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创新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路探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64894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自主创新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路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自主创新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路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自主创新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路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自主创新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路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自主创新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路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自主创新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路探析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自主创新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找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于最后提出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 下载 关键词:自主创新;装备制造业;发展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党中央、国务院对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高度重视。 2006 年 6 月 16 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从振兴目标,原则,工作方向,振兴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2007 年 8 月 20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

2、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 “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 ,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近几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加快,已成为支撑和带动全省工业经 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战略上的失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成为制约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要振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必须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培育出持久的、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 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关系 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

3、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 自主创新是调整产业结构,促 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装备制造业是重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一个主导力量。不论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国防现代化,还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装备,并且随着产业与产品结构不断升级,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对新技术装备的需求与日俱增。通过自主创新,可以提高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和系统成套能力,巩固重大成套设备的主导地位。通过自主创新,能够全面提升一般机械设备的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竞争力。 自主创新是促进

4、经济发展,提高产 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省的主导产业,只有主导产业发展良好,黑龙江省整个大工业系统才能被激活。通过自主创新,能够明显改善生产要素的使用情况,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多样化,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装备制造业,通过营造有利于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化的良好环境,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造就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国际竞争前沿占有一席之地。 二、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1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近几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 发展速度加快。 2006 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

5、,同比分别增长 18.9%、 24.9%、 32.2%、 40.2%,产值增长幅度在 “ 六大基地 ” 中名列第一。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大力发展高技术产品、国家支柱产业配套产品,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部分重大装备和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 1)技术装备研制水平提高。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形成了较强的重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发电设备方面,能 够成套设计制造世界当代水平的 600MW级超临界火电机组、世界最大的 700MW 水电机组,基本具备制造 1000MW 级超临界火电机组和核电机组主要设备能力,合作

6、生产了我国首台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重型机械方面,为国内石化、冶金、矿山、铁路和航空等行业提供先进的成套或关键技术装备。基础机械方面,自主设计制造五轴联动重型数控车床、超大型数控立、卧车、大型落地(龙门)镗铣床和重型压力机械。 ( 2)技术改造力度加大。截至 2005 年末,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共有 40项列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总投资为 58.93 亿元,其中 34 项已经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并已开工建设。其中,齐重数控集团完成了占地 1 500 平方米的装备三工部改造。一重集团总体改造项目已经启动,累计完成投资近 4亿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 1.5万吨成套重型机械设备和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的

7、制造能力,成为中国重要的核岛主设备制造业和大型成套设备的制造和大型成套产品基地。而总投资近 2亿元的齐二机床重机、板焊联合厂房已近完工。 ( 3)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推动力作用增强。 2005 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大力开发新产品,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使得企业竞争力增 强。其中,哈锅炉厂全年共完成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 8项,开发新产品 17项,试制新产品 16项,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重集团公司先后开发出 240余项新产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300多项,生产的发电机转子、水轮机大轴、超临界汽轮机缸体等电站铸锻件等产品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占据了国内半壁江山。齐二机床集团技术中

8、心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技术中心,累计研发新产品 70余种, 14种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1中心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11 项,新产品产值率平均达到 50%以上,大重型产品数控化率达到 60%。 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但与世界和国家先进水平相比,与新型工业化建设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要求相比,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显得非常薄弱,主要体现在: ( 1)政府的主导作用未充分发挥。黑龙江省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尤其是风险资本市场,阻碍了资本与技术的结合,市场的缺位要求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9、。而长期以来,政府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的力度和范围仍有偏差。技术创新是高投入、高风险、具有很大外部性的工作。 政府应在企业不愿意或无力进行投入的领域发挥作用。企业产权仍界定不清、税收政策并没有发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知识产权纠纷时有发生,由此可见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 2)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尚未成为创新的主体。确立装备制造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始终没有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主体。一方面,承担重大技术装备的大型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过重,改革进

10、程缓慢,缺乏创新机 制和自我改造能力,用于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原创性技术成果少。另一方面,企业和研究所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严重,研发、制造、成套设计分离脱节,形不成合力。 ( 3)创新资源缺乏,整体上自主创新后劲不足。科技人才和研发资金是重要的自主创新资源,这些资源的稀缺将阻碍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国际和国家先进水平相比,黑龙江省科技人才资源存量不足,研发资金投入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科技人才资源存量来看,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滞后,收入水平和工作环境差距加大以及本地就业机会有限 ,黑龙江省科技人才 “ 孔雀东南飞 ” 现象愈加明显。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年

11、轻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离开黑龙江省,科技教育投入的隐性流失加剧,科技发展后劲受到严重削弱。而装备制造企业骨干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工人队伍萎缩,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比重逐年下降。从 R&D水平来看, 2004 年全国 R&D 投入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 1.23%,黑龙江省仅为 0.75%,比全国平均值低 0.48 个百分点。 2004 年全国 R&D 支出平均增长率为 27.2%,黑龙江省仅为 8.1%,比全国平均值低 19.1 个百分点。 三、 基于自主创新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路 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实施自主创新,就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

12、,以创新资源为土壤,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创新网络体系。 1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创造有利于装备制造业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府是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制定者,要从制定配套的产业、技术政策和完善的财政、税收政策入手,加大对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 ( 1)各级政府要调整缺乏公平竞争的外资税收政策。目前,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 15%24%)远远低于内资企业的( 33%),而进口设备所得到的优惠却远远高于使用国内设备,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企业采购国产设备的热情。要推广对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政策,逐步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 ( 2)要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按照

13、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以重大工程为依托,实行对国产设备的政府首购政策和订购制度,特别要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备;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鼓励国内装备企业首台(套)国产设备进入市场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2 增强装备企业 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 1)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以企业为主体的主导作用。在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中,要使本行业的各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企业首先要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加大投入,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实现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在巩固已批准的 3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 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同时,争取新设立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其

14、次,应支持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国际合作、并购、参股国外先进的研发、制造企业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 ( 2)行产学研合作开发模式。虽然要把企业建设成为创新主体,但不是说所有的创新都要由企业来完成,高校和科研院所擅长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丰富的科研成果和智力资源是装备企业自主创新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和合作力量。因此,在积极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的同时,装备企业还要主动 “ 攀高亲 ” ,通过合作研究、联合研制重大装备、共建研究所或技术开发中心、人员双向交流等方式,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结成良好合作伙伴关系。发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技术优势,加强装

15、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开发,提高重大 技术装备和高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和系统成套水平及自主化能力。 3 加强创新资源投入,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后发力。创新资源是影响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人力资源和科技投入的重要性首当其冲。 ( 1)加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相关政策,建立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人才汇集机制,建立有利于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和人尽其才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一是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要像齐重 数控装备股份公司、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公司那样尊重人才,对研制、开发

16、重大技术装备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使用和推广做出突出贡献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 2)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多年来的技术引进,已经证明:引进不可能为企业带来最先进的技术,合资只能让我们跟上世界技术发展的步伐,但永远不可能实现超越。因此,必须增加科技投入,在消化吸收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要根据装备制造业科技发展的目标,借助于政 策工具,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首先,加大政府对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的力度,例如设置 “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发展基金 ” 等。其次,可以制定鼓励企业建立

17、企业技术中心和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的政策。最后,建立联合开发体的资助与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2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年鉴 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3刘希宋,李 ?h我国制造业基于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探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10) 4刘军,马亚静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工业技术经济, 2006,( 10) 5王章豹,吴庆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问题透视与路径选择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0) 6冯梅上海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研究现代经济探讨, 2007,( 11) 7慕绥新关于加快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求是, 2000,( 15) 8潘智勇,朱怀意浅谈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经济,2004,( 2) 9潘凤湖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分析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1,( 6) 10史丹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 2002,( 36) 作者简介:孙德忠,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王英照,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业管理研究所博士生。 收稿日期: 2008-02-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