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 下载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激励机制;约束 2015 年 8 月 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广大职工付出了不懈努力,成就是突出的。
2、但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经 济的飞速增长,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党和国家也在理论上不失时宜地发展着混合所有制这一不断成长的产权结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混合所有制的发展。伴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已成为改革国有企业的重要内容和方式。这也为国有企业混和所有制改革的发展确立了政策支撑。可以预期到新一波国有企业的混和所有制改革的高潮马上回到来。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梳理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情况,分析混
3、合所有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对我国国有企 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及问题 1.存在大量自然垄断行业 微观经济学认为:当一个行业需要投资很高的不变成本,而可变成本很低时,就会产生自然垄断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公共事业领域很常见。如电信行业,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铺设通讯线路以及基站系统,但是只要这些电信基础设施建好之后,运行成本又很低,额外一分钟的通话所产生的边际成本基本为零。这种大量的不变成本和少量的边际成本共存的现象就是自然垄断。在我国这种自然垄断的行业大量存在,如电信(移动 、联通、电信)、铁路(中国铁道总
4、公司)、电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石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领域。 我们都知道垄断是低效率的,但是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虽然也做出了一些尝试,例如在电信领域同时设立几家运营商,但是依然没有改变自然垄断低效率的问题。 这些自然垄断行业大多资本份额庞大,存在很高的进入门槛,有些还被认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民营资本进入困难,目前难以采用混合所有制的方式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 2.权利配置错位 国有企业实行全民所有制,但 全体人民只是享有名义上的所有权。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实际不享有国有企业的任何权利。政府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享有国有企业的实际所有权。但是这个所有
5、权人并不直接控制国有企业,最终控制国有企业的是作为政府代表行使控制权的政府官员或者具有行政级别的企业负责人,这些政府官员和企业负责人作为国有企业的控制者和经营者,他们按照政府指定的薪酬标准或者类似指定薪酬的标准在国有企业领取工资,这个薪酬标准基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脱钩或者相关度很低,也即企业的负责人不享有国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风 险,他们基本也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一般情况下最多也就是调动到同级的其他岗位。以上现象归纳起来就是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离。 上述两种权利的的分离就导致没有太多的激励手段让企业负责人去想方设法的努力去经营企业,而是机械的完成上一级领导下达的生产
6、任务指标,很少去考虑市场环境的变换以及企业经营陈本的变化,最终导致国有企业经营者并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的目标,他们的经营行为往往伴随着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如形象工程、经营行为短期化等,造成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 3.产权界限模糊,经营行为监督不 严格 产权的界定对于资源的最优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产权不清,资源无法得到最优配置。我国的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产权不清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在下列方面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第一,企业的管理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基本取决于各级政府行政部门的行政决策,或者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考量,很少会考虑到投资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致使做出不当的资源配置方案,不能实现
7、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第二,对于企业的劳动力的配置上,管理者对于人事的考量不是基于企业的利益,而在各个岗位上选择具有胜任能力的人,以及在具体岗位上安排最合适 数量的人,他们会倾向于利用自身的人事安排权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而企业的利益则是靠后的因素。第三,对于企业的资产,在产权不清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企业的管理层有铺张浪费和据为己有的倾向,利用公款进行大额的职务消费(个人消费)和发放过高的薪酬和福利在国有企业内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第四,由于产权界定不清,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督缺失。全体人民都是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人,但是全体人民都无法从国有企业的运行中获得收益,从而没有动力对国有企业实施监督,政府作为全体人民的
8、代理人,其督权实际上也是行使的不充分。所以产权界定不清,会使国有企 业的资源以一种极其不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式进行配置,损害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人即全体人民的利益,同时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旧观念和旧利益难以根除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大量的突破,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而这些都是伴随着经济改革的实践和思想观念的相互推进而不断取得的。但面对新一轮改革的到来,我们依然面对这大量旧观念和旧利益的阻扰,这集中体现在对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保守的旧观念在既得利益集团那里依然根深蒂固,而维护这种观念的,恐怕是实实在在的旧利益。所以在新一轮的国企 改革过程中,国企内部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旧
9、观念和旧利益恐怕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的障碍。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 1.降低行业准入门槛 国有企业推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无论从经济还是政治层面都应该赋予民营企业等其他非国有经济主体同等权利,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的约束,双方以包容精神互利共赢。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消除市场壁垒和政策歧视待遇,减少针对非国有企业的行政审批事项,使他们享受和国企一样的政府行政服务、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其 “ 鲶鱼效应 ” ,进而推动国有企业的发 展。适当引入优先股等创新机制,一方面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引入非国有经济主体进入,充分调动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混合制改革的积极性,扶持混合
10、所有制企业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创新 2.1 重视激励机制的作用 激励机制和合理应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施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正确的激励方式可以使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升,对于工作的热情也会全面调动起来。在激励机制进行制定的时候,还要注意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出能够使企业员工都可以赞同的价值观。 2.2 制定 公平合理的激励目标 企业在实行激励的时候,必须看重公平与公正原则。根据企业内部自身的实际情况,拟定出一套可以让员工都心服口服的并且合乎情理的激励目标。一些企业常常就是因为给员工拟定的目标太高没有从实际出发,所以即便激励很诱惑人,但是因为员工对于制定的任务目标无法完
11、成,造成激励对于员工而言,是遥不可及的,也就使得激励的目的难以达到。 2.3 实现激励机制的透明 透明化的激励机制,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对员工实行考核的时候,要尽可能采用具体、通用、量化的标准进行。可以充分证明员工工作的成果 产出及其优秀的程度。员工也能够经过对自己本身激励进行对照,使自己心里预想的效果实现,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贡献。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提升经营效益 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加大国企经营者市场化选聘力度,实行岗位管理制度和经营目标契约化管理;建立投资银行体制,增加金融机构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强化监管。这是因为银行在投资时会
12、派出专业的审计人员参与监督,真实把握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有利于提高股权对经营权的约束效率;最后,增加员工持股比例, 由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的部分股权,设定职工升迁、奖励的客观指标。通过经营者持股、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等方式,将包括高管在内的全体员工薪酬激励与国有企业的运营利益挂钩,员工持股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强化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激励机制与企业利益挂钩,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 三、结束语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是让国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仍已经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实践,应该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这三个原则。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
13、资本运行 效率上下功夫;对于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先试点、后完善,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慎时推动,包容竞争,互利共赢。同时在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过程中,要按照相关法律和法规制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打破行业限制,活跃市场,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 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92. 尹建华 关于 对新时期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研究 J 时代金融 2013.18. 张振高 .国有企业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